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怎么畫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怎么寫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怎么畫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怎么寫

日期:2023-03-05 06:28:5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美術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篇1

  課題:

  前前后后

  施教時間:

  9月14日——9月22日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后關系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后關系。

  2.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課件。

  學生:剪刀、膠水、彩色紙、繪畫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活動一:

  課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課隊、氣球升空、兵馬俑、林間小路等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影視資料。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說一說什么在前,什么在后。這些圖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規律?(近大遠小)

  可別小瞧前前后后,其中還有不少的奧秘,來,讓我們一起去發現!

  啟發學生回憶自己以前看沒看到過類似的現象,并舉例說明。

  教師舉例:

  1.把一樣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后面,就會產生前后的感覺。

  2.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也會產生前后的感覺。

  活動二: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現前后關系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后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的前后關系?找一找語文、數學等課本、課外讀物的插圖上是如何表現景物的前后關系的,有哪些畫法值得我們學習?

  教師在黑板上畫升國旗時前面的旗臺和升旗手,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添畫兩隊升旗的隊伍,并請大家討論、分析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么比較合理?(先畫前面的)

  活動三:

  小組討論,選定一個主題,以繪畫形式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

  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評價與總結: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布置下節課帶剪貼工具。

  札記:剛講完課,一個調皮的孩子就抗議:我這么高,為什么讓我坐在前面!這不符合“前前后后”的規律!其他同學紛紛指責:誰讓你上課不聽講,老師不看著你能行!我鼓勵他說:“別灰心,只要你努力進步,老師就會讓你坐回原位,那時候就符合前后規律了!”這下大家都高興了。

  第二節

  活動一:

  出示幾件粘貼作品,請同學們比較:哪件運用了近大遠小的規律,用了的和沒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畫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樣,又沒有前后遮擋關系,這樣的畫面又會給人什么樣的感受?

  把這些作品發到各小組,請學生們仔細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時哪里的應該大些,哪里的應該小些。粘貼的時候先粘前面的還是先粘后面的?

  總結:

  物體通過逐漸縮小尺寸,就會產生在后面的感覺。

  只有先貼后面的,再貼前面的才能正確的表現出前后遮擋以及近大遠小的規律。

  活動二:

  小組討論,從“風景、”“靜物”“場景”中任選一個主題,小組集體進行剪貼創作。

  提示:除了大小以外,還要考慮到不同顏色帶給我們的遠近感覺。

  學生分組制作,教師指導。請學生隨手將剪下來的紙屑放進自備的塑料袋中,這樣課后收拾比較方便。

  活動三:

  “前前后后”粘貼作品展,請同學們以參觀畫展的形式進行互相評價,評價標準是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課后拓展:

  尋找、收集與本課有關的世界名畫,并用簡單的語言加以書面評論。

  札記:

  我們今天做了一個搶答游戲,請五名學生站成一排,教師快速提問:“劉洋在萬蕾的前面還是后面?萬蕾在高朋的前面還是后面?……”通過三輪快速搶答,決出了三位優勝者。我請這三位同學談談自己取勝的訣竅,最后得出結論:觀察力和口頭表達力。我告訴學生們,今天我們就要靠觀察力和表現力來學習,在后面的學習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觀察力自然很棒。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篇2

  [智育目標]:

  通過多種繪畫形式表現物體前后關系,運用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素質發展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樂。

  [教學重點]:

  找出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教學難點]:

  用繪畫形式表現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影像資料或課件。

  繪畫工具、剪刀、漿糊、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游戲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學是怎樣跑的.?)。

  2.導語:同學們,可別小瞧了前前后后,這其中還有不少的奧妙呢,來,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好嗎?

  (板書課題)

  二、觀察·發現

  1.欣賞來自生活的圖片。

  2.欣賞繪畫形式的圖片。

  3.觀察圖片中的景物是怎樣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后后的?前面的物體與后面的物體看起來有什么區別?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前后排列的物體,有一個“近大遠小”的規律。

  5.請說說看你以前有沒有見到過“近大遠小”的現象?

  三、探索·體驗

  1.討論:你以前的繪畫是怎樣表現前后關系的?現在你準備如何表現?

  2.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繪畫主題、形式以及繪畫的順序。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教師指導內容:繪畫順序、繪畫比例、顏色的搭配、廢紙屑的處理等)

  4.創作點評,體驗創作的快樂。

  四、拓展·延伸

  請試著用今天所學的“近大遠小”的規律,把你對作品的評價寫出來。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篇3

  教材分析:

  繪畫中表現前后的遮擋關系,能增強畫面的空間感,令畫面層次更豐富。本課通過學習繪畫法和拼貼法,讓學生建立用美術語言表現前后空間感的意識,為以后的美術表現作鋪墊。

  物體由于前后位置不同,會產生前后遮擋變化。生活中事物的前后遮擋關系無處不在,提醒學生做一個有心人,觀察這一美術現象,并學習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中的美術現象。

  本課教材提供了多幅有前后遮擋關系的圖片,啟發學生用美術思維來看身邊的世界。教材中秦始皇陵兵馬俑實景照片旁,配有簡筆畫示意圖,一方面表現前后遮擋關系,另一方面還傳達出一個信息:身高差不多的陶俑,由于擺放的位置逐漸退遠,給人近高遠低、近大遠小的視覺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兩種表現方法,一是剪貼法,即由遠及近的粘貼順序,便于學生理解前后遮擋關系;二是繪畫法,即教材下方的三幅學生繪畫作品,較好地體現了遮擋、近大遠小的關系,為學生進一步構思自己的作品作好鋪墊。

  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教學采用以下環節:找生活中的前后現象——游戲探究,對比感知——欣賞感知——探究遠近關系——剪貼法表現前后、遠近關系——展示評價。第二課時教學繪畫法表現前后,即先畫前面的,再畫后面的,被遮擋住的地方就不畫。通過欣賞表現前后、近大遠小現象的繪畫作品,使學生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物體前后遮擋產生的空間美感。

  教學建議:

  (一)引導階段

  情景導入:兩只玩偶爭寵,排隊爭第一。一會兒玩偶A跳到前面來擋住玩偶B,一會兒玩偶B跳到前面來擋住玩偶A,讓學生判斷誰在前、誰在后。

  揭示課題:前前后后。

  (二)發展階段

  1、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遮擋現象,判斷什么物體在前,什么物體在后。

  出示書中的知識窗:把一樣物體放在另一樣物體的后面,就會產生前后的感覺。

  2、游戲探究,對比感知,前后遮擋產生的層次美感。

  (1)教師出示用吹塑紙剪的五個水果,教師拼擺無任何遮擋的零散的效果,請學生說出感受。

  (2)各組游戲,隨意拼擺,嘗試探究怎樣擺放物品更具有美感?

  (3)展示交流,得出結論,畫面要有局部遮擋,才會有層次感。

  3、欣賞感知。

  課件出示資源包中有前后現象的作品圖片,學生感知前后關系使畫面更生動,更符合視覺審美。

  4、探究遠近關系

  (1)欣賞書中秦始皇陵兵馬俑圖片,為什么一樣高的陶俑看上去會有的大,有的小?有什么規律?學生討論、交流。

  (2)出示書中知識窗:通過逐漸縮小物體的尺寸,產生遠近的感覺。

  (3)課件出示生活中近大遠小現象的圖片,拓寬學生思維,請學生說一說這種現象給自己的感受。

  小結:畫面中有前后遮擋及遠近的不同,能使畫面更豐富,更生動。

  5、怎樣把剛才發現的前后、遠近關系表現出來呢?

  (1)各小組繼續玩老師提供的剪貼半成品,各組學生試著擺一擺,想一想先粘貼什么,后粘貼什么。

  (2)分組交流,得出結論。先粘后面的、遠處的部分,后粘前面的、近處的部分。

  (3)學生看書中步驟圖,自學,明確方法和步驟。

  6、啟發構思

  你想表現怎樣一幅有前后關系的、遠近感覺的畫面?

  (三)實踐階段

  習作要求:

  1、用剪貼法表現一幅有前后關系、遠近感覺的作品。

  2、剪出物體外形輪廓——拼擺出前后關系——由遠及近粘貼作品。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展示習作,同學間相互找一找畫面中表現前后、遠近關系的部分。師生參與評價,肯定優點,對表現不足的部分提出完善建議。

  (五)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收拾、整理,維護環境衛生。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后關系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例舉“近大遠小”的現象。

  2、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后關系。

  3、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交流課前觀察的結果,教師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影像資料等。說說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規律?舉例說明。

  二、發展階段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前后關系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后,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前后關系?教師可以為學生的作業指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后自主命題,并選擇一種作業形式(繪畫,拼貼,或兩者結合)。

  繪畫之前可以與學生探討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么比較合理?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課后拓展

  尋找,收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世界名畫,并用簡單的語言加以書面評論。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前前后后】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參考11-27

三年級上冊美術《刊頭設計》教案10-05

青島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1-28

湘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課程教案11-27

人教版小學美術上冊教案匯總11-27

三年級上冊美術今天我值日教案11-29

【實用】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精選12篇)09-13

 三年級美術上冊字的創意設計的教案11-30

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4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