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結題報告
一、報告的基本要求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于今后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4、今后的打算。根據今后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二、課題結題報告(精選6篇)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題結題報告(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結題報告1我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是從20xx年9月開始進行實驗的。三年來,在區教育局和學校領導及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們扎實開展研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動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這表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教育工作來說更為重要。特別是現在,學校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和教師往往對學生心理教育存在著片面認識,導致兒童心理的不良發展。如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好,繪畫、唱歌能力都較強,但存在著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團隊合作精神差等問題,更有甚者表現為厭學,情緒暴躁,懼怕挫折、自閉等心理疾病。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他們和諧健康成長。目前全國上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素質教育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課題組嘗試著在這方面做些探索,特確定申報了省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根據課題組研究的內容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和存在的問題,依據教育心理學,遵循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遵循知情意行相統一的規律,堅持實踐育人。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重點
小學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學生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使受心理困擾或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得到科學、有意義的心理輔導,增強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重點:人際交流,學習適應及個性輔導。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我校選擇年級組為切入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在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同時,各年級段側重點有所不同。
1、低年級:減少對成年人的依賴,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新的學生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興趣,嘗試建立適宜的人際關系,樂于與老師、同學交流;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中年級: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初步懂得社會法規,形成初步的學習方法,學會調整學習心態;在班級活動中善于與更多學生交往,學會調節處理人際關系,培養集體意識。
3、高年級:幫助學生學會情緒調節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學會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監督能力,學會確定學習目標,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參與社會實踐,初步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
課題結題報告2一、研究的緣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育、輕游戲的傾向。家長也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認為游戲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少用處。兒童游戲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孤獨。而另一方面,民間游戲面臨失傳。那些以前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民間游戲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為孩子們所熟悉。其實,民間游戲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方便、不受場地人數限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潛在發展空間,正適合我們縣城的幼兒園,我們何不把民間游戲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也體驗傳統游戲的快樂呢?為此,我們幼兒園選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學前兒童游戲的多元價值開發”子課題——“民間游戲的現代好處挖掘”,期望在課題引領下認真了解、解讀民間游戲,讓它在幼兒幼兒園教育中發揮巨大作用,讓孩子們體會民間游戲的樂趣,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同時也期望,在課題引領下,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標
1、以課題活動為契機,提高老師的專業素質,重點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潛力。[由*整理]
2、研究民間游戲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了解游戲對幼兒社會性交往潛力、情感、智力發展的作用。
三、研究資料
1、各年齡班如何選取適宜的民間游戲,如何對傳統民間游戲進行改變和創新。
2、民間游戲與幼兒多元智能(個性是社會交往潛力)發展的關系。
四、研究對象
主要選取夏津華夏幼教中心3---6歲(小、中、大班)約300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評優展示法、觀察法、談話法。
1、文獻研究法:透過對相關游戲資料的搜集、學習、分析和理解,了解關于幼兒游戲評價的最新進展和民間游戲的現狀,為幼兒進行游戲活動帶給理論支
持和方法指導。如:我們透過研究資料搜集了很多少數民族的游戲,如“叼羊大賽”、跳花竿等,孩子們很喜歡。
2、行動研究法:我們經過思考決定實施以幼兒為主體,以活動案例為載體的教研活動模式,注重行動研究——反思——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再次活動(行為跟進),緊密結合實踐中的難點盡心研究。如剛開始做課題時,小班幼兒不適合搜集來的民間游戲,因為一些比賽性質的游戲對體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較高。我們經過反復研究,改造民間游戲,重點發展適合小朋友的非競賽性質的游戲,老師們提出來能夠試試語言類游戲(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戲(比如《挑小狗》),結果孩子們很快就愛上了這些活動。
3、評優展示法:從全園評選出幾個秀的民間游戲活動案例,請老師們一齊觀看活動,并當場進行評析,合理吸收和借鑒,然后應用于實踐。這樣進步十分快。如,我們在xx年x月觀看了楊杰的《百變神圈》,老師們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大家發現,民間游戲配上民族樂曲,感覺很美!xx年x月我們又觀看了蔣巖巖的《齊天大圣》,我們又發現,用傳統故事中的人物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體育游戲、表演游戲交融滲透,游戲的趣味性大大增強。就這樣,大家經常交流,互提推薦,一點點提高。
4、經驗總結法:將同做“學前兒童游戲的多元價值開發”課題的其他幼兒園的成功經驗合理吸收,取得對課題開發有啟發好處的經驗,概括出支持課題研究的先進方法并加以利用,對我們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處。上級課題組給了我們很多交流學習的機會,利津一幼的“資料收集”和煙臺藍天幼兒園的論文寫作都給了我們極其寶貴的啟發。
5、觀察法: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和比較,會發現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游戲的觀察評析都以此為依據。我們會在主角游戲中發現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水平究竟怎樣,還會在體育游戲中發現孩子的運動潛力如何——記錄下來,便于又針對的實施教育。
6、談話法:主要用于游戲之后,和小朋友交談,了解他們在游戲中的感受,以及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以便及時對游戲規則做出調整。
七、研究實施步驟
1、學習準備階段
A、基本理論的學習:學習丁海東《學前游戲論》、周兢《中國民間游戲》、皮亞杰《兒童心理學》,重點學習學前兒童游戲的專業論著,進一步了解幼兒游戲的特點,并了解民間游戲由來和各種玩法,結合幼兒園的實際狀況,思考如何讓民間游戲深入孩子的生活,讓他們真正喜歡上民間游戲。
B、確定人員分工和各時段任務:
我們這個課題由園長常紅喜親自督導,教研組長宿軍全面負責,精選我園秀的骨干教師:xxx、xxx、xxx
具體安排如下:
起止時間要解決的問題負責人
20xx.-3月活動發起,搜集素材,分析歸類。xxx
20xx.-20xx.4月實踐階段,各班選取民間游戲活動。
20xx.4-20xx.4月階段總結,全園游戲展演,資料收集。
20xx.5-9月結題階段,提升經驗,鞏固成果。
2、課題實施階段
第一步:召開課題組會議,制訂各階段目標,明確各自的任務。第二步:利用圖書文獻、學前教育網搜集民間游戲的相關資料;召開班級家長會,請小朋友和家長都參與收集相關材料的活動中來。
第三步:資料匯總,研究、分類,確定哪些游戲適合在幼兒園開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選取一個適宜的民間游戲,介紹給小朋友,大家一齊做游戲,教師觀察并記錄。課題組根據幼兒的狀況和老師的意見召開教研會,分析解決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推廣先進的經驗。同時注意收集文字資料、影像資料。
第五步:對活動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篩選,并分門別類存入檔案。
第六步:提升經驗,重點引導參與課題的教師撰寫論文、制作課件。并進行評比,相互學習。
第七步:結題,向上級課題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園于20xx年x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學前兒童游戲的多元價值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定為課題研究實驗園,結合幼兒園實際狀況,我們選取的子課題是《兒童傳統游戲的現代好處挖掘》。在從事課題研究的兩年多里,在總課題組的引領下,課題組成員深入研究,用心實踐,大膽創新,在民間游戲的創新改編、游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教師的教研潛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獲。
同時,還積累了超多的游戲活動資料,編制了自己的園本教材。華夏幼教中心的孩子愛游戲、玩游戲已蔚然成風。現將我們取得的成果列舉如下,請總課題組檢查驗收:
1、民間游戲的創新、改編。
我們在整個課題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個民間游戲,分為體育類、益智類、語言類、藝術類并對這些游戲作了相應的創新改編,并已經匯編成冊(見《夏津華夏民間游戲集錦》)。其中三篇被收入20xx年x月淄博總課題交流會《階段性成果集》。
2、游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
我們對開展的每一個游戲都進行了多元價值分析,發現透過豐富的游戲,幼兒的社會交往潛力、智力、體能都有較大提高,個性是社會交往潛力提高很快。
我們已經制作游戲觀察幻燈片5個,整理出論文十余篇并編印成冊,其中論文《親子游戲在家園聯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園地》20xx年第一期發表;課件《捉不住的小魚》、《我和報紙做游戲》獲“解讀兒童游戲,走進童心世界”課件大賽一等獎。透過教師的分析總結,我們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游戲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參觀交流的老師都說:“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遠遠高于他們的年齡!”
我們的孩子進入小學很受歡迎,在校園里,不論是體育運動、文藝表演、學習知識還是與人交往,他們都出類拔萃,應對自如。
3、做游戲、愛游戲構成幼兒園的特色。
我們根據游戲活動的經驗,編制了分年齡段的案例設計集(《夏津華夏民間游戲集錦》),并保留了幻燈片資料;根據孩子們愛游戲的天性,我們把每年的四月為“游戲月”,每年x月舉辦“親子運動會”。每一天下午4點后,全體小朋友都參加戶外游戲,游戲已真正成為華夏幼教中心的傳統和特色。
4、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課題研究是一條線,我們不斷針對實踐中的難題開展教研,從一開始的游戲篩選、游戲組織到之后的游戲觀察、游戲評析、整理論文,老師們的專業潛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參加課題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她們說:“此刻,讀專業書籍的多了,游戲時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會制作課件的多了。”作為課題的負責人,我更有體會,老師們從“不會提問題,到會提問題,到會研究討論解決問題”,她們已經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這些都得益于總課題組的引領,我們確實在課題活動中學到很多。
九、反思
我們是新成立的幼兒園,這是第一次做課題,所以在剛開始時覺得困難重重:
課題活動開始后,怎樣寫反思?怎樣從紛繁的材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規律性的東西?怎樣提升經驗,匯總成優秀論文?幸好,有總課題組的幫忙,我們從其他幼兒園也學到了很多,最后從實踐中摸索出一點點經驗,感謝董教授在課題研究中給與我們的指導,真誠的期盼下次與您合作!
課題結題報告3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個性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潛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可見,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作文潛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潛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先權應屬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潛力。”
而現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超多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轉成了被動理解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此,我確立了《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潛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后,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1.透過互批互評來激發學生寫作的用心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賞析潛力。
2.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潛力,使批改成為習慣,以提高寫作的潛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資料
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潛力。
本課題系蘇州市中小學“指導學生自學”微型課題,課題編號1009059,組長:朱建榮。主要研究成員:施路平、鄭詠梅、蔡秀蘭、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透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潛力培養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透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潛力進行調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綜合,為課題的研究帶給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為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范、合理。
經驗總結法:透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律,來指引今后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10月:
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課堂的文章。
2、醞釀制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狀況,搜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并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用心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后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理論,基于蔡明的生態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的生態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
日常活動:
20xx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干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20xx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征細致描繪》。
20xx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20xx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20xx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說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后有三點評價:
1、港區初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后注重應用,培養學生素養和潛力。
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
3、養成了一種市進修校園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后與進修校園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校園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群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并進行評課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貼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課標》個性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潛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也貼合葉圣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潛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于課堂,恰好貼合張家港市生態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
1.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潛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鑒賞,又是對課文鑒賞的復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注,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證明鑒賞潛力越來越高。
2.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潛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范符號的潛力以及語言表達潛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用心中肯的發表意見。語言表達潛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潛力。“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于自己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理解,其價值能被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潛力,相信他們有鑒賞潛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證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推薦。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里就簡單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用心思考,大膽發現,大膽發表意見。學生的日記能夠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透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鑒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潛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決定潛力,語言表達潛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它激發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了教師的知困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困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5.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構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群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并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后的評價:
a、一向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為了分數早就忽略了對學生潛力的培養。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理想創作潛力和批評鑒賞潛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升華和再創造。這是對學生潛力培養的途徑。
b、一向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資料性的再現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到達了“文”“意”的自然統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煉了孩子的審美潛力。
c、一向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僅讓孩子發現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現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孩子的理解批評的潛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則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作文教學。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則,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
7.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潛力。
課題結題報告4一、問題的提出
“美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當前,將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觀念上的一個新的發展和追求。美育作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開啟心智、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種潛在力量,對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個性是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傳統音樂一般是指世代相傳,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樂。民族音樂,它源于生活,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并且有著豐富多彩、令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有著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易于理解的資料。開發并利用鄉土音樂資源中有鮮明民族特色,資料健康向上的精品對幼兒進行熏陶教育,能夠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永春地處閩南中部,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各種傳統民間音樂豐富,如:鼓隊舞、高甲戲、南音、木偶戲、布袋戲、山歌等。然而,當前幼兒園對具有鄉土特色音樂資源的利用較為貧乏,缺乏對周圍生活與地方本土音樂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造,以至許多富有鄉土特色的音樂漸漸失去流傳因此,我們試圖透過以開發利用鄉土音樂資源為主線,對弘揚民族文化,萌發幼兒愛國意識,完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的教育目標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好處。選取貼近幼兒生活的藝術教育資料,開展有家鄉、民間特色的藝術活動,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現實的。而且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還注重構成園本化音樂課程。
二、理論依據
建構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布魯納提倡使用發現學習法、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有關藝術領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標、資料:
1、挖掘、整理和研究適合學前教育的音樂教育資料。
2、探索民間音樂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途徑和方法。
3、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構成有效、操作性強的園本化音樂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獻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
五、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1-20xx.3)
1、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曹冰潔、李晉媛音樂教育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幼兒觀。
2、制定課題計劃,確定研究小組成員并進行分工。
3、研究小組成員搜集材料并進行研討。
4、課題組成員共同制定前測的測量指標。
(二)具體實施階段(20xx.4—20xx.5)
1、對實驗班進行前測。
2、進一步收集有關本地區民間音樂的教育資料,學習許卓婭的音樂教育理論。
3、制定教育目標,根據目標選取活動資料,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區的民間音樂。
4、探索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的手段與方法。
5、針對幼兒水平設計記錄表并進行跟蹤記錄。
6、能大膽運用各種表現形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7、請高甲戲團、木偶劇團的演員來園表演。
8、建立學園小戲團、木偶團。
(三)總結階段(20xx.5-6)
1、整理成果資料,分析相關數據。
2、參加撰寫課題報告,課題組研究成果交流。
3、匯編成果集(反思記錄、活動設計、民間音樂教材、主題活動方案、自編兒歌等)。
課題結題報告5一、課題實驗的背景及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新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指明了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對現代的語文教學賦予了新的定義,提出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悟性、靈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核心。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挖掘語文教育中人文內涵,而寫作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交流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一種精神產品的獨創,寫作能力也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務對于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道德修養有很大幫助。
二、課題實驗的進展
1、方案的制定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我們以個性化教學理論和<新課標>思想等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實際為研究主渠道,從教學的兩個基本要素即教師和學生入手,關注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建設,力求師生和諧互動互進,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教師教出個性,學生學出個性,實現“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贏發展,以發展求質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點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學研究指出:“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養青少年的思維能力是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傳統教學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精于分析,教學形式單一,很顯然,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的束縛,更談不上培養出豐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個性化的教學,達到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提高教學質量,亟待研究解決。基于此,我們確定以下幾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
(1)寫作教學現狀和對策。
(2)個性化閱讀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師的創新意識培養。
(3)個性化寫作中科學的思維訓練體系。
(4)寫作教學和語文課堂的交融、整合。
(5)個性化寫作過程中資源的開發。
通過重點研究,達到以下目標:
(1)課堂教學:師生民主,氛圍寬松,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個性;
(2)隊伍建設:積累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經驗和教學案例,提高參與教學改革的教師的業務素養和學科科研能力水平,為學校培養學科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
(3)學生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同時也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健全人格的形式和發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調查研究法:我們在課題的研究中,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和把握學生、老師在教學中的現狀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②文獻分析法:課題組及時搜集、整理、借鑒國內外教學的相關理論、實踐經驗和教學案例。
③行動研究法:通過一系列社會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積累素材。
④經驗總結法:將在實踐中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并從中總結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和方法。
4、課題實驗的組織與實施
課題起止時間從20XX年至20XX年,具體分三階段開展:
(1)從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為起步階段:轉變觀念,更新理念。制訂方案,明確思路,做好計劃,組織實驗教師學習“個性化教學”課題相關理論,要求教師教學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自身經驗,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
(2)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為攻堅階段:理論創新,有所突破。探索語文個性化教學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系。
(3)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為總結階段:運用整合,總結結題。對各階段的測試數據、資料統計進行分析整理,撰寫實驗報告,介紹實驗做法。
現將各階段的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起步階段:轉變觀念,更新理念
1、領導重視,骨干參與,更新理念,深化認識
課題開題后,語文組成員人人參與,深入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新課程語文個性化教學實驗研究總方案及實施方案”;課題組教師一起交流談心得,認識傳統教學帶來的弊端。通過學習討論,深化了對課題的認識,在沉重的反思的同時,打開了教學的一扇新窗戶。
2、結合本校實際,制訂課題方案,明確實驗研究思路。
課題開題之初,要求教師轉變觀念,從上好第一堂實驗課開始,課課落實,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自身經驗,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結合語文學科教學的特點,明確要重視語文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校語文教研組圍繞“新課程下個性化閱讀和寫作教學研究”這一課題,進行了廣泛的探索。作為課題的領銜人,我帶領全組人員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開展“經典重溫”閱讀工程
閱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認為是傳播人類文化、吸取思想精華、培養審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強調學生“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300萬字”。與新課改相適應的新高考也明確地將十部名著列入江蘇省高考考查范圍。因此,為學生開列書目,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積累已成為語文老師的當務之急。我校語文教研組經過認真研究后,決定三個年級一盤棋,高中三年學生必須有整體閱讀的計劃。
除閱讀教育部推薦的經典著作外,我們還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天天三個“一”:要求學生每天誦讀一首古詩;課前交流一句座右銘;回家向父母背誦一句格言。
2、周周三個“一”:每周寫一篇讀書心得;舉行一次讀書會,在交流中互相促進和積累;每周一次專題講座,由語文組教師分工協作,就寫作中的基本理論進行指導。
為配合讀書計劃,各年級在平時及寒暑假的作業布置上特別注重閱讀、寫作的安排,例如:20XX年高一年級布置的寒假作業是:
(1)閱讀:完成新課程推薦篇目閱讀任務——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閱讀時需做讀書筆記,開學后將舉行讀書報告會,進行交流。
(2)寫作:完成四篇小作,其中兩篇為<三國演義>的讀后感或文學鑒賞。
(3)積累:完成20首詩歌及其欣賞內容的背誦任務,一天一篇,開學前的作業檢測將從中挑選五首進行考查。
為落實教學大綱的要求,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高二語文備課組于20XX年推出文學名著導讀系列校本課程。老師們帶給了同學們一份紅樓大餐,解說了<圍城>的經久魅力,詮釋了<哈姆萊特>。讓高二學生走進了文學的殿堂,享受了一次文化的盛宴。20XX年12月,在校園文化藝術節上,我校舉辦了“弘毅讀書報告會”,學生們就自己的讀書經歷與思想感悟作了交流。一項項活動的開展讓閱讀真正成為了“悅讀”。經典的重溫,讓學生陶冶了情操,放飛了思想,積累了素材,拓寬了視野,成了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20XX年由語文組陸紀登老師參與編寫的名著<快捷通>出版,成為文科學生閱讀名著的輔助資料。
二、營造語文課堂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1、創設個性化課堂教學情境
學校在教室墻壁上張貼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并開設圖書角,讓學生家中的書籍流通起來。
2、挖掘教材中寫作素材
高中新教材精選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章,這些文章既是很好的課文,又是很好的素材。整合課本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到作文中去是提高學生作文切實有效的措施。為此,我校高三語文備課組做了,大量工作,編寫了獨特的校本作文材料。高三備課組長在20XX年我校對外公開教學中展示了這一成果,得到了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三、課堂內外的整合行動
1、20xx年高一備課組開設了“快樂作文”校本課程,20XX年開設了“經典閱讀”校本課程,在校園網、校報上開設專欄,并定期印發刊物,將學生習作結集出版。
2、邀請專家來校講學。王力群教授的講座提高了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作家畢飛宇、祁智、范錫林的講座放飛了學生想象的翅膀,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校電視臺定期播放名著的講解,如“百家講壇”的精彩節目的播放讓學生在欣賞中得到提高升華,這些都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
3、重組驥江文學社,不定期舉行作文講座、作文競賽等,利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語文組20XX年先后組織學生參加了三次省作文大賽。在江蘇省第六屆“中學生與社會”現場作文大賽中,我校顧碧陽同學榮獲高中組特等獎,朱葭同學榮獲二等獎;在省教育學會主辦的“高考作文杯”江蘇省首屆高中生現場作文大賽中,我校徐天嬌獲特等獎,展楠、田曉貝、秦晴榮獲一等獎;蔡慧、郭煜、周逸人榮獲二等獎,我校被授予了優秀組織獎;在教育廳主辦“鎮中杯”第七屆高中生現場作文大賽決賽中,朱葭、田曉貝、鞠云三位同學榮獲省一等獎。語文組輔導學生參加省中學生現場作文大賽,我校高三(19)班戴唯、三(21)班常曉丹獲首屆“高考杯”創新讀寫大賽一等獎,取得了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資格。在江蘇省第七屆“中學生與社會”中學生現場作文決賽中,高一(3)班趙宸藝同學榮獲高中組一等獎。20XX年11月23日我校組織部分學生參加了由江蘇省教育學會主辦的“高考作文杯”江蘇省第二屆高中生現場作文大賽,我校選手錢夢姣獲特等獎,趙宸藝、唐燕、黃詩婕、孫燕霏、周晗5名同學獲一等獎,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的好成績。我校被授予“優秀組織獎”。20XX年組織學生參加“我與經典有約”征文比賽,高三(7)孫熙偉、魏艷波同學獲省一等獎,另有二十位同學獲省二三等獎。
4、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內知識得以拓展延伸。20XX年5月,結合高二所學<唐詩宋詞選讀>,全年級舉行了詩詞名句默寫比賽,又舉行了“走進經典”唐詩宋詞朗誦比賽,學生自己寫串臺詞,自己主持,自選朗誦篇目和配樂,經過激烈的競爭,高二(7)班陳靖雯同學脫穎而出,先后參加了靖江市、泰州市“雅言經典朗誦比賽”,獲得了泰州市二等獎。
5、20xx年,在語文組的團結協作下,第二屆“高考”杯(華東地區)創新讀寫大賽復賽在我校成功舉行。我校高三兩位同學獲讀寫大賽一等獎,取得了名牌大學自主招生的資格;我校兩位同學在“蘇教國際杯”第九屆江蘇省高中生現場作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一位同學在“新語文學習杯”第八屆“中學生與社會”現場作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七名同學在江蘇省“高考作文杯”現場作文大賽中獲一等獎。趙宸藝同學代表泰州參加了首屆全國中小學生“中華誦”夏令營活動,我校被評為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學校。
四、走進生活,重在實踐
“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考察活動。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考察家鄉名勝古跡和地名由來、傳統習俗、飲食文化等,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存在眾多的寫作素材。20XX年高一學生利用寒假對靖江店鋪名折射出的文化現象作了深入調查研究并撰寫了調查報告。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語文組配合校團委在高一、高二年級中發起了“寫給災區孩子的一封信”征文活動,倡導學生將視野投向社會,關注生活,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
(一)攻堅、發展階段:理論創新,有所突破
1、理論學習是基礎,創新是根本。課題組所有成員認真交流探討,并結合學校的課題科研實際做了認真反思。正是沿著這條教改科研的思路,每學期語文組成員積極撰寫論文,三年來,有數十篇在國家級論文比賽中獲一二等獎。
2、我們以課堂教學為研究主渠道,抓住重點,探討個性化教學的新模式,探討個性化教學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關系。
教學模式是溝通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最好橋梁,我們通過一定的教學模式將個性化教學理論貫徹到個性化教學中去,這樣才能達到經驗普及的目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老師及時總結,并將成功的經驗運用到教學實踐。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的教學,展示了語文課堂的魅力,也體現了學生的個性。20XX年我組羊琳老師在省語文優課評比中獲二等獎;20XX年我組榮雪飛老師在省語文優課評比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20XX年羊君老師在省語文優課評比中獲二等獎;丁杰老師獲泰州市語文優課評比一等獎。黃越前、榮雪飛、羊君、曹成玉、羊琳等老師勝任高中循環教學。
(二)課題總結階段:運用整合,總結結題
艱辛的探索產生了可喜的實驗效應。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實驗教師乃至其他教師的教學觀念變了,意識到教學同樣需要與時俱進,能逐步意識到以新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教學方法靈活了,教學手段豐富多了,青年教師也由一個高起點邁入,在實驗中成長起來,能夠熟練的駕御課堂,實施個性化教學。課題實驗所帶來的教學教研成果是明顯的,成績是可喜的,教師業務素質水平提高了,教學科研能力增強了,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高考成績穩中有升。然而,我們清晰地認識到,這只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良好開端,在接下來的教學科研過程中,我們將把“語文個性化閱讀與個性化寫作教學”課題實驗研究精神繼續延伸,深入挖掘,拓展課題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訓練思維,個性發展的內涵。
三、課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該課題進行了三年,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還有許多實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怎樣促進學生由獲取知識到形成能力的轉化,怎樣在語文個性化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個性化教學的評價問題等等,都是我們今后繼續要研究的問題。
教改的路是艱辛的,但也唯有這種艱辛才能帶給我們快樂和欣喜。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這只能作為我們今后繼續課題實驗的基礎,我們將以此為動力,與時俱進,開拓進取。
課題結題報告6我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是從20xx年9月開始進行實驗的。三年來,在區教育局和學校領導及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們扎實開展研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動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這表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教育工作來說更為重要。特別是現在,學校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和教師往往對學生心理教育存在著片面認識,導致兒童心理的不良發展。如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好,繪畫、唱歌能力都較強,但存在著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團隊合作精神差等問題,更有甚者表現為厭學,情緒暴躁,懼怕挫折、自閉等心理疾病。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他們和諧健康成長。目前全國上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素質教育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課題組嘗試著在這方面做些探索,特確定申報了省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根據課題組研究的內容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和存在的問題,依據教育心理學,遵循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遵循知情意行相統一的規律,堅持實踐育人。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重點
小學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學生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使受心理困擾或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得到科學、有意義的心理輔導,增強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重點:人際交流,學習適應及個性輔導。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我校選擇年級組為切入點,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在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同時,各年級段側重點有所不同。
1、低年級:減少對成年人的依賴,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新的學生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興趣,嘗試建立適宜的人際關系,樂于與老師、同學交流;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中年級: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初步懂得社會法規,形成初步的學習方法,學會調整學習心態;在班級活動中善于與更多學生交往,學會調節處理人際關系,培養集體意識。
3、高年級:幫助學生學會情緒調節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學會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監督能力,學會確定學習目標,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參與社會實踐,初步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
五、課題研究的途徑和方法。
研究的途徑:
1、聽取專家的心理輔導講座,以減少實驗中的盲目行為,使研究實驗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
2、加強與家長和學生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
3、加強教師間的交流,相互啟發,以積累更好的經驗。
4、多開設體驗教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研究的方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談話法、行為分析法等。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
實驗周期三年(20xx.9—20xx.8)
(一)準備階段:(20xx.9—20xx.12)
1、組織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理論知識。
2、學習學校總課題方案。
3、確定《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實踐與研究》這一研究項目,提出研究計劃。
(二)實施階段:(20xx.1—20xx.12)
1、按研究計劃定期開展各項活動,如開設心理講座、召開家長會、開展體驗教育活動等。
2、確定個體跟蹤輔導對象(個案),記錄及分析行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寫階段性課題研究小結,并收集相關資料。
(三)總結階段:(20xx.1—20xx.8)
1、收集相關資料,聽取家長與學生的意見,并做好記錄。
2、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總結性課題研究報告,匯報研究成果。
預期成果:典型案例集、課題研究報告。
七、課題研究過程概述
1、確定研究對象,成立課題組
20xx年9月,我校選定了本課題,成立了課題組,確定1—5年級學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
課題組織機構:XXX
課題指導專家:任其平(安師院教育系教授)
課題負責人:王澤潤
課題組長:徐一文
課題組成員:潘家寶、舒萍、張麗、葉代娣、朱秀華、鐘玲、鄒慧君、潘功蘭、吳曉潮、薛葦、鮑濤、余麗娟、汪翠霞、劉娟娟、朱啟宏、梁蘭萍
2、根據實際,實驗研究
(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為使心理健康教育達到全面普及,提高廣大教師和學生及家長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水平。學校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心理講座,家長會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工作與學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使全校廣大教師、學生、家長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學,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對個人學習、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極大地認識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二)從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活動。
學校辦學的宗旨是“一切為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為了能讓學生健康和諧發展,我們開展以下活動。
①建立個案庫。學校經過班主任的詳細了解與觀察確定了少數有較重心理困擾及障礙的學生作為個案跟蹤輔導對象,由年級組輔導教師一月一次開展交流談心活動并做好記錄,認真分析行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針對性。目前,全校的心理輔導個案庫成員有20余人。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和教育,大多數學生能正常地學習,正常與同學交往,處事能力大有增強。
個案一:五(3)班吳某,大腦有疾患,精神經常興奮,失控。一年來在年級組教師跟蹤教育輔導下,現在能正常隨班就讀。學生評價:他上課能靜心下來聽課,下課也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不隨便攻擊別人。
個案二:三(1)班胡某,性情暴躁,多動,學習不能專心,課堂上行為隨意經常無故攻擊人。如今學生評價:上課能安靜上課,作業能及時完成,魯莽行為有所改善。
個案三:四(2)班徐某,表現為不與同學交往,平時不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封閉自我。現在學生評價:如下課與同學玩耍,上課也能發言,集體活動表現也較積極。
個案四:四(1)班韋某,表現為個性偏激主觀,遇事沖動,以自我為中心,曾因一件小事與爺爺發生沖突,因而舉起斧頭砍爺爺被及時制止。現在家長評價:與人相處時較友善,學會怎樣文明理智去解決問題,能夠尊敬家長,遇事愿意與家長溝通。
……
②舉辦專題講座。為提高廣大學生調控自我行為的能力和素質,學校聘請專家舉辦講座,每學期不少于一次,指導學生調控自己的心理。安師院教育技術系任其平教授,致力于教育研究,他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借助講座形式與廣大學生交流,讓學生受益匪淺。20xx年底我校邀請了《知心姐姐》雜志社的編輯來校為學生做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她深入淺出的講解,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大大提高了學生自我心理調適能力。
③舉辦心理健康板報。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心理健康專題板報展,讓學生們認識心理學,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讓更多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及自我調控的方法。
④開設心理咨詢與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學校開設了“知心姐姐信箱”,學生可以將自己成長的煩惱通過書信的形式投入信箱,輔導教師能很快給學生咨詢回復,引導學生學習,疏導學生思想。高年級組的心理輔導教師還組織五年級優秀學生成立了咨詢小組,共同商討成長中的煩惱,通過師生之間的朋友式交流,既解決了學生因學習方法不當,導致成績不好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強了學生的交往能力。
(2)加強學校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伸,并且影響著學校教育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我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視家長的參與。
一是積極創設條件為家長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讓更多的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懂得如何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20xx年聘請了三院保健主任給家長做《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報告;20xx年9月請安師院的嚴云堂教授為六年學生做《關注學生春期生理、心理教育》講座,對于高年級學生如何克服心理上厭學、說謊、早戀等現象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讓廣大家長深受啟發。20xx年9月請任其平教授給一年級家長做《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生活》報告。各類專家指導講座,讓廣大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減少盲目性,從而科學地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學習,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養成樂觀向上的心態。
二是利用《家教周報》報紙,心理板報、廣播站及家長會等途徑,向家長介紹現代教育觀,讓他們知道減負減什么,家庭的民主氣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等有關知識,幫助家長建立現代育人觀,人才觀,讓學生有實踐的機會,參與的機會,體驗的機會,還給孩子一個平等的、寬松的、自由的成長環境。
三是對個別有心理困擾的家長進行案例教育,進行對話,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對孩子們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家長聯系,共同商討解決辦法。如今年剛畢業的學生王某父母離異,他跟隨父親與祖父母住。孩子缺少母愛,祖父母望孫成龍要求嚴格,父親不關心他還經常打罵,不準他與母親見面,孩子一度處在崩潰邊緣,在校表現自我保護意識強烈,不能與同學正常相處,攻擊性強,對不利于自己的任何言論存在強烈的敵意,并且有自傷發泄行為,學習成績也一路下滑。教師發現后馬上與家長聯系,結合家教理論向家長陳述利害。提出合理的建議,建議家長正確處理親情關系。給孩子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并對孩子進行不良心理的疏導,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通過家校合力,該生的不良心理和行為習慣得到有效矯治,學習成績也重拾升勢。
(3)調節班主任工作心態,促進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是學校的基層組織,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主要通過班級來實施,而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學校教育管理及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將班主任列為課題組成員,對班主任進行培訓,聽心理輔導專題講座。學校課題組與教導處一起利用周三的教研會邀請安師院的任其平教授給本校教師進行了《關注心理,關愛生命》、《小學生心理教育》2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任教授就新時期教師面對的壓力及如何調試自我心態給教師做了具體詳細的心理上的指導,同時就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特點及對策做了科學的指導,讓廣大教師深受啟發,懂得運用心理學的方法解決學生中存在的這樣與那樣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成效。不斷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水平,學校每學期開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和教育案例分析會,讓班級管理工作比較突出、學困生轉化比較成功的班主任給全體教師介紹經驗,讓廣大教師在交流中啟迪,在討論中感悟,從而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師的整體育人水平。
(4)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與學科教育活動相結合,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向學生的教育的全過程滲透,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①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知識。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從教材內容看,各科內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語文、思品、自然等學科可以陶冶學生心靈,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熱情;數學、科學課可以進行科學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情感;美術、音樂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線條、色彩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塑造高貴優雅的品質;體育課鍛煉學生堅強意志,培養學生競爭,拼搏,進取的精神。
②積極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讓學生在不自覺中接受教育。因此,優雅、潔凈、文明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今年學校積極創建“和諧校園”活動,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創編新童謠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學生常常沉靜于寬松和諧氛圍中。校園里宣傳櫥窗每月更換一次,名人畫像,名人名言懸掛在走廊間,校風校訓赫然省目,墻壁上的學生書畫作品一學期更換一次等,這些使整個校園給人一種書香悠淳,潔靜典雅的心靈感染,時時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園中央雕塑噴泉,假山浮石,名人雕刻,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和諧優美,這些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美麗熏陶和道德的感悟,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地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和諧相容的心態。
③在少先隊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隊是少年兒童的自己組織,少先隊活動孩子們歡迎。我校充分利用少先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開展豐富多彩且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活動中不僅提高能力,同時也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受到教育。如針對學生參與意識強,表現欲強的特點,開展衛生評比、三好生評比、文藝表演等競賽活動;又如針對學生從眾心理強,熱情大方的特點,組織開展獻愛心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提高修養,促其養成良好習慣和健康心理。
八、研究成果
1、構建了我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模式。
第一,心理教育以學生為主體。
心理健康教育應為學生服務。心理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滿足各類學生主體不斷發展的心理需要。
第二,心理教育落實到外顯的行為上。
學生的意識、情感、意志必然反映到學習、活動、生活的行為上。把對學生的教育要求及時轉化為行為訓練的要求,并注意從行為角度評價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促進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對學生的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進行教育,一方面以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班級生活的主要障礙為切入點,確定每個階段的教育重點。為了使教師的行為符合心理教育的要求,學校對教師進行正確教育行為的訓練。
第三,課堂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
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發展的特點和不同學科教學的過程,有意識地在各科課堂學中體現心理教育,加強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在教學中出現問題時,教師不流露失敗、無奈的情緒,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質影響學生。
第四,寓心理教育于活動中。
學校開展多種專門性的心理教育活動,挖掘各類活動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尤其是要有意識地增加各類活動中的心理教育含量,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生動、活潑、交互,師生平等融合,重在心靈溝通和心理感悟。
2、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通過心理教育講座和宣傳教育,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識,自我調節控制情緒,學會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學會當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問題時,能坦然尋求心理幫助。學生的心理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表現在下面四點:
(1)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2)能與周圍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與合作,樂于幫助別人,尊重別人;
(3)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適應環境;
(4)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三年多來,學生參加各級各項競賽一百多人次獲獎。
3、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
研究中出人才,出經驗。經過三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心理素質好、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優秀教師,成為學校辦學育人的骨干力量。他們在構建學生心理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優化自身的心理素質,促進專業發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創造力。20xx年,我校成功舉辦了班主任經驗論文研討會,20xx年10月學校召開全體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會。這些活動為老師們提供了學習交流機會,對工作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其中多篇班主任論文在市、區交流,鐘玲老師案例獲市“走進學生心靈”案例二等獎,鄒慧君工作案例《點燃學生心的燈》獲區一等獎等。
4、編輯了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冊。廣大家長通過講座,參與學校活動,極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嘗試積極動筆撰寫了教育論文。其中夏建利同志撰寫的《抓好思想教育,幫助孩子立志》一文獲省一等獎,儲流杰的《父母應該成為孩子心靈的導師》獲省優秀論文。
5、近幾年師生心理無嚴重扭曲現象。個案庫的成立使學校個別心理狀態較差的學生及時得到有效的心理輔導,他們進步很大,也是我校取得可喜成績。
6、建立家訪登記卡,規范了家訪工作。
7、促進了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提高。
幾年來,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師生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和學習中,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再上一個臺階。學校先后被評為國家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子課題學校,安慶市“震憾心靈”教育故事優秀組織獎,國家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子課題學校,市語言文字規范化學校,安慶市示范家長學校大觀區科普特色學校及平安校園等多項榮譽稱號。
九、反思與啟示
1、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理解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學生能主動、健康地發揮。因此,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不能居高臨下的說教,應多和學生談心,和他們交朋友,讓學生敢于接受教師,愿意和教師說心理話。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是“知心姐姐”或“良師益友”。
2、心理咨詢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心理咨詢工作日益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日益受到師生的歡迎。心理咨詢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將直接影響學校心理咨詢工作向縱深方面發展。
3、加強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直接制約著學校可持續發展,因此讓更多的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再培訓,讓他們有意識的參加此項工作,將會有效地促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課題結題報告】相關文章:
1.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2.數學課題結題報告
3.交通文明課題結題報告
4.課題結題鑒定意見
5.課題結題發言稿(通用6篇)
6.課堂教學模式可行性研究結題報告
7.高中課題研究調研報告
8.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9.研究性學習課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