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二重奏課文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哲學家,作家,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各類著作20余種,包括多本暢銷散文集。評論界關于他的著述有“詩化哲學”一說。
曾就讀上海市紫金小學、上海中學。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68年畢業后到湖南農場勞動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廣西資源縣工作。1978年恢復高考后考入中國社科院,先后獲得哲學碩士、博士學位。國內著名的尼采哲學研究專家,出版各類著作二十余種,其中《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人與永恒》、《愛與孤獨》等在讀者中產生較大影響。
二、詞語解釋
川流不息:[行人、車馬等] 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地行進。汽車川流不息穿行在河濱大道和公園路上
有始有終:指作事認真,貫徹始終。
輪廓:
①表示物件或人像外形的線條。
在好年景里耕地面積的輪廓擴大了
②一種不襯明暗而強調外形線的素描式樣。
山的崎嶇的輪廓
③事情的概況
他介紹了工程的輪廓
恍惚:
①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精神恍惚
②指神思不定、慌亂無主。由于七情內傷、外邪內干、發汗過多而損傷心氣,以致精神不定
莊周夢蝶:文中述說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栩栩然蝴蝶”,“不知周也”。等他醒來,驚奇地看到自己是莊周。因此,他糊涂了,不知是莊周做夢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成莊周。
不假思索:不花時間考慮或思索馬上作出反應,形容說話做事敏捷。
微不足道:事物細小而輕微,不足掛齒。
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對事情不會產生影響
傲慢:看不起人,對人怠慢沒有禮貌。態度傲慢
她忍著被侮辱了的心情,一個一個地打量著這些人的歡愉和對她的傲慢。
悲歡離合:泛指聚合、別離、歡樂、悲傷的種種遭遇。
驚心動魄:震動內心,令人感動或驚訝。
狂妄:極端自高自大。狂妄自大。
惶惑:惶恐疑惑。惶惑不解。
尷尬gāngà:
①處于兩難境地無法擺脫。處境尷尬;尷尬的局面;這一來,我倒有些尷尬了,下面的話怎么說呢!――《百合花》
②行為、態度不正常的。潘虎顯得有些尷尬:“我是自己豎竿子的。”――《潘虎》;尷尬人;神情尷尬
③鬼鬼祟祟,不正派。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里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水滸》
呻吟:
①指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無病呻吟。
②發出像嘆氣的聲音。風在樹梢中呻吟
不合時宜:不符合當前的潮流,與當前的社會思想、習俗等不相投合。聞得他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里來。――《紅樓夢》憑君莫漫夸流俗,不合時宜未可師。――柳亞子《為何香凝先生題畫》。亦稱“不入時宜”
心不在焉:心里不在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
他心不在焉地聽他們講話
避嫌:避開嫌疑。
其貌不揚:形容人容貌丑陋
禮部侍郎鄭愚,以其貌不揚,戲之曰:“子之才學甚富,如一目何?”――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
調理:
①調養身體。
②照顧或照看;管理。誰來調理這些車輛
③調教,教育訓導。
④戲弄;開玩笑
同歸于盡:跟對立的人一起滅亡。
應酬:
①交際來往。善于應酬
②以禮待人。應酬幾句
③指私人開的宴會。今天晚上有個應酬
妙語連珠:
①指意味深長或說得很俏皮的話
②快速、簡練而漂亮、詼諧的說法
用一些妙語使他們的評論生動
③詞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語
妙語驚人。
卸妝:演員除去化裝時穿戴涂抹的東西。
破綻:
①衣被靴帽等的裂縫。補破綻。
②開裂。短衣破綻露兩肘。
③比喻事情或說話的漏洞。一點兒破綻都沒有。
窺:暗中察看。亦泛指觀看。
一勞永逸:辛苦一次,以后就可以永久安逸。
消遣:
①尋找感興趣的事來打發空閑;消閑解悶
我今夜不睡,消遣這一夜。――《警世通言》
②戲弄,捉弄
你還來消遣我!――《封神演義》
悵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悵迷惘。
神色悵惘
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不肯效力,不求上進。
邂逅:不期而遇。
契機:機會,轉折變化的機緣。
徒勞之舉:空自勞苦、白費心力的行動。
孤獨:
①幼而無父和老而無子的人。
②孤立無所依附。小車站孤獨地隱在樹林里。――《筑路》
③獨自一個人;孤單。
老漢拄著拐棍,背著草筐,整天孤獨地躑躅在田野上。――《為了周總理的囑托……》
④不合群;不喜歡跟人來往。
他性情孤獨,幾乎沒有什么朋友
熙熙攘攘:指路上行人多,喧鬧雜亂。熙熙攘攘的人群。
褻瀆:輕慢;冒犯。師若遲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易·蒙》孔疏。褻瀆神明
羞辱:
①羞恥侮辱
一個背叛其同黨的人滿身都是羞辱
②使忍受或遭受恥辱
揭穿他的窮困來羞辱他。
三、講析課文
(一)有與無
莊周夢蝶:文中述說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栩栩然蝴蝶”,“不知周也”。等他醒來,驚奇地看到自己是莊周。因此,他糊涂了,不知是莊周做夢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成莊周。
笛卡爾
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理學家,也是近代歐洲哲學心理學思想的創始人之一。他在“物理學”中堅持物質是唯一的實體,是存在和認識的唯一根據,把機械運動看做是物質生命的表現,從而奠定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的基礎。但在“形而上學”中他又承認思想獨立于物質,所謂“我思故我在” ,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并最終把物質和精神都歸因為上帝的產物。這樣就使笛卡爾的二元論最終倒向唯心主義的唯理論。
探討了“自我”有與無的條件,證明的條件是看自己是否有獨立的思想。“自我”因為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而“有”(存在),否則便是“無”。
(二)輕與重
法國作家辛涅科爾說:“是的,對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對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愿每一個學生都響亮地喊到:“是的,對于整體,我只是一角;可是,對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記住吧,“成為你自己!”它也許如同一切道路格言一樣知易行難,但是,絢麗的風景恰恰盛開在險峻的山巔!行動吧,讓你的個性飛揚;展翅吧,讓你的心靈翱翔!
對“自我”與世界孰輕孰重作了思考。用辛涅科爾的話對此思考作了有力的回答:“……對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這是對人的主體性的充分肯定。
(三)靈與肉
分析了自我的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關系,肯定了物質追求的合理性,更肯定了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和諧統一是自我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動與靜
以“動”襯“靜”,突出了獨處時寧靜沉思對自我的重要性,它能使自我不被外在世界的喧鬧所迷惑,而永遠能保持清醒的自我,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
(五)真與偽
認為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定的虛偽性,作者對此予以一定程度,但他更提倡人一定要努力保持真實自我的存在。
(六)逃避與尋找
作者認為人應該尋找并認識真正的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獲得啟迪,不斷完善自我,使自己各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七)愛與孤獨
本部分旨在分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原則,既要彼此相愛,又要保持每個自我的獨立性。
作品語錄
1、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路。
2、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納: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周國平: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4、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
5、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對愛情的憧憬,哪里還有青春?可以沒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期待,哪里還有創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待,哪里還有人生?
6、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來的死亡。但是,人們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等著別的什么,甚至死到臨頭仍執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7、在神話時代,神替人解釋一切,安排一切。神話衰落,哲學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發現了自己力不從心。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著的.蕓蕓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面對宇宙,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卻并不能成為一個神,或者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
8、西來者人一再強調,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再博學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于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這個目標永遠不可能真正達到。
9、盡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愛智慧卻并不因此就屬于徒勞。智慧的果實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論上——“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實踐上——“我需要我一無所需”。然而,達到了這個境界,在謙虛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樂業已消融為了一種和諧的寧靜了。
10、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千載一瞬,分別卻是萬劫不復。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淪落人?
11、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經習慣了和你所愛的人的相處,仿佛日子會這樣無限的延續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頭一驚,想起時光在飛快流逝。正無可挽回的把你、你所愛的人以及你們共同擁有的一切帶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種柔情,想要保護你的愛人免遭時光的劫掠。你還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也是多么寶貴,有著稍縱即逝的驚人的美……
12、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13、以創始人的口吻宣說陳詞濫調,以發明家的身份公布道聽途說。
14、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再信任和關心彼此的靈魂,肉體徒然親近,靈魂終是陌生,他們就真正成了大地上無家可歸的孤魂了。如果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們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園。
15、許多東西,今當我們沒有它們也能對付時,我們才發現它們原來是多么不必要的東西。我們過去一直使用著它們,這并不是因為我們需要它們,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它們。
16、在一個精神遭到空前貶值的時代,倘若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精神貴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質的清貧,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貴和誠實。
17、名人是寫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別的卓越功績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斷的權力在歷史;明星則是在公眾面前頻頻露面因而為公眾所熟悉的人,判斷的權力在公眾。
18、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亞里士多德
19、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過來說,不善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20、一個人要獲得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這種介于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
21、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22、苦難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這全看受苦者的素質如何。
23、佛的智慧把愛當作痛苦的根源加以棄絕,扼殺生命的意志;人的智慧應把痛苦當作愛的必然結果加以接受,化為生命的財富。
24、幽默是一種輕松的深刻。面對嚴肅的膚淺,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
25、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因為不讓說而不說,那是順從或者憤懣;因為不敢說而不說,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為不便說而不說,那是禮貌或者虛偽;因為不該說而不說,那是審慎或者世故;因為不必說而不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為不屑說而不說,那是驕傲或者超脫。
26、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27、忘掉你曾經擁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損失,就當你是赤裸裸的剛來到這個世界,你對自己說:“讓我從頭開始吧!”你不是坐在廢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朝前走去,來到一塊空地,動手重建。你甚至不是重建那失去的東西,因為那樣你還惦記著你的損失,你仍然把你的心留在了廢墟上。你要帶著你的心一起朝前走,你雖破產卻仍是一個創業者,你雖失戀卻仍是一個初戀者,真正把你此刻孑然一身所站立的地方當作了你人生的起點。
28、偶爾真誠一下,進入了真誠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誠感動。
29、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
30、我對任何出眾的才華無法不持欣賞的態度,哪怕它是在我的敵人身上。
31、謊言重復十遍未必成為真理,真理重復十遍就肯定成為廢話。
32、誰老了,世界,還是我?
33、白晝不會消失,因為它藏在夜的心里。
34、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去刻意尋求外在的獎賞,因為故意做作的獎賞對人有時是一種愚弄。
35、目光如水,但比水更清徹透明;目光如海,但比海更寬廣無極。仿佛他眼內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遠得多。
36、真正的悟者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紅塵卻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
37、對于一個洋溢著生命熱情的人來說,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窮盡人間各種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目極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鮮,口極世間之譚”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
38、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39、在人生畫面上,夢幻也是真實的一筆。
40、一切最高的獎勵和懲罰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為者本身給行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
【自我二重奏課文賞析】相關文章:
課文所見的賞析06-25
課文小池的賞析06-25
《草原》課文賞析08-31
賞析hearing課文06-24
散步課文賞析04-01
翠鳥課文賞析06-04
課文春精選賞析07-04
課文賞析:《心聲》07-06
豐碑課文賞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