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
錯誤一:現在不著急,以后遇到問題再說吧。
很多人剛剛步入社會,沒有真正意識到危機的存在;或者現在的工作相對穩定,雖然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但至少目前的工作能夠養家糊口,至少可以保證生存沒有問題。他們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應該是什么樣子,也不會深入去想,因為這樣很累。至少現在的工作能夠讓自己這一年過得很安穩,至于下一年怎么樣,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他們總覺得年輕應該是享受的時光,這樣才不會辜負大好年華。即使現在遇到問題,他們總是說:現在不著急,以后遇到問題再說吧。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已經35歲的男人,工作12年,有老婆,有孩子,唯一沒有的,就是穩定的工作。12年來,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份工作。現在年齡大了,家庭的責任也大了,想找份工作長期穩定下來,但發現很難。我問他,為什么不早點兒考慮這個問題?他說,那時候年輕,不懂事,現在意識到了,卻發現困難重重,并深深后悔以前沒有早點兒做打算。
你現在遇到問題了嗎?你是否在困惑、迷茫中消耗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年前,你的這一年是進步了,還是在重復勞動?你現在的工作到底是否適合你?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職業成長路徑?你是否有一個至少可以為之奮斗5年的目標?你是否知道一年以后自己成長為什么樣子,五年以后又成長為什么樣子?你是否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更致命的是,你是否還抱著“以后再說”的心態?看完這段文字,你是反應是立即行動,還是重復現在的狀態?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等“以后再說”,那么,我敢肯定,最多5年以內,你會遇到再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想解決,你必須要付出成幾何級倍增的代價!
錯誤二:有些事情總要親自經歷了才會知道。
有些人會虛心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生怕自己走錯了路;而有些人則說要親自犯一些錯誤,親自遭遇一些挫折,才會清醒。這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愿意在困難中磨煉自己,成長自己,但其實他們卻是潛意識里刻意回避自己正在經歷和正在犯的錯誤,并且從骨子里不愿意承認和改變目前的現實。這種人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往往會在前進的道路上栽很多跟頭。
的確,經歷困難和挫折,會讓一個人得到成長。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難和挫折你都要經歷。能夠提前合理規避的,你為什么又一定要親自去嘗試呢?不見棺材不掉淚。而當你見了棺材的時候,掉再多的淚恐怕也無濟于事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試錯”其實是最愚蠢的方法,即使你覺得你還年輕,你還有機會,但實際上時間并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多。以在北京工作為例。假如你大學畢業23歲,打算30歲買房結婚。房子不要太好的,但在北京,起碼也要100萬。在房價瘋漲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首付20萬,裝修2萬,家電2萬,結婚3萬,其他備用資金3萬,這總計就得需要30萬。假如你年薪10萬,除去房租、生活費、電話費、應酬等等支出,一年存款7萬,那么,你至少要需要4年的時間。但是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沒有3年的經驗積累,不可能拿到10萬的月薪。這樣算下來,就算你不走彎路,從畢業到結婚,你要像上緊了的發條一樣高速運轉,根本不允許你有時間去無所事事或者走彎路。而一旦不慎稍有偏差,走上1、2年的彎路(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那么對你來說,一旦買房,就會陷入破產的邊緣。
如果你還想著去嘗試和經歷一些本來應該可以規避的錯誤,那么,你的職業生涯定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錯誤三:當我遇到問題時,做個職業規劃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在實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才會想到做職業規劃。就像在上文第一個錯誤中所列舉的那個例子。但我要告訴你的是:職業規劃并不是你走投無路時的救命稻草!
因為成功的職業規劃,其核心是要幫助你找到你的職業方向定位,并圍繞這個方向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以保證你能夠在這個方向上順利成長。這兩點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找一個方向,而沒有考慮到該方向在現實工作中實現的可能性,那么,這樣的規劃沒有任何意義。而要想保證職業方向實現的可能性,就必須要考慮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家庭的壓力、年齡的差距、因工作不順而造成的心態的失衡……等等,都會影響到職業規劃的最佳實施效果。就像醫生看病一樣,如果你已經病入膏肓,那么,再高明的醫生恐怕也無回天之力了。
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大三之前確立方向,然后利用剩余的時間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畢業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對于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在工作三年之內確立自己的方向,雖然要付出損失和代價,但仍然有轉向成功的可能。如果三年之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工作不穩定的話,這個時候,職業規劃的難度就大得多,不僅僅是因為你要承擔更大的損失,付出更高的機會成本,同時,因工作不穩定而帶來的嚴重心態失衡,才是你職業成長的最大障礙。以平均走兩年彎路為例,兩年之后轉行,和別人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就意味著你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浪費了。假如你月薪2500,你兩年的直接物質損失就是6萬,這個損失,至少是你職業規劃投入的60——120倍(如果提早做職業規劃,投入最多也就是你1——2個星期的工資)。你同時損失的,還有兩年的成長機會,這個時間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同時,你的心態也會變得很消極,無法積極去面對新的工作,這個損失也是無法估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習慣了迷茫,或者習慣了跳槽,那么,這個損失就會擴大到職業規劃投入的200倍以上!
很多工作多年但仍然沒有方向的.人來找我們做咨詢,在對他們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之后,假如我覺得實在無能為力,給予不了他們應有的幫助,我就會對他們說“很抱歉,我們解決不了你的問題”。雖然這樣的棘手的問題不多,但大家最好還是引以為戒,一定要及早打算,千萬不要等走投無路的時候再解決問題。那時候,你可能就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錯誤四:把性格測評當成職業規劃。
有一次和一位大學生朋友聊天,我問他有沒有做職業規劃,他說做了。我又問你的職業目標是什么,怎么實現這個目標,他說不知道。我就很納悶,我說你不是已經做了職業規劃了嗎?怎么這些問題你都不知道呢?接著他就發給我一堆資料,我一看,全是各種各樣的測評報告。我問他這些報告在哪里做的,他說在學校的網站上。我說這些報告結果你能看得懂嗎?他說看不懂。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的過程中,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地出現,尤其是在大學生群體中。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的心里就很糾結。他們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測評的層面上,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測評對他們意味著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測評指導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
有一次在北京某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上擔任評委,也同樣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也知道根據測評結果把自己分析一遍,但到最后規劃的職業方向,大多數依據的標準是“專業對口”,而與測評結果幾乎沒有任何關系。雖然高校已經開設了職業規劃課程,但據本人所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卻是:這些課程平時幾乎沒有人去認真聽,只是考試的時候突擊一下,拿學分而已。我就問他們,這些課程對你們以后的就業和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什么不去認真聽呢?得到的回答是這樣的:上這門課的老師完全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了解真實的職場是什么樣子的,更別提把書中的理論在現實的職場上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操作,這門課也完全成了擺設。于是,該困惑的依然困惑,該迷茫的依然迷茫。
由于在大學里大家所接觸的職業規劃只是各種各樣的測評工具,于是也就想當然地把職業規劃與性格測評等同起來。而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許多人由于職場經驗、社會閱歷、思維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對于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人來說,這方面的問題就更加明顯),根本就看不懂測評結果。同時,這種測評式的規劃也是理論化比較嚴重的,測評結果完全由電腦自動生成,所提供的結果都是某一類性格所具備的“共性”的東西,完全不知道如何結合職場真實情況對每個人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所以,這樣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規劃,實戰性比較差,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格測評≠職業規劃。很多人認為自己做了性格測評就等于做了職業規劃,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認識誤區。性格測評只是我們了解個人性格的一個手段。涉及到具體的規劃時,還要根據個人事業愿景、優勢特長、專業技能、成長經歷、職業價值觀、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各種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才能得出具體的結論。這需要咨詢師深入了解你的情況之后才能做出判斷,而不是單純依賴測評工具所得出的結果。以第一職場論壇的教練式職業規劃為例,除了基本的測評以外,僅咨詢訪談這一項就需要3個小時的時間,最長的曾經達到6個小時,目的就是對咨詢者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對測評結果進行驗證,以全面、客觀地了解咨詢者的真實情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咨詢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錯誤五:只定方向,不知道實施路徑。
既然上文已經明確了性格測評并不等于職業規劃,那么,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到底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以本人在第一職場論壇進行的教練式職業規劃為例,職業規劃的完整內容應該是“1+2+1”模式,即一項核心內容,兩項補充內容,一項強化內容。一項核心內容,指的是根據其自身綜合情況,進行針對性分析,量身定制,確立最適合其發展的職業方向定位。兩項補充內容,一是對其綜合素質進行評估,為其制定職業成長路徑,并進行相應的知識體系構建;二是針對其性格中的弱點和以往的工作經歷中所存在的思想、行動等方面的錯誤進行糾正,避免其重蹈覆轍,從最大程度上規避因自身不足而帶來的潛在職業風險。一項強化內容,指的是以職場晉升為導向的軟實力系列培訓(以第一職場獨家開發的CCS10職場競爭10力模型為基礎),通過具有實戰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訓,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競爭力,以更快的速度,獲得職業發展的飛躍,拉開與普通人的距離。
很多人不乏明確的目標,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從而最終影響到職業目標的實施程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只確定職業生涯方向定位,而不知道具體的實施路徑,尤其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哪些問題需要直接面對,哪些問題需要繞道,同樣會影響到你的職業發展。
確立目標,只是成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即“一項核心內容”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個目標到底能否實現,就要看實施和執行的效果,這也是“兩項補充內容”和“一項強化內容”的意義所在。如果只是確立了目標,而沒有確定相應的實施路徑,那么,這樣的規劃只是成功了50%。尤其是強化部分的內容,也是考驗一個咨詢師水平的地方。光懂理論而無實戰經驗的人,做不到這一點。
錯誤六:沒有主見,嚴重依賴周圍人的看法。
你為什么想考研?因為周圍的人都在考研。你為什么想進國企?因為大家都說國企穩定待遇好。你為什么不愿意改變自己?因為周圍的人和你一樣,同樣處于這種狀態!
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旦自己的想法得到周圍人的反對或質疑時,他的這種想法就會迅速打消。有一次有一個客戶來問我,他說他家里人想讓他當老師,但他問了身邊的人,有的人說當老師好,而有的人則說當老師沒有前途,不如進企業。他自己也困惑了,不知道到底是否當老師。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因此,當你征求別人的意見時,他們只是基于自己的價值觀去思考問題,并不是站在你的立場上。因此,別人的意見到底是否適合你,還取決于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樣是這個例子,喜歡安穩的人肯定會說當老師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喜歡挑戰的人則肯定會說當老師沒有前途。
每個人都有250位朋友,他們分別出現在兩種場合,一個是你的婚禮,一個是喪禮,而這些朋友有80%是對你毫無幫助,他們通常不會給你正面、積極的影響,當你渴望有任何作為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澆你冷水,告訴你種種的壞處和各種失敗的可能。有20%的朋友,他們是屬于較積極的,會給你正面的影響,而其中又只有5%的朋友則會幫助你,重大改變你的一生!所以,你對朋友們不該一視同仁,你應該花80%的時間跟那些會重大影響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
你的路到底怎么走,只有你自己負責。那些曾經給予你建議的人,即使若干年后證明他們的建議是錯的,他們也不必為當初的建議負任何責任。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路只在你自己手中!
錯誤七:計劃趕不上變化,與其如此,不如隨遇而安。
很多人會說世事變化無常,與其刻意計劃,不如隨遇而安。貌似說這話的人都很“瀟灑”,但一旦問題來到眼前時,恐怕你就“安”不了了。一是你沒有“根”,就永遠只能四處飄著,永遠也無法活得很扎實;第二,正因為你沒有“根”,所以無法構建你的成長之基,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職業永遠無法得到成長;第三,正因為你隨遇而安,根基不牢,哪怕遇到一點點“風”險,你就會無法立足,因為你沒有任何抗擊風險的能力!看看那些在金融危機中被裁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如果你沒有構建任何適應競爭、抗擊風險的能力,那么,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這種危機,或許是別人對你的威脅和競爭,或許是組織結構的調整,或許是并購,或許是倒閉,又或許是一次更猛烈的經濟危機),你會不堪一擊,第一個倒下的就是你!恐怕那個時候的境況,就不會像你今天說話的時候那樣“瀟灑”了吧?
隨遇而安,是因為你的內心在逃避現實;積極行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同樣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錯誤八:高學歷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
高學歷的人就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嗎?未必!在我所接觸過的所有咨詢客戶中,最有活力的是本科生群體。而那些研究生則連最基本的競爭意識都沒有。很多人屬于迷迷糊糊地“被”考研,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甚至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又有一大批人考不上心儀的專業,被調劑到并不喜歡的方向。真正有明確考研目標的、屬于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部分的、并且積極付諸行動的,只占了24%。我最近在咨詢的一個客戶,如果不考研,他的發展會更好。而讀研之后的迷茫,再加上目標不明確所走的兩年彎路,其損失已是職業規劃投入的180倍!
并不是所有的職位都需要高學歷人才。那些所謂的高學歷人才,其實能力并沒有與學歷相匹配。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考慮務實的用人成本的時候,高學歷未必會受到重視。
學歷并不能保障你的成功,那只是一張紙而已。真正讓你成功的,是你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如果沒有,對不起,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慈善機構。
錯誤九:國家單位比較穩定,發展有保障。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認識。曾經遇到一個客戶,XXX(此處省去3個字,不便明說,大家去意會吧)出身,工作十年,好不容易上司高升,遇到一個晉升的機會。憑借自己在單位的能力、表現,他信心滿滿地以為自己會得到這個機會,但可惜的是,他被一個能力并不強的人打敗了。苦等十年得來的機會,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溜走,于是一氣之下辭職,發誓再也不做XXX。提醒那些想進國家單位的人,在進入這些單位之前,你一定要明白“編制”意味著什么,“體制內”和“體制外”又有什么差別,“李剛”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貪圖穩定,我會告訴你:你肯定會非常穩定,穩定到10年、20年甚至一輩子待在一個職位上,一個級別上,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你渴望這樣所謂的“穩定”,并且沒有任何抱怨,那么,我完全支持你的決定。
錯誤十:這個社會,要想成功太難了。
成功很難嗎?完全錯誤!尤其是在當前的環境下,我甚至為之歡欣鼓舞,因為這是最容易成功的一個時代!現實的職場中,工作3年以內遇到職業問題的,占了77%,屬于職業規劃的“重災區”。真正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知道如何行動、全面提升和發展自己,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困擾的,只占了3%。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了完整的職業規劃,并愿意朝著目標積極行動,97%的人都不是你的對手,你完全可以無視他們的存在。剩下的那3%,你也完全不必害怕,因為中國的企業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完全能夠讓你與這3%的人共容。那么,既然成功這么容易,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的人失敗呢?因為,最厲害的那個對手,其實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沒有前瞻意識,只顧眼前,從來不考慮未來;或者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層面上,而從來沒有真正行動過,那么,你將永遠打法打敗這個對手!你現在的失敗狀態,仍將持續!成功,將永遠會與你無緣!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未來的路如何走?家庭的責任誰來承擔?你是想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還是想成為“啃老”或者“蟻族”中的一員?成功與失敗,你到底如何抉擇?你又憑什么保證成功?你是否做好了積極行動的準備?什么時候行動,是現在,立刻,馬上;還是想活著瀟灑、安逸一些,等著“以后再說?”
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未來的成長。如果你現在后悔,那么,你以前的走的路肯定是錯的;如果你不想再后悔,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真走好每一步,不要再稀里糊涂地過日子!否則,你肯定會成為最失敗的那個人!
【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相關文章:
1.職業生涯中的致命錯誤
2.關于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
3.正視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
4.職業生涯中的10大致命錯誤
5.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需了解
6.上班族必知!職業生涯中的10個致命錯誤
7.職業生涯中有哪些致命錯誤
8.職業生涯中不能出現的致命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