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2、通過操作、觀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觀念。
教學重點: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清楚的表述圖形的旋轉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基本圖形卡片、帶有小方格的紙
教師準備
多媒體演示文稿、紙做小風車。
教學時間:2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在游戲中導入新知
1、教師手拿風車走向講臺。
問:同學們,認識它嗎?玩過嗎?在今天這個舞臺上你敢玩嗎?
找一名學生上臺展示玩法。
問:在你玩的過程中,這個風車的風葉是怎樣運動的?它又是怎樣旋轉的呢?
2、看了剛才這位同學的精彩表演,大家是不是也想玩一玩呀?那么就請同學們想辦法讓手中的東西、桌子上的東西、包中的東西旋轉起來,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最會玩?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1、剛才,老師看了一下這位同學的玩法,這位同學的玩法很獨特,我們就請到前面來展示一下他的玩法。
你能用語言具體描述一下它的旋轉過程嗎?(說清繞哪一點、按什么方向旋轉,旋轉的角度)
1、剛才大家都讓自己手中的東西旋轉了起來,玩的開心嗎?下面我們換一個玩法。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們讓一個基本圖形旋轉起來,會形成什么樣的圖案呢?
2、大屏幕呈現一些美麗的圖案。
這些圖案美不美?這里的每一個圖案都是經過一個圖形的旋轉而得到的,今天我們就走進圖形旋轉的天地。
板書課題:圖形的旋轉
二、在實踐中探索圖形的旋轉過程
1、請大家繼續欣賞這些美麗的圖案,他們分別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經過旋轉得到的呢?下面我們就這兩幅圖為例來探討一下。為了方便大家清楚表述旋轉的過程,我們可以先明確一下他們的位置。請大家在學具中任選一個圖形,親自演練一下他們的旋轉過程吧!
2、學生演練圖形旋轉的過程。
3、找同學在實物投影上邊說邊演示圖形的旋轉過程。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說清楚圖形是繞哪一點旋轉,按什么方向旋轉,旋轉的角度。
4、教師在學生演示完以后要追問:還有沒有其他的旋轉方法?
5、教師在大屏幕上呈現這兩幅圖的旋轉過程,進一步引領學生觀察和說清楚圖形的旋轉過程。
三、小結圖形旋轉的要素
1、大家今天不光玩的開心,我們還在玩中學到了知識。請大家思考:我們怎樣清楚的表述一個基本圖形的旋轉過程呢?
2、學生討論后匯報。
3、結合學生匯報
4、提出建議:希望同學們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在以后的學習中,選擇一個圖形創設一幅自己喜歡的美麗圖案。
附板書設計:
圖形的旋轉
1、中心點
2、旋轉方向
3、旋轉角度
《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2圖形的旋轉一課是課標修訂后關于圖形與變換這一部分的內容。在新課標中在圖形與幾何一節中新增了一部分內容,比如圖形的平移、圖形的旋轉、圖形的軸對稱變換等,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知識,從而發展空間觀念,提升抽象思維能力,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
1、小學設置圖形變換內容的意義
小學數學為什么要學習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變換這部分知識?學習它們究竟有哪些價值?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就其內容來說,圖形的旋轉是圖形變換的一種形式。圖形變換這部分內容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新增加的知識,其改變了人們靜止觀察世界的傳統方式,提倡從運動變換的視角研究幾何問題。二是從小學生認識世界的角度來說,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與變換相關的現象,像機械傳送帶、升降的電梯、旋轉的電風扇等,我們希望學生以一種數學的眼光去認識這些現象。
2、圖形的旋轉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要求
課標的三個學段里面都涉及了圖形的旋轉,那么這部分內容在不同學段當中的具體要求又是什么呢?其實課標中將圖形的變換之圖形的旋轉這部分內容的具體目標分為了三個學段:第一個學段:結合實例感知旋轉現象;第二個學段:了解圖形旋轉的相關內容,能獨立在方格紙上畫出其圖形旋轉90度后所形成的圖形;第三學段:探索并理解圖形旋轉的本質及其基本規律,根據題目要求作出旋轉后的圖形。這三個學段的目標設置是由易至難,是一個逐漸由直觀思維上升至抽象理性思維的過程。這節課執教的圖形的旋轉就是繼續和學生積累感性認識,形成初步的旋轉概念,即能夠識別旋轉現象,會畫圖。縱觀三個學段的教材,本學段內容其實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關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用原有的舊知識推動四年級新知識的學習,又要為中學學習相關性質等打下基礎。教學時我們需要把握好具體目標,除了立足教材,還需了解學生。
3、對學生的學情分析
(1)需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構成:三年級下期的學生已經接觸過了圖形的平移、旋轉及軸對稱變換,通過具體實例能夠辨別這三種基本變換,但這種辨別是淺層次的,在認識上還處于一種初級階段。
(2)需要關注學生因年齡不同從而引起的思維變化特征: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事物感到新奇,從而會好動,他們的思維還是從具體形象的物象感知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一個階段,所以他們在進行抽象思維時還具有相當大的`主觀性。
4、圖形的旋轉教學的實施與反思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將本節課分為三部分:
第一,認識順時針、逆時針的概念。
第二,理解角度旋轉的概念。
第三,基本掌握簡單圖形的旋轉變換方法。
教學時,可利用教具——鐘表,根據分針的旋轉規律,認識說明什么是順時針方向(與分針走向相同的方向);然后讓學生指出時針、秒針的旋轉方向是什么方向,從感官上幫助學生建立順時針旋轉的基本概念;其次說明與指針走向()的方向為(),這個讓學生自己嘗試回答。舉例強化訓練學生對順、逆時針方向的認識:大風車、生活小區門口轉桿、酒店旋轉門、自行車腳蹬前進方向等,讓學生結合前面學習的基本概念來分析并正確說出其運動方向特征。在描述過程中強調繞著某某旋轉,幫助學生準確描述旋轉現象的同時,可于潛移默化中滲透旋轉中心知識。究竟旋轉到哪里?需要一個準確的數字來描述,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旋轉的角度了。至此,學生就可以利用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與旋轉角度)正確地描述旋轉現象了。之后開始本節課的難點教學:正確畫出旋轉后的圖形。首先出示題目:你會把方格紙上的三角形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度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建議他們用書后剪下的實物三角形進行旋轉操作,再把正確位置畫下來,之后的交流很重要,是幫助學生正確掌握畫旋轉圖形的方法。
課后反思:
通過這節課學習,學生不僅能正確描述一些旋轉現象,也明白了不管是平移也好、旋轉也罷,畫變換后的圖形,抓住對應點或對應邊很重要,這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為了達成目標,設置了教學重難點,為了攻破重難點,又將整個課堂教學分成了三個部分。從教學效果上來說,如何描述旋轉現象是學生掌握旋轉的關鍵要素,形成了一種將某圖形繞著某點順(逆)時針旋轉()度固定表達方式;學生在畫將某簡單圖形旋轉90度后的圖形時,可以抓住關鍵線段先進行旋轉,待畫出對應線段后只要再連接另外的端點,即能達到目的。這些目標的達成將為學生以后第三學段學習旋轉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從而不斷地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生的知識生長如同花開,花開需要時間,需要教師盡心盡力地培育。我們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便可靜靜等待學生知識之花盛開!
《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3教學內容:
教材第5頁例3和例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
2、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生活實際,能初步感知旋轉現象,探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3、讓學生在上述活動中,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能正確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過程:
一、教學旋轉的含義
1、教學例3(出示教具鐘表)
2、引導學生觀察鐘表的指針,并思考:指針從12到1是怎樣旋轉的?繞著哪個點旋轉?是按什么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指針從12繞點o順時針旋轉30°到1)師演示指針由“1”到“3”。
問:這次指針又是如何旋轉的?(指針從1繞點o順時針旋轉60°到3)師演示指針由3到6。
生反饋:指針從幾開始?是繞哪個點旋轉的?怎樣旋轉?旋轉了多少度?
通過學生交流,老師引導,弄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呢?(風扇、陀螺、鐘表、車輪、風車……)
3、板書課題:旋轉
4、歸納總結旋轉要素(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旋轉度數)板書:點方向度數
二、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出示課件)請學生說一說,在風的吹動下,風車是如何旋轉的。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90°。思考: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呢?(小組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師引導:(一是由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二是根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三是根據對應的線段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四是根據對應的點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2、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不僅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
3、概括旋轉的特征和性質。師:剛才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變了,那么什么沒有變呢?(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點o的位置沒有變;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4一、游戲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幸運大轉盤:轉一轉轉盤上的指針,你想玩哪一種,看看你幸運嗎?
師: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學會智慧地思考,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轉盤上指針的運動方式,在三年級我們已經有一定了解,叫旋轉。請看大屏幕(轉桿的關和合),在小區門口看過這個轉桿嗎?轉桿的運動方式是(學生一起說)
師:對了,轉桿的打開和關閉也是旋轉。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旋轉。(揭示課題:旋轉)
二、探索線段旋轉,體會旋轉三要素
1、對比研究轉桿的運動
(1)用手勢來比劃轉桿的運動
轉桿的打開、關閉是旋轉運動,今天我們就以這個為例來研究。舉起右手,用手臂來表示轉桿,一起來做做打開、關閉的運動。
(2)討論:轉桿的打開與關閉這兩次旋轉運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你們覺的打開、關閉的運動完全一樣嗎?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交流。
不同點:這兩次旋轉的方向不同。你們知道轉桿關閉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為什么叫順時針方向呢?(顯示鐘面是時針的運動)那和鐘面上相反呢?叫逆時針方向,這里轉桿的打開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來表示這兩個方向。
相同點:都繞著一個點在旋轉,這個點就是旋轉的中心點。都旋轉了90度。
(3)小結
剛才我們學了旋轉重要的三個特點:中心、方向、角度。其實所有的物體的旋轉都是這樣圍繞中心不是順時針就是逆時針旋轉的,都轉有一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顯示旋轉的圖片時鐘、折扇、風車)
2.鞏固練習
剛才我們認識了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度,你們能利用這些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a、:多重的物品可以使臺稱上的指針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演示將一袋鹽放入盤中)取出物品指針又是怎樣旋轉的呢?
b、請看,老師這里還有一個轉盤呢!誰愿意和老師合作玩“我說你轉”的游戲:(老師提要求,學生轉動轉盤)
請把指針從A點順時針旋轉90,轉到(),再把指針從B點逆時針旋轉90,轉到()。
要想清楚地知道一個物體是怎樣旋轉的,就得把這三方面說清楚。
結合三方面說說線段AB是怎樣旋轉的
線段AB繞()點()時針旋轉()度。
為了幫助學生構建準確的概念,本環節從直觀感知,動手演示,深化理解三個層次展開教學,并用動作的形象性來彌補語言描述的不足。學生在找一找、說一說、轉一轉中,深刻理解了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三、探索圖形旋轉90度,培養空間觀念
剛才我們是把指針、轉桿旋轉90。你們知道嗎?圖形也可以旋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把一個圖形旋轉90度。(把板書補充完整:圖形的)課件出示例2:
(1)問:誰知道“繞A點旋轉”是什么意思?怎么轉呢?(兩種方向)
(2)先來順時針的方向轉,轉到90度一塊喊停。你們怎么看出是饒著A點旋轉了90度的。(旋轉前的AC到旋轉后的AC是90度,有誰是從不同的邊看出的嗎?AB到AB。還能從別的邊看出嗎?其實BC邊也是旋轉了90度,只不過用BC來判斷不直觀,有點困難。所以聰明的你們都喜歡找AB、AC,AB、AC都是與中心相連的兩條邊。既好找又直觀。
(3)在來看逆時針旋轉90度,老師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請你們先在頭腦里想象出旋轉后的形狀。用手勢來表示。請學生來比一比。如果讓你畫出來你會畫嗎?試一試,說說你是怎么畫的。交流有什么方法可以畫的又對有快嗎?確定一條邊旋轉90度,連到哪里有點困難,看來要找兩條邊然后連起來。這兩條邊是隨便的兩條邊嗎?都聯著A點。畫一畫,驗證轉一下。
(5)鞏固練習(“想想做做”2)
剛才大家通過動手、動腦,把三角形旋轉了90,并畫出旋轉后的圖形,現在你們想試試其他圖形嗎?
a、(課件出示題目)讀題明確要求,請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片和三角形小旗,按要求在方格紙上旋轉并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b、誰愿意上來給大家介紹你的做法?(展示、交流、評價)
c、(課件演示,圖形旋轉后畫線,并標上弧線。)
師:為了表示旋轉的方向,還要在圖形相對應的某一組對邊之間畫出弧線,標上箭頭。(請學生在自己的圖中標上旋轉方向)
[將圖形在方格紙上旋轉90是本節課的難點,所以在教學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與空間,從借助實物旋轉到引導學生學會徒手旋轉,設計了很多小環節,層層遞進,使教學落到實處。既有獨立操作又有合作探索,使學生在交流、展示、傾聽和評價中逐漸探索出將圖形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方法。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思維拓展(“想想做做”3)
圖形的旋轉非常有趣,其中也有許多奧秘,請看下面三組圖形。
1、讀題,明確題意
2、先獨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
3、小組交流。(重點說幾號圖形繞哪個點按什么方向旋轉多少度)
4、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5一、學生起點分析
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學生已對平移的基本性質有了的認識,能否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質來學習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能否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成了本節課學習的重要任務。
二、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實例,讓學生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作法.
2.確定一個圖形平移的位置的條件.
能力訓練:
1.對具有平移特征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畫圖和動手操作等過程,掌握畫圖技能.
2.能夠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情感與價值觀:
1.通過畫圖,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對具有平移特征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畫圖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審美觀念.
教學重點: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作法.
教學難點: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作法.
三、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環節復習回顧平移的基本性質,引入課題
如圖,將線段AB平移,得到線段AB,則圖中的線段有怎樣的位置關系?有哪些相等的線段?
通過對上節課內容的回顧:經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AA∥BB且AA=BB,AB∥AB且AB=AB)
如果給出了線段AB,也給出了平移方向和平移距離,你能作出選段AB經平移后的對應選段AB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簡單的平移作圖.
第二環節觀察操作、探索歸納平移的作法
⑴已知線段AB和平移距離及方向,求作AB的對應線段AB。
讓學生觀察、動手畫圖。
得出已知平移距離和方向的作圖:過A作平移方向的平行線,在平行線上沿平移方向上截取線段,使其長度等于平移距離,即得點A的對稱點A。點B的對應點B的做法同上。
(2)已知線段AB和平移后點A的對應點A,求作AB的對應線段AB
和上面的(1)相比,這里的新問題,不知道平移距離和平移方向,而只知道某點的對應點,該怎么辦?鼓勵學生思考、交流、動手畫圖。
連接A,A,得到線段AA,則AA的長度就是平移距離,有A到A的方向就是平移方向。于是問題轉化為前面已經解決的問題了。
在這兩個問題的畫圖中,若有學生有不同的畫法,應鼓勵學生交流、討論。這時,可以思考:“畫出選段AB的方法只有(1)中的方法嗎?還有沒有其他的畫法”。若學生在處理簡單的線段問題時,畫法比較單一,這個討論可以放在(3)之后。
(3)將(2)中的圖形略微復雜化一些。已知平面圖形以及該圖形上的某一點經平移后的對應點,求作平移后的平面圖形。
例題1經過平移,△ABC的頂點A移到了點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留給學生完成。在學生完成平移的作圖后,根據前面的若干個作圖問題,增加“議一議”內容。
①還有什么其他方法,作出△DEF嗎?
②確定一個圖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知道原來圖形的位置外,還需要什么條件?
對于①,教師要幫助學生整理平移作圖的常用方法以及這些作法所依據的原理。
方法一:過點B、點C,分別作線段BE,CF,使得它們與線段AD平行且相等,連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圖形。
方法二:過點D分別作出與AB,AC平行且相等的線段DE,DF,連接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圖形。
方法三:因為平移后的圖形與原圖形是全等,所以過點B作線段BE,使得它與線段AD平行且相等,得到另一個對應點E(或者過點D作與AB平行且相等的線段DE,得到另一個對應點E)后,按原方向作△ABC的全等△DEF。
對于②,確定一個圖形平移后的位置的全部條件為:
(1)圖形原來的位置(2)平移方向(3)平移距離.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有這三個條件都具備,我們才能準確地找到一個圖形平移后的位置,進而作出它平移后的圖形.
第三環節課堂練習
1.如圖,將字母A按箭頭所指的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圖形。
解:在字母A上,找出關鍵的5個點(如圖),分別過這5個點按箭頭方向作5條長3cm的線段,將所作線段的另5個端點按原來的方式連接,即可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圖形。
2.將圖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圖形。
3.圖中的窗欞輪廓是由一個半圓和一個矩形組成,試作出這個圖案向左平移10格后的圖案。
解:分別確定矩形的四個頂點和半圓的圓心,向左平移10格后的位置,畫半圓(以“圓心”平移后的位置為圓心,以6格的邊長為直徑),連線即可。
第四環節課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作平面圖形平移的圖形,進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性質,并且還知道要確定一個圖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有:
①此圖形原來的位置
②平移方向
③平移距離等三個條件.
在作圖時,要注意語言的表達
第五環節課后作業
1.必做習題:習題3.22,3,4
2.選做習題
(1)如圖,正方形ABCD邊長為4,沿對角線所在直線l將該正方形向右平移到EFGH的位置,已知△ODH的面積為92,求平移的距離。
(2)如圖,在△ABC中,D,E是BC上的點,且BD=CE,求證:AB+ACAD+AE。
四、教學設計反思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通過對上節課學習的平移的基本性質的復習,為新知的探索作好鋪墊,進而引出新課課題簡單的平移作圖。在例題的選擇和設計上,循序漸進,前一題往往是后一題的基礎,后一題通過化歸都可轉化為前一題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滲透數學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化歸。
在練習的設計上,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逐步熟練應用平移的特征、平移作圖的方法,從而體現數學的價值;同時,設計了不同難度的習題,提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圖形的旋轉一》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旋轉》教學設計12-25
《探索圖形》教學設計10-01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10-01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9-05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5篇)09-06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5篇09-06
二年級《旋轉》教學設計11-25
《祝福》高一教學設計10-26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12-25
《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