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經濟工作講話心得
同志們:
剛才,X鎮長代表鎮黨委、鎮政府所作的報告,是黨委政府反復征求意見、反復討論形成的報告,是全鎮xx-xxx年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計劃。XXX宣讀并傳達了關于在我鎮實施“一建兩帶三創”活動的意見,XXX宣讀并傳達了我鎮關于各村的考核方案。XXX傳達了我們此次璜涇之行的考察報告以及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對xx-xx年的先進村、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幾位支書、主任,廠長經理、鎮直部門代表也作了振奮人心的表態發言。此次璜涇之行,我相信各位支書、主任應該有很大的感觸與震驚。下面,我想就民營經濟的發展,重點講一下“思想解放”的問題。
一、破除封建小農保守意識的束縛,樹立現代開放式的工商業思想
英、美、德、日、俄等強國的發展史,就是工業高速發展史。1890年到1900年間,德國工業平均增長率為61%,1895年時,德國從事工業的人口已占到全國總人口的67%。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就提出振興國家的三大國策——“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富國強兵”,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實現了強國夢的目標。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一戰”結束,英國一直是“世界工廠”。這些強國的發展,都是以工業為主導發展起來的。
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以溫州人為主的“新浙商”是首當其沖的代表。在溫州有“三個二百萬”之說,近200萬城市人口,近200萬溫州人在世界各地經商,近200萬外來人口在溫州務工。在浙江16人中就有1老板,溫州4人中就有1老板。“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是溫州人最顯著的特點,集中體現在“四個敢于”上:一是敢于創新。敢闖敢冒、敢為人先,敢于克服中國人“從眾、跟大流”的毛病,使溫州人贏得了先發性優勢;二是敢于放手。溫州人始終敢于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只要有錢賺,什么都不丑,什么都能干;三是敢于失敗。永不言敗是溫州人的稟性之一,這種稟性滲透到了民營企業家的骨子里,使民營企業家能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風險與利益共存,風險越大利益就越豐厚;四是敢于走自己的路。只要是認定了的路,面對非議、責難、猜疑,始終不爭論、不動堯不停步。正是這“四個敢于”,才有溫州人在中國的今天,才有了溫州人在世界的今天。中國500強企業——溫州的正泰集團,就是從1.5萬元起家,至今已經占據中國低壓電器行業30%以上的份額。
我鎮人多地少,畝均收益不足200元,人均土地0.6畝,即人均農業收益不足120元。沒有工業支撐,我們的三產、商業、城鎮建設是無本之源。所以說,要富就要發展工業,種地、打工只能活命,只能解決溫飽,不能富,更不能長久富。工業化是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是我們繞不過的卡。在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們就是要敢于把封建的保守意識丟掉,樹立一種開放式現代化的工商業思想。這也就是溫州常唱的五支歌之一的《國歌》——“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二、破除怕失敗的束縛,樹立有所作為的思想
這次我們組織部分支書、主任們到江蘇璜涇、昆山等地考察學習,又說明了工業化是富民強鎮的必由之路。長垣、鞏義、水冶、姚村、陵陽、下園等地,工業企業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富裕,再次說明無工不富這個道理。
原康與璜涇均可謂特色鄉鎮,一個玻璃制品,一個加彈纖維,我們的企業起步并不比璜涇晚,為什么差距如此大?答案只有一個:敢投資。工業化是一個地區經濟走向繁榮的必經之途。而我們的.支書、主任們在興辦企業上,畏手畏腳,恐前怕后,怕賠本的思想嚴重,寧可守住一堆爛攤子,也不興辦一個小廠子,求穩求安,怕擔風險。
所以說,我們的支書,主任,兩委成員們應該樹立一種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有所作為的思想,不要天天沉迷于繁瑣的事務當中,碌碌無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而要積極投身到工業化的浪潮中,有所成就,有所發展,邁出工業化的第一步。這也就是溫州人常唱的五支歌之一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要想有所作為,沒有任何“巧”可取,只有腳踏實地干。
三、破除項目難的束縛,樹立敢闖敢試的思想
每種事物都有它的正反兩面,投資就有風險,要想有回報,就得有付出,不投資永遠沒有回報。在工業項目選擇上,沒有不掙錢的項目,只有不掙錢的老板。任何一件事不可能等到萬事俱備再去辦,等到什么都準備好了,你再去做已經遲了,已經落后了。溫州創業者就有一種“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費盡千言萬語,想出千方百計。”
璜涇鎮當初選擇加彈項目,就沒有考慮到風險嗎?顯而易見不可能,在璜涇鎮有年產值49億元、太倉市最大的民營企業申玖集團和中國馳名品牌雅鹿集團,但它也有大量的投資二、三十萬元的小企業,大企業是由小企業成長起來的,沒有小企業就沒有大企業。這里就要有人問,發展企業資金從哪里來?就是要盯住銀行存款,把我們的存款取出來,把存款變成零,變成資本,從存款到借款,從借款到貸款,讓資金流動起來。在璜涇鎮民營經濟發展初期,有三分之一的農戶退出會場,不愿意把存款拿出來,一戶有存款16萬元,丈夫要拿出時,妻子要和他離婚,第一年拿出6萬,第二年拿出10萬,第三年妻子去借錢。我們林州市一連多少年一直是全省存款第一名,原康群眾的存款余額也高達3億元,我們就要從這筆資金上做文章,解決我們資金難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商機無處不在,但機會總是留給敢于搶抓,敢于嘗試的人,不去做永遠不可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但只要跳下水,就有學會游泳的可能。
所以說我們應該有敢闖敢試的膽魄,有試一試的勇氣。這也就是溫州人常唱的五支歌之一的《愛拼才會贏》——“三分靠運氣七分靠打拼”,只有拼搏,才能成功。
四、破除自卑的束縛,樹立自己行的思想
在創辦企業上,我們的支書、主任、兩委成員都普遍有一種自卑心理,自己行嗎?自己能干好嗎?自己能比別人強嗎?
人不會一生下來不會就知道自己是個企業家,是個億萬富翁。自己行不行要干過了才知道,不干永遠不知道。大家都知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知道我們當地的廠長經理們過得比我們好,原因是什么?他們有自信心,他們知道自己不比別人差!
璜涇鎮擁有企業4000多家,就意味著有4000多個老板,他們就是一下子冒出來的嗎?不是,是一個個有早有晚地發展起來的。世界500強企業也一樣,都是靠白手起家發展起來的。著名的打火機品牌“大虎”的總裁,就是從妻子下崗一次性買斷的5000元安置費起家的。今年我市投資5000萬元的順風電動車生產項目的老板,就是從一個銷售農機配件的小店起步的。據統計,90%的民企精英出身寒微,魯冠球出身打鐵匠,南存輝出身修鞋匠,胡成中出身裁縫,樓中福出身建筑工人,奧康王振滔出身農民。他們在當初就知道自己會做這么大嗎?他們就知道自己一定比別人強嗎?
所以說,我們要樹立一種自己行的思想,每天要告誡自己:“自己不比別人差,自己也能當老板。”這也就是溫州人常唱的五支歌之一的《國際歌》——“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我們只有自主創業,才能自立自強。
五、破除遭非議的束縛,樹立先致富光榮的思想。
俗話說:村村看,戶看戶,群眾看干部。要想帶領群眾干,就要做給群眾看。璜涇鎮要求,支書、主任三年內沒有企業或沒有入股工業經濟的,退出現有崗位。在璜涇就是“今天辦企業,明天當干部”,要進入支委,資產必須在本村前5位,要進入村委,資產必須在本村前10位,要入黨必須有企業。蘇州市委書記對現任璜涇鎮黨委書記周健慧說:“你也要入股辦企業,這樣‘雙帶’才更徹底!”。璜涇鎮原來的黨委書記,現太倉市人大副主任王文其,在1999年就拿出20萬元和一個副鎮長合伙辦企業。現在的璜涇鎮,75%的黨員干部有自己的企業,85%的兩委干部有自己的企業,他們得到的效果是什么?推動了綜合實力的增強,推動了思想觀念的轉變,推動了富民強鎮的實施,推動了干部作用的發揮。而在我鎮153名兩委干部中,有自己企業的只有11人,占兩委干部的7.2%;60名支書、主任中,有自己企業的只有5人,占支書、主任的8.3%。比較就有差距!
解放時期黨員“流血”——為活命,建設時期黨員“流汗”——為吃飯,經濟發展時期黨員“流錢”——為發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千方百計讓一部分先富起來,再實現共同富裕。而我們鎮還沒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們就要響亮提出“黨員干部先富”。先富是光榮,入股是能力的體現,是光榮,不入股不辦企業是懦夫,這也是先進生產力代表要求所決定的。作為支書、主任,作為兩委成員,你要帶領群眾奔小康,光說不干行嗎?全黨辦企業,就是每個黨員都要辦企業。如果每個黨員都辦農業了,就是全黨辦農業了。你一個干部,自己不首先富起來,怎么號召別人致富,又憑什么帶領群眾致富。我們只有自己致了富,才能回過頭來帶領全村群眾共同奔小康,才有說服力,群眾才自然而然地跟著你干,你才有威信,村上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這也就是溫州人常唱的五支歌之一的《明天會更好》——我們只有經濟發展了,社會上才會有地位,政治上才會有榮譽。
【鄉鎮經濟工作講話心得】相關文章:
1.鄉鎮經濟工作講話
2.經濟工作講話
3.鄉鎮經濟工作會議講話
4.2015 經濟工作 講話
5.經濟工作會講話
6. 經濟工作會講話
7.鄉鎮經濟工作匯報
8.經濟工作會議 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