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地圖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面積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地圖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面積

日期:2023-03-17 03:29:22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代的古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候鳥及其自然生態系統。區內多人工林及沙生植物。野生動物主要是鳥類,已知有28科47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有黑鸛、大天鵝、小天鵝、鳶、紅隼等。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目錄基本介紹地下古城河流水系特點習俗收縮展開基本介紹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省高臺縣境內,東經99°23′-100°06′,北緯39°15′-39°49′,面積48.53平方公里。黑河流域中游,地勢平緩,水源充足,并建有多座水庫,成為鳥類理想的繁殖越夏、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候鳥及其自然生態系統。區內多人工林及沙生植物。野生動物主要是鳥類,已知有28科47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有黑鸛、大天鵝、小天鵝、鳶、紅隼等。 位于甘肅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多數墓葬已被沙埋沒,凡未被沙漠埋沒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盜。

地下古城

1956年國家地質勘查隊進行勘查后,認定遺址底下有古城一座。相傳西漢以前匈奴移居這里,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因當地人稱匈奴為“黑匈”,故稱為“黑水國”。按《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杜氏通典》說,其地系漢時張掖古城。《甘州府志》稱:其地在唐為鞏筆繹,元為西城驛,明則稱小沙河驛,當地人呼之為“老甘州”或“黑水國”。《擾新記程》載:“隋朝韓世龍守黑水國駐此,有古壘四,去后一夕為風沙所掩”。 漢墓群南北兩側,有古城堡故址兩座,兩座城堡造型一致,平面為方形。南城堡東西長248米,南北寬222米,東面正中開門,并加筑甕城。門寬7米,墻厚4.6米,夯土厚層0.15米。城堡內建筑物已蕩然無存,地表面有大量磚塊瓷片,還發現石磨等物。北城堡與南城堡相距約1公里。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20米,門開在南面,寬約4米。城垣西南角筑有土臺,正方形,每邊長7.5米。北城堡已被流沙埋沒。 黑水國遺址遭到了風沙的侵襲,同時也遭到了人為的破壞。解放前,駐軍師長韓起功派兵挖掘,大肆掠奪,珍貴文物所剩無幾,就是人為破壞的最突出的一例。

河流水系

黑河流域是我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發源于祁連山北麓中斷,流域南以祁連山為界,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與石羊河流域相鄰,西與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境內的.居延海,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相接壤,流域范圍介于東經98——102度,北緯37度50分——42度40分之間,涉及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國土總面積14、29平方公里,其中甘肅省6、18萬平方公里,青海省1、04萬平方公里,內蒙古自治區約7、07萬平方公里。黑河流域有35條小支流。隨著用水的不斷增加,部分支流逐步與干流失去地表水力聯系,形成東、中、西3個獨立的子水系。其中西部子水系包括討賴河、洪水河等,歸宿于金塔盆地,面積2、1萬平方公里;中部子水系包括馬營河、豐樂河等,歸宿于高臺鹽池一明花盆地,面積0、6萬平方公里,東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園河及20多條沿山小支流,面積11、6萬平方公里。

特點習俗

皮影

皮影是我國獨特的民間藝術品,早在西漢至北宋時已有流傳。據傳,皮影戲最早產生于漢代。漢武帝死了寵妃李夫人,想她想出了病。宮中有個叫少翁的人,用素紙剪成李氏人形,于燈前投影帳幕,武帝似見到李氏一樣,病漸見好。這便是皮影戲的雛形。后來逐步發展成為彩繪、鏤雕,又改紙制為皮制,再配上音樂,唱腔,慢慢地成了后來的皮影戲。由于受材質限制,保存甚難,所以傳至今世的古影不多。張掖的上寨小滿一帶制作的皮影是用牛皮或驢皮作原料,刻成各種生動傳神戲劇人物,博得人們的喜愛。張掖當時的皮影具有造型簡潔、紋樣夸張的特點。它除作戲劇表演外,還是一種有趣味的裝飾品和藝術欣賞品。逢年過節,喜慶日子,都要請皮影戲班子唱戲。三、四十年代中,張掖皮影戲有七十多個正本戲,一百多個折子戲,不少是個人創作獨家所有,內容上也逐步有所改進。

高蹺

高蹺是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表演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雙腳踩著木高蹺(高者一米多,低者三四十厘米)按照一定的規矩,一定的套路,或行或走,或演或唱,給人一種動的藝術享受。高蹺歷史悠久,遠在兩干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列御寇寫的《列子·說符》中就有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它的表演藝術后來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藝術結構也臻完善,成了廟會佳節中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高蹺不拘形式,花樣繁多,多在秧歌、旱船、竹馬兒表演后出現,還配有一些丑角,扮相丑陋怪涎,表演滑稽幽默,以嬉笑逗樂,插科打揮表現角色性格,制造節日歡樂氣氛。高蹺從清朝同治年(公元1862年至1874年)就出現在張掖農村各村、寨、堡的秧歌表演中,高蹺中的丑角,雖是秧歌集體舞隊的附屬部分,但卻表現著有趣的民間傳說,折射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和民眾的思想情趣。譬如常見的丑角蠻婆蠻漢和張公背張婆、大頭和尚稀妮翠,就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造福大眾,驅疫逐邪者的贊美及對通情達理,與人為善者的謳歌。這些丑角的表演大多不受秧歌節奏制約,自由穿插于秧歌隊列的前后即興作戲,調情逗趣,引入發笑,使秧歌表演氣氛更加熱烈。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相關文章:

黑河流域景觀動態變化研究07-14

黑河流域經濟發展預測模型10-18

黑河流域調水對中游生態影響的后評價01-18

黑河流域生態環境演變研究綜述01-18

黑河流域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07-03

黑河流域下游水分驅動下的生態演化07-18

黑河流域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10-03

黑河流域土地覆蓋分類數據的建立及其影響的模擬11-03

黑河流域水-生態-經濟發展耦合模型及應用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