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初中語文 大自然的語言

八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初中語文 大自然的語言

日期:2023-03-04 12:08:0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初中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展示目標:  1、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展的觀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2、理解文中“文字

初中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展示目標:

初中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1、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展的觀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義。

  3、了解全文的說明結構,準確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種類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展示重點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3、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4、概括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一、基礎知識:

  1、 字詞積累:(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衰草連天(shuāi) 連翹(qiào) 緯度(wěi) 銷聲匿跡(xiāo)

  蓑衣(suō) 阻撓(náo) 忌諱(huì) 悄然無聲(qiǎo)

  2、 走進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為“品格和學問的偉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2、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然后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三、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繪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按照什么順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詞語說明時間的推移?

  用了“過后”“再過”“不久”“于是轉入”“到了”“準備迎接”等詞語,變化靈活。

  3、第二自然段舉了哪些例子說明“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舉了三個例子。

  4、第二自然段舉的三個例子按照什么順序?

  按時間先后順序。

  5、第三自然段講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用概括的語言回答。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一些自然現象稱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作物候學。

  6、第三自然段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按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展,從知識到科學,言之有序。

  (2)第二部分:

  7、文章第四段為什么說利用物候于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

  從觀測手段上看,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從數據意義上看,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

  8、文章第五段舉北京的物候記錄的例子說明了什么?

  說明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

  9、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

  緯度的差異;經度的差異;高下的差異;古今的差異。

  10、這四個因素按什么順序說明?

  這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條理。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地點高下的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后一個因素則是時間因素。由三個空間方面的因素到一個時間因素,又是一種條理。

  11、“首先是緯度”這一段,舉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說明了什么?

  說明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12、“經度的差異”這一段,舉了哪些例子,說明了什么?

  舉了連翹和榆葉梅、蘋果開花兩個例子,說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

  13、“高下的差異”這一段講到“逆溫層”。什么叫逆溫層,逆溫層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現象,植物的抽芽開花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逆溫層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

  (4)第四部分:

  14、研究物候學有哪些意義?

  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第二,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第三,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第四,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15、這四個方面的意義按什么順序安排?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按從主到次的順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義,其他意義用兩個“對于”、兩個“還可以利用來”“也可以利用來”這些詞語可以看出。

  16、研究物候學對我國山區農業發展有什么意義?

  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的氣候、土壤對農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查。特別是目前黨中央提出的開發大西北的號召,因此,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很有意義的。

  四、拓展延伸: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清明前,開秧田”是根據節氣確定“開秧田”的時間。

  “柳毛開花,點豆種瓜”是根據物候現象安排“點豆種瓜”的時間。

  “饅頭云,天氣晴”根據云彩的形狀預測天氣狀況。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根據物候現象“雨中蟬叫”預測天氣情況。

  “麻雀囤食要落雪”“豬銜草,寒潮到”。

  “螞蟻壘窩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龜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這些農諺都是根據物候現象預測天氣情況。

  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里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一節一練:

  閱讀課文一、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7、理解下句:“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地”人格化,顯得親切動人。)

  18、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上句中“融化”“ 萌發”“ 次第”的作用?

  (融化 萌發 次第用詞典雅,富有形象性。)

  19、燕子翩然歸來。上句中“翩然”一詞的作用?

  (翩然指輕快地飛舞的樣子,用來描繪燕子的飛行十分恰當、形象。)

  20、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能否將上句中的“孕育果實”改為“結果”?

  (用詞典雅,如果改為植物“結果”則顯得口語化。)

  21、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上句中“簌簌”一詞的作用?

  (“簌簌”是紛紛落下的樣子,用詞形象、典雅。)

  22、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能否將上句中的“銷聲匿跡”改為“消失了”?

  (“銷聲匿跡”指消失了鳴叫聲,藏起了形跡,用詞形象、典雅。如果改為“消失了”則顯得口語化。)

  23、到處呈現一片蓑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上句中“蓑草連天”“風雪載途”的作用?(“衰草連天”“風雪載途”用詞形象、典雅,給人美感。)

  24、理解下句:年年如是,周而復始。(用詞典雅,有文言色彩。)

  25、“傳語”“暗示”“唱歌”等詞的作用?

  這些詞語形象地說明大自然的語言,擬人生動。

  26、“草木榮枯”“候鳥去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詞的作用?

  這些詞寫物候現象,用詞形象、典雅。

  27、“阿公阿婆,割麥插禾”俗語,模仿布谷鳥的叫聲的作用?

  “阿公阿婆,割麥插禾”俗語,模仿布谷鳥的叫聲的作用,說成催促農民及時耕作的話,十分形象生動。

【初中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大自然的語言》小學教案

2.《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15篇)

3.《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15篇

4.C語言一堆數據教案設計

5.關于c++語言中的循環語言

6.Java語言的歷史

7.Java語言的概述

8.Java語言的優勢

9.Java語言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