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從《童年情景》欣賞教學中得到的啟示
案例描述:六年級的學生雖然外表已經長大成人,但他們的內心還有天真,稚氣的一面,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顧及到他們的兩面性。例如,在《童年情景》的欣賞中,一位老師是這樣安排的:
首先談話引入: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個人生的歷程,這就是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同學們已經經歷了童年時期,現在正值少年時期,今天我們一起作一個回憶:童年的時候你曾經喜歡哪些游戲?最難忘的事是什么?童年時候有夢想嗎?你的夢想是什么?這樣就勾起了大家對童年的回憶,同學們非常興奮,完全沉浸在童年的幸福生活中。
討論后,他讓大家聽《夢幻曲》和《捉迷藏》,讓學生在音樂中體會童年生活。然后提問:這兩首曲子速度一樣嗎?請你聯系歌名,說說他們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情緒?孩子們在討論中結合歌曲,同時也聯系了實際發表了不同的看法,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起來。有的同學說,《捉迷藏》是一種快樂的游戲,小朋友你追我趕,所以他的旋律應該是歡快的.,活潑的,而《夢幻曲》主要描述的是夢的意境,而做夢讓人感覺的是虛無飄渺,不著邊際的,是在睡夢中進行的,所以整個環境應該是柔和的,優美的 …… 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已經有所進步。
緊接著,他讓學生用線條描繪出《夢幻曲》旋律的起伏變化,有些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他就讓學生隨音高畫點,然后將這些點連線,直觀體會《捉迷藏》的旋律起伏變化。同時,讓學生觀看投影(捉迷藏)并欣賞音樂,閉上眼睛欣賞《夢幻曲》,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音樂的涵義。
最后,讓學生一起來做做游戲(捉迷藏的戲),一起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從活動中,游戲中重現童年情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更高了。輕松地掌握了教學內容。
反思與研究
二十一世紀是創造的時代,我們要培養創造型人才,要從小對學生進行高層次思維方法的開發。音樂是“大腦的體操”,在音樂教學中要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與聯想能力,特別是與之相關的非智力因素——熱情、毅力、信心,活潑開朗的個性。在音樂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興奮感和成功感的結晶,是在教師的不斷引趣、啟發、聯系、創造、反饋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在欣賞課教學中,如果我們不拘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講解,鼓勵他們自由想象,沖破常規的思想意識,必將有利于他們理解歌曲,更有利于他們的個性發展。
那么,如何把欣賞課變得生動有趣呢?
1. 引導學生引起與主題有關的共鳴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除有必要了解學生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外,實踐中也要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破解他們的心理密碼,吸取他們天天都在生長著的鮮活生動的聰明和智慧。在此課的教學中,通過提問,激起同學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引導他們想象捉迷藏,從而,讓他們輕松地體會曲子的意境。
2. 感性與理性相結合,淡化知識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還不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只局限在既懂又不懂,既合邏輯又不合邏輯的感性層面上。“越是學生熟悉的就越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和喜愛。”卓許婭老師說:“個人只要能從音樂欣賞中獲得積極的教益,無論這種教益是理性思考、情緒體驗、經驗或形象的聯想,對音響形成的贊嘆或迷戀,還是感官或機體的娛悅,都應承認其是音樂欣賞的正當價值。”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主動、愉悅地參與欣賞,并初步了解其情緒和旋律走向,最后參與活動,使學生受益非淺。
綜上所述:小學的音樂欣賞課應攆棄傳統的灌輸式的以掌握知識為目的的教學方式,重在讓學生主動參與和感受,愉悅地學習,潛移默化深入作品。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案例點評:
教師利用學生的親身經歷,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音樂,幫助他們從整體上去感知音樂作品,去學習體驗音樂的情景,最后通過游戲,使他們與音樂融為一體,這是一節成功的音樂欣賞課。
【音樂教案-從《童年情景》欣賞教學中得到的啟示】相關文章:
音樂欣賞《快樂的童年》教學設計08-07
試論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音樂體裁分析11-26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03-18
音樂教案-音樂欣賞08-07
音樂教案-民歌欣賞08-07
音樂教案-快樂的童年08-07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點滴體會02-01
音樂教案欣賞《苗嶺的早晨》03-19
音樂教案-音樂欣賞基本階段、要素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