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故事大全100篇 三國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國歷史故事大全100篇 三國歷史故事的成語

日期:2023-03-01 09:41:33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三國歷史故事  三國是我國的一個特殊時期,那么大家知道三國的歷史故事有什么呢?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你整理的三國歷史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歷史故事之諸葛亮和諸葛菜 

三國歷史故事

  三國是我國的一個特殊時期,那么大家知道三國的歷史故事有什么呢?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你整理的三國歷史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歷史故事之諸葛亮和諸葛菜

  相傳,諸葛亮當上了劉備的軍師中郎將,總監軍糧和賦稅。

  當時劉備手下有大量的兵馬。俗話說:“長根的要肥,長嘴的要吃。”兵馬越多,老百姓的負擔越重。雖說荊州地盤大,但是老百姓負擔過重,自身吃不飽,穿不暖,人心就不安定。諸葛亮心想:得人心者得天下。他一面想安撫人心,一面又要籌足軍隊的糧餉,這事可使他大費了一番腦筋。

  有一天,諸葛亮帶領隨從前往荊州城外考察民情,途中見到一位老農正在地里收割一種菜。

  諸葛亮走上前去,躬身問道:“老大爺!您種的是啥菜呀?”

  老農回答說:“這是疙瘩菜,也叫做蔓菁,它可是我們莊戶人家的當家菜哩。”

  諸葛亮又問:“這種菜有哪些好處呢?”

  老農說:“蔓菁渾身是寶,葉子和蔸子都能吃,一時吃不完,還可以制成腌菜。青黃不接的時候,它就成了當家菜啦!”

  諸葛亮越聽越感興趣,他順手從地里拔起一株蔓菁,一看菜葉有尺把長,估量塊根約有半斤重。他又向老農詢問了每畝蔓菁的產量和種植蔓菁的方法等,心里卻在打另外的一個算盤:若是下令要士兵開荒種地,廣種蔓菁,既可以補充軍糧,又可以當牲口飼料;既經濟,又實惠,一舉兩得……

  回來后,諸葛亮立即召見三軍將領,提出了減輕賦稅、屯田開荒、節儉治軍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軍隊和老百姓的一致擁護。

  按照諸葛亮的建議,士兵們開荒種地,廣種蔓菁,當年就獲得了大豐收,軍隊吃不完,還送給老百姓。

  后世把當年諸葛亮發現和推廣的這種蔓菁,取名為“諸葛菜”。

  三國歷史故事之孔明橋

  八寶山西有一面石坡,白色的石頭一層疊著一層,像一塊塊豆腐堆積著,人們管它叫豆腐灘。豆腐灘下有道河,是三國時期荊州城的護城河。河上有一座磚橋,名叫孔明橋。

  傳說有一次,諸葛亮不遠千里,從四川前來視察荊州。關公一聽到消息,就馬上拆除了護城河上的吊橋,想給諸葛亮吃閉門羹。一來他瞧不起諸葛亮,覺得他年紀比自己輕,官做得比自己大,只懂文墨,不會武藝;二來想出出三顧茅廬時慪的酸氣。

  諸葛亮來到護城河旁,見關公拆了吊橋,他二話沒說,立即命令隨行人員割茅草、砍樹木,托坯燒窯,準備筑橋。

  聽說諸葛亮要筑橋,關公哪里肯相信。這天清早,天寒地凍,他換了衣服,頭上戴個狗鉆洞的棉帽,只露出兩只眼睛,挑起擔子,扮成一個賣豆腐的小商販,微服私訪。

  一路上,關公聽到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責備他鬧個人意氣,心胸狹窄,不該拆橋;有的贊揚諸葛亮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關公聽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道都有。

  關公來到八寶山坡,在離護城河很近的地方,歇下了豆腐擔子。他瞪大眼睛一瞄,不覺大吃一驚,看見諸葛亮打著赤腳,卷著袖子,站在水中和隨行人員一道在筑橋。他心中又疼又悔,火急甩掉了頭上的狗鉆洞帽,又推倒了豆腐擔子,麻利地跑到河邊。正好磚橋已經修起,他緊緊拉著諸葛亮的手,向諸葛亮賠禮請罪;又讓諸葛亮騎上馬。他親自牽著馬韁,把軍師接進荊州城。

  甩掉的狗鉆洞帽后來變成了一堆土,人稱“落帽臺”;一塊塊豆腐凍得變成了一塊塊石頭,人稱“豆腐灘”。護城河上的磚橋,從此就叫做“孔明橋”。

  三國歷史故事之流馬與木牛

  很多很多年以前,蜀漢丞相諸葛亮帶領部下來到銀水河地區。那個時候,這一帶崇山峻嶺,滿布著濃密的原始森林。林中有蟒蛇、虎豹,外地人無法通過。銀水河的水勢急,旋渦多,沒有橋,也不能行船。村村寨寨,交通阻隔,有的兩個村寨只隔著一個山頭,但一輩子不相往來,真所謂隔山如隔世。

  掌管這地區的氏族酋長叫阿巴。他為人寬厚,勇敢善戰,附近的部落都歸順于他。這一天,阿巴正帶著眾人在山上狩獵。忽然,有人來向他報告說,蜀漢丞相諸葛亮已領兵來到銀水河邊。阿巴問:“離咱們壩子還有多遠?”部下回答說:“還有五天路程。”阿巴一聽,想了想說:“不急!”他回寨后就布置打仗:先派一批人去山林間敲鑼打鼓,又吶喊,又放銃,把虎豹、山熊等猛獸趕到諸葛亮進兵的山路間,讓這些猛獸去打頭陣。然后他將弓箭手、短刀手布置在靠近大本營的草叢里。如果漢兵沖過猛獸防線,弓箭手、短刀手就可以見人射人,見馬砍馬。最后,他把幾十頭大象埋伏在平壩邊沿地帶。阿巴暗想:漢軍如果能沖過前面兩道防線,必然有慘重的傷亡。我在平壩邊沿進行一次決戰,用象群沖擊,必能大勝無疑。

  他又命令幾個兵卒,化裝成獵人和漁夫,騎上多角糜鹿去探聽消息。原來多角糜鹿有個特點,只要騎上它,它就飛快地奔跑,如果人不從它背上跳下來,它就一直跑到死。所以,五天山路,一天就到。阿巴布置停當后,僅帶領幾十個衛兵留守大本營。

  第二天,探子回來報告說:“諸葛亮按兵不動,只在林邊砍伐樹木。”阿巴一聽,仰天大笑,心想:漢兵想在森林中砍出一條大路再進兵,那至少得砍上三個月。三個月后,雨季來臨,他們就要困死在森林里了。

  第三天,探子又來報:“漢兵仍駐在原地,正在砍削那些砍倒的圓木。”阿巴一聽,又仰天大笑,以為漢兵是想就地造營房,準備做長期打算。那更好,這里少不了毒蛇咬、毒蚊叮,不出半年準得死去大半。

  中午,阿巴和妻子、兒女正圍坐在火塘邊喝酒吃肉。突然,守衛大寨的親兵跑來報告說:“不好了,漢……漢兵來啦!騎著馬,從江面上跑來了!”“胡說!”阿巴嚇了一跳,但還是不相信,便親自跑到江邊一看,果然,只見無數漢兵騎著快馬,手握長矛、短刀,有的舉著旌旗,在江面上飛奔,好像奔跑在平地上一樣。阿巴驚呆了,他已將兵卒戰將都布置在前沿陣地,一下子哪能抽調回來!阿巴趕緊上了象背,帶領幾十個衛兵,親自迎敵。

  漢兵把他們的戰馬靠攏到岸邊。奇怪,戰馬并不上岸,只有兵將們殺上岸來。幾十人哪能抵得了成百上千的漢兵。漢兵用套索套住象腿,把阿巴掀倒在地,反綁了雙臂。那幾十名衛兵,也都束手就擒。阿巴大喊大叫,一個勁兒地掙扎。他想:等不了一會兒,埋伏在平壩邊沿的象隊,準會殺回來救援。不一會,象隊的兵卒真的都來了,但個個反綁雙臂,當了俘虜。原來諸葛亮早在平壩附近設下埋伏,用套索和絆繩將一頭頭大象都絆倒在山溝里了。

  這時,諸葛亮騎著馬,在將士的簇擁下來到大寨前。他一見阿巴,就下馬親自給他松了綁,讓他坐下,還捧出金銀首飾和錦緞,勸他和好。阿巴說:“讓我仔細看看你們的'神馬,我就歸順。”“好吧!”于是諸葛亮親自陪阿巴來到江邊。哎呀!原來一排排戰馬,都是一根根圓木。用木板做的馬尾,像舵板一樣,能在水里掌握方向。馬韁繩連著馬尾,向左向右,運行自如。馬的四條腿也是木板做的,埋在水中,激流一沖,像活的戰馬一樣,比戰馬跑得還快,五天的路,一個上午就趕到了。

  諸葛亮說:“這叫流馬,能日行千里。”阿巴看后,只好宣布歸順,但心中還很不服氣,又悄悄地給老百姓下了一道命令:“各家各戶除留夠一兩日的口糧外,其余全都藏起來。”他暗想:沒有糧食,過不了兩三天,漢軍就得撤離。

  第二天,阿巴正在諸葛亮帳中飲酒談話。探馬來報:“啟稟丞相,糧食運到!”阿巴大吃一驚,糧食是怎樣運來的呢?諸葛亮好像看穿阿巴的心思,就和他攜手來到外面,登高一望,只見漫山遍野的黃牛和水牛,背上馱著大袋大袋的糧食。每一頭牛,由一個兵卒牽著,飛快地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真是奇怪,以前牛在山坡上經常滑坡跌死,為什么諸葛亮的牛能馱著糧食在山坡上奔跑呢?阿巴走近一看,呀,原來也是圓木做的,把糧袋掛在當中,平穩妥當。再看看牛頭和牛肚,中間好像有許多機關。

  諸葛亮說:“這是‘木牛’,跑起來比真牛還快呢!”阿巴和全部落的人都十分欽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又見漢軍到來之后,秋毫無犯,與老百姓親如一家,從此就心悅誠服地和好了。

【三國歷史故事】相關文章:

1.三國的歷史故事

2.小學三國歷史故事

3.三國歷史故事大全

4.三國歷史故事

5.有關三國的歷史故事三則

6.三國的歷史故事三篇

7.三國歸晉的歷史故事

8.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