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改進措施和建議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怎么寫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和建議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怎么寫

日期:2023-02-27 16:46:20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學改進措施,歡迎大家分享。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學改進措施,歡迎大家分享。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篇1

  地理科目是初中教育體系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在近幾年新課改的深入推動下,初中地理教學面臨機遇與挑戰,其中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均發生重大變革,對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具有推動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初中地理教學仍舊擺脫不了幾千年的教育弊端,為進一步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筆者結合多年執教經驗于下文中提出問題與措施。

  從整體角度分析,初中地理是一門不受學生重視的課程,遠不及語文、數學、英語等主門課程,但是從基本屬性分析,初中地理是一門具備實用性的科目,對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幾年新課改的深入推動下,積極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成為了每一位教育者所面臨的難題,下文筆者針對當前初中地理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期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脫離教學目標

  眾所周知,在教育體系的不斷變革下,地理教學始終發生變化,尤其在新課改深入推動的這幾年時間內,初中地理教學并無法按照三維教學的目標開展工作,導致課堂教學脫離教學目標。部分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為主,所講解的內容均以地理知識與技能為主,這種情況則在一定程度上忽視教學內容。還有部分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形成本末倒置的不良局勢,重點知識一筆帶過,而對學生感興趣甚至與教材內容無關的知識則花費大量的時間。有諸多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重視教學形式,雖然所采取的教學形式具有創意性,但是卻沒有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導致教學質量有所下滑。

  (二)過分重視教學輕視學習

  在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只有真正保證教學內容規劃與設計的規律性與匹配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一般情況下,初中生正處于心智發育的階段,在教學中地理教師可以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并適當的給予鼓勵,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部分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嚴格按照的教學意愿進行學習,且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也是自己比較喜歡,認為具有效果的,這種情況下則會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出不知所云的現象,難以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加以理解。另外,對于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教師,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課堂上會為了教而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消化能力,一節課下來,雖然趕上了教學進度,卻無法提高課堂有效性。

  二、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的推出之后,積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是課堂的靈魂,也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在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一改傳統的角色,要在課堂中扮演學生引導者的身份,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接受知識的能力等。另外,還需要在課堂上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地理教學的實質出發,比如在學習氣候與天氣的時候,要讓學生清楚了解氣候與天氣之間的差別,并且還要認識、掌握天氣符號以及天氣圖,采取隨堂測試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掌握能力。

  (二)合理選擇輔助教學方式

  在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了初中地理課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因素,通常而言,在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減少板書的時間,并且能夠將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能夠讓學生在圖文并茂中提高學習興趣,掌握地理知識。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不可形成依賴性,并且要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整合,比如在初中地理課堂中講述地球自轉的時候,地理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利用動態模擬圖將地球自轉的畫面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自轉的規律,從而對知識點加以掌握。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需要適當借助輔助工具,并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設置情景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地理知識具有枯燥性,很多初中生在學習中呈現出煩躁等不良情緒,這種情況下需要積極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主動學習,如此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引入情景,并且在引入問題的時候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關聯,要從學生角度出發,不可從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比如在課堂中當地理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之后,且這個問題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過,則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會產生興趣,甚至有學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開拓思維,回答問題。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適當的引入問題情景,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篇2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課程教學,要求突出"有趣、多能、重情、務實、高效"的特點,通過其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以達到培養人才,適應社會,適應未來需要的目的。歷史是在不斷改革中向前發展的,就地理課程教學來說,不僅面對著社會的改革發展,地理學的不斷更新發展,同樣也要求教學本身進行改革。地理是一門傳統學科,它是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結果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面對21世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我過考試制度的改革,地理在初中課程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但是地理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1.當前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分析

  1.1缺乏科學的地理學習方法。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地理學習不是單純的記憶。事實上,很多學生甚至老師,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常常認為背一背就可以,有的`還只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形成了重記憶,輕理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感覺能看懂地理教材,知識點也能記住,聽課也能聽懂,但做題就很困難,因此很茫然,困惑[1]。感到付出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從而厭倦學習地理,從而影響到學生地理學習的水平,對學生的長遠學習非常不利。

  1.2對地理學科缺乏正確的認識。首先是由于中考地理所占比重較小,老師,家長,學生長期把地理劃分到"豆芽科",正是這種尷尬的學科地位,很多學生不認真學習初中地理,到初中仍然認為是副科,思想上不重視,而初中地理難度較大些,所以學生感覺困難。其次,地理是一們邊緣學科,文理知識交叉,具有較高的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本身學習也確有一定難度,導致學生畏懼心理[2]。

  1.3不善于運用地圖。前蘇聯地理學家,烏中斯基說過"把圖片帶進教室,就是啞巴也會說話",可見地圖在地理學中的重要地位。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離開地圖談不上地理學習。由于初中地理教學薄弱,導致學生地圖基礎知識不牢,讀圖識圖和運用地圖的能力較差。再加之學生知識面狹窄,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欠缺等原因,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困難。

  2.改進措施分析

  2.1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素材的選取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掌握地理知識對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現實意義,才能產生學好地理的強烈欲望,形成強烈的求知動機。比如:我們在講氣象災害時,可以聯系伏旱天氣,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的暖冬天氣,給人們造成的影響有哪些?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什么?這樣讓學生感到地理的確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身邊的很多問題和現象,這樣在他們心里會產生一股要學好地理的強大動力,從而提高了地理學習效率[3]。

  2.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動力。對學生來說,對學科的興趣首先來自對老師的認同。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因此,地理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魅力,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心關心學生。同時,還應具備精湛的教學技術,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單純講念,學生被動地聽,然后讓學生去背,去記,這種枯燥的教學方法,會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課堂內容的不同,靈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課的方法有所不同,不斷變換方式刺激學生,使其有新鮮感[4]。在講課時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加插一些地理小故事。同時,教師再配以幽默的語言,會使課堂更加妙趣橫生。

  2.3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地圖是地理獨有的知識載體,地理知識、原理、規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圖一身,掌握了圖就把握了地理脈絡。況且從心理學講圖形又比文字好記,可以說是地理學科最好的學習方法。教學可從地圖入手,把地理事物、地理規律都落實在地圖上,因此,平常記憶時要做好圖文轉換,盡可能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去記、去背,學會圖文轉換[5]。例如,一幅等高線圖,能從圖上等高線的走向、密度、遞變規律中讀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發展農業的方向等等。此外,做題時要學會看圖,可以按以下步驟展開:先看圖名,若是區域圖,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統計圖,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其次是觀察圖例或注記;最后觀察圖像內容,根據題目要求或圖中信息,解決問題。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會透過現象(圖的形態特點是事物的分布等)看本質(提示這一現象的原因或內在規律)。

  3.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學現狀,無論是學科地位認知問題,還是師資隊伍素質問題,教學設備問題,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等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夠的認識,從多方面來改革地理教育,客觀的擺正地理課程教學的學科地位,上述諸多問題則可以迎刃而解。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篇3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既注重知識的積累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內容多、綜合性強但由于地理這門學科的課時少、學生重視程度不夠,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灌輸地理學科十分重要的理念,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保證學生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教師根據考綱和地理學科的特點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一味的為教而教、為成績而死背,勢必造成學生死板教條地機械記憶,所學知識與現實的脫節。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必須更新地理教學觀念,教學中優化思維更貼近現實,把地理課真正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課。

  一、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應通過捕捉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銜接點,以“鮮活”吸引學生的眼球,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和感觸特別深的現象,引起學生的共鳴,創設充滿生活趣味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搭建探究學習的平臺,從而達到活化地理課堂的目的,讓學生感到地理就在身邊。這樣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密切師生間的聯系,改變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讓地理教學活起來。

  二、設計“生活化”教學過程

  傳統課堂教學的互動形式單一,基本采用講授式并穿插教師提問,教師處理教材知識點時的方式也很局限。夏谷鳴教授曾指出:“真實的互動其信息走向應該是多維的,即從教師到學生,從學生到教師,從學生到學生,從個體到群體,從群體到個體,從個體到個體,從群體到群體等。”有效課堂要求教師精心備課,以學生為主體真正的讓學生“動”起來,避免課堂“一個聲調”,在課堂實現多維互動。

  地理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實現地理生活化教學。《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也提出:“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要求地理教學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提供現代公民所必備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產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符合新課程的理念要求,地理生活化教學已成為地理課程改革的重要基礎和主要趨勢。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讓學生愛上地理。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 篇4

  中學地理課全面恢復近20年來,我國的中學地理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教師隊伍日益壯大,教師素質顯著提高,教材建設不斷加強,教學設備漸臻完善,教學改革也逐步深入,這些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全國各地相繼把地理確定為高考的非考科目之后,在突然失去升學“指揮棒”驅動力的情況下,中學地理教育的地位迅速下滑。在不少地區,產生了學生偏科厭“地”、家長冷眼看“地”、教師改行離“地”、領導投資易“地”的“地危機”,從而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不利于黨的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和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為力圖克服這一不良傾向,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理教育取得的成果,努力完成世紀之交中學地理教改的重大課題,筆者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作了如下諸方面的思考,以拋磚引玉。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確保中學地理教學的正常進行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在我國目前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時期,作為非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學,能否經受住長期以來形成的“應試教育”思想的沖擊,堅定努力地把素質教育的思想貫徹于教學始終,這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一場考驗。

  地理學科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以地理科學知識為基礎,結合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于一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的提高,其優勢地位是別的學科不可取代的。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領導,應在努力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的前提下,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好當前中學地理教學方面存在的突出性問題。要督促學校嚴格按照中學課程計劃和地理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堅決制止有些學校濫砍、濫占、濫擠地理課時和壓縮地理教學投入的不良傾向;要有效地制止中學地理教師的流失,穩定教師隊伍;應迅速糾正少數學校對地理教師的不公正待遇,不得在評職、晉級、獎金、住房等方面人為地壓低地理教師,而妨害他們的切身利益,也不能在業務進修、教學研討、外出學習考察等方面,剝奪地理教師正當的工作權利。

  作為直接耕耘于中學地理教育陣地的每一位成員,在目前“轉軌”階段地理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面前,再不能永無休止地怨天尤人、消極悲觀和無視現實地盲目抗爭,也不能被動地等待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所涉及的教育本身和社會各方面深層次的問題都完滿解決后,來自然而然地走出困境,而是應當積極、理智且勇敢地闖出一條新路,首當其沖地從困境中“突圍”出去。這就需要站高望遠,在全國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認識到原來高考科目的設置方案,不可能成為一成不變的金科玉律。在高考已取消地理達數年之久的負效應面前,我們在積極多方爭取國家盡快地出臺一個合理的、科學的、有利于中學地理教學的高考新方案的同時,也決不能把地理教育的命運只附著在高考這一棵樹上,而是應當面對現實,充分利用高考不考地理的“松綁”機會,在認真總結過去地理教學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根據變化了的教育、教學形勢,適時地抓住獲得生機、發揮優勢的各種有利因素,努力使中學地理教育由衰轉興。

  二、深入鉆研大綱、教材,加強教研工作的力度

  近年來,擬訂中學地理教學大綱和中學地理教材改革的步伐很快,今后還將繼續改革。要適應這一變化,廣大教師就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地理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明確地理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以及完成這些任務的途徑和方法,使地理教學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的標準。教師要特別重視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把握各知識點在結構中的地位,明確它們所處的層次和講授的深度和廣度。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設計科學的教學過程,實施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地理教學的實踐必須有理論作指導,才能健康順利地發展。目前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都是在新的教育理論和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教研活動應注意把教學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研究,教學時能夠力求選擇最佳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課堂教學的信息反饋和總體控制,把握課堂教學過程的動態平衡,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作為教學管理人員和地理教研員,要及時發現和推廣教師在地理教學中的經驗和做法,努力牽線搭橋,溝通信息渠道,提供條件,達到相互學習、共同研討提高的目的。

  學校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創造良好的地理教研環境。要加強和改進教研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使教研活動真正成為教師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基本形式。應在備課、講課和評估諸環節上制訂一套科學的管理和實施方案,以引導和推動地理教學的發展。

  三、圍繞素質教育的主題,積極開展地理教學改革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廣大地理教師應盡快從因高考出現不諧之音造成的失落心態下解脫出來,挺起腰桿、振作精神,很好地順應全國實施素質教育的大潮,以新的機遇、新的起點、新的追求,積極開創地理教學的新途徑,努力探索地理教學的新模式,使非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學能搶先一步走出“應試教育”弊端造成的誤區,以結束那種狹隘、陳舊的教育思想和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素質的危害,大刀闊斧地進行地理教學改革。當前,圍繞素質教育的實施這一主題,中學地理教學改革應注重以下十個方面:面向結果的教學與面向過程的教學并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并重;一般能力培養與創造品質形成并重;知識的形成與品德的培養并重;教師指導與學生學會學習并重;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并重;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并重;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并重;必修課與選修課并重;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并重,努力使中學地理教育成為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四、結合教學內容,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地理教材中,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教師在中學地理教學中要善于根據不同學段,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很好地發揮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并強化學生的現代觀念和現代意識。在這方面,應進一步搞好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通過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前、后全國和家鄉各條戰線發生的巨大變化,來弘揚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如通過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的比較,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科學技術成果的比較,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成就的比較,家鄉人民文化、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較,特別是通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用事實雄辯地說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道理。

  2.以國情教育為依托,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地理教學中,既要善于通過展示我國地理國情的優勢,來激發和強化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善于通過指出我國地理國情的劣勢,例如:山區面積廣大、自然災害多發;許多地區環境嚴重污染,生態條件惡化;人口壓力大,人均資源和各種產品占有量偏少;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綜合國力還待于進一步加強,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等等,使學生在產生必要危機感的基礎上,激發學生難得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以上兩方面的教育,達到讓學生逐步樹立無限熱愛祖國,立志建設祖國,改變祖國面貌的雄心壯志。

  3.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等世界性的重大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強化學生的全球意識、憂患意識、未來意識、開放意識、開發意識和創新意識等,從而促使學生思想素質的健全和提高。

  五、改進課堂教學和開展課外活動結合,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非智力因素

  當前,由于受來自家庭、社會和學校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一些學生中存在著厭學地理的傾向,這直接影響著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要克服這一問題,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很好地改進教學方法,并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注意教學藝術,以努力捕捉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一教學環節能緊扣學生的心弦,磁石般地吸引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針對高中地理理論性、綜合性強,兼具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二者的特點,在教學中應改單向的“注入式”為雙向的“反饋式”,在課堂中變單純的“聽講式”為多法“啟導式”,知識的傳授從“封閉式”的照本宣科轉向“開放式”的旁征博引。針對初中地理區域性、實踐性強及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合理、巧妙地安排“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動手練習”等活動內容。

  總之,使學生變“靜聽”為“動學”,有效地實施“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持續性。其次,教師要密切結合課堂教學,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包括科技活動在內的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例如:觀看地理影片、錄像,編輯地理墻報,舉行地理講座,召開地理主題班會,指導制作地理學具,開展地理游戲,進行地理科普宣傳,組織地理參觀采訪,鄉土地理考察,撰寫地理小論文,組織地理夏令營等,由專業到普及,從校內到校外,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個性特長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六、充分發揮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易化教學難度,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地理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對象往往具有復雜性、廣闊性、漫長性和認識上的間接性,使學生難以認識、理解和掌握。中學地理教學中必須加強直觀教學,而地圖、各種直觀教具、電教媒體的充分利用,是直觀教學的重要途徑。應努力創造條件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同時,地理教師要結合實際,盡可能地勾繪地理板圖和自制簡便易行的教具,以彌補購置教具的缺陷和不足。只有盡可能地發揮各種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才能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拓寬地理視野,加深知識印象,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

【地理教學改進措施】相關文章:

教學改進措施02-03

學校教學改進措施05-04

數學教學改進措施05-04

高校教學改進措施05-04

今后教學改進措施05-04

初中數學教學改進措施05-04

小學數學教學改進措施05-04

教學反思與改進措施05-04

小學體育教學改進措施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