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
教育是慢的藝術的內容簡介
《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教育講演錄》作為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張文質長期扎根民間,深入基層,關注一線教師的生存與成長,關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學課堂的展開與困難。基于這種持續的田野考察和深切的草根情懷,張文質提出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的重要觀點。這既是針對當下教育現狀的一種理性反撥,也是返回教育本質的一種“心向往之”的努力。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精選20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精選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是我的一位教師前輩向我推薦的。2017年5月份第一次讀,讀著張文質的文字,滿滿的都是真實。他一直在講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強調生命化的教育,讀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種感覺!
和另一位教師前輩交流,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怎么會有心痛的感覺?她說,痛苦,就不要讀了!于是,就把它擱置那里了。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這本書。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了曾經的痛徹心扉。
當教師失去了她該有的陽光下最光輝的師道尊嚴的時候,我們只能向自己尋找答案,一切從自己的內心去探求。也許,就是那種笑著哭的感覺吧。就是那種流著淚去追尋夢想——砥礪前行、靜待花開、用生命去綻放教育的絢爛焰火!
在《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讀到“德國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兩件有深刻影響的事,一個就是極大地提高教師的工資,結果使得優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學校;一個是實行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德國,哪怕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最有創造力的國家之一。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開啟的制度有很大的關系。”
心里是振奮的!真的羨慕德國的教師從業者,不是艷羨他們高額的工資,而是眼氣高額工資所帶來的當教師的師道尊嚴!
我們當教師的有尊嚴嗎?
有些家長一提起老師,就咋咋咋地評論。就是社會上,也總是貶低教師。我真不知道教師都犯了怎樣的道德失誤?世人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標準綁架教師?
教師,是神?還是個人?
當孩子在學校擦傷,家長跑到學校嗷嗷叫:孩子交給你,就給我看成這!當老師和他講道理時候,他說:滾一邊兒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師大打出手!
當教師的是否要問,教師的師道尊嚴,哪里去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泥濘中,用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支持著我們前行!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2暑假偶然翻閱了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讓我感受到了“生命化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耳熟能詳的話有了更深的了解。
書中提到教師需要帶著生命的熱忱進入課堂,然后對孩子所有生命的行為經常給予肯定。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于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臺。
作為一線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急功近利與教育本義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對待教育,慢慢欣賞學生成長。張文質老師在書中提到“我們的教育往往過于急切的盼望著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閑的心態,缺乏閑心”。不知從何時起,我也常常被一些日常教學工作弄得焦頭爛額,沒有花時間去思考,去關注學生的發展,做教育應該做的事情。
張文質老師在談到生命教育的“關鍵詞”時,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閑、優雅、細節”,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的姿態和心態。”慢教育”并不局限在課堂上,而應包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這樣一個意義來講,老師真的需要處處留心教育資源,關注教育對象,以一個等待的姿態傾情投入教育,時刻關注生命的成長。
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需要我們的教育才能成長,而不是說你今天說要把學生規矩成什么樣子,學生明天就會是什么樣子。他們不可能規規矩矩地按我們的想法去做,他們的思維還不成熟,在學習的道路上難免出這樣那樣的錯誤,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學生工作是一項反復的長期的工作,需要慢性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要在實踐中漫漫形成。老師工作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切忌急于求成,要抱著每一朵生命之樹都會開花的心態,我們要溫柔、耐心、更需要悠閑的等待。
從現在開始,我時刻要提醒自己,學著克制自己,慢慢適應學生的身心變化,因為教育就是慢的藝術。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3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么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學生的一種單向教育,對于老師來說,更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學,不僅需要教師在專業知識上的不斷汲取,也應該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喚醒自己的生命意識,來激發自身的潛能和創新能力,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完善,從而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師在文章當中提到所謂的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對生命的真愛,要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貧窮、疾病、困難,但只要活著本身就帶給你希望,帶給你無窮的可能性。所以張文質認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個人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視,包括對生命的敬畏感。
書中提及最感興趣的是生命化教育,舉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給我很多啟發。教育的三個維度,即“授受知識,開啟智慧,潤澤生命”。教師和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共同潤澤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于教師的“人的真實生命的復歸”。生命化教育要求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的差異,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發展目標。要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個學生需求開始,從善待每個學生開始,從開啟每個學生的智慧開始,從相信每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成全每個生命發展開始。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生,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讓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美與幸福。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生命化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大腦就可以的,而是讓每一個人面對生命有尊嚴的活著,有意義的活著。對教育而言,重新給學生上一堂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課。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4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對此,回想從教二十年以來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另我思考很多很多
一、慢而不怠慢。
我會經常遇到有一部分屬于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斗毆等現象不時發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
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復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后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并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并不等于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后,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生興趣,而繼續續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 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
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于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 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干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并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然后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點為出發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贊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時的他,還有那么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短信、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圣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5有幸拜讀了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細細品讀“慢教育”所蘊含的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流入心間,沁如心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快餐時代”,不論干什么都爭分奪秒,一味貪快,卻缺失了積淀的過程。教育亦是如此。
“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淀下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快速行進的課堂學生實際上是很被動的跟隨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著,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隊。”所以當我看到這些語句的時候心里涌動的竟然是感動。如果用花兒解釋先生的理論,那就是是花兒終究都會開放,但卻有花期早遲素淡的問題,你難道會說寒冬的梅花遜于早春的桃花?或者豐滿的牡丹一定強于清瘦的蘭花?既然花兒都是如此,為什么我們非要培養同時開放同樣燦爛的孩子呢?
這種積淀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上的體現尤為突出。在題為“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設一所優質學校”的演講中,先生多次談到“閱讀”──一這與我們的語文教學專家的觀點出奇的一致。講到了當今孩子的閱讀現狀,并精辟地闡述“閱讀幾乎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的未來來說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閱讀為一個人的成長精神打底,甚至為一個人立精神,生命是從閱讀開始的。”等等。當然先生疾呼讀書的同時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點──孩子!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更是世界范圍教育成功的經驗。事實也證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實際上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靠學生課外自學、自修而成。只有在長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形成文化的積淀,逐步建構自己的文化。小學生的記憶力強,大量的閱讀后,哪怕是囫圇吞棗的閱讀,也能儲備知識。當他們長大或工作時,會發現胃底層,有未來及得消化的豐厚的積存,從而大受裨益。
最后給大家分享書中的一段話作為結束:“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關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潛滋暗長與潛移默化。教育能像蝸牛散步一樣,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腳步,放長眼光,才能以詩意的態度,發現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職業的幸福感。”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6這本書是張文質先生演講詞的整理第二版。剛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一開始是排斥的。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GDP增長要快,高樓大廈建造的要快,就是去飯店點菜都會給你一個計時器,告訴你到什么時候還不上齊菜,就再送一道菜。類似于肯德基這種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去醫院看病恨不得一吃藥就好,就連需要我們慢慢品讀的名著都有簡讀版。如此快節奏的現象比比皆是,可是為啥一提到教育,就要“慢下來”?我就很好奇這本書到底要講什么。
為啥教育要慢下來?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一個熟悉的回答:教育的對象是人,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具有差異性,要因材施教,最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一遍教不會,就再教一遍,兩遍教不會就教三遍,教育需要耐心,所以教育要慢下來。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等到上課的時候,批改作業的時候,耐心真的會慢慢消失。當一個高中生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不對的時候,當他向量垂直用坐標表示記不住的時候,當他10以內加減乘除算不對的時候,一次兩次還是有耐心的,可是耐心真的會在一次一次的錯誤中被消磨殆盡。這時候,你的嗓門不自覺的會變大,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表情也會嚴肅起來,眼神不自覺的聚到他的身上。那時候,誰要是跟我講“教育是慢的藝術”,我估計都會把粉筆頭砸向他。
也有不少學者強調,現在這個社會,一味地強調“教育要慢”,就是胡扯淡,不在一線教學,根本不能體會老師的壓力,特別是畢業班的老師。面臨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還有各種聯考、會考,每次考試下來,分數總歸要看一看的。學生的成績上不去,這個時候還強調“教育是慢的藝術”,人家會覺得你在侮辱他。誰不想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生考的好一點,誰又不想自己學生學得輕松,作業又少,同時又能考的好?這個就像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老師承擔著教育人的責任,學校的信任,特別是家長的信任,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理念,不顧教學現實的老師是自私的。
我也給自己安慰:那些不顧學生成績的改革都是不負責任的。但凡哪個專家跟我講,教育要慢的時候,就會百度一下,首先看他有沒有在教學一線,然后再考慮要不要繼續聽他演講。
所以,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首先要保障生存不至于被淘汰。就拿我來講,作為新教師,教育情懷還是有的,教育理念也算是新的,教育熱情也是高漲的。但是,我真的沒有勇氣在不顧及學生的成績,大搞素質教育。我膽子很小,我怕學校領導因為教學成績質疑我的教學能力,我怕家長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懷疑我的專業素養,我怕過不了多久就要被學生轟下講臺。我還是注重成績的,如果我嚴厲一點,學生能考的好一點,能多一個考上大學,我還是愿意自己嚴厲下去的,我不希望是因為我的寬松,導致本有機會上大學的學生被擋在大學門外。我想著,先把他們送進大學,讓豐富的大學學習生活、靈活的學習方式,讓他感受咱們的素質教育,感受“教育的慢藝術”,快樂學習。但是,這不代表沒有想過改變,我也有一點點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也會反思一天的教學行為,也在思考怎樣讓學生能輕松點學習?前提是,學生的成績不能掉,最起碼是不能掉的太厲害。
最后給自己的建議:改變,要一步一個腳印,學會取舍。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7讀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對教育中的“慢”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一種經歷,甚至是一種不可或缺行為,更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發揮慢的教育藝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再次,讓心態慢下來,讓教育行為慢下來,慢慢走,欣賞啊!
多讀了幾本書,心中似乎也有了些許底氣。因此,在學校模擬的演講比賽時,我倒也鎮定從容。所以,學校的評委都說我的演講挺好的。其實,我那幾天一直在看各種案例及案例分析,有時看到別人相似的案例時心有觸動,就會不由得停下來反思自己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并在思考之后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記了下來,也許共鳴會讓體會更深吧,因此,書中的內容記得特別深刻,自己做的讀書筆記也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所以在正式比賽時,我備戰階段的所有筆記不由自主的涌上心頭,原來讀寫結合竟有這么大的好處。我快速成稿,還留了點時間順了順稿子。這種且讀且寫的感覺真得太好了,這大概就是讀書的魅力吧。
因為讀書,讓我與書產生共鳴;因為有共鳴,讓我產生了寫作的沖動;因為寫作,讓我更深刻地反思教學;因為反思教學,讓我的課堂慢慢變得敞亮。
從讀到寫到思到教,這是輪回。缺了誰,都無法重生!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8“教育終究是基于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里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為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簽。然而,作弊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知道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
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獲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非常疲憊之后,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后,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現自己沒法不投入。于是就難免很累。現在慢慢的也接受這么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么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著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9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消極”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們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對一切事物的消極心理。”這種消極心理一旦駐進我們的心靈,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我們經常會情不自禁、甚至無法克制地以這樣的方式處人、處事、處己,卻不自知!因此,我們教育者要擁抱一顆積極向上的愛心,讓教育變得更陽光。
彬是我班成績很差的一個女孩子,不僅如此,連字跡也很不端正。開學初,每天的課上都要開小差、做小動作,所以每天的課堂作業不是來不及就是錯誤連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課上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時常在課上會受批評,而她,每次都朝著我笑笑。起初,對于她,我真的有點無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正翻閱她寫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時,發現她每天都寫了被批評的事,不是受老師的批評就是受家人的批評,看到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評中,那她怎么會感受得到溫暖呢?感受不到溫暖,又怎么真正地去愛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不禁對她投去憐憫的眼神。
放晚學了,我依然在批她訂正的課作,“今天真棒!這么快就訂正好了,看來彬越來越能干了!”話剛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這時,她的媽媽走進了教室,過來問問她的情況,我看得出她緊張的情緒,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著說了一句:“挺好的!”順便把彬叫過來,兩人一起和我面對面坐著,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覺她的小手一直在顫抖,說:“彬,趙老師覺得你比剛開學,表現好多了,你覺得呢?”點點頭。“那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呢?讓趙老師當你的朋友,一起來幫助你,好嗎?”沉默了一會說:“我上課還不夠專注,發言還不夠積極,作業……”“哦,這些問題都好解決,只要彬你愿意,照趙老師說的去做,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師嗎?”笑瞇瞇地點點頭。于是,在她整理書包的期間,我還跟她的媽媽達成了協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發現彬進步了,人也開朗了許多。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0知道《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學校剛開始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推薦的書目里就有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自己想當然的以為整本書不外乎是從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論述教育為何要“慢”?教育應該如何“慢”的教育實踐方法。書剛拿到辦公室,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這一借算是有去無回了,我和它就這樣輕易地擦肩而過了。
20xx年八月陪兒子去博庫,在書店又看到了這本書,認認真真看了第一篇,認為很寫實,書中有很多案例都很貼近自己這幾年的教學感受,看得很釋懷,而且和我的課題“研究關于在教學中如何踐行生命化教育理念”接軌,立即決定再次收入囊中。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小部分,大部分是 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演講實錄。教育是慢的藝術是其中的第十一部分,這一部分又分為三個標題:
一、教育者的良知與智慧(與教師的第一次對話)
二、旅途的開始(與學生的對話)
三、教育是慢的藝術(與教師的第二次對話)。
論述的結構是以問答的形式呈現。每一篇都是以老師或學生的問開始,然后結合案例張文質老師進行解答,覺得這種形式倒可以嘗試以后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第三段有這樣一段話“后來大家談到這個問題時有一種共識:教育很容易被簡化為訓斥、懲罰。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細致、耐心。但有時非常容易就是訓斥、強迫、禁止。你可以怪體制,但細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修養、對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愛心出了問題。大家感覺到生命化教育不僅是指向學生的,更是指向教師的。我們的教育行為怎么生命化起來?”還有一段“生命化教育它首先是理念性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或課題組規劃出來的一個步驟,其實你帶著生命的熱忱進入課堂,然后對孩子所有的生命行為經常給予肯定,學生的面貌肯定是不一樣的。”以前總是想著做這個課題需要我在課堂上怎么做?本書中并沒有刻意地闡釋到底什么才是生命化教育,也沒有闡述如何進行生命化教育的方法,但是這些樸實的語言、大量的教育實例,開啟了我的智慧之門,讓我發自內心地尊重每一位學生,更多的關注每個孩子的心靈成長。究其實,我應當用心關愛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特長,用音樂浸潤生命、用情感啟迪智慧。
以前生命化教育一直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口號,理解的比較抽象。此書中大量的對話讓我感到生命化教育越來越親切,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這些演講給了自己更多的更積極的暗示和提醒,它讓我能以一個母親的身份用關懷的態讀去進行教學。尤其自己是一位音樂教師,在這方面我必須做得比其他學科的老師還要好才行。因為音樂學科可以遠離考試給教師們帶來的壓力,讓每個學生在音樂課上享受歌唱的快樂,受到音樂的滋養。雖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只有理念是不行的,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此中也包括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上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引領學生在音樂中尋找力量,學會在音樂中釋放自己的情緒,在音樂中體驗情感,在音樂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用音樂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教學的成功,還有自身生命價值的提升和教師的幸福感。
歸根結底“生命化教育”就是“責任”就是“愛”!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1學習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課題,生命化教育,頗有感觸,并有所理解、認識和收獲。
張文質老師在《生命的禮贊》一文中簡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認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我記得杜郎口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群體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環境寬松,自主參與,個性發展。”這都體現的是對于人性的關注和關愛,與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關相融的,是一脈相承的。
張文質老師說:學校應當是幸福的樂園。生命化教育是學生的幸福,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有尊嚴的學習生活嗎?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嗎?
按常理,學習優秀的學生在校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其實,不盡其然。尖子生為了在學習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課認真聽課這是沒說的,下課十分鐘也不能浪費,午休時間,課間時間,放學后的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幾乎都不會讓其白白流過,他們每天每日都是在學海中苦苦地掙扎著,并時時擔心成績掉下來,名次滑下來,學習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整天都是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現在,學生沒有幾個能達到以學為樂、學中作樂的境地。學習好的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快樂的。
學習優異的學生在校生活不是幸福的,那些在學習上有障礙的學生,他們在校的生活更不會有幸福可言。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加之一些教師不端正的教育態度和生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懼學,最終棄學輟學。這就形成了各班級中的學困生(過去叫做差生)、流失生。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是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的意識。可這些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不可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對學生考試成績進行排隊、按名次進行分桌、按名次分配考場、張榜公布排名榜……這不都是我們做教師的經常性的所作所為嗎?也就是在這些司空見慣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教育行為中,學生沒有安全感,整天在提心吊膽中渡過,怕成績下降,怕名次排下去。好學生怕,學習不好的學生更怕。哪次開家長會后不是陣陣電閃雷鳴?陣陣狂風暴雨呢?大批的學生在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下,失去了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地加入到了厭學的行列中,變成了學困生。
今年我市中考的考生有1931人,不及格的人次有5131人次(各科不及格人數相加得出),平均每學科不及格人數是733人,占37.96%。這不是一筆小數字吧?這還不算中途輟學的呢。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一張高分的卷子,但連最基礎的知識都沒掌握多少的學生,帶著自卑,帶著恥辱走向社會又能做什么呢?
這些學生的問題,有社會的原因,有家庭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教師的原因。
生命化教育就是對每個孩子的一份真愛、一份關注、一份尊重、一份賞識、一份等待、一份寬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對生命的敏感,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義。這“所有”,就應包括優秀生,也應包括學困生。
而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關注知識技能的傳授,行為能力的培養。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優秀率、平均分;老師關心的是考上重點高中的有幾個,能升學的有幾個,課堂上眼中只有學習好的學生;家長關心的是考了多少分,能不能成為學習的尖子生,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封鎖嚴密的加工廠,學生是訓練有素的整天等待接受知識的容器。是我們關注的目光不對,是我們關注的支點放錯了。我們有真愛,但我們愛的方式不對;我們有關注,但關注的對象不對;我們有賞識,給的卻是極少部分的優秀生;我們還缺少尊重,師道尊嚴幾千年,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我們還缺少等待,總是急不可迫的恨鐵不成鋼;我們還缺少寬容,總認為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
我們要做到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必須從珍愛生命做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要引導學生對更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讓老師幸福地教學,讓學生幸福地學習,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27月22日上午,我有幸來到省常中,聆聽了張文質老師的講座——教育是“慢”的藝術,他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學者,也是一位詩人,在炎炎夏日里,他的講座仿佛有著茶的藝術般,經過一系列煮茶的工序,去掉了我們原有的焦躁,讓我們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關注到他的思想,融入到這個課題中,品味之后卻又回味無窮。
他的課題給予我們一個觀念,教育是“慢”的藝術,所謂慢,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如此。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當給予孩子愛,孩子在童年時充分地從父母身上得到愛,是他們健康成長的最關鍵的東西,也是他們了解愛的重要,學習去愛自己,去愛別人的必要條件,童年缺乏愛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永遠都是有缺失的。而給予孩子愛,不是給孩子買個東西就完成了的,這需要長期的陪伴,陪伴他成長,陪伴他玩耍,陪伴他的學習和生活。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也不是一節課,一句話可以完成的。對于學生的教育是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的,現在的社會往往只看重人的最終成績,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忽略了一個人的努力過程。一個人的起點在哪里,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到達了怎樣的成績,這些都是我們應當關注的。孩子總是好奇的,孩子總是好動的,教師應當更多地愛護他們,理解他們,寬容他們,不因他們的.小錯誤而苛責他們,那樣孩子整天生活在緊張的環境中,加之學習的壓力,又何來快樂之說呢。
張老師說他是福建人,他覺得福建是一個很悠閑的城市,悠閑不在于人們日常閑著,不工作,而是悠閑的一種氣度,一個處事的方式。那里的人喜歡泡茶,不管有什么事,來到辦公室,先泡茶,經過洗茶具,燙茶具,煮水,泡茶一系列的工序后,本來人們焦躁的心情都沉靜下來,聞著淡淡的茶香,就像老朋友般邊喝茶邊談事情,又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呢。
我們一線教師日常的工作非常繁忙瑣碎,避免不了焦慮的情緒,是不是也可以調整一下心態,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多關注孩子,少糾結成績,多關注過程,少糾結結果,是否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一些呢。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3“教育終究是基于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很喜歡這樣的文字,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里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說:“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后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4當我在學校看到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時,題目“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句話吸引了我,這句話讓我的內心有異樣的觸動,當代生活日新月異,我們處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現實社會里急功近利的浮躁現象普遍存在,誰不在追求快捷便利,教育也是如此。看著身邊的一些人在最短的時間里功成名就,誰不羨慕。許多人都渴望著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一蹴而就……我捧著這本書,我要看看張文質是怎樣看待如今的教育和教師的追求方向。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寫道: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思維,讓我們一點一滴地變得陽光一點,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著慢慢地使自己成為建設性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贊美文化的一部分……
從張文質的這段文字中我體會到:教育是慢的藝術,首先要“慢”在教師本身,教師要逐漸地不斷地改變自己,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讓自己的教育更有智慧。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寫道:我深信教師的教育觀念和生命意識才是學校文化中最具意義的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著,更重要的是,他是作為一個具體的一個人在影響、默化、潤澤著他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的……
我想我們應該更努力的工作,讓教育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潤澤我們的生命。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我們不在乎歡笑伴著淚水。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同時能夠更好的去影響一個孩子,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我們教師就擁有這樣的位置,我們依然要珍視自己內心的聲音,依然要對自己有一個期待,讓自己過的更好,讓孩子們過的更好。讓我們努力的工作,讓教育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潤澤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對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遠的教育,讓我們攜著平凡追逐和超越我們永遠的夢想。
看書真好,洗滌人的心靈,希望自己能堅持讀好書,希望自己能慢慢遠離世俗的偏見,使自己的視野慢慢地變得更為開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盈!從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慢”不僅在對學生的教育上,也是在自己在專業成長的路上的學無止境。我會在今后當教師的每一個日子里更清醒、更理智地遵循教育“慢”的藝術,與時俱進。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5張文質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著“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里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銳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么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
總覺得自己通過師范的學習,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于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致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么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么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脫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回歸自然。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著、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著,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著美好,內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著,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
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于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么急躁、那么勢力、那么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后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著不愿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展也是有弊無益的。
文中張文質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說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周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課,中午簡單用餐后,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后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里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方式同樣令人贊嘆、敬佩,啟人心智”!
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度是一個優秀教育者具有的優秀品質,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6《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福建著名學者張文質先生的作品。與其他許多教育理論書籍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教育演講的集子,共收錄了張文質老師從2004年到2008年五年間的12篇演講實錄,其中,有四篇是與1+1讀書俱樂部成員聚會時的發言,有八篇是到各地學校的演講,篇幅最長的是后面五篇,占了全書的四分之三。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張老師的演講,通常是“沒有完整的講稿”,“和大家面對面的談話時捕捉頭腦中快速生成的影像,甚至是不太完整的對某個問題的理解”的呈現。這種生成性為講演注入了更多鮮活的魅力,反復品讀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聆聽先生講座的酷熱八月的上海會場,時而言辭犀利、鞭辟入里,時而充分肯定、贊賞有加,時而殷切期盼、信心滿懷……從他身上,我不僅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希望與未來,更看到了一個有良知的有責任感的教育學者長期致力于教育革新與喚醒的赤誠行動。
一、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實踐者
生命化教育是張文質老師的夢想,是忠實的倡導者、實踐者,他逢人必講,走到哪講到哪,他對老師講、對學生講、對家長講、對學校講,不遺余力。他到江蘇、出廣東、上湖北、遠赴內蒙古、挺進新疆,倡導生命化教育,建立實驗學校。最多的,應當還是他的根據地福建。12次講演,就有11次是在福建各地的學校。他的足跡差不多快要踏遍福建的每一塊土地了吧?
對生命化教育本質的詮釋應當數他2004年末在永春師范的一次講演最為經典。他說,“所謂生命化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精神的理念,是對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種價值訴求。”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把對每一個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在他看來,所謂教育,就是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發展可能性的成全,社會需要這樣,學校更要這樣。教育是慢的藝術,他通過自己的行走與觀察,對許許多多無視生命漠視生命的反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生命的尊嚴,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引導我們期待生命的美好。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明白,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下,要達成這種從生命本原出發的教育理念是何其困難,但張老師始終不氣餒不爭辯,他以巨大的勇氣與力量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二、想大事情,做小事情
面對“落花流水”般的教育環境,張老師對所有一線老師都寄予了深深的理解與敬意,每到一處,他總是平等而親切地勉勵所有的老師們,如何在面對現實的同時,尋求內心精神的豐盈。他處處強調,教師要能夠既想大事情,更做小事情。在“生命化教育”12人研究小組聚會上,他說:“今天我們能做的也許不是對教育的想象,而是只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現實。”但既使這樣,“我們要努力回到生命當有的更堅韌的立場,回到作為個人的承擔——觀察、記錄、思考、對話、寫作,努力做一個行動者。……努力培植自己更豐富的教育智慧,努力不使自己變得遲鈍、衰竭、愚蠢、喪失熱情,努力在具體的工作中生發出更多的生命熱度與溫情,相信自己就是相信靈魂未死的價值,哪怕一點一滴,不是逃向蒼天,而是回到塵土,既受苦又癡迷于自己笨拙的努力。”
三、深入學校、深入課堂
從他的書中,我捕捉到了一個教育學者十幾年來不懈的真實的行走歷程。他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把自己的教育思考,牢固地扎根在真正的教育基層學校的土壤里。他跑遍了各種各樣的學校,城市的、鄉村的、城郊結合部的、中學的、小學的、公辦的、民辦的等等。他說:“我熱衷到學校聽課,也比較信賴自己所看到的。在這樣的現場,你同樣是一個教育的承擔者,同時往往能夠獲得一些原先未曾料想到穎悟。”
為了在福州一所學校的教師論壇上進行十幾分鐘的發言,他特地跑到這所學校去聽了兩節課:心理健康、歷史。他說:“我希望自己能有一點與課堂相融,與學生真正相見了的感覺。”他會跑到自己女兒所在的學校去聽課,包括通用技術課、英語課,他都聽。有時,他還上課,給學生講語文講作文。他說自己每年聽課都在100節以上——這是一個什么量?與在我們學校,只要求每個老師一個學期聽課量達到12節相比,100節,相當于平均一周都會聽二節課!在我們學校誰能做得到?校長一年聽課是多少?教研部門的那些各學科教研員們一年聽課又是多少?放眼中國教育,敢于跟這100節叫板的,又會有幾人?
四、純樸的鄉村教育情結
如果說今天的教育環境已是“落花流水”的話,那鄉村教育則早已是“落荒而逃”了。優秀的老師們逃了,優秀的學生們逃了,經費緊張,辦學艱難,已非同一般可言。拿我的老家湖北荊州的情況來說吧。家在農村的,只要家長有稍許能耐,都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到縣城區學校去讀書,而鄉鎮學校的老師,也通常會想方設法調到城區學校去工作。而城區的優秀學生呢?則是流向條件、資源更好的地級市學校或省會城市學校,優秀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如此。
他不是浮在面上,只有空空的關愛;他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游,只有留存的鄉村圖片;他把行動把責任建立在對眾多鄉村實驗學校不辭辛勞的指導與實踐之中;他勉勵在鄉村工作的老師們,要“學會妥協,學會調整,在妥協中前進,在調整中提高”努力增強自我生命的強度。他更大聲向有志之士向社會強烈呼吁:目前,農村更需要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農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
與這一本書相遇,是我暑假赴上海的一個意外收獲。當我在上海興高采烈請張老師簽名合影時,我感動于文質老師的平等與親切,讀完這本書,我更感動于張文質老師這份教育的赤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也是我的教育責任。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7我是一名教師。近期,讀了張文質的書《教育是慢的藝術》,感悟很多,隨手記在了書頁中。現抄錄下來,共同行參考。
消極心態害死人。人一旦消極起來,看世界,世界是病態的;看世人,人心是叵測的;看自己,自己亦事事不如人,時時不如意。
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教育的勇氣的消彌,人之主觀能動性的消失是無奈的,能繼續擁有教育的理想的人是勇士。
有效教學之“效”是什么?是效用?是成人的效用,還是成長的效用,還是成才的效用?是效能?高效、長效還是低效?高效就一定好嗎?農藥殺蟲高效,但有毒。養雞場的肉雞生長快,但有激素。
控制班級和關注個體一旦沖突,我們習慣于控制班級,這就是從整體出發,是顧大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多少名學生,面對同一篇文章,就會有多少種感悟和體驗。標準答案是什么?是小偷,偷去了孩子的夢想,是獵手,折斷了孩子騰飛的翅膀。
讓老師去關注學生的生命和生活狀態,讓教大班額的老師去關注這些“教學”以外的東西是很困難的。試問一下能真正關心孩子的生命、生活的家長能有多少?很多家長關注的不也是“成才”而不是成長嗎?
應該轉變教育的觀念的不僅僅是教師,應該是全民。教育改革要全民總動員。如果不,就把學校“教育”二字的概念之內涵縮小一下,不用把家長的教育責任,社會的教育責任都加在學校和教師身上。
知識和文化密切相關,但有知識不等于有文化。現在的教師基本上都是有知識的,但不少人缺少文化。教給學生知識是教書匠,用文化去影響學生才是教育家。
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對“教育”二字都是一知半解的,只會“教”而不會育,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樣子的,就更可想而知了。
貧窮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定可以教育出好子女來。變富了是好事,但如果價值觀念扭曲了,再想教育好子女就難了。
不過,這樣的家長心目中的好子女也與我們正常人的不同,他心目中的好就是壞。
當老師的要清楚學生的學習該學些什么?學什么呢?學習生活的智慧、生存的技巧和生命的解碼。當老師的還要清楚應該指導孩子怎樣學?怎樣學呢?要讓學生樂學、善學、恒學。樂學者,學之有趣,善學者,學之有法,恒學者,學有毅力,學貴有恒也。
錯誤的教育觀一旦在老師身上打下烙印,這個老師就可怕起來,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錯誤,而他卻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正確,他越努力,受害的孩子越多。孩子受的害越深。
教育的真實(現實)與教育的真諦(理想)嚴重脫節是目前一切教育問題產生的根源。人必須生活在現實中。
整個社會都不按規矩辦事,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按規矩辦事,豈不害了孩子。任何教育都要實事求是,與現實相結合。
強調結果的教育是快的教育,強調過程的教育是慢的教育。快好,慢好,不言自明。
教育是上層建筑,經濟史基礎。經濟的發展決定教育的發展。想讓大山里的孩子同北京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成長,起點是各自不同的家庭。
我上學的時候,很想多看書,可惜無論是家里還是學校里,我都找不到書。現在的社會隨處都能找到書,卻沒有了嗜書如命的人。
我上小學時,有的同伴沒有機會讀小學,我上中學時,很多同伴又沒有機會讀中學,我和我們那一代人都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如今,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必須讀九年書,但厭學的孩子卻越來越多。
如今的教育有趕鴨子上架之嫌,鴨子不愿上架,硬趕著它們上,結果只能是鴨子辛苦,痛苦,趕鴨子的人亦辛苦,痛苦。
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從哪里來?是個大課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教育上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因材施教需要在了解每一個具體的孩子后制訂切實可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如果一個班有40個孩子,這個老師就要根據40種不同情況制訂40份方案并付諸實施。統一要求就不一樣了,但統一要求扼殺了孩子的差異,不人道,甚至簡單粗暴。對于懶惰的老師來講,自然喜歡選擇統一要求,中國人多,學校班額大,是同情,是教育的現實。
理想中的孩子應該是天真無邪的,生命力旺盛的,可型性很強的,有創造力的。現實中卻不乏可惡,沾染惡習的孩子。
理想的教育中,教師應該是幸福的,個性化的,有理想、有朝氣的,現實中,教師往往有太多的約束,繼之而無聊,無奈。
教育的理想是不看成績,只看學生是否得到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現狀是只看成績,成績之外的都是花架子,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動物的本能,亦是人的本能。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一定是他的心理出現問題了。
好教師對待孩子,應該如大自然對待萬物,盡可能地為所有的不同的(孩子)生物提供陽光、水分、適宜的溫度,創造一切條件讓它們按自己的方式生長。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8“教育是慢的藝術”,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靈很受觸動。慢的藝術,那就不能心急,要耐心等候,慢工出細活。暑假看了張文質的教育演講錄《教育是慢的藝術》,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的教育應該有生命意識,要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要慈悲為懷,要有等待的意識,等待他們成長,等待他們覺悟。
教育要等,要慢。我女兒2歲了,正是獨立意識很強的時候,什么都想自己來,什么都不想讓我們插手幫忙。她剛學穿鞋子的時候,總是左右腳不分,哪個鞋子在右邊,就穿右腳,所以經常是左右鞋子反著穿。
我們經常提醒她,告訴她“穿反了”,然后幫她脫下重新穿好。可她似乎很不領情,不喜歡我們的糾正。既然如此,那之后每次穿鞋子我們都不理她了,由著她去。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覺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語的說:“不舒服的?穿反了!”于是自己把鞋子脫下,自己重新正確的穿好。然后高高興興的出門去玩了。此后,每次穿鞋,她都會認真觀察后再穿,沒有再穿錯了。
在小孩的成長中,我們只能提醒、引導,成長是要靠他們自己去摸索、去體驗的,提醒了,教導了,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消化吸收,我們唯有耐心的等待他們的頓悟。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時間的澆灌與呵護,需要沐浴陽光和雨露,我們澆灌了、呵護了,剩下的就交給陽光和雨露吧。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19“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寒假讀了張文質老師編輯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這本書是張文質老師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集,語言淺顯易懂,處處顯示出張老師對教育的關注、關心與反思,他主張在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塑造身邊的小環境,解放孩子。回想從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樣的文字,總是一次次驚醒我要學會等待,學生不需要的擔心,而需要關心;學生錯了,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學生不需要說教,而需要分享;學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學生本身就是希望,我們盡管為學生著想,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堅信,我的眼里沒有差生,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比如面對一些問題兒童,愛因斯坦到十歲才可勉強說話,海倫凱勒兩歲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舟舟被認為是弱智少年,卻是世界級的天才指揮家。
這學期,我新接了一個一年級的班,真的發現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說話,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聽見同伴說話,帶上助聽器才可勉強聽見聲音的孩子,但是,這又怎么樣呢?誰能敢說,他們不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舟舟或者海倫凱勒?時間是證明學生成長最好的東西,不是靠老師的聲嘶力竭的吶喊和批評甚至奚落諷刺,置之不理。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獨特的視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師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會誤事的,也不會有什么成效,“教育是慢的藝術,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千萬不要在無意的傷害中偷走了孩子的夢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會讓我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在課堂上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教授同樣的知識,也不會使學生取得同樣的成績。那就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用耐心靜靜地等待,用寬容溫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農民一樣,春日里播種,把對秋天果實累累的向往融于澆水施肥、松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盡管有許多果實的收獲是要等到來年乃至他年的,但他們依然不惱怒,不氣餒,繼續默默耕耘,因為他們相信,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結果的那一天!作為教師,“等待”就是見證學生成長的過程,“等待”給了學生成長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等待”是對學生的信任,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關注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時,我們始終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長中一定有很多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們不要著急,慢慢等待,等待的過程也是孩子潛能釋放的過程。真誠地賞識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期待并加以特別引導的話,那他們的潛能將會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對學生的教育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堅守,我們才能看到花開的美麗。
“慢”需要永恒的責任。張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本書中,他提到馬克思·范梅蘭對教師最好的描述:成為學生心目中能夠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還說:“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細致、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淀一些有用的東西。在教學中,我們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潤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靜和平和;慢代表是細致和細膩;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心情。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
1、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學生。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著獨特的稟賦,帶著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寬容、尊重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與人的多樣性。
2、學會等待。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智慧的覺醒,有一個精神力量增長的過程,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所以教師要有等待之心。
3、學會傾聽。更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4、學會欣賞,哪怕孩子只有點滴進步,我們也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
5、學會贊美。教師應大聲說出對孩子的肯定和表揚。
6、學會參與。參與到學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學生在一起。
7、學會合作。任何課堂的成功都有賴于師生的對話、互動、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養,只能在合作過程中實現。
8、學會表現。教師要有很好的“舞臺感”和課堂表現能力。
9、學會反省。不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術,更要檢討在成全人的方式、價值取向上的對與錯。
10、學會創造。通過成就學生的方式來成就自己。我們的成就感、滿足感離不開課堂和學生。要成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為引領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20這個假期學校為我們分發了一項福利:張文質的兩本書。我首先拜讀的是《教育是慢的藝術》。
在序言中,我首先讀到的是這幾句話:
“我們也要有勇氣承認內心的恐懼和猶豫,承認我們所能期許的改變實在微小,承認我們時常就掙扎在各種得失、利害、歡欣與沮喪之間,而在這樣的認知中,我們也許就能獲得更多的智慧……每個人恰恰通過自己的誤讀而完成了對教育的謹慎改寫”
一下子覺得他道出了我的心聲:我能改變我所有的學生嗎?我能改變我所有的家長嗎?我能改變的很少,但我能改變我自己。
有了共鳴,自然希望從書本中汲取力量。再繼續讀書的過程中作者談到孩子們的一些表現:
“當學生站起來發言時,他是不是能夠抬起頭,注視著老師,或者注視著同學,是不是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到一種勇氣,一種膽識,一種表現的沖動,甚至一種獨特的表現力,一種引人注目、令人嘉許的個人魅力?而不是膽怯得手都不知往哪里放,手里捏著的紙實在不明白是把他展開還是揉起來”
這真是六年級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真實寫照,也是我上不斷啟發,但還是失敗的現實。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不斷的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但是不少孩子在這過程中漸漸喪失了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的興趣。考上大學是人生的重點嗎?不,大學畢業,出來工作才是人生的開始。如果我們在孩子的人生準備階段中就耗盡了他們的進取心,自信心,那他們又如何能在工作時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誘惑。一個個啃老族,一個個迷失方向的人,不正是不能真正心靈不能自立的孩子嗎?
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等待,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贊美,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表現,學會反省,學會創造。“要培養視野開闊的人,要傾聽窗外的聲音,要不斷掙脫自己生存環境和知識的限制,努力學會睜眼看世界。要在有效教學中融入屬于全人類的普適性的理念,而不僅僅是比較狹隘的、功利的目標。以能培養出有自信力的、有表達愿望的、有分享熱情的、有快樂的生命姿態的學生。”
【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相關文章:
讀《教育的智慧》有感02-09
讀《閱讀是教師最好的修行》有感02-09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09-23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09-22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09-22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09-04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02-20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01-26
讀《新教育》有感600字02-09
讀愛的教育有感通用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