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中秋的風俗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于中秋的風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的風俗1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詩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燒塔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
兔兒爺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猜謎
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吃螃蟹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并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說到這,小編想起了《紅樓夢》中吃螃蟹的場景,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紅樓夢》第三十八回節選:說著,一齊進入亭子,獻過茶,鳳姐忙著搭桌子,要杯箸。上面一桌,賈母,薛姨媽,寶釵,黛玉,寶玉,東邊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邊靠門一桌,李紈和鳳姐的,虛設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賈母王夫人兩桌上伺候。
鳳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來,仍舊放在蒸籠里,拿十個來,吃了再拿。"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賈母跟前剝蟹肉,頭次讓薛姨媽。薛姨媽道:"我自己掰著吃香甜,不用人讓。"鳳姐便奉與賈母。二次的便與寶玉,又說:“把酒燙的滾熱的拿來。”又命小丫頭們去取菊花葉兒桂花蕊熏的綠豆面子來,預備洗手。
菊黃蟹肥秋正濃,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就是指農歷九月雌蟹最佳,到了農歷十月雄蟹當道。中秋正值雌蟹膏香肉嫩之時,所以中秋節吃螃蟹正當時,看來古人也都是合格的吃貨。
祭月
中秋拜月是從周代時延續下來的傳統,每逢中秋夜,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小的時候在奶奶家,每年中秋也會有類似的拜月儀式。八月十五,午飯過后,奶奶就開始準備拜月的東西,一個直徑大約50厘米的月餅,切成蓮花狀的西瓜、印有月神爺的紙等等。待到夜幕降臨,就在院子里支好小桌,把這些東西一一擺上,焚香,全家人雙手合十,祭拜月亮。第二天早上,奶奶再把供了一晚的大月餅平均分成幾塊,每人一塊,都要吃掉。
吟詩
明月當空,人生幾何,無數文人墨客都曾寫過與月亮有關的詩,或贊美好景,或抒發思念之情。想想朗朗晴空,一輪明月掛在窗前,此情此景也是醉了。
中秋的風俗2福建
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于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
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廣州的樹中秋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里,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后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江南一帶
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稱“走月”。
南京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筑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游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游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后,漸漸衰落,后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
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后,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發辮狀,浸濕后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并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扎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山東省
慶云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
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
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陜西省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于校內聚餐。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的風俗3一、男不拜月。
中秋佳節,我們都有賞月拜月的風俗習慣,并且流行于全國各地。然而在拜月的環節,其實并不適宜男人參與。古人有云:“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男人屬于剛陽之氣的類型,更好與屬陰的月亮不搭。而且掌管月亮的神仙是嫦娥,所以拜月的習俗本來就只適合女性朋友參與。
二、失意倒霉者不賞月。
如果近期運勢低迷,屢戰屢敗,失意惆悵的朋友,中秋佳節當天就不適合參加賞月的環節。而運勢欠佳,霉運接踵而來的朋友,也不適合去賞月。只要跟家人聚一聚,吃個團圓飯什么的就好啦!
三、體虛身弱者。
不少人賞月去是到空曠或者野外的地方去賞月,這種奔波勞碌的活并不適合身弱體虛的朋友參加,尤其是病人。就算是家中的賞月活動,也不應參與,因為月亮的陰氣較重,恐怕會身體造成負擔。
四、忌劉海遮額頭。
很多女生都喜歡留劉海,把額頭藏起來。但本來這樣的做法不利桃花,而在中秋節當天同樣不利開運。因為額頭是我們的神燈所在,不管男生還是女生在節日當天最好就是把額頭露出來,不要讓頭發遮住額頭。
五、忌出門和進屋不燒香。
在中秋節日的前后,最好出門之前,在神明祖先那里燒上一炷香,以便祈求平安出行。而回家進屋后再點上一炷香,是答謝的一種禮貌。
六、忌果餅不圓。
中秋佳節當天晚上,大多地方都有用水果月餅祭拜月亮的習慣。而在挑選水果和月餅的時候,一定要找圓個子的,寓意家人團團圓圓,和氣美滿。祭拜完之后,家人聚到一起分月餅吃,表示吃了家人不離散。而水果同樣如此,所以正合時宜的柚子就是最佳的搭配,切開的時候又是月牙般的蓮花狀。
中秋的風俗4拜月娘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臺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當吃過晚飯后,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時節,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一齊登場,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奉獻給月娘。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們圖方便購買,只是不若從前工巧。
拜月,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尋求一個好夫婿。潮汕有首歌謠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潮汕是個僑鄉,不少婦人的丈夫遠隔重洋,于是婦人托月寄意,更為情切,有歌謠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來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聽得寒蛩啼叫聲,凄凄慘慘得人驚,不知我君在何處,欲托明月傳心聲。”正在上學的小孩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讀書聰明,成績優秀。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后用“井心水”(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吃月餅(朥餅)潮汕人以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善于經商而著稱于世。潮人制作的月餅,稱為潮式月餅,本地人叫朥餅。它以其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餅、津式月餅、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據有關史料記載:1949年中秋,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品嘗潮州朥餅之后,贊不絕口,并特書“茶食泰斗”四字回贈。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州朥餅后,交口稱贊,并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
潮式月餅按其餡料不同,可分為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芋泥月餅和雙烹月餅等不同品種。月餅的制作,最初是在家庭內各自進行,后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向精制、美味、定型、專業化發展。
潮式月餅以意溪朥餅、貴嶼朥餅和蘇南朥餅較為著名。意溪朥餅,產于潮州市意溪鎮,食品作坊生產月餅始于清乾隆年間,尤以范合盛作坊更有名氣。貴嶼朥餅,產于潮陽貴嶼鎮,清康熙年間,由鄉民薛源合和侯源合兩間鋪號創制,分為齋餅和葷餅兩種。早在道光年間就以細料精調、無腥不膩而備受稱贊。蘇南朥餅,產于澄海蘇南一帶,首創于清代末期,是用加豬朥的面粉作皮,甜豆沙作餡,經印制、燒烤等精制焙成。餅皮脆薄多層,入口成粉,有香味,餅餡香甜、軟滑、清涼。產品銷往各地深受好評。
剝芋頭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頭,民間有剝芋食芋之俗。這方面方志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剝芋食,謂之‘剝鬼皮’。”清嘉慶《澄海縣志》說:“(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剝鬼皮’。”清乾隆《揭陽縣志》載:“(中秋)或剝熟芋而食,謂之‘剝鬼皮’”。
中秋之夜,用芋頭拜月娘,據說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相傳,元兵攻進潮州城后,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還規定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其上哪家睡覺,尤其是新娶媳婦頭夜要跟元兵睡覺。百姓忍無可忍,便利用中秋夜拜月娘之機,在月餅下墊一“殺”字白紙,并放一盤芋頭祭拜,相約請元兵吃餅時齊動手起義。因芋頭的“芋”字與潮州話“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結果中秋之夜,起義如期成功。后來,潮人便世代保留中秋拜芋、剝芋食之俗。剝芋頭皮即剝胡頭皮之意,告誡人們不忘過去受胡人統治之苦,享受起義成功之喜悅。
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松,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后全家便剝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樂趣。燒火塔、燃煙堆潮汕的中秋節還有一種有趣的習俗,就是燒塔和燃煙堆。往往由村中小孩拾瓦片、磚頭,然后送到曬谷場上,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東西砌成塔,然后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柴片都填在里面,等祭完月娘時,就將塔內的東西引燃。這時孩子們最為激動,歡呼雀躍,并且不時地撒上一把鹽,噼哩啪啦,十分壯觀。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柴塊分別在村里較為空曠的場地上堆成堆,拜月結束后點燃,火焰沖天。此時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煙堆點點,煞是好看。潮俗中秋燒瓦塔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信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為害。
潮汕有的地方現在還有賽燒塔之俗,以燒得全塔通紅而不倒者為勝。揭陽炮臺等地,則有搭竹塔之俗,塔高有達數丈者。燃燒時,全塔盡燒,火勢猛烈,更為壯觀。
游月亮
在潮汕,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牙牙學語,就纏著奶奶、爺爺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于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把竹子劈成竹篾,扎成了面盆大小的骨架,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地悠游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下到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降神
降神活動也是中秋夜一個神秘有趣的活動。據說,一到中秋,諸神也都出游賞月。因此,這一天,人們只要通過特殊的降神儀式或咒語,就可以使神袛顯靈。于是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搞降神活動,主要有關戲童、請籃姑等等活動。關戲童即由12個少年捧著香火,到水田里拔來一株水稻帶回曬谷場。大家圍著唱:"關呀關,關戲神,戲神雅雅來顯身……神來演老爹,神來演老爺。老爺老爹去底處,老爺老爹來顯身。"這樣反復唱上二十來分鐘,就會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樣跳出來,手舞足蹈地唱"關蛤婆"。唱一陣后,要往此人臉上噴水,方可復原。
而請籃姑是婦女們的游戲,在一間黑暗的屋子里,用一件女人穿的衣服披在竹籃四周,然后在籃子里放一個椰子殼,這就是籃姑了。降神時,兩個人面對面地盤坐在地上,用手托住竹籃,前面放一張矮凳,其他人則唱"籃飯姑,籃飯神,盤山過嶺去抽藤。抽藤縛籃飯,籃飯老老好誆神。"如果有神,那么這籃就能以叩頭回答一些簡單問題。
中秋的風俗51、吃團圓飯
老廣州人的中秋從“吃團圓飯”開始。這一天,所有在外的家人都盡量趕回來,已經分家單過的成年兒子也要和妻兒一同回到父母家,在月亮初升之時,合坐共吃團圓飯,以示“月光團圓”。所吃菜式除了年節當令的蔬菜、肉類之外,還必有一道“圓蹄”——即是用發菜、冬菇之類的作料燜燒豬蹄,也是取個團圓的好意頭。
2、樹中秋
舊時的廣州,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籠。到了夜里,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掛到房屋的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以此慶賀中秋,羊城人也叫“豎中秋”,又叫“樹中秋”。誰家的燈籠掛得越高就越吉利,以往老人家都會給小孫子送燈籠,還要加上一支七星旗,希望子孫聰明伶俐,快高長大。
3、耍祿仔
“耍祿仔”是過去中秋節十分流行的兒童游戲,以柚子殼刻通花,中可懸燈,兒童提著成群結隊游樂,或提著各種動物、瓜果形狀的燈色,沿街踏歌而行,一邊唱著“耍祿歌”:“耍祿仔,耍祿兒,點明燈。識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讀書為第一,莫謂文章無用處,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書中出貴人……”兒童們在盡情游樂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
4、拜月光
在以廣州為中心的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中秋節當晚,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后,必須擺上各式果品進行“拜月光”的儀式。有天臺的人家在天臺,沒天臺的人家在家門前,擺開供桌,焚香禮拜,貢品除月餅外還有柚子、柿子、香蕉、楊桃、油甘子、芋頭等。
5、炒田螺
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關于中秋食田螺,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且此時最肥美。中秋當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拿著田螺,對月一舉,再送到嘴邊一啜,就是“對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
6、吃芋頭
廣東有個傳統習俗:中秋吃芋頭。老人家認為,吃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不僅是因為芋頭長至中秋時節最為肥美,更重要的是芋頭是多子的生物,而且母芋頭總是和一窩小芋頭同生在一處,象征母子團圓。粵語“芋頭”又與“護頭”諧音,一家人一起吃芋頭表示合家團圓平安的意思。
7、吃柚子
柚子外形渾圓象征團圓之意,同時,“柚”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愿,再加上中秋節前后又適逢盛產期,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或者是“意頭”夠好,使得柚子成為中秋節一個必不可少的主角,在廣東中秋吃柚子依然是一個傳統。
8、吃菱角
如果家里有小孩,還要備上菱角。中秋節給小孩吃菱角,寄托大人希望他們“聰明伶俐”的祝福。菱角可以去殼后切成粒狀煲粥,賞月吃過月餅之后食用,可減少油膩感;用鹽水煮熟后撈起,一邊賞月一邊食用也很有趣。
9、舞葉龍
還須一提的是,過去在廣州西村、增步、南岸一帶,中秋節晚上有舞葉龍的習俗。用榕樹枝葉扎成一條三四丈長的青龍,用兩個芋頭作龍眼,再斬兩條樹丫作龍角,由十幾個后生仔舉著它舞,穿大街、過小巷,邊舞邊唱:“龍來到,錢無數;簽錢買草繩,今年又太平;簽錢買蠟燭,年年起大屋;簽錢買元寶,明年娶新抱(媳婦)!”兒童挽著彩燈,尾隨后面跟著唱。眾人爭著拜龍,把點著的香燭插在龍葉身上,這條青龍漸漸變成了一條流光溢彩的火龍了。
中秋的風俗6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于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又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鐘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后,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中秋的風俗7蕩秋千
當月亮(俗稱"月娘")升上東天的時候,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聚集到秋千前。秋千一般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有單雙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蕩秋千,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他們爭著蕩秋千,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據說,月亮上有一位高舉斧頭的劈柴夫,日夜揮斧砍伐一棵寶樹,誰能得到它誰就長生不老。于是,在歡聲笑語中,秋千向月亮蕩去,劃出道道彩虹,飛旋出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秋千上的小伙子,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往往會獲得姑娘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節,有的己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
游月娘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纏著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竹蔑,扎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好像是月娘落下凡間。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拜月娘。
這天晚飯后,婦女們沐浴換新衣,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鋪上繡滿祥禽瑞獸和富貴花卉的桌裙,把洗干凈的水果、云片糕、月餅擺上去,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辦妥之后,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東天。
在潮州,入秋之后各種各樣的水果已成熟,競相上市,各種水果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潮州人還喜歡把意溪樵餅當做拜月的供品。除了水果、糕餅外,供品還必須有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后,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后,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后,把各家各戶送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里。月上東天,當村里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個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踏出了一串串火舌。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地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鹽,爆發出一陣劈里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沖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著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于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木柴,分別在村里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待拜月結束時,也像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樵餅、芋頭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都是這里古老的傳統活動。據說,這些傳統活動,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做元番或胡人,元兵攻進潮州城后,為了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只準養胖不準養瘦。還規定這三家人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決定上哪家睡覺,最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只準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盤樵餅和一個蒸熟的芋頭。
原來,這是起義者事先安排好的。樵餅底下墊著一小張四四方方的白紙,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漬出來,其實上面寫了個"殺"字。起義者暗中約定,拜完月娘,請元兵吃樵餅時,一見"殺"字,男女老少一齊端起燭臺、香爐、棍棒、菜刀痛殺元兵。結果一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全被斬盡殺絕。因為農村村落分散,為了便于統一行動,只好以燒瓦塔、燃煙堆為行動信號。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直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還要拜樵餅、芋頭。
中秋的風俗8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后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并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后,她還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并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像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剝鬼皮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卻在八月中秋包粽子的習慣。
品茶賞月斗文
中秋最濃的是情,香茗最濃的是味,留下你記憶猶新的情,你為之難忘的味,中秋佳節,古時候文人雅士喜歡品茶賞月斗文,月餅象征吉祥、團圓;茶則帶給人親切、溫暖的'情懷,月餅糖分含量高,老人不宜多吃,而茶,特別是安化黑茶,最能消食去膩。華燈初上,元月如盤,杜甫江閣上眾人身著唐宋華服,嘗果品、賞明月,品怡清源茶,開懷暢談,其樂融融。怡清源系列茶推出了很多的品種,適合不同的人群。同時,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一款茶食品“福滿茶緣”,把月餅和茶香融合在一起,蘭韻幽香的鐵觀音,再配上特質的餅皮,酥軟順口,內里包裹著厚實綿軟的蓮蓉和油潤的蛋黃,入口即化的同時,又層層疊疊的碰撞出多重或香甜或咸鮮的口感,淡淡的觀音蘭香,就如這瀟湘圓月,圓潤又脫俗。
偷南瓜送子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床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為可使生子。
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中秋的風俗9中秋節。根據目前所掌文獻來看,中秋(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節日,應在隋唐之時。中秋節,又名月夕、月節、端正節、八月十五、八月半、仲秋節、中秋節、團圓節。而此節日與道教信仰有關的信俗活動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
拜月,也稱祭月、禮月和供月,是一種禮拜月亮的信仰風俗。作為中秋節俗的拜月活動大體形成于唐代,但秋夕禮月則是古之有之。秋夕禮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民間信仰以月為月神,稱月神、月姑、月亮姑娘。道教尊稱月神為“太陰星君”,其圣號全稱為“月府結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宮闕為垣下、素曜大宮。農歷八月十五為太陰圣誕。是月夜月升時,道教宮觀要設壇祭月。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太陰星君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后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后升天而去,住于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后,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關于月亮的神話由來已久。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于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妲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又據《五經通義》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于陽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據《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可見月中月兔已為當時人們達成共識。后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說妲娥與玉兔共棲于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于是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為神仙境界,中有雄偉的月宮,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白兔,高大的桂樹,英俊的吳剛。后來道教吸收了這一信仰,將其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封月神為“月府素曜太陰皇君”,俗稱“太陰星君”。
在中國民間,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太陽經》,以祈禱月神保佑全家興旺平安。
民間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榪,還有以木雕月姑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掛)在月出的方向,設供案、擺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歲時紀勝》、《夢粱錄》等古籍均有拜月風俗的記載。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項國家祀典。
除祭拜月神信仰風俗外,還有祭祀土地神之舉。土地,古稱“社神”,為中國舊時信仰的村社守護神,即管理有限地面的神。《孝經緯》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禮記·郊犧牲》亦曰:“地載萬物,天垂萬象,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春秋時即有祭祀土地神的儀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稱為“社日”。秦漢以后,社日一般分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后,吸收民間信仰,列土地神于神仙譜系之中。其經書中,亦稱太社神、土翁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后,為謝神恩便祭祀土地之神,成為中秋節的活動內容之一。
中秋的風俗10合肥民間歷來視中秋節為大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除吃月餅外,還保留有一種特殊的食俗,就是中秋要吃藕,并且是以吃包河無絲(私)藕為榮,這是為何呢?這里有一個美好的歷史傳說。
相傳,包公晚年,宋仁宗封賞功臣,因包公為國操勞一生,為官清廉,欲將半個廬州(合肥古稱)賜封給他,但包公認為自己為官二十多年,不占民財,兩袖清風,如今已是暮年,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自食其力,于是,謝絕賞封,但是畢竟圣意難違,深思熟慮后,只要了一段護城河,就是今天的包河。有一年,廬州大旱,包河周邊的樹皮草根都被吃光了,饑餓的災民自然很想吃這包河里的藕。當時包公就親筆寫下“河藕能吃不能賣,愿者挖藕度荒年”的告示叫家人貼到街上,百姓聽說后,紛紛下河挖藕充饑,度過了難關。后來百姓們感謝包公的恩德,不愿意將藕挖盡,特意留下許多藕根,讓其能繁衍至今,但包河里的藕和一般的藕不一樣,人們常說藕斷絲連,包河的藕不僅鮮嫩可口,而且每個藕都有七個孔,斷而無絲,被人們譽為無絲藕,象征著包公的無私精神,而且合肥還留下一句歇后語“包河藕——無絲(私)”。這里的絲具有了雙重含義,除了藕絲的含義外,另一個就是借絲的讀音表達的是公正無私的私了。此外合肥人吃無絲藕,還離不了冰糖,以表示“冰心無私”的風范長存。
如今在合肥包公祠兩側、浮莊周圍和九獅廣場南面的包河上栽植的幾十畝荷花,盛夏期間一派荷葉田田,隨風搖曳的荷葉翩翩起舞,荷花怒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包河的藕無絲"不再只是一個傳說和一段佳話了。
另外,合肥人過中秋節,還有著“摸秋”,“玩火把”,“殺鴨子”,“磨百刀”等獨特習俗,由于時間關系,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長江以南的皖南。提起皖南,最具代表性的皖南民俗文化當屬徽州地區了。
徽州地區歡度中秋的習俗除了各地常見的吃月餅賞月、摸秋等習俗外,最具特色的就是舞草龍了。這一習俗流傳于徽州,祁門、黟縣、績溪、歙縣、休寧等地。
徽州舞草龍,最有特色的是歙縣洪琴村的舞香龍。全村分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扎成5條香龍,明月之夜作“五龍鬧中秋”之舞,很是熱鬧。龍身圍2尺,用稻草捆扎而成,長約30余丈,每隔七八尺用一柄鋼叉支撐;龍背上扎草辮。龍頭制作很是精致。龍頭和龍身的鋼叉各由兩名壯漢撐舉,龍頭主領全龍動作。入中秋之夜,龍頭燈火齊明,龍身插滿篾香,星光遍體。舞龍進入高潮時。鞭炮聲震耳欲聾,煙霧彌漫,紙屑紛飛;燈光、月光、香火光交融一片,喊聲、笑聲、唿哨聲一時齊發。五副鑼鼓齊響,指揮著五龍表演。五條龍要協調一致,步伐整齊,隊形和舞姿造型,都有常規。
首先是“五龍獻月”。五龍依次走圓場,后龍頭接前龍尾,順繞三圈,反繞三圈,盤成圓圈造型,象征親人團圓。突然一龍昂首斜插入圈中,其余四龍依次緊跟,小跑步,往中心盤旋,逐層疊高,中心龍居于最高點,形成一座層次分明的五龍盤旋塔。稍停片刻,只聽唿哨一響,撐龍人回身向后,反尾為首,在緊鑼密鼓聲中,小跑反盤,美其名為“五龍盤月”。
然后是“五谷豐登”,五龍各自盤成圓形,其一居中,余者居四角,五圓彼此靠近,象征五個糧囤,同時各自在原地盤旋,一順一反,重復三次。又一聲唿哨,陣勢猛然變化為“金龍追龍”。由一龍組成一個小圓,其余的圍成一個大圓,前龍頭和后龍尾將小圓夾住,小圓就象月亮繞地球一樣,既自轉又隨著大圓圈的龍尾公轉,于是,大圓、小圓同時旋轉,越轉越快,直至小圓公轉一周才停。此時,鼓聲如滾雷,鑼聲如急雨,氣氛非常熱烈。后五龍再度走圓場慢步行進,各自構成“梅花瓣”,然后靠攏,美其名為“花好月圓”,象征人們相親相愛,美滿幸福。
怎么樣,徽州的舞草龍很是熱鬧吧。接下來我們再把目光轉向淮河以北的皖北,去看看那里的人們怎么歡度中秋。
在皖北的阜陽地區,當地百姓慶中秋除了有吃月餅等習俗外,最具特色的民俗就是火把節。
提起火把節的由來,不能不提到600多年前的元末農民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因為劉福通就是安徽阜陽人,他在這里發動的農民起義給當地留下了一段佳話,也留下了一個節日民俗。
元朝統一中國后,將其統治下的人民分為蒙古、色目、漢和南人四等,實行種族歧視政策,最占優越地位的是蒙古人,次為色目人,再次為漢人,最后為南人,即南宋遺民。當時,阜陽稱為頹州,隸屬河南江北道,元朝末年,政治,土地高度集中,天災不斷,出現“民相食”的慘象。1351年,元政府征發黃河南北民工治理黃河,繁重的徭役,終于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潁州貧苦農民劉福通以白蓮教暗中聯絡,于陰歷八月十五在穎州郊區起兵,以燃火為號,有一句流傳甚廣的童謠是這么描述當時的歷史場景的:“滿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無一人,紅巾軍席上坐。”義軍所到之處,不奸淫、不搶劫、不殺平民,開倉濟貧,隊伍發展很快,沉重打擊了元朝的統治。
此后,為紀念紅巾軍舉火起義,潁州民間每至中秋節晚上,小朋友模仿紅巾軍,用麥秸、稻草扎成三四尺長的把子,內實麥草,到野外點燃,搖來搖去,似為信號,本地習稱“撂火把”。這一習俗至今久而不衰。今天阜陽地區的農村,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仍然流行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以紀念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以至于當地百姓干脆直接將中秋節叫成“火把節”了。
中秋的風俗11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的風俗12一、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到了,大家又能夠賞月、吃月餅了,那大家曉得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
中秋的來歷月亮跟太陽是兄妹,它們每天遲早都按時值班。月亮有點嫉了,由于本人值班的時候自己只能露出半邊身子或一點點身子,而太陽呢?天天值班都可以氣質高昂露出全體身子,熱乎乎的展現自己的才干。月亮在每年的3或3天都不能把全身展示出來,就這樣,月亮匆匆的不值班了。
玉皇大帝知道了這件事,就到月亮宮里請求月亮持續上班,月亮卻說:你們這幫感恩戴德的壞家伙,我辛辛勞苦給你們值班,們只讓露一點點身子,然而,太陽每天值的班未,你們還讓它那么威風的露全身,天理何在啊!
玉皇大帝許可月亮可以露出全身,但是,又把太陽封為世大天神,是月亮的上級。太陽不想讓月亮宏占自己露全身的威風,就去命令月亮;當前不許露全身出來。月亮說:為什么啊?這是三界主宰玉皇大帝讓露全身的,敢違背他的命令嗎?太陽不想再辯論了,就到王宮那說了一大堆讓月亮露全身的壞處。
玉皇大帝下了一道圣旨不許讓月亮露全身,但月亮不能不值班,假如月亮不值班或值班時露出全身的話就開斬。這樣殘暴的圣旨讓月亮收到了,這道詔書對月亮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而對太陽來說,這道圣旨讓它一跳高蹦十公里。
月亮就是不遵旨意,就是不值班,太陽說要開斬,但是月亮依然不在乎,玉皇大帝恫嚇月亮說;如果再不上班,可要真的開斬啦。月亮仍是假裝沒聞聲,玉皇大帝當然是不能殺月亮的,因為如果殺了月亮,人們就會進行對抗,這樣下去,人類就不會遵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就可能會造成三界大亂。
玉皇大帝無可奈何,就讓月亮每天值班的時候露全身,但是太陽又纏著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只好把讓月亮在全年中的一天值班時露全身,但是這一天畢竟要定在哪一天呢?玉皇大帝就把這一天定在世間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間到八月十五的時候,人們看見月亮圓了。就歡呼了起來:啊哦,月亮又能露全身了。
是,在八月十六那天晚,月亮又不圓了,八月十七的時候,月亮也不圓了,人類就知道每年只有一天月亮才圓。從此,人類就把八月十五這一天叫做中秋節,并制造了一種像月亮一樣圓的厚餅,這種厚餅的旁邊夾著各種食品,餅面上刻著這種厚餅的生產廠家的名稱。人類就把這種厚餅叫做月餅,年年過中秋人們都養成了吃月餅的好習慣。就這樣,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民族風俗就出生了,這就是中秋節的來歷。
二、中國各地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中秋風俗: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于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從習俗上看,過去中秋節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仆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現在送禮更興旺。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里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北京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提漿月餅是指月餅皮面的一種制作方法,說通俗點“提漿”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松的作用。有回民購買時,就把大油換成黃油。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酥、餡香,“老北京”中秋特愛吃。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嘗螃蟹的時節,北京尤其講究品嘗醉蟹。
福建福建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一起燒,叫檳榔芋燒鴨,味道非常好。
山東即墨等地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潞安人在中秋節會宴請女婿。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
陜西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上海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蘇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則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稱“走月”。
浙江杭州的莼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莼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莼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并使莼菜成為思鄉的象征。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莼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莼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莼菜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莼為多為好。
四川除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那時當年生鴨已長大,肥瘦適宜。師傅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后褪盡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凈后,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腌漬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干水分,置熏爐中,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放入鹵鍋中鹵熟,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熏鴨即成。制作煙熏鴨,鹵水的調制極為重要。鹵水要用老鹵,每次鹵時加入適時的香料,食鹽、糖色,鹵制時要用重物將鴨子充分壓入鹵水中,鹵制時間一般以20分鐘左右為宜,時間過長鴨肉質老,影響質量和口感。
廣東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這與潮人過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潮地氣候、農事生產有很大關系。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咸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云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一個潮汕人不品嘗一下月餅的滋味的。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芋頭、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貴州黔式月餅不同于廣式月餅,它是用烤的方法,用面粉500克、豬板油、糖稀、清水拌勻揉成水油皮;面粉250克與豬油拌合擦成“干油酥”。分別下劑后,將干油酥包入水油皮中,開暗酥制成40克一個的酥皮坯劑子,再將每個劑子按圓餅皮子備用。芝麻、瓜子肉、核桃烤熟,剁成細粒混合,加入熟火腿末、大棗、瓜蓉、熟粉、冰糖、鹽拌勻成餡料。將適量的餡料包入皮坯劑中,收口朝下,壓成扁圓形,放入刷過油的烤盤中,入烤爐用面火210℃,底火180℃的爐溫烤15~20分鐘至表面金黃、里面成熟即成。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層次分明;餡心甜中帶咸,香甜爽口,營養豐富。師傅說酥層要開得薄而均勻,月餅坯子入烤盤時要墊上一張白油紙。
臺灣高雄縣飼養水鴨的風氣很盛。中秋節前后正是水鴨公初長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往往于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加菜,成為當地中秋的特色。宜蘭地區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叫“菜餅”的食物。菜餅以面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臺南地區則有在中秋節吃麻薯的習俗。近年來,臺灣的中秋節又發展出一種新的活動——烤肉。此外,臺灣一食品公司根據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和中秋節期間暑氣未消的特點,推出全新概念的中秋雪月餅。何為雪月餅?雪月餅就是冰淇淋月餅,清涼降溫,口感滑爽,內餡分三種口味——香檳甜心、夏威夷派對、維也納咖啡。此款月餅還全面采用日式精致包裝、具有保溫作用的保力龍包裝盒,保證雪月餅在一定時間內不融化。
中秋的風俗13吃月餅
賞月和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電信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桂花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燒塔
中秋夜燒塔中國南方的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農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磚和瓦片以及樹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圓窯形,下寬上尖,內為空心,中秋晚上點燒,常常會有燒塔比賽,塔燒得越通紅越好,燒得越旺越有彩氣。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中秋宴俗
古時中國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并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征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中秋節來歷
中秋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風俗14說起泉州的中秋習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拜月娘媽盼好運;筍江泛舟詩意濃;博餅聲中狀元來……而我最喜歡安平橋畔月下看燒塔。
晚上7點,我們來到晉江市安海鎮安平橋附近的空地上散步賞月。咦,橋的不遠處佇立著兩座約三米高、底部半徑一米多的磚塔與十幾米開外的白塔交相輝映。我好奇地問:“這里要舉行什么活動?”爸爸耐心地解釋:“這是安海鎮一年一度的中秋燒塔習俗。”我趕忙打破砂鍋問到底:“什么叫‘燒塔’。”爸爸笑著說:“中秋夜孩子們拾碎磚搭成塔狀,塞入柴草點燃,就是‘燒塔仔’的游戲。”了解什么是燒塔,我的興趣更濃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兩座尚未點燃的塔。
晚上八點多,月亮升起來了,形成月映古橋的有趣景象。就在這里,點火令響起,“轟”的一聲,塔內的稻草和木柴被點燃,一陣濃煙過后,大火熊熊燃燒起來。奇怪,圍觀的人群怎么紛紛往塔里拋撒白色的粉末呢?我想了想,說:“一定是在撒米,希望五谷豐登。”老爸擺擺手,說:“是在撒鹽巴。”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可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爺爺摸了摸我的腦袋,說:“撒上鹽巴火會燒得更旺,象征生活紅紅火火。”原來是這樣呀,我高興地向旁邊的小孩要來一點鹽巴,用力往塔里一扔,立刻聽到“噼哩啪啦”的聲響,火苗一下子竄得老高。
多么有趣的中秋燒塔活動,可我心中還有一個“未解之謎”:“奇特的習俗是怎么產生的?”爸爸當起民俗專家,說:“元朝時泉州百姓反抗殘暴統治者,中秋起義時以燒塔為號,逐漸演變成孩童的娛樂活動。”
中秋月下看燒塔,我觀賞到圓圓的月亮;認識本地的風土人情;感受到熱鬧、祥和的氣氛,真是一舉三得呀。
啊!又是美好的一天,早上起來一看都快要到7點了我急忙刷牙洗臉背上書包,飛奔到學校’。剛走到學校,我發現今天是教師節。我一進教室,有好多同學都買了花送給老師,老師一進教室平靜的說‘光是送花是不行的第一節是數學課,我們都積極舉...
中秋節作文八月十五中秋節是萬家團聚的日子,今年我們將和爺爺奶奶及大伯家的小弟弟共聚在一起,享受這天倫之樂。這天晚上我早早寫完了作業,迎接我的爺爺奶奶和弟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可熱鬧了,舅舅舅媽、姨父姨媽、表哥表姐也都來了,大家一起來過中秋節。
今夜明月來時晚,遙望明天始為真。要使今夜始為忘,才有明天更圓圓。
中秋的風俗15提起中秋節,誰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嘛。可我們中國人過中秋節卻在農歷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們中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么呢?吃月餅、賞月、和家人團聚……這些都已成為我們中國人必不可少的習俗。
在八月十六這一天,多數人家的餐桌上都會有一碗傳統小菜“芋艿鴨”。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傳說在很早以前中國人不知有芋艿,到后來食用芋艿,這中間與明愛國將領抗倭有關。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瓊州參將俞大猷奉命在x圍殲倭寇,不料在離x不遠的海面上遭到襲擊。幸虧俞大猷指揮有方,將部隊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個小島駐扎,只是運糧船被倭寇劫走,吃飯成了問題,當時實行海禁,島嶼上居民已被強迫遷走,島已變為荒島,部隊面臨糧草斷絕的困境。士兵們餓得發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發現沼澤地里有種野生植物,根部長有球莖,于是便挖來煮著試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饑。俞大猷得知后發動大家都去采挖。就靠這種球莖,俞大猷的部隊渡過了難關。所以俞大猷把這種不知名的食物取名為“遇難”。第二天,俞得到情報,那些槍糧的倭寇在普陀集結,設計水陸夾擊大敗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紀念明將抗倭石刻,上鐫“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進,參將俞大猷,都司劉恩至,督兵滅倭于此”字樣。
中國人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