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的人怎么挽救 心理障礙者是另類很可怕

心理障礙的人怎么挽救 心理障礙者是另類很可怕

日期:2023-02-26 05:02:3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別讓心理障礙成了你就業的絆腳石  當今社會就業的嚴峻情況無疑讓很多求職者產生極大的心理問題,從而成為了求職中的一大絆腳石。下面百分網小編整理了不要讓心理障礙成了你

別讓心理障礙成了你就業的絆腳石

  當今社會就業的嚴峻情況無疑讓很多求職者產生極大的心理問題,從而成為了求職中的一大絆腳石。下面百分網小編整理了不要讓心理障礙成了你就業的“絆腳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別讓心理障礙成了你就業的絆腳石

  不要讓心理障礙成了你就業的“絆腳石”

  就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心里壓力。尤其是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鬼門關”。這就致使了許多人對于就業充滿了心理壓力。

  就業受挫產生的心理問題以焦慮、抑郁、自閉等心理障礙和自卑、自傲等自我認知障礙為主,被心理專家統稱為“就業綜合征”。

  “就業綜合征”不容忽視,已經成為阻礙青年就業成才的“絆腳石”。

  心理障礙類型五花八門

  青年人在就業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一些甚至很容易被忽視。

  屢屢碰壁后抑郁狂躁

  據報載,日前,在重慶解放碑人才市場招聘會現場外,發生了一起女兒因不愿工作而揮拳毆打母親,繼而母女扭打的事件。這位母親稱,大學畢業的女兒劉丹已經當四年“宅女”了。打架的起因是她逼在家“啃老”的女兒出來找工作,為這事已發生過多次打架。

  鄭州大學教授許圣道認為,女大學生毆母拒勞的典型奇案,主要就是因為劉丹在就業過程中出現抑郁甚至躁狂心理障礙所致。近年來,因為就業問題出現狂躁的青年人不在少數。

  “面霸”焦慮自閉情緒障礙

  鄭州大學學生黃超已經求職數月,向數十家企業投放了簡歷,并經歷了無數次筆試面試,但都沒有結果。被同學戲稱為“面霸”的他,整日泡就業洽談會,回家也埋頭于報紙、網絡尋找就業信息,狂打咨詢電話,甚至整夜不休息。近一個月,他幾乎沒有和家人朋友交談過,人也日漸消瘦。父母稍有過問他還大發雷霆。

  類似黃超的學生,往往對就業估計不足,往往不對就業形勢和自我能力進行客觀分析就盲目投入就業市場,屢屢受挫后,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現出焦慮、抑郁和自閉的情緒障礙。他們的主要癥狀是煩躁易怒、萎靡不振、食欲減退、失眠和不愿與人交流等。這些癥狀長時間存在就會演變為焦慮癥、抑郁癥和自閉癥等心理疾病,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閉門“網投”其實是自閉心理障礙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韓寒自3月份從家鄉回到鄭州,到人才市場跑了兩三場招聘會后,覺得“太累了,機會又不大”。所以,她開始拼命在網上投簡歷。每天早上八九點起床后,她就打開幾大求職網,填寫個人簡歷、瀏覽招聘信息,然后就投簡歷。“海投”量之大,后來她每次接到面試通知的電話,都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家單位、是什么崗位。到了用餐時間,她也懶得到飯堂吃飯,就在宿舍里泡方便面或靠面包解決三餐。

  許教授說,選擇待在宿舍的畢業生因為對招聘會沒有了激情,又沒有社會關系可以利用,只好閉門不出,盲目“網投”、“海投”,希望“瞎貓碰上死老鼠”,這其實屬于自閉心理障礙。

  對就業冷漠也是心理障礙

  在同學們為找工作疲于奔命的時候,王強卻顯得悠閑自在,每天除了上課就是上網玩游戲。他“海投”了近200份簡歷都沒有回音,之后僅僅找過一次工作,被拒絕后就堅定地認為現在社會復雜,家庭沒有廣泛的人際關系就不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便索性將找工作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甚至覺得“我沒有工作是父母無能”,有沒有工作更是無所謂,反正父母也養得起自己,當“啃老族”也不錯。

  許圣道教授認為,像王強這種對就業的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種極端消極的心理反應,是逃避現實、缺乏斗志的表現,是一種人際心理障礙。部分青年人找工遇挫后往往成為“宅男宅女”,成為“啃老族”。這種心理障礙會使人產生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沮喪失落、意志麻木等反應,容易對前途失去信心,發展下去將很難適應現在的社會環境。

  自我認知障礙

  名牌大學研究生張芳,學習優秀,接近畢業時她手中的各種證書就有十幾本,而且天生麗質。她覺得自己一定能容易地找到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幾次面試無果后,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家人的勸說下,她試著降低了自己的標準,可總覺得那些招聘者還不如自己。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最適合她,張芳的內心非常矛盾。

  這種情況被專家歸屬為自我認知障礙。在擇業時,這類青年人往往好高騖遠,期望值很高,對用人單位過于挑剔,用人單位也會覺得擇業者不夠踏實,因此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此外,通常有自傲心理的人,很容易以幻想代替現實,受挫后情緒會一落千丈,產生孤獨、失落、煩躁的心理障礙,并難以自拔。

  另一種自我認知障礙與自傲完全相反,那就是自卑。這種青年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膽小畏縮,不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看到別人有各種長處,還會滋生嫉妒,容易發生極端行為。

  移除“絆腳石”還要多方努力

  想要移除就業“絆腳石”,給青年人受挫的心靈“療傷”,還需要社會,學校,家長以及青年人自身的多方努力。

  調整期望值樹立正確就業觀

  由于擇業問題的復雜性和當前就業競爭日益激烈,人格發育尚不穩定的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和沖突,此時就要求大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和社會,大學要未雨綢繆。學校應給畢業生上好就業指導課,必要時請心理醫生幫忙,引導大學生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就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才能把握好就業機會。

  許圣道給大學生開出了心理醫方。期望值樹立正確就業觀。

  許教授建議,大學生首先要有“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要向相關聯的崗位看齊,用自己的綜合素質去應聘;其次是要珍惜就業機會,提高崗位的忠誠度;再者,就是降低自己的職場預期,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發生。

  自主減壓

  “一旦在擇業中受挫,要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和控制,避免發生各種心理障礙。”許教授說,受挫后要勇于與人交流傾訴,并共同進行理性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一定要擺脫“擇業應當是順利和理想的”這種心理定勢。

  許教授建議,出現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時,應進行適當宣泄,甚至可以關門閉戶大哭一場,以緩解緊張的情緒。另外,可參加一些大運動量的戶外活動,如打球、爬山等來宣泄不良情緒。如果這種焦慮、抑郁情緒長時間無法解除,就要到心理門診就診。

  此外,要學會自我慰藉,當擇業遇到困難和挫折,經過努力仍無法改變狀況時,要說服自己,適當讓步,將不成功歸因于客觀現實,同時要勇于承認并接受現實。這樣就能緩解因心理矛盾而引起的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重新找回自信,樹立繼續努力的信心。

  許教授說,經歷挫折后,要學會給心靈 “放假”和“療傷”,心理要休整,然后,再重整旗鼓,腳踏實地。

  千萬不要讓心理障礙成了你就業的“絆腳石”,要適當的緩解自身的心理障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下一頁更多精彩“判斷自己是否心理障礙的方法”

共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