人力資源會計探討論文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報告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論文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報告

日期:2023-02-22 17:27:0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競爭日益表現為知識和智力的競爭,誰占有知識,誰占有的知識多,占有的知識重要,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本文將就我國建立人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競爭日益表現為知識和智力的競爭,誰占有知識,誰占有的知識多,占有的知識重要,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本文將就我國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的問題和建立條件等相關內容進行探討。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

  一、我國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可行性

  (一)我國建立人力資源會計具備良好的國際環境及社會環境。21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改革的步伐加快,改革開放促使我國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我國加入WTO后,在對外開放的國際經濟交往中對人力資源信息的需求為人力資源會計的建立創造了國際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為人力資源會計制度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具有切實的用戶及應用手段。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從工業經濟時代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競爭也相應地從物力資源的競爭,轉向人力資源的競爭,企業需要計量人力資源成本及價值的內在動力,為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提供了用戶。而會計電算化的逐步普及和發展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提供了手段,使人力資源會計的實際應用成為可能。

  (三)我國的法律制度為人力資源會計實施提供了一定的法律環境。2006年1月1日,我國施行了新的《公司法》。修訂后的《公司法》允許股東除了可用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外,還可用知識產權和股權作價出資;取消了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的限制,只規定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30%。這為人力資源納入實收資本提供了法律保證。

  (四)高新技術革命為我國建立人力資源會計奠定了理論基礎。E時代的到來,促使信息產業迅速發展。在短短幾十年中,我國大力開展計算機教育,積極培養高素質人才,會計電算化也得到了進一步推廣。人們觀念的更新和高新技術革命以及人力資源會計研究工作的開展,使人力資源會計逐步得到社會的承認,為其進一步推行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目前人力資源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人力資源會計的角度問題。人力資源的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和企業價值,在研究問題時不能同時站在兩邊考慮。

  (二)相關的概念本身界定模糊,體系本身缺乏公認性

  1、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概念未能明確界定。自20世紀七十年代以后,愈來愈多的企業將 “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文化加以發揚,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概念的使用頻率不斷提高。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兩者的關系是人力資源會計不容回避的問題。目前,理論界對其認識還不一致。從有關人力資源的會計論著中不難看出,主流觀點認為,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具有完全相同的主體――勞動者。也就是說,企業所有的勞動力既是人力資源也同時是人力資本。企業錄用員工一方面作為人力資產按評估價入人力資產賬;另一方面入人力資本賬。

  企業所有的勞動者都是人力資源,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但如果說所有的勞動者都是人力資本,恐怕就要出現分歧了。企業的CFO既是人力資源,也是人力資本;企業的保潔員是人力資源,但他不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的科學界定是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基礎。資本一經投入企業,其所有者是擁有企業的所有權的。如果每位勞動者都以人力資本的身份擁有企業的股權,這難道不是現代企業中的大鍋飯模式嗎?

  2、人力資本參與剩余收益分配的模式不確定。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對象如何界定?對于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而言,在生產要素的提供者中債權人完全拿固定合同收入。生產勞動者收入是固定收入加小額獎金,實務資本所有者的收入完全來源于剩余收益分配。如果人力資本所有者在已經以工資的形式取得一部分固定收入后,再參與剩余收益的分配,顯然對實務資本的提供者來說是不公平的。

  3、對人力資本與企業凈收益關系認識不一。對于非公司制企業而言,人力資本參與剩余收益的分配不存在理論和法律上的障礙。例如,在合伙企業中,個人的信譽、技術、勞務均可列為企業的資本,并可采用靈活的方式參與凈收益的分配和虧損的分擔。但目前人力資本會計的研究都是基于公司制企業的法律框架進行的。關于人力資本與企業凈收益的關系,目前認識不一。相關研究文獻中有兩種提法:對人力資本的激勵(或叫人力資本薪酬制度)和人力資本參與剩余收益的分配。但既然人力資本是資本,它就應該像實務資本那樣參與收益的分配,而不只是起到激勵作用。

  (三)人力資源的計量方法不統一。人力資源的計量方法有歷史成本法和評估計量法。成本法計量依據對人力資源的實際投入來確認價值,其優點是以歷史數據作為確認的依據比較精確。但是,企業中的每個員工都是不同的,企業對每個人的投入也不一樣,這樣又可運用平均值法或估計值法來計量。但評估計量法的計量是根據資產評估機構對重要的人力資源的測算來確認,忽視了普通的人力資源的價值,這是不合理的。

  (四)人力資源信息披露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為了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有關人力資源信息的需求,理論界建議將人力資源反映在現行的會計報表系統中,出現新的會計恒等式:“實物資產(原資產)+人力資產=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勞動者權益”。式中的人力資產屬于長期資產,包括人力資源對應的價值以及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和投入成本,勞動者權益表示勞動者對其所有權的擁有。原利潤表中的“未分配利潤”將分為“未分配職工利潤”和“未分配投資者利潤”,兩個明細科目,利潤表將增設“人力資源成本費用”項目,反映未資本化的人力資源的其他費用及人力資產的攤銷。這樣,人力資本決定了勞動者權益和利潤的分享,人力資產的攤銷也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最終將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五)會計操作手段不能適應人力資源會計的要求。電子時代促進了企業實現計算機管理及運作。會計作為一個社會經濟范疇,取決于客觀環境的變化,但服務于特定的環境。隨著會計計算機化的發展,會計的任務、方法發生了變化,從而使會計數據處理技術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數據處理工作量成倍增加;二是對數據提供的及時性、數據運算的精確性、數據內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數據處理程序更加復雜化。所有這些,都對實現會計數據處理的.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會計的實施問題已不能回避,但由于其核算的復雜性、精確性,使得手工操作或當前的會計電算化水平均無法適應其發展。

  三、解決人力資源會計問題應采取的對策

  (一)從企業角度研究人力資源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的目的來自于企業,其需要了解自身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所以,應當站在企業角度考慮人力資源的價值。

  (二)參照西方開辟人力資本計量的新途徑。由于人力資源會計中對人力資本的確認、計量的隨意性較大,對于采取哪種方法的爭議也很大,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參照西方在此問題上的解決方法,比如美國的職工持股計劃方法。從現行的所有者權益中讓出一定比例,供勞動者分享利潤,不需要支付現金,員工可參與分利。

  (三)迅速提高會計電算化水平,為實施人力資源會計打好基礎。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由于直接從手工操作過渡到計算機處理,會計人員對機械化工具和電子工具缺乏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在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上感到困難;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造成地區之間對計算機利用程度的差異,經濟發達地區會計電算化普及率較高,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則相對較低;三是會計作為一項操作性很強的工作,經驗越豐富,工作做得越好,這就造成了經驗豐富但對電算化不在行的老會計與電腦知識豐富但缺乏經驗的新手之間的相互矛盾。因此,要想早日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必須解決上述問題,大力開展計算機教育,積極培養高素質人才,使會計電算化得到廣泛普及。

  (四)規范人力資源會計核算與報告。要通過會計法、會計制度等規范人力資源的會計處理程序,使得人力資源的核算、計量及賬務處理規范化,使得人力資源價值能在實務報表上客觀公正地列示。但是,人力資源有別于物質資源,其內容比較復雜,僅僅靠實務報表來揭示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是遠遠滿足不了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的。所以,還應附加以下報告:(1)人力資產投資報告。該報告主要用來提供企業人力資產管理所應耗費或已耗費的成本信息。通過把人力資產實際投資額和計劃投資額相比較,分析投資目標是否達到,投資效能是否理想等;(2)人力資源結構及變動情況報告。該報告主要用來反映人力資源的結構并通過人力資產期初期末余額及人員數量的比較,反映人力資源變動情況,從而給企業決策者提供有用信息,以決定人力資源投資方向,使人力資源結構趨于合理化;(3)人力資源效能報告。該報告用來反映人力資源的使用狀況。通過分析了解人力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每個勞動者都發揮了自己的潛能,以便決策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

  (五)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人力資源會計管理。人力資源會計不僅管理著企業的人力資源,而且需要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來進行操作。與傳統實務會計相比,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方法更為復雜,技術要求也高。這就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模糊計量上,要使主觀估計盡可能趨于科學,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經驗,更要有較深厚的會計理論基礎,還要有相關的知識。

  (六)構筑堅實的適合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理論體系。目前,我國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在理論上尚不夠完善,目前大部分理論都是對西方一些國家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編譯和介紹,消化和吸收不夠,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很難在我國進行實際應用。我們所應追求的是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力資源會計。因為我國企業職工的編制與西方有著本質的不同,人力資源會計理論距廣泛應用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其中還有很多問題尚需商榷。所以,應以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為標準,制定人力資源會計準則,確定合理的計量方法。這就需要我國的會計主管部門以及會計理論界人士加強理論研究,對當前理論上存在空缺、爭議的方面加以彌補、修訂,盡快為我國的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構造堅實的理論體系。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會計是現代管理理論發展的結果,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和現代會計學發展的產物。知識經濟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創新,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理論以及各種創新的相互結合。只有持續創新和全面創新,才能保持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對人力資源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獲得關于人力資源全面、有效、相關可靠的信息,尤其是關于人力資源價值增減動態方面的信息就至關重要。因此,人力資源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有著廣闊的運用舞臺。

【人力資源會計探討】相關文章:

1.人力資源的資本化探討

2.企業人力資源績效考核探討

3.關于人力資源會計

4.人力資源會計與人力資源管理

5.人力資源會計的前景

6.人力資源會計應用思索

7.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

8.人力資源會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