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簡單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簡單

日期:2023-03-10 17:55:45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有關于家風的手抄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簡單漂亮家風家訓手抄報圖片欣賞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1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2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3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圖片4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資料(1)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而我們家的家風是:熱愛讀書、享受精神陶冶。

  憶往昔,每每走進爺爺的屋里,我就會看到那個大大的書架,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各類書籍,那時的我,雖不認識字,但從他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戴著老花鏡看書的專注神情,我就感覺到書中肯定有吸引人的“東西“,要不他怎么一拿起書就愛不釋手、讀的那么津津有味呢?媽媽脫掉白大褂回到家,閑暇之余就翻書,有時還聽到他們談論什么“理論”“實踐”等深奧的問題。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上了幼兒園,我比同齡人記得字多,就開始看繪本故事。我第一次從書中看到了賣火柴的小姑娘的可憐、丑小鴨的艱難歷程、白雪公主的善良。書中一件件催人淚下的故事,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話語,常常叫我廢寢忘食。從那時起,我愛上了讀書,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朋友。

  看今朝,我是一名小學生了,那些繪本故事已不能滿足我讀書的欲望。為了讀到好書,我每天放學的第一時間就去“博通”書社還書、借書。回到家我一寫完作業,就迫不及待地捧書閱讀。《狼王夢》讓我知道了動物間的弱肉強食和母愛的無私;《鋼鐵是樣煉成的》讓我懂得要做一個正直、勇敢、機智、堅強的好少年,《上下五千年》讓我領略了古人的高尚品德和對昏君的無奈與氣憤……

  而如今,我已經讀五年級,閱讀的書多了,并從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在老師眼里,我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四鄰八舍和遠親近友眼里,我是一個知書達禮的小姑娘,在父母眼里,我是一個誠實守時的孩子,在同學眼里,我是一樂于助人的好伙伴。我深知身邊人給予的評價,我暗喜好家風的潛移默化。

  展未來,讀書不僅影響到個人、家庭,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如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書助學。“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好家風熏陶,那么咱們的社會風氣將會更加純潔,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輝煌。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資料(2)

  一個人的性格來源于父母,取決于家風。家風的成敗,決定一個人品行的好壞,素質的高低。家庭教育是我們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我們成長的基石。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家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家風還包含著我們常說的家范,家范就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某些被認同的準則。

  例如樂于助人。“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這句話我已經聽了十五年了。我的家鄉在蒲城,我們家對門有個女孩叫月月,我們是一起長大的發小。她的媽媽是個傻子,爸爸也有殘疾,再后來她爸媽就離婚了。所以她家很窮,窮到沒有錢可以買新衣服,她每年的大年初一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她的舊衣服。我上二年級時放寒假過春節,爸媽帶我一起一起去買衣服。競買了兩身價錢相同但款式不同的衣服。我既高興又疑惑,高興的是媽媽買了兩身新衣服,疑惑的是媽媽為何給我買兩身,卻只給弟弟買一身,弟弟也顯得很不理解。

  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媽媽讓我選一件我想穿的,然后把另一件給月月拿去。我沒有按照媽媽的指示做出行動,依然按著我的遙控器。媽媽再三催促,我卻不理不睬。于是,“火山”爆發了:“我給你說話你沒聽見嗎?趕快,你別讓我打你啊!”我被媽媽的語氣嚇著了,哭著說:“你為什么要把我的新衣服給月月,她有爸爸,也有奶奶,自己不會買啊?干嘛要穿我的?”媽媽見我哭了,就停下手上的活,過來坐在我身邊:“甜甜啊!月月沒有媽媽,而你有媽媽,你看月月穿過新衣服嗎?再說了,你看月月家住的是什么房子?拿土圍起來的,隨時都可能塌掉;而你住的是什么?在城市里的單元房,什么都很方便。”溫聲細語地說,“你要記住,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你可以幫助到的人。”我抹掉眼淚,從我的零用錢那拿了十元放在給月月那個衣服的口袋里。興高采烈的去了月月家。

  那一年,那一天,那一件事,就如同是昨天才發生的,令我記憶猶新。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我們在這種特定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著重要的作用。不管父母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我們產生某種性質的影響,我們都在模仿。我們早期的行為習慣折射著父母親的人格和行為習慣,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姥姥家是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祖孫四代人過著平靜和睦的生活。這個家庭從沒有和鄰居發生過爭吵。姥姥是個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著大掃帚把整個大院打掃得干干凈凈。舅舅家的小兒子從小跟著奶奶,奶奶還專門給他也準備了把小掃帚,讓他跟在后面比畫,還告訴他:“人的雙手是個寶,勤勞可以創造一切。”當時幼小的他雖然還聽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他愛勞動,并從勞動中體驗到了快樂。現在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部隊上干出了一番大事業。

  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帶著家庭風氣的影響;而家庭風氣不是想出來的,是由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創造出來的。如果父母的言談舉止有失規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來的教育方法也無濟于事。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我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風是我們終身的財富。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資料(3)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擋有關家風的訪談節目引起了社會上的極大關注,一時間家風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熱詞。

  家風是什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和一個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好的'家風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每一家的家風各不同,但宗旨都是弘揚傳統美德,傳播正能量。每一家的家風或用文字記載,或由口頭傳承,代代相傳,共同遵守。

  當別人都在熱議家風的時候,我也想到了自己家的家風,思來想去,記憶中似乎父母并沒有明確告誡自己家的家風是什么。因為尋找家風,記憶的閘門被打開,在對往事的回憶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父親因為早年操勞,身體一直不好,家中的一切大部分都由母親打理。母親很能干,為了多掙公分,在隊里一直當整勞力干,男人干什么活她也干什么活,而到了晚上,當男人們開始休息的時候,忙活了一天的母親又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開始掐緶子(一種手工編織的草藝品),常常我睡了一覺醒來,朦朧中母親還坐在燈光下一直在編著,深夜非常的寂靜,只有母親熟練快速編緶子的聲音,這個畫面幾乎涵蓋了我整個童年的記憶。趕集的時候,收緶子的來了,母親的緶子編的最好,也最多,價錢也比別人的高一點,母親的緶子賣了后,于是便有了飯桌上的一點肉,一條魚,或者是我身上的一件新衣服。正是母親的勤勞能干,才使我家的日子慢慢的好了起來。一直到晚年,母親還經常幫著哥哥們干點農活什么的,而做飯更是母親的強項,每次回到家,從來不用我們動手,都是他親自做給我們吃,至今還思念母親煎魚的那特殊的香味。。。。。。

  母親的孝順也讓我記憶深刻。當年父親弟兄兩人分家時,爺爺只給了父親兩間小屋,父母凈身出戶,爺爺是和大伯家住在一起的,對此父親還有點微詞,但是母親卻從來沒有怨言,只要家中做了任何一點好吃的,總是要盛上一碗讓父親給爺爺送過去,后來爺爺晚年有病了,母親也是在床前盡心的伺候,母親的孝心最終讓病重的爺爺感動不已。記憶中我還有位姥娘,當然這位姥娘絕不是母親的娘,而是父親的舅母,每年都要來我家住一段時間,母親和這位姥娘的關系特別的好,即使父親去世了,母親每年還是要接這位姥娘來家住,姥娘來住的時候,雖然那時條件都不好,母親還是盡量變著花樣改善生活,姥娘對母親贊不絕口。。。。。

  母親自小對我們要求都非常嚴格,大哥高中畢業后,在村里當了保管,掌管著全村的糧食和財物,母親經常叮囑哥哥干工作一定要仔細認真清白,那時候家里條件都非常差,家里孩子多糧食都不夠吃的,哥哥手里掌管著那么多的糧食,有著便利的條件,可是在母親的嚴厲要求下,哥哥從沒動過一點心思要往家里拿一粒糧,更沒拿過其他的東西。母親雖然沒上過幾天學,但對我的學習要求卻非常嚴格,時常督促,記得我上高中了,有次放學回家,那時候家里剛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母親讓我自己到另一間屋里學習,她陪著鄰居在那屋看電視,我在那邊學習的時候,是在禁不住電視的誘惑,便偷偷的來到那屋外,從門縫里往里看,剛好母親出來,撞了個滿懷,嚇得我就跑,母親追上后,抄起笤帚就打我的屁股,嘴里念叨著:讓你不用功。。。。。。

  母親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與鄰里關系搞得非常好,誰家要是有個什么事情了,母親總是第一個到場,幫著張羅,誰家要是有個什么難處了,只要張口了,即使自己家再困難,母親也會想辦法幫著接濟一下。一直到晚年,母親的炕頭上每天總是擠滿了人,年老的,年少的,笑聲不斷。

  如今,母親去世了,但是她的作風又延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家風可以言傳,更可以身教,樸實的母親用一生的行動告訴了我們,我們的家風就是:勤勞善良,孝順進取,老實做人,本分做事。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資料(4)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家風家規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說一說我家的家風家規。 我家的家規是“ 尊老敬老孝老”,大家一定都會很奇怪。唉?為什么是這樣的家規呀?這不是平常的禮儀習慣嗎?還真被您給說對了。

  可是就是這樣的禮儀習慣,我也在不久前鬧出了一個大事呢! 上周,遠在鄉下的外公外婆來看我,我們一家很開心,媽媽說:“源源,外公外婆來了,快去倒茶。”我說:“哦,好吧。”說著,我倒了兩杯白開水,直接放在桌子上。爸爸見狀,說:“源源,你怎么這個態度呀?外公外婆好不容易來一趟,你怎么那么不尊敬長輩啊!”我有些不耐煩地說:“外公外婆又不喝茶,干嘛要端著啊?”“不喝也要恭敬問一聲 ,咱們家的家規是“尊敬老人”,讓長輩喝茶也要雙手端著。現在,你回房間去給我寫100字的檢討書去。”爸爸生氣地說道。“哼”我氣憤地走進房間,身后還響起外公外婆和媽媽的諒解聲:“唉,小孩子,還不懂事 嗎,下一回注意就是了嗎,別生氣了啊……” 事情就這樣過去了,雖然事后我向大家道了歉,但想起這件事時,我還是覺得十分愧疚。但我明白了家風家規是什么。 除此之外,我家的家規還有:過年不說不吉利的話,吃飯要等長輩先動筷才開始吃……是家規,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規矩,是家規,讓我們這個家變得更加美好!

  有關于家風的手抄報資料(5)

  今年春節期間,看到央視記者在做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調查,他們在大江南北,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會問“您的家風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當然也是千差萬別的。看著每一期調查,雖然沒有記者采訪我家,但是我也開始自問自己,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訴了我,我家的家風是什么。

  奶奶給我講了個她們時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時候,由于社會正處于貧窮時期,食物極度匱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要養活好幾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爺爺經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糊口,別說吃好的了,能有點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錯了,奶奶說,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餓,你爺爺那會不知道啥叫飽,爺爺常常為了讓爸爸和他的兄弟們能多少補充點營養,會把攢下的白面給他們吃,自己吃的是粗糧,在那個時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問爺爺,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爺爺對他的孩子說,我胃不好,不愛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給你們吃!爸爸和他的兄弟們那會太小了,不會理解爺爺的意思的!最后爺爺因為天天吃那些粗糧,得了胃癌去世了,后來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知道了那句話的真相!奶奶講完這個故事后,我眼睛濕潤了,我理解了愛怎么樣傳承的,無私的愛無關歲月苦難,無關時間空間!

  聽完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長歲月里發生在身邊的家事,讓我逐漸得領悟了自己家的家風。這些年每年三十兒,爸爸都會去邀請一個人過年的左右鄰居,親朋好友,即使陌生人,會真誠的把他們邀請到家里來一起過年,我很是不理解,大過年的,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這點想法,他告訴我“在一起圖個熱鬧,多雙筷子的事,人要有愛心”隨著歲月的積淀,越來越理解爸爸的話,不管在哪里,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愛,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兒都有不是家人的親人來我家吃飯,和他們一起微笑,碰杯,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

  后來我又問媽媽,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媽媽因為不善言語,并不能準確表達她的理解,但是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在家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的人,睡的總是最晚的一個,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學,她總是按時給我們做好每一頓飯,從來不會怨言,不會煩惱,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個吃飯的人,她的淳樸、善良多少植根在兒女的心里。

  聽完那個時代的故事,回憶起成長中的事,我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爺爺用有限的生命詮釋了無私的愛,并把愛傳遞給我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她他們用行為教導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傳承那歲月沉淀下來的精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