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卷一 貞觀政要·卷三原文及翻譯

貞觀政要卷一 貞觀政要·卷三原文及翻譯

日期:2023-03-12 17:21:2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2017國學達人《貞觀政要》挑戰試題(帶答案)  引導語:《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唐史學家吳兢撰,共有十卷,分四十篇。以下是百分網小編分享給大家的2017國學達人《貞

2017國學達人《貞觀政要》挑戰試題(帶答案)

  引導語:《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唐史學家吳兢撰,共有十卷,分四十篇。以下是百分網小編分享給大家的2017國學達人《貞觀政要》挑戰試題(帶答案),歡迎測試!

2017國學達人《貞觀政要》挑戰試題(帶答案)

  一、填空題

  1.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驅天下以從欲,罄萬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

  3.四海九州,盡為臣妾矣。

  4.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5.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6.若堯、舜在上,百姓敬之如天地,愛之如父母,動作興事,人皆樂之,發號施令,人皆悅之,此是大祥瑞也。

  7.太宗以為然,因遣使者賑恤饑餒,申理冤訟,多所原宥。

  8.公穿池沼畏不深,起臺榭畏不高,行刑罰畏不重,是以天見彗星,為公戒耳!

  9.臣聞自古帝王未有無災變者,但能修德,災變自銷。

  10.是以古之哲王雖休勿休,日慎一日者,良為此也。

  11.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

  12.若動靜必依陰陽,不顧理義,欲求福佑,其可得乎?

  13.但令天下皆然,朕不聽管弦,不從畋獵,樂在其中矣!”

  14.近世以來,曲為節制,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語。

  15.今三品并天子六尚書九卿,為王下馬,王所不宜當也。

  16.但于時上無哲王,禮非下之所議,遂使深情郁于千載,至理藏于萬古,其來久矣,豈不惜哉!

  17.君臨天下,富有四海,而追求侍養,永不可得。

  18.是歲大收天下儒士,賜帛給傳,令詣京師,擢以不次,布在廊廟者甚眾。

  19.自今有事于太學,可并配享尼父廟堂。

  20.今來古往,俯察仰觀,惟辟作福,為君實難。

  21.四時調其慘舒,三光同其得失。

  22.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惡于心想。

  23、自今門下省復有據法合死,而情在可矜者,宜錄狀奏聞。

  24.夫上易事,則下易知,君長不勞,百姓不惑。

  25.小人之惡不懲,君子之善不勸,而望治安刑措,非所聞也。

  26.夫守之則易,取之實難。

  27.行疇昔之恭儉,則盡善盡美矣,固無得而稱焉。

  28.今之所憂,正在此耳。深宜禁止,務在寬平。

  29.朕憫此女離其父母兄弟于本國,若愛其色而傷其心,我不取也。

  30.古者討弒君之賊,不受其賂。

  31.今若遣使,分明曉諭,必不勞師旅,自致闕庭。

  32.隋主亦必欲取高麗,頻年勞役,人不勝怨,遂死于匹夫之手。

  33.苻堅自恃兵強,欲必吞晉室,興兵百萬,一舉而亡。

  34.天子以高昌驕慢,使吾恭行天誅。

  35.陛下兵機神算,人莫能知。

  36.若克勝,不足為武,倘不勝,翻為所笑。

  37.凋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

  38.臣聞兵惡不戢,武貴止戈。

  39.重黔黎之大命,特盡心于庶獄。

  40.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業大者易驕,愿陛下難之;善始者難終,愿陛下易之。

  二、選擇題

  1.《貞觀政要》記錄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時的政績

  A.漢武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2.《貞觀政要·求諫》:“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籍忠臣。”“人君必須忠臣輔弼,乃身安國寧。”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點治國措施

  A.廣開言路,選用良吏B.簡法輕刑,修訂法律

  C.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D.重視教育,培養人才

  3.選出下列對加點文言虛詞理解有誤的一項( )

  A.雖欲言(雖然) 皆朝于齊(向)

  B.意猶不足(還) 遂致亡滅(于是)

  C. 百姓何得不安樂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燕、趙、韓、魏聞之(代詞,代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助詞,的)

  4.選出對下列文言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 )(2 分)

  A. 門庭若市(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熱鬧,指人多)

  B.年谷豐稔(谷物豐收)

  C.面刺寡人(當面指責我)

  D.窮兵黷武(用盡兵力來炫耀武力)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必須貴順物情 物:人 B.宮中卑濕 卑:低下

  C.陛下本憐百姓 憐:同情 D.隋煬帝志在無厭 厭:滿足

  6.《貞觀政要》中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段富含哲理的名言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善于聽取他人意見,是促進認識發展的重要途徑②避免重犯他人錯誤,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錯誤③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決定人類社會歷史發展④自覺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有利于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社區工作者《公共基礎知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唐太宗曾經多次說過,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

  A 正確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偉大、

  B認真總結了隋朝滅亡的教訓。

  C清醒地看到了身為天子的危險處境。

  D及時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統治政策。

  8.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納諫,其根本目的是

  A 當一代賢明君主 B 減少決策失誤 C籠絡人才 D 維護封建統治

  9.唐太宗認為 為政之要,唯在得人。據此,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A選賢任能,虛懷納諫 B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

  C 力倡節儉,禁造臺榭 D 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10.《貞觀政要》記載:“太宗謂公卿曰:‘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這表明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根本目的在于

  A.“憂憐百姓”,同情人民B.維護地主階級長久經濟剝削和政權鞏固C.關心愛護臣下D.任意揮霍和享受人民創造的財富

  11.唐代《貞觀政要》中說;“言而不行,言無信也;不信之言,為上則敗德,為下則危身。”這對我國各級政府的啟示是

  A.要在社會法制上起表率作用B.著力建設社會信用機制,樹立政府權威C.以德治國比依法治國更重要D.加強作風建設,嚴懲貪腐

  12.《貞觀政要》卷一記載,唐太宗統治期間:“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長空,牛馬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斗米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于嶺表,表山東至于滄海,皆不赍糧,取給于路。如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對此材料反映的本質意圖是

  A. 唐太宗統治期間,商品經濟高度發達

  B. 貞觀年間糧食用過于求,社會和諧

  C. 唐太宗時期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D. 對統治階級歌功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