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年級家長溝通
導語:家園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何與家長溝通。其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效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和一年級家長溝通呢?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當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教育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家校合作的基礎則是教師,特別是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這是家校之間能否建立良好關系的關鍵。老師和家長一起探討交換看法,熟識學生特點,了解學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數,對癥下藥。與此同時,老師還要擔當起家長教育顧問的責任,定期與家長交心、協調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學生,使他們能夠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只有家校經常聯系,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統一思想,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與學生家長交往,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力量,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呢?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提高自身修養,用愛打開心靈之門。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師德修養。師德修養最可貴的就是為人師表,樂于奉獻。作為一名老師,在與每一位家長的談話中,一定要能反映或體現我們老師對學生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把他的孩子交給你教育能令他感覺放心、安心。作為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走到一起來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我們教師的無微不至,無限關愛,無私奉獻,也離不開家長的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辛萬苦,更離不開學生自我激勵,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只有三股繩擰到一起,才能發揮最強、最佳功能,只有三根弦同時奏響,才能奏鳴出一個燦爛的明天。為了我們美好的理想,我們必須一起努力,實現這個理想。老師愿意從一點一滴做起,平時多多觀察孩子、關心孩子,善于打開孩子的“心鎖”。
二、以時刻關心學生為突破點,贏得家長的充分信任。
在日常的班務管理和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老師要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關心他們的,因為家長真正關心的是:老師是不是關懷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師采用何種溝通方式,都應讓家長覺得老師真心誠意地關心自己的孩子。這種感情的投資,不僅是日后開展老師工作的基礎,而且還是老師跟學生、跟家長取得互信的基礎。因為學生們回到家里通常會跟家長們說,他們的老師怎樣怎樣,特別是一些平常很少得到老師關心的學生,他們很可能會在家長面前像邀功一樣,說老師怎樣關心他,以此來證明他在學校的表現正在進步著。這樣,我的感情投資就不僅收回了成本,還得到了一筆利潤,那就是引起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使他們主動想與我聯系,而不是在學生出現了情況以后,才被迫向家長投訴,然后企圖把家長拉攏過來,跟老師一起去對付他的孩子。另外,老師跟家長溝通時要注意適當表達自己對學生的關心,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那么事前就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老師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再譬如學生病后的一個問候電話,學生家庭有困難后的一次家訪等等,家長往往會很受感動,感激老師對他孩子的關心,彼此之間可能出現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長的信任和支持自然就產生了。
三、信任尊重家長,做到胸襟開闊。
尊重家長、善待家長,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擺正擺好自己與家長的位置 。家長與教師一樣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都肩負著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長的教育。我們教師與家長加強聯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師與家長其實是同盟軍,家長和教師一樣應該對孩子的成長起教育、引導和示范作用。家長與教師之間不存在身價、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師與家長若能夠相互信任,相互激勵,則會出現友好、愉悅和互相合作的氣氛,所以教師要以真誠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他們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討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老師要意識到每位家長都希望有個引以為榮的子女,都那么要強、愛面子。教育是理性的行為,與家長的溝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當學生有錯時應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但要理解家長的難處,不能訓斥家長,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轉嫁給家長。要尊重家長的情感,對家長做到溫和有禮,以商量談心的方式來交流教育孩子的得與失。家長如果針對老師的工作提出意見,要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做到寬容大度,胸襟開闊。只有這樣,以情動人,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達到同家長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以平等公正為立足點,架設雙方的溝通橋梁。
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么樣的差異,從他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的那一天起,家長與老師就開始了共同的歷程——教育好孩子。因此,老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自己的關注或重視。也就是說,老師不能人為地把學生和家長分成“三六九”等。特別是碰到學生問題且涉及到雙方家長,老師在接待家長時絕不能帶著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權度人,以財量人。教師應一碗水端平,親切熱情、禮貌待人,是非分明。老師“為人師表”,是學生效仿的榜樣,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老師的理論水平、道德修養、處事原則等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平等公正地處理問題,不僅能使問題得以順利、愉悅地解決,也能拉近老師與家長的距離,有利于教育學生,也能提升自己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從而使老師、學校具有廣泛而積極的社會影響。事實證明,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老師合作。有些家長,與老師交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老師就應注意營造輕松的氣氛,不以教育者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家長交談,不用“必須”、“應該”等詞語要求家長怎樣做,孩子的錯更不會責怪家長,而是尊重家長,積極接納每一位家長,把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傾聽家長的話,引導家長提出寶貴建議,答應家長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一定會盡力而為,如果不能辦到的我也坦然相告爭取家長的諒解。在與家長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長的意見,常用的句式是“您看這樣行不行”、“您覺得這樣好不好”等。這樣,讓家長感覺到得到老師的尊重,更從感情上拉近了距離,與家長的談話自然就輕松多了,家長也就會經常愿意主動和老師聯系和溝通了。
五、以靈活有效的溝通方法為著眼點,區別對待不同類型的家長。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所以,老師應重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更要講究語言的藝術。
老師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老師應對學生家長的文化修養、職業背景以及他們對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及時、客觀、全面地向家長反映其子女的表現情況。在談情況時,要克服對優生家長談優點,對差生家長談缺點的習慣,也要防止報喜不報憂的老好人心理。對于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要說全面,說透徹,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與家長共同商量解決辦法的意愿。事實證明,當老師同家長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時,才能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才能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雙方互通情報、互遞信息、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學校的工作要想順利開展,必須要有家長的密切配合,而家長與學校密切配合是與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分不開的,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與家長有效溝通。
六、聽取家長意見,共商育人良策。
學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一般來說,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了如指掌,能較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在家里的情況。教師如果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利用家訪、家長會和電話經常同家長聯系,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改進自己的工作,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師的威信,而且對老師全面了解學生,進而管理好班集體有很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當我們合理地開發教育資源的時候,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新理念。
【教師在與家長交流時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一、要開誠布公。老師對學生要有一片赤誠之心。要為學生成長而憂,為學生進步而急,與家長談話時要坦誠相見,推心置腹。一般情況下,老師應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介紹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并誠懇地指出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贏得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信賴,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二、要動之以情,要曉之有理。老師要營造好和諧的談話氛圍,在家長來校之前理好談話內容及主題,做到心中有數。語言平實而忠懇,讓家長有親切感,千萬不能漫不經心,讓家長產生失落感。通過雙方的情感交流、信息傳遞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要實事求是。老師與家長交流學生的問題時,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切不可當著家長的面,盤點學生的過失,更不能不調查實情,而“添油加醋”,將“恨鐵不成鋼”的怨氣、牢騷嫁接給家長。要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的過失,向家長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學生都會有缺點,同樣,學校里不可能存在一無是處的學生,再調皮搗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會有閃光點,關鍵在于老師要善于發現其閃光點并及時對其進行必要的引導,強化其優點,逐步轉化。
四、要虛心傾聽。老師要充分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幫助家長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子女,取得他們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要虛心傾聽家長的意見,聽一聽他們的教育觀,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視了學生身上的某些閃光點,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老師面對的家長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從事不同的職業,年齡、性格、文化修養等方面都有差異,因此,與家長交談時要因人而異,在交談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說話的態度和語言的技巧,盡量積極地、正面地、具體地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減少“告狀”的情況;與文化修養較高、重視教育的家長交談時,可與他們一起探討教育現狀,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與文化修養層次低的家長交談時,應和藹可親,多談一些實際的問題,并且要以尊重、虛心的態度對待家長,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懂教育,認為自己比家長高明。這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用心傾聽,給予回應。我們老師應積極、主動的關注他們,經常的與他們保持聯系,并注意溝通的方法交流的地點,以尊重為先,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孩子的關愛,以我們的真誠引得家長的合作。在這里也讓我更深的體會到,與家長面對面的交談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對那些“挑剔”的家長。
五、采用角色置換法,用情和家長溝通并掌握一些溝通技巧。有時一句很普通的問候,一種愉快的語調,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我們老師常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來和家長探討孩子的問題,但是,在當今社會,做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在共同教育好孩子這一目標的前提下,我們老師有時也要替家長著想,站在家長的立場上,實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家長謀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贏得了家長的信賴,那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們沒有誠心,不知道為家長著想,一味的追究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之責,最終我們只會將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長的配合。所以教師和家長溝通時,要做到換位思考。我們只要能從換位體驗中做到換位思考,就能與家長達到最佳的交流狀態,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從而達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六、“文明用語”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潤滑油。
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多使用文明用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常用的文明用語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過得好嗎?
⑵.您有空嗎?我們談談您的孩子好嗎?
⑶.謝謝!多虧您的支持與幫助,這件事才辦得這么好。
⑷.請您放心,我們會記著提醒他……。
⑸對不起,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嗎?
(6)您好,需要我的幫忙嗎?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進步很快。
⑻.請問您是來接哪位孩子的?
⑼.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
⑽.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
為了使學校和家庭合力育人,老師必須在尋求有效的解決學生問題的方法時,應該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與學生家長溝通,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地點。人人都有情緒化或心情不佳的時候,那么此時就不是與家長進行交談的時候,與家長溝通,應先間接地向學生了解其家中的情況,以便決定是否適合與家長交談。
第二,與家長溝通要善于傾聽,多數老師約見家長時,說得多聽得少,只顧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數落,情緒發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長的耳朵也塞滿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氣。我們要時刻保持親切的`笑容,去面對他們,去體諒做父母的心情,以一個教師特有的耐心去面對他們,通過換位思考去了解他們,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們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要深入淺出,將大道理說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作了錯事之后是不會向家長說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老師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可以應付自如了。
何提高溝通的效果,是大家關注的問題,以下就是一些交流中常用的方法:
一、贊美法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老師要多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表揚孩子的優點、成就,并且因人而異,運用共同語言。老師如與家長語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語言的運用,就難以溝通。對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關心教育的家長,溝通時就要找好切入點,滿口“教育理念”,家長哪里聽得懂。應針對不同對象,轉化成家長能理解的語言,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若進行電話交流注意電話中的語辭和聲調。電話看不到對方表情,所有的感覺、印象都來自電話中的聲音,不論家長的語氣、言語如何?老師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稱贊肯定時,語氣要堅定;訴說孩子問題時,語氣要婉轉。教師要把電話成為“感情專線”。贊美的作用遠遠大于批評指責,它能調動起人的所有積極因素,激發其源于內心的責任感。
每個家長都希望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表揚和贊美,可是全部講優點也不行。有一種說法是:“講十個優點,再講一個缺點。”也就是說與學生家長溝通的原則是:表揚和關心要貫穿始終,有時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時還要實話實說。教師用愛心開啟家長的心扉,家長將無比信任你,為你的教育教學工作助力。
二、訪問法
這是學校聯系家庭,了解家長,指導家庭教育的經常方式。家訪談話要有方向、有目的,講究藝術,切不可漫無邊際地閑聊。要以表揚為主,從贊揚的角度切入話題,對學生的缺點卻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過表揚別的學生在某個方面的優點來提醒家長,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該朝那個方向努力。這樣,不僅在家長面前給學生留了臉面,拉近了師生距離,也使談話氣氛活躍,場面融洽和諧。家訪時,要熱情誠懇,心平氣和,尊重家長,認真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生在家里的表現,與家長交換教育學生的建議。必須要先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從學生的基本資料或平時言談了解學生家庭成員的職業、工作地點等。這些可幫助老師作好心理準備,有利于家訪時的溝通。
三、舉行家長會
這是學校與家庭的集體工作方式,創造條件,請家長到學校來參觀、聽課、座談。
首先,應該在會前將不同知識水平的家長分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對家長的調查工作,調查的內容包括:年齡、工作、愛好、性別、性格、知識層次、家庭狀況等。然后在家長會上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可以向家長傾吐學生的心聲,要求家長全面的關心學生的成長,并讓家長就如何豐富學生的生活、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獻計獻策。教會他們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次,讓家長變成家長會的主體,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懇請家長對學校、老師、任課教師提出建議、意見,傾吐孩子們的心聲。對于家長們的合理、切實可行的建議,盡可能采用,這樣會拉近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通過家長會,可以獲取家長和教師的不同意見,切身感受到不同身份的人的想法。從而使教師與家長形成互相平等、互相指導的氛圍。征求家長的意見時態度要誠懇,同時也要反思,家長和教師在本次家長會中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四、臨時性的會議
由于這種會議并不在老師計劃之內,在毫無準備、資料掌握不無的情況下,教師尤宜慎重其事。
首先了解家長的來意。老師可禮貌地詢問對方對該事件的了解情況及看法,掌握他的會談目的。其次對家長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與家長進行辯論,只需專心聆聽,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氣和后再進行解釋。最后表達對學生的關心。家長真正關心的是:老師是不是關懷我的孩子。不管何種溝通方式,都應讓家長覺得老師關心自己的孩子。
五、個別溝通
六、書面聯系。
七、短暫交談
八、約談(見面談)
這一方式在美國比較常用,就是在家長接送孩子時教師與家長短時間的交流。這是一種最簡便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短時間的交流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通過電腦郵箱與家長交流溝通
十、電話交流
十一、作業本交流
十二、星期六信封
星期六給學生每人一個星期六信封,信封里裝有該生這一周的每一點進步和教師的簡單評語,學生將它帶回家,跟家長一同分享他在這一星期里所做的一切,并由家長簽字,家長可以在上面簽自己的意見,還可以要求和老師打電話聯系。下星期學生將信封帶回學校。
十三、開設家長信箱
懇請家長對班級、學校、教師提出建議、意見、要求,從而收集到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反饋信息。
總而言之,教師在與家長交流時,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并且幫助家長樹立起對孩子教育的信心。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你期望家長為你的工作做些什么的時候,我們也要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相信世間事付出與收獲最終都是等值的!
俗話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如何和一年級家長溝通】相關文章:
1.如何和一年級老師溝通
2.如何給家長溝通
3.大班寶寶如何與家長溝通
4.如何與家長和學生溝通
5.老師和家長如何溝通
6.老師如何加強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7.如何與小班家長溝通
8.如何與家長溝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