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聽·吹》原文及賞析
《駐馬聽·吹》是白樸的一首散曲作品,通過對笛聲的描繪表現了吹笛人的演技。下面是《駐馬聽·吹》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裂石穿云,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鴣風里欲偏斜。鳳凰臺上暮云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譯文
笛聲像裂石穿云一樣高亢,笛子橫吹,音調就更雅正了。就像下了霜的天氣里的大漠,連鷓鶘也想要飛舞了。鳳凰臺上黑云遮蓋,梅花竟被驚動,化為黃昏的雪花。人聲都沒了,笛子的聲音把江樓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注釋
⑴裂石穿云:形容笛聲高亢。
⑵玉管:笛的美稱。
⑶橫:橫吹。
⑷清更潔:形容格調清雅純正。
⑸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六朝宋時所建。相傳建前該處有鳳凰飛集,故稱。
鑒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隨著演奏或歌唱的進行,它也隨之消失在茫茫太空。古人為了表達把優美動人的音樂“留住”的`意愿,就有了“余音繞梁”的神話故事:《列子·湯問》中說“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然而白樸的《駐馬聽·吹》這首小令卻為讀者“錄”下了一段歷數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們至今依然能夠感受到這支笛曲的蕩氣回腸、悠揚嘹亮的旋律。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起句別致,先以比喻描繪其聲,再言其聲緣于何物,作品基調奇特、濃烈。以“霜天沙漠,鷓鴣風里欲偏斜”比喻樂聲的意境及其使聞者動情的魅力。“一聲吹落江樓月”,以夸張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終而意韻不絕。“梅花驚作黃昏雪”,滿樹梅花竟然聞笛聲而驚落,飄飄灑灑如黃昏時的雪花。笛聲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形象地顯現了樂聲的藝術魅力。
這首小令,通過對笛聲的描繪表現了吹笛人的高超演技。作者運用通感的手法,借助想象和比喻,立體地再現了悠揚清雅的笛曲。這笛聲可聽——“裂石穿云”“清更潔”;這笛聲可見——從蒼涼、悠遠、凄清的笛聲中,讀者似乎看到了“霜天”的凄清,“沙漠”的曠遠,“鷓鴣”的低回翻飛;這笛聲可感——笛聲具有“感天地,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使得因為美妙的笛曲遏止的行云把鳳凰臺都遮住,滿樹梅花感動得紛紛飄落,化作黃昏的片片飛雪,感到“暗香浮動”送來的陣陣幽香。全曲雖然很短,但卻包蘊十分豐富,層次分明而銜接渾成。一、二句寫笛聲響起,突兀而起,將“裂石穿云”這一異常鮮明而突出的形象比喻突如其來地布陳于讀者的面前,“苦調凄金石”的音響效果和“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形象效果充分調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高度集中于這支響徹云霄的笛曲上;中間四句寫笛曲吹奏,作者用了“霜天”、“沙漠”、“鷓鴣”、“暮云”、“梅花”等視覺形象,讓讀者通過聯想感受笛曲的蒼涼、曠遠、凄清的意境以及攝魂奪魄的藝術魅力;以鳳凰臺上簫史、弄玉的歷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響的高超技藝;結尾兩句寫曲終,以極度夸張的“落月”效果收束全篇。在萬籟俱寂之中,悠悠笛曲竟將掛在樓頭的江月悄悄吹落。月落無聲,映襯出笛聲的魅力無窮,仿佛世界萬物都深深地沉浸于樂聲的感動之中。神思綿緲,意境悠遠,余音繞梁,完成了對笛聲藝術魅力的刻畫和渲染。作者在短短的八句中,寫出了三個階段笛聲的變化特點:起處的突兀,中間的豐富,結尾的余韻;更以豐富的聯想,貼切的比喻,生動的夸張,自然巧妙、毫無斧鑿之痕的用典寫出了自己對笛曲的獨特感受。
【《駐馬聽·吹》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原文及賞析12-23
元曲駐馬聽·舞09-15
柳永《駐馬聽》鑒賞11-15
馬嵬坡原文及賞析12-22
馬說原文翻譯及賞析05-08
《駐馬聽》柳永詞作鑒賞10-31
塞上聽吹笛原文賞析及翻譯04-25
滿庭芳·南苑吹花原文及賞析12-22
長亭怨慢·漸吹盡原文賞析及翻譯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