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动情足变得愚蠢,女人一动情就变得聪明!所以说,男人也得学着悠着点,学着“我心慢慢给”...
成功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最终都是将自己的心交给对方,这是人间最最幸福德事情,也是他们对自己一生幸福所压的砝码。心的给法,无非两种:一种是把整颗心一古脑奉献的,另一种是一点点地给的。人说“男人一动情足变得愚蠢,女人一动情就变得聪明”。
男人往往对自己钟情的女人,雄狮般地大吼一声:给你,我的所有。这个所有,自然包括他的心。这样的男人,将面临的是:在他给予这一刻,固然魅力无穷,担也是魅力递减的时刻;他日后要在所爱的女人心目中,魅力依旧,终究是世上难事。
说女人聪明,就聪明在她心里很清楚:“我心慢慢给……”女人在用情方面,总是比男人良苦得多,也使她魅力常存。
其实,男人、女人和心的交给,最终的结果是让人有终生的幸福感。奇怪的是,婚后,女人经常会抱怨,而男人则比较有满足感。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就出在男人和女人给心得不同方式上了。婚后,女人给他的心在日益增多,她越来越爱我了;而女人的心里。时刻感觉着男人的那颗心,在一点点少下去,他越来越不爱我了。所以说,男人也得学着悠着点,学着“我心慢慢给”。
猜你也喜欢:想念是相处的利息(母亲,孩子,父母,相处,感情) 我母亲姐妹六个
想念是相处的利息(母亲,孩子,父母,相处,感情) 我母亲姐妹六个,三位嫁农民,三位嫁工人,嫁农民的,苦一些,嫁工人的,相对富。我听母亲说,外婆曾制定了富帮穷政策,一对一,叫某某跟某某结对子,对子问经常走动,其他姐妹间,除了满十、娶媳、嫁女、乔迁等大喜事外,可走动可不走动。
我母亲跟满姨结对,满姨家住煤矿区,只有我姨父工作,当“窑弓子”,满姨家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裕,但因姨父工资还算高,满姨也在矿上做些临时工,家境比我们好,两家走得勤。姨父星期天爱扛着一把猎枪到我们村的山上打鸟,不管多晚,都会到我家来喝杯茶;满姨隔三差五给母亲送点儿粮票、布票,记得送得最多的是包子,煤矿食堂里的包子,我曾一次吃下七个。满姨来我家多,我们去满姨家也勤快,地里结南瓜、丝瓜、茄子、辣子,山里出蘑菇、蕨菜、桃子、李子,塘里、河里提了鱼抓了泥鳅,我们都会给满姨家送去一些。
如今,母亲与她的姐妹,都已经老了,各自家境都差不多,按说己无须再穷富结对,可以按照血缘来疏理亲情了。母亲姐妹嫁得都不远,以外婆家为圆心,大体散落在10里~20里,好像是外婆手里抓了一把花种,往空中一抛,然后女儿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可是我发现,母亲的姐妹,互相走动的,依然还是当初外婆安排的对子,我母亲跟满姨、四姨跟大姨、二姨跟五姨。母亲跟我住后,常常念叨的是满姨;往我这里打电话问母亲好的,也常是满姨;其他几位姨,除了过寿辰,喊我母亲去吃饭,平时并不怎么联系。
到了我这一代,更是这样。五姨家,我至今都没去过,我那些表兄弟姐妹们,很多也都没见过面。而现在常常串门的,多是满姨家的子女,我有任何事,找不到人帮忙,首先想起的也是他们;他们若有事,也来我家诉说;逢年过节,心头所想,脚之所移,满姨家表姐表弟朝向的,是我家的方向;同样,我口里乏味,心上发堵,想找个地方散散心,方向盘转的,也多是满姨家的表姐表弟家。
一样的代际,一样的血缘,一样的亲情,缘何是不一样的感情?想来想去,大概是源自早些年的交往与相处吧。交往越多,相处越长,情感才越深,思念才越真。纵使亲情,也需要小时候的朝夕相处来维系。兄弟姐妹间,真正的缘分也就那么十多年,小时候,一个锅里吃饭,一张床里蹬被,一间屋里打架,然后姐妹各嫁一方,哥俩分居两处,一年到头迎来送往一两回,也算走亲戚了。而如果当年不曾耳鬓厮磨、日夜相处,那么兄弟姐妹之间,还会那么有乐同享、有难同当吗?
过去相处,等于是感情存款,存款越久,感情利息越多。想念是相处的利息,牵挂是牵手的利息。
亲情的利息不是以金钱计算的,若说金钱,皇室投入给子女的,无人能比。山野村夫,给子女穿得不好,住的茅棚,但贫家子弟,孝父敬母更真挚深切,其中缘故,大概是投入时间之爱,而非金钱之爱吧。
很多母亲常常感叹,现在孩子不多,就一个,原先父母生孩子,生七八个,父母之爱,分了七八份,每个孩子所占份额少,孩子大了,对父母感情却更深更浓;现在孩子只有一个,父母所有的爱,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却愈发少了,是孩子特别自私了?或许只是父母跟孩子相处时间太少了。
父母与孩子,大概也就是五六十年的相处时间,而其中真正的天伦之乐,不过十五六年,孩子读大学、工作、结婚、生子,聚少离多,聚的时间那么少,父母却还要安排其他的事情。感情存期那么短,感情利息哪会高?
日久生情,日久生息,如果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分别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缘分,那么尽量让我们多牵牵手,多对对眼,多聚聚会,多珍惜彼此能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文|刘诚龙
猜你更喜欢:沙原隐泉(二)??《文化苦旅》(峰巅,康德,泉水,让人,水色)
沙原隐泉(二)??《文化苦旅》(峰巅,康德,泉水,让人,水色) 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着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
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20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来源,讷讷动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于觉得对于佛家,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见灵动,世界?显精致,历史?有风韵。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明晨,即可借明静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