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環境保護涉及的范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環保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歡迎參考!
環保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篇1一、判斷題(你認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從環境科學的角度看,環境主要是指人類的生存環境。(√)
2、全國環保系統統一的投訴舉報電話號碼是12369。(√)
3、水體富營養化是一種氮或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
4、發生赤潮的海水顏色與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無關。(×)
5、天然電磁波污染是由某些自然現象引起的,最常見的雷電。(√)
6、柳樹對水銀氣體很敏感,被稱為“監測汞氣的標兵”。(√)
7、“熱島效應”是由于人口稠密、工業集中所造成溫度高于周圍地區的現象。(√)
8、城市工業布局應靠近水源,分布在城市的下風方向。(√)
9、“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稱號是終身榮譽。(×)
10、環境犯罪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把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以“破壞環境資源罪”加以確認的統稱。(√)
11、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規定:0類標準晝間40分貝。(×)
12、ISO14000是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的簡稱。(√)
13、“綠色貿易壁壘”是運用環境技術法規降低市場準入的環境要求。(×)
14、水體中的重金屬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15、染料生產的廢水成分復雜,具有毒性,較難處理。(√)
16、噴淋式除塵器常用來去除粉塵粒徑大、含塵濃度高的煙氣。(√)
17、氮氧化物是發生光化學煙霧的重要成分。(√)
18、振動對人的影響主要取決于振動的強度和振動的頻率特性。(√)
19、可以用秸稈和畜禽糞便制取沼氣。(√)
20、化肥污染中最令人擔憂的是硝酸鹽的累積問題。(√)
21、經甲醛浸泡過的水發海產品不能吃。(√)
22、新鮮果汁和蔬菜汁被譽為人體內的“清潔劑”。(√)
23、黑木耳及菌類植物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24、牛羊肉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質。(√)
25、把鮮冷的散裝啤酒裝在保溫瓶里,可以保證啤酒的營養。(×)
26、工廠綠化是減少空氣中煙塵和調節濕度的有效手段。(√)
27、色彩濃艷的服飾一般所含的甲醛含量較高。(√)
28、漂白劑中氯會損壞臭氧層。(√)
29、樟腦丸可以防霉和防蟲,對人體也無害。(×)
30、使用一次性紙尿布對嬰兒健康有好處。(×)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
31、環境科學是以( A )這對矛盾為研究對象的。
A、人類與環境B、人類與科學C、社會與科學D、環境與科學
32、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 D )的聲音。
A、居民B、生物C、社區 D、生活環境
33、酸雨是指pH值低于( B )的大氣降水。
A、4.6 B、5.6 C、7 D、9
34、汽車排出的一氧化碳占尾氣污染的(B)。
A、40% B、55% C、70% D、95%
35、2006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 A )。
A、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B、別讓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C、讓地球充滿生機 D、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36、城市污染防治策略中要求重點保護好(A)和主要水域功能區。
A飲用水源地B地下水源地C、城市用水源 D、工業用水源
37、“(A)”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校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有效模式。
A、綠色學校 B、生態學校 C、伙伴學校 D、環境學校
38、(C)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大量水資源,而且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促淤造陸、降解環境污染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被形象地稱作“地球之腎”。
A、海洋B、水庫C、濕地D、森林
39、“三同時”制度是我國創立的(B)新污染的環境管理制度。
A、統計評價B、影響評價C、質量評價D、目標評價
40、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于(C)行業排放的含酚廢水。
A、醫院B、屠宰C、石化D、造紙
41、污泥用作農肥時,應注意污泥中(D)等有害物質不能超標。
A、氮B、鉀C、腐殖質 D、重金屬離子
42、布袋除塵器屬于(C)除塵裝置。
A、機械式B、濕式C、過濾式D、靜電式
43、(C)穿透能力很強,危害最大,需要用厚鉛板進行屏蔽。
A、α射線B、β射線C、γ射線D、δ激光
44、魚類能吸收并累積比海水濃度高出(A)倍的污染物質。
A、2000B、1000C、500D、100
45、含磷洗衣粉中的( B )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罪魁禍首。
A、磷酸 B、磷酸鹽 C、甲醛 D、二氧化碳
46、生態小區的室外空氣質量要達到( C )級標準。
A、4 B、3 C、2 D、1
47、新房中最厲害的“空氣殺手”是( D )。
A、二氧化碳 B、顆粒物 C、粉塵 D、氡
48、 下列問題中, 不屬于當今世界三大難題的是(A )
A. 戰爭問題 B. 資源問題 C. 環境問題 D. 人口問題
49、 下列自然資源中, 屬于非可再生自然資源的是( D )
A.水 B.石油 C. 森林 D. 土地
50. 世界人口達到60億的時間是( D )
A.2000年5月 B. 2020年1月 C. 1998年12月 D. 1999年10月12日
環保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篇21、 POPs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英文簡稱,是一類結構穩定、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在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化學物質。以下選項哪些是POPs的主要特性:(ABCD)
A、 環境持久性
B、 生物蓄積性
C、 長距離遷移特性
D、 毒性
2、 POPs能夠通過氣流水流或吸附在顆粒物上等并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從而對較遠地方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一過程達到了POPs全球分布的效果,請問以上描述主要說明POPs的哪種重要的特性?(B)
A、 與有機物、顆粒物的吸附性
B、 長距離遷移特性
C、 在空氣中和生態環境中的降解特性
D、 溶解性
3、 科學家Goldberg E.D.提出一個科學假設,這個假設成功的解釋了為什么POPs會通過揮發和沉降而達到全球遷移的結果。同時加拿大科學家Wania.F和Mackay利用這一概念證實了POPs在較熱的地區濃度較低,而較為寒冷的地區濃度較高的現象,這個假設是說明POPs的什么機制?(C)
A、 溫室效應
B、 丁達爾效應
C、 全球蒸餾效應
D、 全球遷移效應
4、 POPs的“全球分布”不會一次性直接到達極地地區,而是一種分段式、間接式跳躍遷移的變化,這是說明POPs的什么效應?(B)
A、 蝴蝶效應
B、 蚱蜢跳效應
C、全球分布效應
D、隨機效應
5、POPs能從水體和土壤中進入到空氣中,并通過空氣中的氣流長距離傳輸到較遠的地方,其與POPs的什么特性關系最大?(C)
A、持久性
B、生物累積性
C、半揮發性
D、氣態性
6、POPs在環境介質中的長期存在是因為POPs結構穩定、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在自然環境中很難被降解。POPs的持久性使其在環境介質中轉變為其它無毒或低毒性物質的時間通常需要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科學上通常用()概念來描述化學物質的持久性特點。(A)
A、半衰期
B、降解期
C、休眠期
D、沉淀期
7、POPs的污染不僅僅體現在環境介質中,在生物體和人體中POPs的濃度往往要比其所在環境中高出數十倍或上百倍,這最能說明POPs的哪種重要特性?(B)
A、 環境持久性
B、 生物蓄積性
C、 長距離遷移特性
D、毒性
8、生物蓄積性是由POPs的物理化學特性決定的,通常會發現POPs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相比其他組織中的濃度更好,蓄積能力更強,這說明POPs通常具有什么特點?(B)
A、難降解的特性
B、疏水親酯性
C、難揮發特性
D、不穩定特性
9、POPs能夠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產生危害,可能導致生殖、遺傳、免疫、內分泌等系統受到影響,從而危害機體健康。有些POPs還具有“三致”效應,下列哪個選項不是“三致”效應的其中一種?(D)
A、致癌性
B、致畸性
C、致突變性
D、致死性
11、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對化學殺蟲劑所造成的危害進行了4年的調查
之后,出版了一部極具影響力的巨著,引起了人們對POPs的關注,這個著作是:(B)
A、《我們被偷走的未來》
B、《寂靜的春天》
C、《動物莊園》
D、《增長的極限》
12、生物體和人體中POPs的濃度往往要比其所在環境中高出數十倍或上百倍,以DDT為例,其在水中的濃度為0.003 ppm(ppm為濃度單位,10-6),在浮游動物體內為0.04 ppm,到了小魚體內的濃度為0.5 ppm,以小魚為食的大魚體內的濃度達到2 ppm,而以捕食魚類為生的鳥類體內,DDT濃度蓄積到25 ppm,這說明的POPs的.什么特性?(B)
A、持久性 B、生物累積性 C、難降解性 D、脂溶性
13、POPs對人類和其他生物具有潛在的危害,并會持久的產生毒害作用,對于POPs引起的人類疾病包括以下:(D)
A、癌癥和腫瘤
B、神經障礙
C、免疫障礙
D、以上都有
14、毒理學和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大部分POPs有“三致”毒性,會引發人體嚴重的病變和病損。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部分POPs致癌性級別,下列哪類物質被分類為I類致癌物?(A)
A、二噁英
B、多氯聯苯
C、滴滴涕
D、毒殺芬
15、科學家發現,POPs可以通過一種被稱為“內分泌系統干擾”的機制對人體造成危害,以下不屬于其危害的是(D)
A、胎兒和嬰兒的發育不良
B、學習和行為障礙
C、免疫系統功能障礙
D、癌癥發病率增加
16、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主要是依靠什么特性來實現全球遷移變化的(D)
A.沉積、降解B.蒸發、溶解C.溶解、沉積 D. 沉積、蒸發
17、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一種具有高危性的化學污染物,其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都會造成
危害,簡稱為POPs,其英文全稱為(A)
A、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B、Persist Of Pollutants
C、Persistent Of Pollution
D、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ion Substance
18、北極作為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區的白色世界曾被視為一片凈土,但是隨著對北極生態污染狀況調查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北極動物如北極熊、海豹,以及當地土著居民因紐特人體內都已經含有一定濃度的POPs,而且蓄集濃度很高,以上案例與POPs的特性,哪一項關系不明顯?(D)
A、潛在毒性 B、長距離遷移特性 C、生物累積性 D、內分泌干擾性
19、POPs物質能夠進行長距離的遷移,能到達離使用地很遠的地方沉降下來,下列哪一項能闡釋其是如何實現長距離遷移的?(D)
A、隨氣流的運動傳輸,在較冷的地方沉降
B、在空氣中易揮發或者吸附在空氣塵埃顆粒上,隨著氣流的流動遷移到較冷的地方沉降下來。
C、跳躍式的沉降和揮發
D、以上都有
20、POPs的持久性體現在其物理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以下能體現POPs持久穩定性的包括
(D)
A、難以在水中被降解
B、難以與強酸強堿發生反應
C、難以被微生物所利用
D、以上都對
21、在人們與POPs斗爭的過程中,該公約由世界上百多個國家共同簽署的,其目的對POPs類物質進行全面的審查,限制、禁止等活動,它也成為了POPs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各國政府、人們開始聯合起來對POPs進行控制和消除,請問這個公約是什么?(B)
A、《鹿特丹公約》
B、《斯德哥爾摩公約》
C、《巴塞爾公約》
D、《日內瓦公約》
22、《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在全世界共同控制和消除POPs的歷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個公約正式生效的時間為()?(B)
A、2003年4月20日
B、2004年5月17日
C、2005年6月14日
D、2006年7月11日
23、《斯德哥爾摩公約》在POPs控制和消除的過程中,除
了制定宏觀的目的以外,還明確了5個主要的目的,下面哪個選項不是公約主要的目的之一?(C)
A、先消除12種(類)最危險的POPs
B、支持向較安全的替代品過渡
C、加強國際間對POPs的監管
D、消除儲存的POPs和清楚含有POPs的設備
24、對于公約受控的POPs物質,按照相關的情況和控制要求分別列在不同的附件中,各附件所包含的POPs物質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要求也是有區別的。公約主要分為幾種附件類型()?(C)
A、1 B、2 C、3D、 4
25、對于公約受控的POPs需要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禁止和/或消除相關的化學品,以上內容是在公約中的哪個附件所提到的?(A)
A、附件A B、附件B C、附件C D、附件A、B、C
26、簽署POPs公約的國家通常被稱之為締約方,這些締約方國家包括歐美等發達國家,同樣也包括很多發展中國家,共同來履行締約方的義務和責任。截止到2012年6月,全世界共有多少個締約方簽署了POPs公約?(B)
A、153 B、177 C、165 D、181
27、在POPs公約的締約方中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公約的推動和實施過程中,由于兩者在經濟、技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的幫助,這里提到一個原則是(D)?
A、合作互利共贏
B、完全技術轉讓
C、公平公正
D、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28、在眾多的化學物質中確定一個物質是否是POPs物質,需要有標準的衡量指標。例如在判斷一個化學物質是否具有持久性,需要用半衰期來判斷。下面哪項指標不是判斷一個化學物質是持久性的標準?(C)
A、化學物質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2個月
【環保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相關文章:
環保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1-25
最新環保知識競賽模擬試題(含答案)04-17
健康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1-26
環保知識競賽題庫含答案08-28
科技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8-27
簡單趣味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8-27
學生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8-27
文學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8-25
公路養護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