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水仙的作文
比梅多一份柔情,比蘭多一絲靈動,較翠竹更婉約,較秋菊更清高。歲寒凌波者,水仙也!
很幸運,父母都愛水仙。于是每到歲末,案桌上自然少不了一盆水仙花。 自小瞅著水仙長大,也便知道了它的寬葉、小花與那份能溢滿整個居室的異香,更驚訝于它僅僅立足于一小盆清水與幾粒卵石中。
每年元旦前后是水仙上市的旺季。這時,只需到花鳥市場轉一圈,便會發現水仙已是這兒的“大明星”。或許,它比起照片上的“花容月貌”頗有些不相稱——它的前身太像一只“丑小鴨”:黑黑的,圓圓的,還裹著一層泥。可當你拈起它,細細剝開那干脆的膜皮之后,才會感到其中的孕育之豐富——粗壯的塊莖,它正是哺育“仙子”的地方,也是“仙子”臨風飄曳的舞臺。
外行人養水仙,往往會使它淪落為一棵“小蔥”,那是沒有對它進行修整的緣故。水仙的葉子就藏在塊莖之內,如果不削割塊莖,使葉片充分伸展,水仙便不成其為“水仙”了。削莖是一項細致的工作,稍不小心就會將嫩芽割斷。必須將一層層莖肉薄薄地削去,露出嫩黃的`葉莖,這項工作才算到家。
而后,就可以把它放入瓷盆中了。盆中最好置幾粒雨花石,這樣,既能固定整株水仙,又能給根須一個舒展的空間。
“仙子”靜靜地躺在水波上,在陽光中緩緩伸出一只只碧綠的臂膀,在水下又萌發出一條條潔白的根須,伸人石縫間,幫助葉片吸收所需的養料。這就是我們的“仙子”。它說,我要長大。
在這期間,趁它發育旺盛,進行必要的造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然葉片會長得又高又長, “仙子”的氣質就會大打折扣。這之中有一個訣竅,你想使葉子向內卷曲,就應該用小刀在葉內側刻畫。于是,它們就會像你預計的那樣,或俯身水中與根對語,或卷曲成一筒葉團。有的藝術家甚至能讓它長成一只孔雀或一條金魚,這自然需要更大的功夫。
如果這時你外出兩星期,回來后便會為它的美貌而驚喜了。一桿桿莖從低矮的葉叢中高高地探出頭來,打開一叢傘狀花蕾,正欲微笑。再走近去細細觀賞每一片厚實的葉瓣,那簡直是一首美妙的歌。如果在枝葉幽暗處放置一座小塔或是一個小動物之類的工藝品,則會平添一些“小橋流水”的意境。
再過三五天,花朵競相開放,展開六瓣潔白的花片,撐起一只鵝黃的“酒盅”, “酒盅”里散發著四溢的清香。黃、綠、白三色交相映襯,星星點點,清新雅致。
新年的鐘聲又將敲響。與親人一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一邊觀賞這綻放的水仙,心情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