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本學期,本人任教七年級6個班的政治和1個班歷史課。這學期,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為教師,要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每一節課,并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于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范,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為教初一歷史、政治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采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認真學習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歷史課,就連以前極討厭歷史的學生都樂于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復習計劃,并能認真備好復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于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復習內容較多,復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2又一個學期結束了,回頭看這一個學期,除了感嘆時光匆匆更多的應該放在對自己教學效果的反思,這次測試分析當是本學期結束的標志,但它無疑是下學期高效工作的開端。
總體來說,本次考試有得有失。得在及格率的提升和優秀人數的增加,失在兩極分化嚴重低分學生偏多。
六班,也就是所謂的A班,及格率超過八成,優秀人數10人,優秀率14.7%。雖然這些數字對于冠以A班之名的班級而言算不得絕佳,可是比較之前的歷次考試,甚至是過去一學年的成績,無疑地這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進步。因此,可以算是差強人意的一點緣由。
相對于A班,B班,也就是我的5班,成績就尤顯得慘淡了,這也是我所謂的不足和失誤所在。5班的及格人數不足三成,優秀率為0,并且低分的同學扎堆地出現。話說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和自己教的另一個班比比瞬間感到被狠狠擊中軟肋,說痛徹心扉不免夸張,但有些惴惴不安和隱痛還是不虛的。
成績不是考試的最終目的,所以透過成績找到不足,盡而挖出產生不足的根源才是關鍵。想想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我覺得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平時工夫未下足。也只有把常規課堂的效率提高了,做到節節清、周周清、月月清,才會在期末穩扎穩打、淡然自若地交上一份令人、令己都滿意的答卷。平時不注重課堂效率的提升,不留意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想要在期末來臨的時候借助于手忙腳亂的“修修補補”來裨補之前的策略失誤幾乎是妄談。只有平時工夫下到,該背的記住了,該理解的掌握透徹了,該提防的點都注意到了,那么就不必忌憚期末測試可能不理想,只會信心滿滿意氣風發地在測試中證明自己的收獲,也自會笑到最后。
二、學習任務落實不到位。學習任務的落實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除了課堂管理恐怕也就是這個問題讓作為教壇新手的我極感傷神了。這里面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落實的方式不合宜,沒有行之有效保證落實的常規模式;二是落實力度不足。學生對于學習任務的重視程度不足或是抱著“不完成又能怎么樣”的心態來和你抗衡,這都是落實不力懲戒措施缺失的積弊。
三、學生基礎偏弱。毋庸諱言,教學絕非老師單方的“戰斗”,雖說不能把教學質量的欠佳盡數推脫到學生基礎薄弱上去,但也不可忽略學生基礎薄弱對教學質量提升的牽制作用。尤其是實行分班教學之后,B班更是成了基礎知識漏洞的重災區,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而言絕對是無法繞過的甚至是第一道關卡。當然,學生基礎畢竟是可改觀的既定因素,相對于教學策略上的失誤而言它更加明晰但也更不易扭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話不假,只是教好他不是在一朝一夕,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借助以上分析,問題是明朗的,今后要做的就是要使相應的改善措施跟進。初步的設想是這樣的:
一、明確一節課的目標和重點,有的放矢,高效利用有限的45分鐘,一課一總結、一課一驗收。
二、不在任務的龐雜,重點立足于任務的落實。“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學習任務的驗收也需要這樣干脆利落落到實處。
三、假如這幫孩子還是我教,我希望這樣告誡自己:補基礎!補基礎!補基礎!這個對他們,尤其是B班而言真的很重要。
本學年就這樣了,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只希望這份遺憾能夠真正有補于自己下一學年業務水平的提升。如此,也不枉這一番竭力的思量。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3歲月無聲,時光無痕,一個學期在緊張、忙碌而又有序的工作中轉瞬而逝。回顧這個學期以來,高一歷史備課組的幾位教師分工合作,集思廣益,深研究入課程,集體備課,共同提升,收獲頗多。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掌握基本歷史概念,構建章節、單元歷史知識體系,探索歷史發展規律;提高了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能引導學生關注現實、以史為鑒,培養當代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變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二、教育教學的過程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了集體備課,認真做好教學常規。
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首先,加強集體備課,將其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備課組成員就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本節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有關重點難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材
料的選擇、用什么方式呈現給學生加強合作研究,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其次、強調每個老師就每一課內容備個案,各抒己見,百花齊放,而且就各個班學生不同的特點,備教法和學法。上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采用啟發式,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一絲不茍地抓好新課教學工作。
在新課教學時,基本以單元特征、單元線索、單元知識結構、思考并解答、課堂訓練為模式進行,采用教學一體化的方式,從落實基礎知識開始,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逐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重視單元訓練,及時反饋信息。
(三)關愛每一位學生,多與學生溝通。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老師對學生付出一分情,學生將以泉涌相報。我們教師每天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靈,教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心每一位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給以鼓勵而不是歧視,加倍地給以學習方法上的點拔、心理上的開導、學習信心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以民主、誠懇的態度對待學生;善于以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經常與學生溝通,明確學生需要什么,聽取學生合理化建議,不斷完善、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總之,歷史教學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如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他們的自主性學習實際上并沒有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教學的有效性又受限于大班教學的弊端。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關注了學生的不同
智力類型?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處境與感受?而這恰恰是最實際最難的。在課堂上,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關注把問題答得好的同學,而忽略了“弱勢”群體。在評價方式單一的情況下,這些同學就不幸地成為了“落后面”。所以,我們總要信心百倍的去尋找,去實踐,以期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4一、備課組基本情況
我們高三歷史備課組是一個充滿活力,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團結互助的團體。本學期備課組共有6位教師組成,負責北校應屆班的歷史教學,其余4人負責南校高三文科班(含復習班)的歷史教學。
回顧整個學期的工作,我們付出了心血,取得了一些成績,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顧一下這個學期的工作,以期對今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二、備課組所采取的教學策略
1、根據我校學情制定教學計劃,定好基調,并及時靈活調整。第一輪復習我們定的基調是:“扎實、準確”。
“扎實”:本屆學生的特點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任務落實難度大,基礎不扎實。根據這種情況,在注重教學進度的同時打好基礎,針對各階段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寧犧牲速度也不能趕進度導致夾生飯。穩步前進,以穩求勝,不盲求進度。力求使學生把知識掌握到位。在制定計劃或調整計劃時都事先向學生預告,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準確”:針對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知識點歸納不到位的情況,備課組在備課過程中依考剛為準,準確定位,把握準確難度,講練分析準確到位,以求杜絕學生對知識點含糊不清的情況。
2、強化技能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高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不但要考察學生記憶能力,還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維能力。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我們非常重視第一輪的復習,深挖教材,對基本概念、基本史實力求講清講透,分析到位,且經常注意三本必修的聯系和歸納,引導學生回顧史實,讓學生加深記憶。對于基本技能,如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則利用課堂通過典型高考題例來逐步培養。
3、加強學法指導和解題方法指導,總結規律,掌握技巧。
在歷史教學中,提高歷史學習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歷史學習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方法與運用是關鍵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們備課組的做法是這樣的:
在學習方法上:引導學生先要做好課前預習,備課組也在每周明確下周復習的知識要點;引導學生學會解剖教材,提煉要點,理解記憶,及時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把教材知識連成整體,構建知識體系。并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結論性語言的分析,從分析問題中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發現一些歷史規律,學會學習。
在解題方法上:通過階段訓練,高考題精講,在講評中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題型審題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先讀設問,帶著問題讀材料,注意關鍵詞,篩選信息,同時與課本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并用相關歷史語言組織答案。在訓練中,嚴格要求規范答題。
4、加強個別輔導與交流。我們在每次階段考試后都重點確定個別交談對象,對考完的試卷進行面批,并分析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及時給予鼓勵;及時的個別輔導與交流不僅幫助學生補缺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5、對外交流,收集信息。
積極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強與其他兄弟學校高三歷史教師的交流及時的收集一些高考的相關信息,彌補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盲點,指導學生做好復習。
三、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們備課組6名教師做了很多詳細的工作,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任然有許多的不足和問題。
1)對新課程理念貫徹的不夠,教師仍然講的過多、包攬的過多的現象較嚴重,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
2)對尖子生的培養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夠。
3)對差生的幫扶工作、教育手段不到位,使得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能充分的調動起來,因而成績不夠理想。
當此學期結束之際,我們尤其感謝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學校教務處、教科處的科學部署,正是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我們備課組才能夠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5九年級以來,課堂全面回歸傳統,我也開始使用自己探索出來的模式進行教學。比如,針對課本內容多、層次雜的特點,在每次上課之前,我專門讓學生準備一張白紙,把我在黑板上板書的重點內容抄到紙上,課下好好背之,下次上課時我提問。可以說,這種方法是我鍛煉學生總結能力及背書能力的開端,此后,大范圍的背書活動展開了。
在具體講課的時候,我也開始注意向學生灌輸知識之外的史學理論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比如,很多學生到后來一見到我進班,就會想起來八個字,那就是我天天和他們講的如何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一分為二,有好有壞。“一分為二”本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史學理論觀點,但是由于中國人向來具有直線思維的特點,對人物、事件的評價往往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非對即錯,因此普及這個觀點便顯得極為重要。很多學生經常問我,拿破侖是好人還是壞人?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從來不想一想,好人也做過壞事,壞人也干過好事。于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天天向他們灌輸“一分為二”的觀點。在講具體人物和歷史事件時,我也總是從正反兩方面來評價他們。慢慢地學生們都接受了這個觀點,有的甚至到了“過火”的程度。他們一從書上見到一個人,就找他的優點和缺點。在講美國的開國功勛華盛頓的時候,書上并沒有說他的缺點,只是高度評價了他的優點,于是有的學生便對我這個理論產生了懷疑,他們讓我當堂說出華盛頓的缺點。其實,實話實說,華盛頓這個人的缺點還真的非常非常的少,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如果我說他沒有缺點,那么這個“一分為二”的理論就站不住腳。幸虧我平時涉獵比較廣泛,知道華盛頓家里養了很多奴隸,他當時沒有廢除黑奴制,這就為近百年后的美國內戰埋下了伏筆。于是,從此學生們都認為不廢除黑奴制是華盛頓的缺點。
這個時候,我還特別注重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為“歷史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我們學習歷史,并不是要站在旁觀的角度看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以及有哪些人,而是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加入到自己的性格之中,利于人生的豐富與進步。因此,凡是能講到可以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內容時,我都不吝惜時間。記得當初講《法國大革命》這一課的時候,課本只為拿破侖這個人安排了幾百字的內容,這是非常不好的。拿破侖堅韌不拔、愈挫愈勇、敢于戰斗的高昂精神,對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都具有勵志作用,因此,我專門拿出一節課的時間來講這個人物。結束的時候,我還專門挑選十條拿破侖的名言,讓學生抄到了書上,比如,“人生的榮光,不在于永不失敗,而在于屢敗屢戰”等。我想讓學生通過這些內容的習得,向大人物看齊,當自己的人生遇到黑暗與困難的時候,可以獲取持續進步的精神力量。
我的教學思想,可以在畢業之前在班里錄畢業贈言時送給學生的一句話里得到體現,這話是:存中正平和之心,行利人利己之事。前面一句,是要求學生看問題做事情不要偏激不要非黑即白,而是像我以前經常講的那樣“一分為二”,區別對待。而后一句則是要求他們向華盛頓、波利瓦爾、章西女王、孫中山等人學習,做事情時,既要對自己有好處,更應該對別人有好處。
可以說,在九年級這緊張的一年中,我盡自己所能教學生課本內容,還盡自己所能教他們正確的評判標準和價值觀,我自認為已經“無愧于心”了。
關于紀律。九年級時的班級紀律已經大為好轉。傳統課堂占據上風,學生們已經被壓制得有些習慣和麻木,不復有八年級時候的囂張氣焰。很多老師都已經使用了鐵腕手段,上課時用巧妙的手段諷刺人、罵人,這已成家常便飯;讓學生一站就是半節課甚至一節課,這也習以為常。在一些班里,我經常說“你給我滾出去”等話語,學生也沒什么意見。現在讓我總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我想至少有以下五個原因。第一,大環境變好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極度影響個體。當時整個環境是嚴抓狠管,一些調皮學生自無興風作浪的環境。第二,我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束紀方法,這都是在殘酷的現實中磨練出來的,每一條方法之后都有說不清的辛酸往事。第三,各班班主任加強了紀律管理,有些班主任開始坐班,久而久之,學生漸漸習慣上課不說話的“不正常”現象了。第四,有一些差生轉走了。這些差生轉走之后,不僅所在班級紀律為之一變,甚至整個九年級都發生了不少變化。我感到非常好笑,我教他們一年,都沒有管住他們,最后還靠他們走人才了事。這讓我想起了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學習好的,不是老師教的,學習差的,也不是老師教的。看來這話很有道理。第五,中招考試的緊迫感。無論如何,再不學習的學生也知道中考馬上將臨,也多少有了點緊迫感,這就為紀律好轉準備了條件。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6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圓滿結束了,回顧本期的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師生平等、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學氛圍。認真創設歷史情境,讓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生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歷史教學聯系實際生活,提高學生學史用史的能力、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歷史書籍,上網收集、查詢歷史資料。關心、了解、愛護每一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本期學生面臨升學考試,思想比較復雜。針對學生實際,我通過各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加強師生溝通,開展賞識教育。及時反饋信息,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耐心細致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積極引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歷史學科能力,不斷進步。
利用各種輔助教學手段,優化歷史課堂教學增強直觀效果,提高學生興趣。積極開展活動課教學,通過活動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認真抓緊、抓好歷史常規教學工作,做到開學有計劃,期末有總結,課課有教案。平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鉆研教材,研究教法,結合實際寫好教案。盡力上好每一節課,向40分鐘要質量。課后,及時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
創新歷史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果。本期在學完新課后,重點抓好歷史總復習教學。一是重新梳理以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二是進行專題歸類復習;三是利用往屆考卷輔助歷史復習;四是講練結合,搞好階段復習檢測;五是教給學生好的復習方法,進行學法指導。
總之,這個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圓滿完成。畢業班的教學有收獲,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教學質量還不太理想,成績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今后,應揚長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7忙忙碌碌的一學年過去了。今年我是擔任高三(10)、(11)班歷史教學任務,現在對一年來高三歷史教學工作進行簡要總結。這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動向是高三教學的方向和指導。我們首先認真研究了前兩年的高考試卷,特別是寧夏、海南、廣東等課改地區的高考試卷。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試說明(考試大綱),識讀考試說明對高考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試卷形式等的變化,從中解讀命題意圖、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們在新課和復習教學中以及練習中都要貫徹這些思想。
(二)、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案和詳細的教學計劃。我們根據對高三教學的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就認真制訂了系統、詳密的教學方案和計劃,統籌安排整個一年的教學任務、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適當地作出調整。我們的教學計劃注意幾點:
1、進行二輪復習,第一輪單元復習,以通史為復習導向,對同一時間段內橫向知識,即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內容基礎知識進行整理,揭示其間的關系,歸納單元結構和單元特征,并進行理論的概括和解釋。第二輪復習是前進行專題復習,即從某一個角度從縱向進行專題知識的梳理,尋找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第二輪復習時,加強學生能力的訓練和提高。通過兩輪復習,使學生構建起完整的網絡知識結構體系,一方面對事件的因果關系、歷史發展線索、基本歷史進程等縱向的聯系;另一方面對歷史階段特征、中外聯系的橫向聯系。
2、注重基礎,以不變應萬變。第一輪復習時我們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查,用原始的笨辦法——“默寫”,主要目的是逼學生去看書,背書,并反饋學生掌握的情況。
(三)、備課組團結合作,步調一致,資源共享。作為備課組長,加強備課組成員之間的聯絡和溝通,組織集體備課。我們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調整修改,每周進行集體備課,探討歷史問題;相互聽課,誠懇地指出各自的優點和不足;做到教學步調一致,教學設計共享,練習和資料一致。
(四)、在個人學習方面,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及歷史理論知識,通過學習本人的業務能力也得到提升。
反思我們高三歷史教學,還有很多不足,工作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績有限。我將不斷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爭取更好的成績。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8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學就是適應于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教學,它既有利于學生素質提高,又有利于學生分數提高的教學。社會在發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在實行新課改后,高一年級的歷史課堂教學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完成哪些教學任務呢?我們認為關鍵在于擺正高一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問題。在新課程的教學大綱中,有許多教學內容,包括我們以前認定的重點主干知識,現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課外閱讀”等要求,一些章節的教學目標中還有“要求全體學生掌握”、“大部分學生掌握和少數學有余力的學生掌握”的層次性教學目標。
因此,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及實際的教學時間來確定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如在學習必修1《世界多極化趨勢》一課時,首先明確本課學習內容要點是:“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其次注意到“簡述”和“了解”這兩個不同能力層次目標要求,進而明確“簡述”的是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了解”的是“多極化趨勢”既“發展”又“曲折”的特點,最后根據上下節的課標內容,把本節的時段確定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開本節教學內容的處理和學習探討。
在處理簡述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歐共體、日本、中國是本課的重點,不結盟運動則相對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講的;而簡述部分則可由學生根據教材和所學的知識自主學習。對歐共體和日本興起的原因可通過合作學習、共同討論得以完成。這樣的目標定位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能有效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事實上高一學生由于學習水平、學習時間、學習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們必須全面正確地把握高一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轉換問題情境,將問題進行類化
這是實現知識遷移的關鍵。問題情境是問題的呈現方式。一個問題的呈現方式與構建的認知結構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問題情境的轉換。
1、對問題進行“變式”。“變式”是對問題的變換樣式,“變式”的目的是轉換問題的呈現情境和樣式,以使其與學生所構建的認知結構相接近,為知識的遷移和問題的解決做準備。如,20xx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長城題中的一問:“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繁榮與西漢以來對西北的長期開拓有密切關系,請參照材料(略)和所學知識分析漢長城如何促進了西北地區的發展。”
這里面的“所學知識”即是在平時學習中的書本上的知識,但是在教科書中卻沒有關于魏晉時期經營河西地區的內容,也沒有關于漢長城促進河西地區經濟發展的內容,這樣,本題便無法納入所建立的知識結構中。
因此,需要將本題的呈現情境進行轉換,以接近或適應所構建的知識結構的情境。如,根據材料所知修筑長城是西漢開拓河西地區(西北地區)的一個舉措,代表了西漢經營西北地區的`努力和活動,因此可以將此題變換為“分析西漢、東漢為促進西北地區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響”,便可將該題納入到所構建的知識結構中了,可以順利地遷移“西漢修筑長城抵御匈奴入侵、設置西域都護、使者校尉”等內容進行分析和回答。
2、依據問題與認知結構間的共同因素,將問題進行“類化”。“類化”是指將問題納入相應的同類知識結構中,并從這個結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過程。在轉換問題的情境后,根據轉換后的問題與認知結構間的共同因素和聯系,將問題與知識結構、新知與舊知、未知與已知相“鏈接”,利用所構建的知識結構去“類化”這個新問題。如上題,問題的情境進行轉化后,便將該題“類化”到學生已構建的關于“西漢處理民族關系的舉措和意義”的認知結構中,在這個結構中易于找到解決的途徑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針對普及高中教育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首先將教材內容的問題化。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內容變成問題的“鏈接”;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并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其次將教材內容結構化。
我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后”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利用“先行組織者”,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總之,新教材教學中,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不斷更新。我們在加強自身教學理論學習和專業素養的同時,也加強了集體備課,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9本學期我擔任高一(2)、(3)兩個理科班和初一(1)、(2)、(3)班的歷史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我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開學初制定的教師工作計劃。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自工作以來,我一直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教育教學目的明確,態度端正,工作認真負責。有了一年的課堂教學經驗,我覺得還不夠,還有許多需要改善、提升之處。因此,“如何上好一堂歷史課”仍是我這一學期教學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本學期,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到這一點。
1、認真備課,力求吃透教材、教學參考資料及新課程標準,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三維目標,并規范地編寫教案。積極參與備課組活動,與同組其他老師研討教學重點、難點等教學環節的處理。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有效地調動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聽課、評課,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
2、參加了今年3月份召開的晉江市第七屆中學歷史教學創新比賽,并且獲得了高中組的二等獎。而后,又去泉州七中聽了由泉州市教育局教科所組織的說課比賽。這兩次經歷,使我學到了很多。一方面,為了參加比賽,我做了許多的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查閱了許多資料,學習了不少教學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參加比賽而且獲獎使我的信心倍增。
3、在本學期的教學公開周期間,召開了一次公開課,課題是《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這次開課,也讓我受益匪淺。課后,聽課老師給予的好評使我欣慰,而他們所提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對我此后的教學工作有著更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利用課余的時間,學習心理學知識和班主任工作,嘗試對學生的心理教育。
我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一年多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青少年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不僅有益于眼下的學習,而且還會對他們今后的工作、生活等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對學生的心理教育理應成為教學工作的一部分。由于理論水平有限、實踐經驗不足,在這方面的工作我不敢說有什么成績出來,只能說是一種嘗試,有了一些心得罷了。我主要是通過讀《班主任》,學習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巧妙處理問題。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班主任任雜志社編輯出版的《班主任》這一雜志,里面介紹了許多班主任的工作經驗,非常實用。我就曾經借用了其中一篇關于“如何解決學生轉書的問題”,借對“成績好的同學轉書的技術不如成績差的同學”這一現象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成績好壞的關鍵不在于是否天生就是聰明的,而是有沒有用心去做,從而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0一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務處和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復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一期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的感觸做一回顧,敬請領導、同行批評指正。
一、搞好第一輪復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根據本人所帶這屆高三文科班76C、77C、78C的學情實況,早在暑期補課前制訂了較周密的教學計劃。由于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科基礎參差不齊,各班又有十幾到幾十個藝術、美術、體育專業生,專業訓練會耽誤大量的復習時間,使得有限的復習時間更加吃緊,因此為了提高復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復習的進度,我針對各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精心設計不同的教案學案,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務。根據本屆高三歷史教學組的復習規劃,我們將《中國古代歷史》的新課教學與復習合二為一,每節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高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一起來;在注重學科內知識系統歸納、綜合的同時,隨時加強文科綜合知識的相關連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為第二輪歷史專題復習作好鋪墊。
二、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加強
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說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為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企求將課堂上所介紹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動的轉變為適合每個學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當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是穩步提升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的主要方法。為此,我在課外輔導時間,特別注重個體學生在鞏固知識和答題方法上所暴露出的問題,是普遍性的問題要幫助學生找出癥結所在,反復講解答題思路和規律;是特殊性的問題,要及時針對個性特征加強具體指導,并舉出相關的題型,幫助認識掌握好具體的答題規律。
三、加強交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做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學質效,實現高考目標最大化。
質效是人們一切活動的追求目標,教學質量的競爭實質是學校整體教學資源整合優勢的競爭。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加強教學交流與合作,是整合教學資源、挖掘潛力、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歷史學科的特點是過去性、綜合性、階段性和規律性,學生對歷史學科既感到有興趣,更覺得難學,正是與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有關。因此,我們高三歷史教學組針對本屆高三學情的普遍特點,經常交流教學經驗和學情特點,加強第一輪歷史復習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時調整復習進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輔導方案和有關訓練資料,做到經驗共有,資源共享,整體提升高三歷史復習效果,穩步推向高考目標最大化。同時,我們還注重加強與政治、地理教師的交流,將歷史、地理、政治學科知識有機地連接,把文科綜合題型訓練分解到具體的學科知識中,培養學生綜合答題能力。鼓勵學生間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目前,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已將要結束(預計xxxx年2月底結束),復習的任務仍然很重,尤其是專業生因專業訓練和考試耽誤了很多時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將這一大塊補救上來,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會找準切實的方案,會把今后的復習工作做好。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1本學期擔任永吉縣第八中學七年級級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培養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七年級歷史除認真的向學生傳授了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向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教育、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活動,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本學期實施的措施和效果
1.做好充沛的課前準備,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為了能更好的講好歷史課,我購買并閱讀了很多歷史方面的書籍,比方歷史知識成語故事從書、歷史基礎知識手冊、七年級歷史優化練習等等。在備課前,我將這些書里的相關內容仔細的看一遍,過濾出與知識點比較貼近又能結合實際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精心的組織起來,參照教學大綱和教參、教學設計,盡量使歷史教學即符合大綱要求又充溢樂趣。
2.細致批改學生的練習冊,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給予不同的評語,使學生不只僅鞏固所學知識,更成為了和學生溝通的橋梁。正確引導學生,耐心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取得了學生的信任,成為學生的良朋好友。
3.積極參與歷史教研活動,吸取歷史科有經驗老師的教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聽課達32節。
4.優化課堂教學,采用多種多樣的教法。如分析法、討論法,自學、閱讀等方式,使學生有自身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5.嚴抓課堂紀律,采用“平時分積分制”,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養成了主動復習、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積分制實行過程中,注意分層,對成果較差的學生減低問題難度,增強其自信心。通過本學期的實踐證明該制度實行后課堂紀律明顯好轉:一局部處于中游的同學積極性提高了,而且逐漸養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一局部成果不大好甚至平常很調皮的學生,回答出問題加了分或因表示有進步加了分受到了褒揚下次就會做得更好,慢慢的就有了很大轉變。當然在積分制剛剛推廣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些學生為了多加分在舉手答題時就會過于積極從而影響課堂紀律,我就趁此機會對他們進行了思想教育,不時改進、完善積分制,如全班表示得積極合作就全班加分,增進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6.按質按量完成了本學期22課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重點、難點,抓住基礎點,講清了重大歷史事件,研討了重要歷史人物,使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掌握了從隨朝到明朝的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內容。
7.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通過對歷史文化、經濟等和成績講授,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教會學生客觀分析歷史人物,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進行了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教育;進行了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學生思想覺悟。
二、缺乏之處和存在問題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所以學習大局部是憑興趣去學,不夠精細,高分不多。今后要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著手,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努力使歷史科成果更進一步的提高。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2充實而又緊張的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在本學期里,我擔任初三年級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深知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學期初就認真完成了學期教學計劃。回首一學期來的表現,我能夠自始至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對待教育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要點具體總結如下:
一、面對新課改,新形勢,能夠加強自我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探索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方法。
平時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從中學習到了許多對我教學有助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時,網上學習相關的課改教學經驗,積極參與知識點的討論,獲得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二、認真備課。備課,不僅備教材,而且還要備學生。
認真鉆研教材,參考大綱和教參,關注時事,選取典型的熱點案例,做到歷史與現實的結合。能夠做到備課充分,詳寫教案,而后進行教學。
三、上課能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
課堂教學中,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個別開小差、打瞌睡的學生能及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提醒讓他回到課堂中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倡導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同時,能夠抓住時機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情感教育,教與他們知識和為人處事的道理。
四、課后能及時進行反思,并積極向同事學習。
做到每課必反思,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知道自己的不足,有時間我就積極向同事學習,去聽他們的課,甚至利用機會到外校聽課。
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抓好中考復習及應考工作。
制訂合理的復習計劃,做好中考動員工作;科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積極討論對策;對于個別以前不被關注的學習困難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對他們進行補習。
當然,我也清楚作為一名教師,還有許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我也會積極進取,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3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8、9、10三個班的歷史教學,經過一年的事歷史教學工作和國培培訓,對歷史教學的內容結構、知識體系、目標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論聯系實際,邊學邊教。經過本學期的努力和探索實踐,在業務知識掌握上、新課堂的構建上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業務知識學習方面:
隨著時代的發展,深感知識的匱乏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教師應該是先進文化的代表和時代的引領者,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與時俱進,否則就out了。為此,我自主鉆研業務知識,看與歷史有關的書籍和教育教學方法。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堅決不打無備之仗。堅持聽課,聽先進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從而我的業務知識水平有很大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我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堂的構建上
新課堂的構建上,堅持運用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理論,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健全制度、堅持分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堂的構建,分組教學是關鍵,制度是保障,靈活多樣的環節設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通過實施分組教學以來,我感覺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能現在看起來有些耽誤好學生,可時間久了,對全體學生都有好處,能培養優等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能幫助差生提高成績,但是也存在不會還不學的學生,這是分組嘗試路上的老大難。也是教學中的困惑所在。
三、學生成績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知識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在幾次的考試中有了良好生,這是上個學年沒有的。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大進步,這與我對本年級的教學設計和能力培養相協調的。
四、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
構建新課堂方面存在問題 沒有真正落實新課程的核心精神,仍然習慣于控制學生課堂學習行為,雖然在學習新課程的精神中意識到了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潛意識中仍然習慣于把課堂看成是我們自己崇尚自由、自主的場所,擔心把自由、自主還給學生以后,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自主。升學考試的重壓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愈來愈重,迫使我,愈來愈背離教育的本質,以圖牢牢地控制學生。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但也容易引發他們的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讓學生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把課堂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讓他們了解歷史,喜歡歷史。總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是待解決的問題。
努力方向: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本學期,新課堂構建初見成效,成績也有所提高。但是無論成績的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形成模式。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盡力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4本人任高三的歷史的教育教學工作,這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以下是我的情況總結。
一、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
學校大力倡導教師個人的學習,根據本人所從事的具體教學工作和自己的實際,我認真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不斷變革自己的思想觀念,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武裝自己。
首先,為打破自己原有的舊的思想觀念,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學會用系統思考的方法來指導具體的工作。通過不斷的修煉,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在教學中不僅僅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不僅僅本學科的成績,更關注學生的整體、全面的發展。
其次,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本學期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結合自己所教的歷史學科,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最后,積極學習探究式教學的有關理論和實踐探究式教學的理念。我認真的聽了學校各科老師的公開課,虛心學習他們的長處;同時,我還利用其他時間積極學習教學相關的理論,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對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實做好與教學有關的各項常規工作
認真制定教學計劃
1、學期之初,我就認真的研究高三歷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并和學科的教師商量,制定了較為科學的高三第一輪教學計劃。
第一輪復習的主要特點是單元復習,需要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再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適當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適當關照非重點。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使計劃達到更加的完善。
2、認真備課,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不僅是備教材,認真把握教材的重點和
難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和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同時,力爭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在課后,對導師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不斷引到學生形成科學的解題方法。在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少講,而發動學生去探究,通過自身的努力建構知識,體會
到學習的快樂,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交流者和參與者,我總是在課堂上極力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5、狠抓歷史基礎知識,準確掌握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和內在聯系,形成學科內容的主干系統和知識網絡
6、掌握基本的記憶方法和習慣,準確記憶基本史實,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使知識網絡化。
7、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和結論,這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
8、以單元為中心,學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歸納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和發展過程,從宏觀角度把握歷史。融會貫通,形成歷史知識的主干。
9、復習策略
(1)每節課默寫一個重點知識點。
(2)以教師講解為主,側重全面知識點。
(3)周測的進行,月考加強。
(4)強化學生復習資料:
(5)用時間講析資料上的練習。
10、學情(1)學生基礎性較差,識記能力差,有許多知識點學了即忘。
(2)除了優生以外,其他學生的學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學習是不善于思考,因為沒有思考就沒有問題。也就不能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4)學生主動與科任教師溝通,師生之間學科交流較少。
三、對復習的反思
1、復習時(主要梳理知識)的時候,學生只需要簡單地回顧和記憶。不需要深入思考。在鞏固練習中,由于對應的知識,剛剛呈現,只需要簡單再現,因而思維層次較淺,教學過程中基本上多是強化記憶,強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2、復習過程中沒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課前的默寫、背書等這些在上屆學生試驗基礎上體現出較好的學習方法沒有能夠堅持到高考的日子。
3、對學生沒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特別是優生的需求與不足。工作不夠細,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沒有真正細化分析,幫助學生找出學習當中的缺點和方法。
4、教師本人作題量不夠,以致作題的能力質量下降。因為題量不夠,很難站在高考的高度進行復習。所以高三教師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擬題的演練。
5、復習的針對性較差,往往面對的是所有的學生,可是每位學生的認知水平、基礎知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教學中沒能作到因材施教,導致中等生、差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最終導致放棄學習。
四、今后的高三復習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復習要有針對性,追求有效性。教學追求有效性就必須有針對性
的了解學生。具體做法如下:(1)每復習一個專題之前先提出教師自認為本專題的重點和難點的問題,給學生作答,從而了解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缺漏點,大部分學生無法做答則細講,和引導。多數人能夠作答則少講,少練。(2)運用電子表格做一張學生學習情況表。專題名稱:學生姓名 考點1考點2 考點3考點4 備注 注意:掌握知識打鉤,沒有掌握打叉,強化后打勾和叉。 此表的構件有利于了解學生撫恤后還沒有掌握的內容,根據表中的反映情況幫助學習補充不足的知識,掌握了則強化對知識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因材施教。如果這些工作做到位的話那么學生的基礎打的是非常扎實了。
(3)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小組討論法、列表比較法、自學法、表演法。
2、要注意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的銜接,從高一就要樹立學習的思想意識,要對高一、二年級歷史教師多聽課交流,使他們所教的內容有目的性,興趣性,平常高考教研分析要及時在科組內反饋,使他們盡快成熟起來。
3、自己也要多看書,多作題,提高作題的質量,特別是典型題的解題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作題的方法和具備一定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應付高考中的試題,高考中的題目不可能出現平常練過的試題,只能是相類似的題型,因此教師提高、掌握、探究解題的途徑和方法,是今后任教高三歷史的重要工作。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5本學期,我繼續擔任我校高一四班、七班兩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學情的基礎上,作了許多的有益的教學探索和思考,一學期以來,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以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做到學有所指,學有所得,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全面完成了本期的歷史教學任務并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就一期的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期同仁批評指正。
1、要始終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目標,重視上好每堂課。為此,我做到:
⑴課前充分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優選教法,把歷史教材所蘊藏的知識和用意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我認為高一歷史新課程的最大特點是以人為本,注重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培養,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豐富情感意識和品質。
而歷史知識包羅萬象,史料浩如煙海,如何選取典型而又有代表性的知識,說明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趨勢,不能緊緊局限于書本,且有不可過多地使用補充材料,為此,要求老師必須謹慎地精選材料,優選最佳的學習方法和途徑,使學生掌握歷史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和品質,從而達到“授人以漁”、自我發展的目標。
⑵全力投入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語速適當,抑揚頓挫,力戒羅嗦重復平淡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高中的學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興趣廣泛、熱情奔放、情感豐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有望往往容易受到不良習氣的影響。
因此,單靠課堂的教學,很難保證將學過的知識全面理解透切,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就充分利用晚上輔導時間,與學生逐個交流,搜集問題與困難,針對學生的疑惑,有針對性的解答,并與學生一起探討高中歷史課程的特點和要注意的問題,從而既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增強了親近度和信任度,有把同學們的學習推向了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趨勢,使“學習興趣、動機、技巧、能力”有機地統一起來,做到‘學然后知不足’、“教學相互推進”,較好地落實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各項教學目標。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保持廣泛的學習興趣,利用多種途徑搜集相關資料,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歷史教學內容注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目前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學生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學習目標不明確者大有人在,普遍缺乏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對歷史學習感到畏難,吃不得苦,心浮氣燥,普遍貪玩。教學方法有欠缺,有待改進。
解決方案:繼續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個別學生的交流,根據實際講明學習的功能和意義,加強學習方法的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指導學習的計劃和目標,并建立督察機制及時總結;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制定有助與學生改變不良習慣的特別評價標準和體系;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探索轉化“發展生”的新法
21世紀的教育大勢和要求,使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潘莊中學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歷史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1.上冊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2.歷史教學教學計劃
3.歷史教學總結五篇
4.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12篇
5.歷史教師教學總結15篇
6.初三歷史教學總結范文
7.初中歷史教學個人總結
8.關于歷史教學總結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