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農村科普工作調研報告范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科普工作調研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科普工作調研報告1農村科普工作既是整個基層科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抓好農村科普工作,是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加快農業科學技術轉化、應用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農村科普的主要成效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參與下,經過科協系統各組織多年深入細致的工作,農村科普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主要體現在:
1、農村科普覆蓋面擴大,群眾普遍受益。
調查表明,農民科技意識普遍增強,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更易得到農戶接受,農戶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更加愿意投入。農民安全生產、健康生活、食品安全、優生優育、節能環保意識普遍增強,接受新的生產經營和生活理念有較大進步。抵御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能力有較大提高,幾乎所有農戶都認同科技對產業發展、增產增收、農產品質量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農村運用新品種、新技術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達到90%以上,新的種養殖、加工技術,新農藥、肥料、農機推廣應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農戶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的積極性很高,科技對農村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近40%。每年參加過1次以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農戶達50%以上。每年至少得到1種以上科普資料、圖書、掛圖、畫冊和其他科普宣傳品的農戶超過60%。通過廣播接受技術指導的農戶約占50%。有半數以上農戶收看過電視科普節目,有近10%的農戶免費得到過贈送的優良品種、肥料、藥品等生產資料。據對近些年來科普統計資料分析,各種情況表明,農村科普工作覆蓋面有了很大提高。
2、農村科普內容豐富,形式載體多樣。
科普內容更加豐富。與現階段農村發展需求相適應,目前實用技術推廣應用普及仍然是農村科普工作的主體,但近年來計劃生育、安全生產、醫藥衛生、質量技術標準、環境保護、知識產權、防災減災、節能降耗、維權保障、政策法規、公民道德素質、交通城建等知識也進入農村科普內容。實用技術中除新技術、新品種引進推廣仍是主要內容外,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技術占有相當重要地位,農村科普內容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科普形式更加多樣。過去主要以科技趕場、科普下鄉為主要形式,發放技術資料、活動現場咨詢是主要方式,現在除大型綜合性科普活動舉辦場次更多外,專家講座、技術培訓、生產現場技術指導、參觀示范點、培訓技術骨干是經常性的科普形式。放映科普電影,播放科普音像資料、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廣播和電視節目、應用科普網絡也成為重要的科普形式,形式和手段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3、農村科普組織發展,隊伍不斷壯大。
農村科普組織領導體系較為健全。現在科協、科技、宣傳、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都設有專門的職能部門承擔科普特別是農村科普工作。黨政領導經常參加科普活動,農村科普工作納入科技進步等工作考核。鄉鎮科協得以保留,并全部配齊了鄉鎮科協主席、秘書長,健全了組織體系。每年鄉鎮科協都要牽頭組織大型科普活動2次以上,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次以上,編印數十種科普資料。作為農村科普主要載體和平臺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穩步發展。科普人才隊伍也日漸壯大:
一是隨著“一村一個大學生”計劃的實施,我縣近80%的村配備了科普員,這支隊伍比較穩定。
二是近年來,獲中國科協、省、市、縣命名的科普帶頭人近百人、科技示范戶近百戶他們在農村科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在農村科普中發揮骨干作用的農民專家科技服務團不斷發展。
四是科普志愿者隊伍、科普服務小分隊不斷發展。
五是還有其他一些熱心科普工作的`志愿者等,對農村科普作出了貢獻。
4、農村科普資源整合加大,力量明顯增強。
近年來科普經費總體上增加是比較快的,科協科普經費中有70%左右用在農村科普上,農村科普條件設施逐漸改善。
一是場地、設施等整合趨勢明顯。農村科普培訓、活動場所、設施設備與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場所及設施、鄉鎮、村、農技協的場所設施設備、農村示范教育場所及設施設備共用共享,提高了利用率。
二是農村科普力量協作加強。鄉鎮科協干部、大學生村官、鄉鎮農技推廣工作人員、農技協技術骨干和農技人才、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工作人員形成合力,在工作上互相協作、配合、集聚成農村科普的骨干力量。
三是部門工作整合明顯增強。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科協搞好運作、管理和統籌協調,農村科普納入了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各部門各自承擔相應的科普工作,共同搞好農村科普,增強了農村科普力量和影響力。
四是借助農村書屋及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資源,農村網絡培訓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五是機關各部門對農村科普投入不斷重視,其主要通過參加活動、組織培訓、編印發放資料、贈送物資等方式為農村服務。
二、農村科普的主要問題
1、農民科學素質有待提高
從去年全民科學素質問卷調查看,我縣近城區農民的科學素質高于遠離縣城郊區的農民科學素質,年輕農民的科學素質高于中年農民的科學素質。雖然大多數農民對基本農技知識了解較好,但仍有一部分農民尤其是年輕農民不掌握基本農技知識。而在計算機使用上有70%多的農民是“文盲”,只有不足12%的農民會較熟練的使用計算機。
2、農村科普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較低
調查中了解到,絕大多數的農民是通過電視、廣播、技術培訓、報刊、科技下鄉等媒體和活動獲得科技知識和信息的,而容納大量科技信息、傳播迅速的計算機網絡,農民使用只占到8%。農民獲取信息的途徑對電視、廣播、技術培訓、報刊等依賴程度之高和使用計算機網絡的比例如此之低,充分說明了我縣農村信息化水平還較低,需要下大力氣抓好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信息技術培訓。
3、科普投入嚴重不足
科普專項經費標準嚴重偏低,一是科學素質工作經費十分缺乏。二是大部分鄉鎮科普工作所需經費還未列入鄉鎮預算,沒有穩定來源。三是目前已有預算的經費數量嚴重偏少,不能滿足活動的開展。四是部門對科普的投入仍然很少。各部門都有一些宣傳經費,但用在農村科普上的還不多。
領導沒有足夠的重視,目前科普工作的現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經濟、輕科普”的傾向。所調查的鄉鎮,沒有一個鄉鎮有專題開展農村科普工作的計劃或方案,更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這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嚴重影響了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科普工作還沒有像中央要求的那樣成為政府行為,更沒有形成合力。
4、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建設非常薄弱
我縣共有21個鄉鎮建立了科協組織,然而這些鄉鎮科協主席往往只是由鄉鎮一名負責科技的副鄉鎮長兼任,只是有這個機構,并沒有其他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絕大多數農村沒有科普小組,而縣農村圍繞本地產業經濟特點,很少建立農村專業組織—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由于產業缺乏規范性管理和引導,很難有大的發展。目前,我縣還沒有一座科技館,50%的村莊的科普宣傳欄是和村務公開欄混用,很大一部分沒有及時更換內容,沒有專人負責,形同擺設。20%的科普示范基地大多是一些科技示范戶個人的,種植面積小,操作形式多樣化,示范效果差。
三、促進我縣農村科普工作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科協對農村科普工作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就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科普工作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1、切實加強對農村科普工作的領導和投入
科普工作沒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將難以深入開展。各級黨委、政府要重視科普工作,把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工程,抓實抓牢。同時,充足的經費是做好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支撐和保證。經費投入不足,會直接導致農村科普陣地缺乏、科普設施落后和科普手段陳舊。現階段解決農村科普經費不足的問題,一是要認真貫徹《科普法》的有關規定,將科普經費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投資,納入公共財政框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重點向農村傾斜,且逐年要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二是要積極吸納各種社會資金,逐步探索形成農村科普經費社會多元化投入的新路子。
2、全面健全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網絡
以鄉鎮科協、農村專業技術合作社、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為基本框架的農村科普網絡在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發展農村經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著缺觀念、缺位置、缺機制、無專職人員、無經費保障、無活動場所等現實問題。我們應切實出臺一系列相關措施,解決協會組織分散,凝聚力不夠強,抗御風險的能力弱,發展水平和檔次不高,服務功能不完善,法律地位還不明確等問題。要提高農村基層科普網絡的覆蓋面,廣泛開展科普示范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建集技術示范、科普宣傳和培訓為一體的農村科普網絡。走產業化經營的道路,與農戶對接,與市場對接,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3、不斷強化農村科普陣地建設
農村科普工作不能沒有陣地,沒有陣地,農村科普工作便會缺乏有效載體。有了陣地,才能經常性地吸引農村干部群眾來學習科學技術。有了陣地,才能更好地利用廣播、電視、書籍、報刊、網絡等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科普工作。
一是整合現有資源。結合鄉鎮學校、農村書屋、農村文化禮堂等場所設立科普站、科普圖書室等固定場所等科普服務場所,明確職能,使其真正成為農民學習科技、交流技術的科普陣地。
二是建立與現代科技銜接的科普平臺。傳統的科普宣傳方式在以往農村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富有生機,但隨著時代進步,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趕科普大集、舉辦展覽這樣的傳統方式上,要追求創新,利用現代傳媒如互聯網、手機短信、微博、微信、電視專題等現代化手段為科普工作服務,豐富科普工作的手段,增強科普的效果和影響力。
三是抓好科普示范基地建設,結合我縣各鄉鎮重點發展產業,為農村科普工作建立更規范、更寬廣的發展舞臺。四是充分發揮好科普宣傳欄的作用。出臺一系列的管理科普宣傳欄的制度和辦法,規范宣傳欄的管理和使用,使宣傳欄管理有章可循,及時張貼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掛圖,使其發揮應有的科普宣傳作用。
4、著力建設高素質的農村科普人才隊伍
科普人才匱乏且整體素質不高是制約農村科普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選用一批人和用好一幫人。
一是用好農村黨員、基層干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領導者,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首先應成為具備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掌握先進實用技能的帶頭人。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水平和管理方式、科學方法和技能水平,對于制定農村本土化的經濟發展規劃和科學決策,開辟生產門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勞動力結構,實施科學管理等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二是用好返鄉知識青年、大中專畢業生。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的不斷出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了創業歷程。很多大學畢業生把創業的目光投向廣闊的農村天地,在實現他們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技術,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帶動和促進作用。
三是利用鄉村醫生普及醫學知識。目前,我縣農村醫療診所數量多,存在大量醫療資源閑置的緊迫現象,另一邊卻是知識缺乏,缺少學習途徑。所以,整合社會資源,充分利用鄉村醫生隊伍普及農村科學知識也是一條重要途徑。加強農村科普員隊伍建設,搞好培訓,制定完善管理辦法,落實工作責任和相應的激勵措施,對長期從事農村科普工作并作出顯著成績的人員,黨和政府在政治上、生活上要關心、愛護、重視他們,并給予表彰獎勵,以促進農村科普事業的蓬勃發展。
5、整合資源,有效開展群眾性科普宣傳活動
目前,政府對三農工作很重視,每個部門都有針對農村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及活動,但是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協調,重復投入較多,活動效果不明顯。科協要發揮群團優勢,與農業局、畜牧局、林業局、科技局等涉農部門緊密配合,把農村實用技術推廣隊伍建立起來,并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農業科技推廣活動,除搞好大型科普活動外,堅持推進農村科普工作的經常化、常態化,把活動造聲勢與日常科普增強效果有機結合,深化農村科普工作。
農村科普工作調研報告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普工作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結合點,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實行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市的科普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普網絡基本形成,科普基地逐步建立,科技知識廣泛傳播,科學意識不斷增強,科技教育逐步普及,科技與生產的結合日益緊密,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但也由于歷史和客觀的原因,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最近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總體來看,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好的,農民的科技意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份科普網絡和科普機制已初步建立起來。
一、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現狀和特點
1、科普工作逐步走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經調研,我們認為:農村科普工作的基礎設施、機構、手段等,都有較大改善的提高。形成了一支開展科普工作的基層骨干隊伍。鎮、行政村均安排有專(兼)職的科普人員。同時還設有一定的科普經費,為科普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部份還配有用于科普宣傳的畫廊、櫥窗、黑板報、活動室、“三農”服務網等基礎設施。
2、科普宣傳因地制宜。
各地都能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因地制宜開展相應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如:八步區蓮塘鎮、賀街鎮,根據本地特色產業優勢,成立了蔬菜、養豬等專業協會,引導農民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生產時銷對路的農產品投放廣東市場。富川縣蓮山鎮,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臍橙種植,與此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各樣的技術培訓,標準化種植技術培訓和豬-氣-果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培訓。市直各專業局結合地方特點,每年都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特色活動,深受廣大農民歡迎。
3、“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促進了農業生產。
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快了農業的產業化進程,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昭平縣是我市茶葉生產的主產區,也是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縣涉農部門大力宣傳和引導農民向茶葉產業化發展。先后引進了“福云六號”等一批新品種及相關種植技術,建立了有機茶種植試點示范基地,逐步引導茶農向有機茶生產發展,提高茶葉檔次和質量。目前茶葉生產已發展壯大成規模產業。
二、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不足和問題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農村產業結構的加速調整,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加緊進行,農村科普工作也逐漸顯現出了一些不盡人意之處,與城區發展差距正在逐步擴大。
1、科普工作發展不平衡。
一是科普工作開展不夠平衡。我市部份農村基礎設施較為落后,科普宣傳欄、圖書室等一些基本宣傳設施不完善,不健全。給科普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一定難度。二是部分行政村對開展科普工作不夠重視,使得這項工作處于可有可無狀態。三是科普工作對象也不平衡。我市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就剩下老人和兒童,文化層次與年齡結構不平衡,往往不太重視對他們的科普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2、科普宣傳內容形式比較單一。
在宣傳內容上,普及實用技術方面的宣傳較多,而在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方面的宣傳較為薄弱,致使農村封建迷信思想、賭博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還偶有存在。在科普宣傳方式上,各村一般是以出黑板報、宣傳畫廊、掛圖、拉橫幅等傳統的宣傳方法向農民普及科學知識,缺少新穎有效、生動活潑的宣傳手段。
3、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相對薄弱。
調查中我們發現各村對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設不夠重視,對身邊各類農加工企業和種植、養殖場所的典型示范、宣傳教育作用挖掘不夠,尚未形成各方力量齊抓共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議和設想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建議今后一個時期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經濟建設中心,貫徹科教興農戰略,立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動員各方參與。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強化科普宣傳,營造科普氛圍。整合區域資源,延伸工作網絡。立足自身優勢,打造工作亮點。抓好科普下鄉活動,實行鎮村連動。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工作水平,促進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同步推進。
具體建議如下:
1、加強領導,科學規劃,配合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
建議鎮、村要加強對農村科普工作的領導和支持,把科普工作納入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與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和產業結構調整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2、建立健全農村科普協會,延伸輻射科普組織網絡
一是抓好組織網絡建設。健全縣、鎮、村三級科普網絡。
二是加強科技工作者之家(專家大院)建設。及時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壯大科普工作者隊伍。以人為本,極大地調動和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是提升科技工作者素質。對農村基層科普工作者進行繼續教育和再培訓,更新知識,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逐步掌握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開展農村科普工作。
3、加大投入,整合資源。
一是多方籌措科普經費。做到財政有科普專項經費預算,同時要建立鎮、村為主、社會捐助、單位自籌等多元化投入機制,廣泛吸收社會資金捐助,鼓勵社會團體和其它企事業單位投資科普事業,為科普工作提供財力保障。
二是抓好硬件設施建設。建設一批農村常設性的科普宣傳教育設施,如科普圖書室、科普畫廊、科普櫥窗等。添置一些現代化的科普宣傳教育設備,形成一批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定期更新的科普宣傳陣地。
三是抓好科普示范基地建設。在現有科普示范基地的基礎上,力爭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示范效果明顯,集試驗、示范、推廣、服務于一體的科普宣傳教育示范基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農村科普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社會工作者實習調研報告11-15
鼠標市場調研報告08-05
中班的科普教學設計12-09
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01-25
海洋科普知識競賽資料08-28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教案11-16
水上安全科普知識匯總08-14
氣象科普知識競賽試題12-07
教學常規調研情況總結-工作總結10-28
婦女保健知識科普試題及答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