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外出考察報告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長外出考察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1為了讓校長學習名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基本經驗,增強直觀感受,拓寬視野,引發思考,以進一步整合自己的現代教育和現代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20xx年5月23—26日**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小學校長培訓班43名參培校長到**附小進行考察學習。通過考察校園文化建設,交流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特色課程開設、素質教育的不同形式,校長們學習了管理的經驗,開闊了辦學的眼界,提高了對新課程的認識,強化了特色教育的理解,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感和動力。
一、學校基本概況
**附屬小學創辦于1970年,20xx年被確定為福建省課程改革基地校。學校現有教職工104人,37個教學班,學生1965人;校園占地15畝,現有建筑面積16623平方米。
學校以“勤奮、自主、合作、創新”為理念,沿著“實施主體性教育,培養發展型學生,創建精品型學校,形成學者型教師群體”的辦學思路和“面向全體,重視個體,發掘差異,激活潛能,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的教育目標,扎實探求教育發展新路,取得明顯成效。學校在各項工作務實求新,鍛造品牌的同時,重視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使學校成為閩東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基地
二、辦學條件
走進學校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美整潔的環境。操場鋪設橡膠跑道,建有校園電視臺;學校現有計算機200多臺,有完整的校園網,并創建“**附小”網站在互聯網上開通;全校37個教學班擁有電腦、實物展示臺,配備多媒體教學設施,實施網絡化教學;還有德育室、少先隊活動室、電腦室、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階梯教室、電子備課室、實驗室、標本室、勞技室、圖書館、師生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廳、排練廳、器材室等專用室20多間,室內裝備齊全,各種教學設備均按一類標準配備;學校建有網絡中心、教學資源庫,教師實施電腦備課,實現資源共享,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物質保證,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條件。
學校布局合理,校園內碧草如茵,形成立體的綠化格局,成了融學園、花園、樂園于一體的學校;校內板報、標語、專欄體現人文關懷,凸顯教育功能。學校通過現代技術教育,提升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爭創文明學校的教育環境,提高教學效益,形成辦學特色。
三、學習收獲
(一)學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德育工作總體目標,落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多方位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勁。重點落實以下幾項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全體教師都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激愛國之情,導愛國之行。在各種活動中強化品德、紀律、法制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愛校、愛集體的思想感情;教育他們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教育。全體教師明確職責,針對"**附小學生一日常規"要求,在教育教學中逐項抓落實。以"德育實效性"實驗為抓手,以晨會、班隊會課為主陣地,以一日常規為主教材,對各項內容進行訓練,達到落實行動的目的。養成教育從"五項評比"的小處抓起,堅持天天評、周周比、半期小結、學期總評,表彰先進,使之成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公民道德教育。把公民道德教育20字規范化為“少先隊五小行動”的要求,并對學生進行教育訓練。通過課題研究,取得點上的經驗后再面上推廣。同時大張旗鼓地開展“做文明少年”,“加強文明教育,告別不良行為”活動,并做到“兩個堅持”:堅持常規訓練,堅持日常行為的檢查評比,促進學生社會公德水平不斷提高,形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禮貌、講道德、講秩序的良好風尚。
4、校園文化建設。舉辦“健身節”、“科技節”、“讀書節”、“藝術節”、“慶六一老少同樂”、“畢業晚會”、“親子營”等活動,通過“電視臺”、“小記者站”、“新蕾報”、“教海探航”、“附小簡訊”、“學校宣傳欄”、“校務公開欄”等宣傳陣地的規范建設,提高了校園文化品位,進一步創設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圍。
5、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融入學科教學和學校各項工作中。在師生中倡導“幫助你、鼓勵我、夸獎他,我們一起成長”;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用變化的目光去注視的學生,用贊賞的口吻去評價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多種心理需要都能得到滿足,都相信“我能行”。學校設“校長信箱”“心理咨詢室”,創設讓學生傾訴的氛圍,與學生溝通交流,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二)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制定完善制度,規范教學流程。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上好各門課程;結合實際制定了《**附小各學科教學常規》及實施細則,以及備課制度、聽課與評課要求、作業設計批改要求等,使教學過程有章可依,制度完善。學校加強指導、督促、檢查、反饋、評比,落實教學常規。
2、變革備課方式,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加大對備課環節的管理,注重體現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的新理念;注重方法、過程、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探索;倡導“集體備課、互相協作、資源共享、個人增減”新的備課方式。教學設計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講求教案的實效性和創造性。提倡教師寫課后記,強調課后反思的重要性。
3、緊抓課堂教學,力求減負提質。素質教育的實施關鍵在課堂,學校重視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經常隨堂聽課,并進行面對面的教學評析,共同探討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時,強調作業設計與批改的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
(三)學校以教科研為先導,改革課堂教學,探討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確定學校教研課題。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實施“主體性教育”為根本,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多層次的課題研究。2、提出全員參與要求。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圍繞素質教育,結合自身實際,結合學科特點,選擇課題,確定子課題,參與教科研活動。研究過程要切合實際,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給學生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適宜的發展空間。
四、反思
1、環境育人尤為重要。我們考察的寧德附小,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得十分完美,校園清潔優雅,文化氣氛濃厚,充分利用墻壁、走廊、門窗辦起了墻報專刊,名言警句、書櫥等,營造了濃厚良好的育人環境。
2、要確立全面的人才觀。一是要確立學生必須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素質及勞動技能、藝術修養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觀念;二是要確立教育個性化觀念,在學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質充分得到發展的基礎上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其特長。
我們通過參觀校園、與領導交流、與教師坐談、聽取經驗介紹等形式獲得了大量的鮮活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給每一位學習考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覺得受益匪淺,先進的教育理念必將融入我們的學習工作中去。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2這次的網絡校長培訓,為我營造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使我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覺得在理論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使我真正領悟到了參與式管理,以人為本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現代教育摸式。明確了校長與學校管理,教學支持與學校發展的內在聯系。下面就我的學習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與廣大同仁們共勉。
一、這次培訓給我的啟示
(一)理解更深刻。這次的網絡培訓,從專家教授所做報告、講座中深刻認識到學校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心底更踏實。我是剛提上來的校長助理,在管理中缺乏管理經驗,通過這次的培訓我發現心里踏實了,有底了,在管理中更加理解了學校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三)取到了真經。在網絡論壇交流中,學到了不少經驗,有些經驗直接可用,有些經驗結合學校的實際間接地得到啟發。
二、校長要明確辦學理念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辦學方向的引領者、教育改革的指導者和教育理論的實踐者。而校長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是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是學校的一面旗幟。沒有科學理念的辦學行為是盲目的,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校長的辦學理念被教師認同,內化為全體教師理想和行為的共同愿景,就會煥發出學校發展的巨大潛能。因此,任何一個成功的校長,要想獲得教育的成功,必須首先確立科學的辦學理念。
二、校長的定位與職責
校長是學校的、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是學科帶頭人,是學校領導集體的帶頭人,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校長的工作是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要依據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具體辦學條件,統籌全校工作,正確的確定一定時期內學校的重心、中心及發展規劃,并組織、協調、實施這些工作任務,務必得到預期的效果。
三、校長要樹立以下幾種意識
(一)學習的意識
社會的發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發展關鍵看學校,學校看校長。校長要善于學習,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學校才有生機和活力。要當好一名校長,首先必須勤于學習,學習是進步的先導,不學習是落后的象征。作為一名合格的校長要認真學習黨的大政方針和相關的教育法規,做刻苦學習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創新。
(二)服務意識
一名好的校長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當好師生的公仆,站起來能當傘,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鎮守住自己的學校,正確處理好班子間的工作、生活關系。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互相支持不拆臺,做到思想同心,事業同干,做到層層分工,層層把關,層層負責。從各方面關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誼。
(三)教育質量意識
校長工作的核心是務必狠抓教育質量,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的立足之本,是師生的榮譽。一所學校質量的高低,是否有競爭力,關鍵看這所學校校長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校長的管理水平。
(四)創新改革意識
校長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課程觀、人才觀、價值觀,樹立現代教學觀、學生觀。以科研為先導,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倡導教師改革創新出效益,教師必須不斷認真學習、領會。在現有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農村教育可以說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做為農村校長必須心系農村,立足實際,不怕困難,敢于奮斗,以“質量立校”,以“科研強校”,在自己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汲取名校長的理論指導,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學校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為學校的發展贏得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學校整體水平有較大的提高,真正把學校辦成“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學校。
總而言之,這次培訓給予了我很多啟發和思考。總結和反思整個的學習,專家教授所做報告、講座以及兄弟學校校長的經驗介紹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我不斷追求新的理念,不斷掌握新的知識。不斷提高新的技能。通過這次培訓,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職責。在新的形勢下,校長必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視野,新的思維,方可適應現在和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諧、進取的校園氛圍。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3XX年9月20日至9月29日在教育學院有關教授的帶領下我們考察了省內中山市實驗小學、珠海香洲二小及省外的天津南開區鳳湖里小學、天津市中營小學,還在北京教育學院聽了校長、教授們的精彩講座。由于這次考察的是省內甚至國內有代表性的名校,并有帶隊教授們的精心安排,我們除了認真參觀所考察學校的校園、設備設施外,還詳細聽取了校長們的經驗介紹及與有關學校領導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所以這次考察除了使眼界大開外,還真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管理上受到很大的啟發。其中感受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校管理突出“師本”理念,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
所考察學校都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共同點,就是都很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校長們都有這樣的共識,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源,要想學校發展,先要使老師發展。幾所學校在使教師發展上都有比較有效的辦法。如中山實驗小學通過以下途徑促教師成長:
1、跨境錯他山之石。使教師覺得學習是一種需要、一種生活、一種習慣。
2、聯動增培訓資源。中山實小教師普遍認為培訓是最大的“福利”、“榮譽”和“激勵”。
3、機制促教師成長。
4、專家助教師成才。
珠海香洲二小通過專家引領,校長主持,教研室實施,建設基地,以點帶面,穩步推廣,確保項目的最大效益等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讓每一個教師在培訓中成長。
天津市南開區風湖里小學更是通過以下可行措施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一)重師德,抓教師的“魂”。(二)強師能,抓教師的“質”。實施兩支隊伍建設工程:抓骨干教師,發揮引路作用。抓青年教師,加速成長。還通過督學習,重教研,抓課堂,促交流,倡反思,多實踐六項措施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提升。
二、重視教工之家建設。
通過參觀中山實小的教工之家使我有兩種感覺:一是驚奇,中山實小教工之家投入之大、設備之齊全真的在國內學校之少有,難怪該校被評為廣東省首間教工之家示范學校。二是向往,看到校園之美麗,教工之家設備之齊全,領導對教工之家建設之重視,想到如果在這樣的學校當教師是多么幸福啊!的確,一所學校要發展,就要想方設法凝聚教師的心,讓教師喜歡學校,愛學校,讓教師感覺到在這間學校工作生活開心、快樂、幸福。只有這樣學校的發展才有希望。以前,很多學校領導大多只關注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少關注教師的工作生活感受、是否幸福。在以人為本的今天,如果學校領導再是以前那種想法就肯定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也很難引領學校向前發展。所以,作為校長一定要改變以前只關注成績而忽視教師工作生活感受的陳舊思想。多站在教師的角度想問題,尤其象中山實小那樣重視教工之家的建設,使廣大老師對學校一種家的感覺,這樣學校的發展就大有希望了。
三、讓校園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參觀過這么多學校,天津市南開區風湖里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給我的印象最深—“花園式”校園文化。風湖里小學雖然是只有幾百人的學校,校園面積也不大,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都是精心布置的。使學校真正成為“花園式”校園,并能將學校的辦學理念中“愛與和諧,生命與活力”的內涵充分展現。如寓意不斷進取的“假山景觀”,展示風湖活力的“水族觀賞箱”,一樓的“民族文化園”,二樓的“英語墻”、“開放式英語話吧”和“民俗長廊”,三樓的“攜榜樣力量前行”和“開放式的圖書閱覽區”,樓梯兩側的“藝術長廊”和“道德長廊”,四樓的專業教室,這一切隨時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一塊塊自制的班級展示牌凸顯了班級特色,體現了班級文化,是班集體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花園式”校園文化顯現出“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讓學校真正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花園。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4為學習教育管理先進經驗,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校長業務水平,于20xx年3月赴廣深珠等地學習考察,收獲頗多。現僅就真如中學創建特色學校方面學習考察收獲匯報如下:
當我們踏入真如中學學校大門的那一刻起,我們的思維受到了強烈的沖擊。這些沖擊主要來源于真如中學在 “發展辦學特色,創建特色學校”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一是發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個性特色。對學校而言,就需要思考如下問題:如何找到學校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如何站到只屬于自己學校的發展新起點上;如何使學校走上充滿活力的個性化發展之路。因此真如中學在 “發展辦學特色,創建特色學校”的塑造中努力地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的內涵
1、學校特色
特色:指事物的特殊色彩和風格,獨具特點的或者與眾不同的。
特色是根植于學校自身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把握學校顯在或潛在的辦學資源,著眼學校過去的傳統以及今天的挑戰和未來發展的前景等,作出的符合學校發展的戰略性選擇。特色就是個性。
學校特色:符合學校發展需求、反應學校自身特點,經由學校長期努力形成的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美譽度的學校實踐行為。
基本特征:個別性、獨特性、先進性、穩定性、社會性、群體性。
2、特色學校
特色學校: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的、穩定的、優質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的學校。一句話概括:特色學校就是個性化的學校,是認識和優化了個性的學校。
特色學校的“特色”,是一種先進的、獨特的、富有時代特征和相對穩定的學校文化。它不只表現為學校具有個性化的外顯環境、校本化的課程體系、獨特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明顯優于同類學校項目,更是表現為凝聚在學校每一個成果身上的一種精神品質。
要素:獨特的辦學思想、特色的教師群體、校本化的課程體質、高水平的特色項目、個性化的學校文化等。
幾點認識:
特色學校與重點校、示范校是有區別的,特色學校是可以推廣的。 特色學校不是偏科發展,或者是特色學校不是偏科學校。
特色學校不等同于特長學校,更具有文化價值的要求。
特色學校是獨特的,但不是唯一的。
特色學校即具有多樣性,又具有統一性,教育的目的使人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
3、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的關系
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是個性與共性,局部與整體、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學
校特色是形成特色學校的基礎,特色學校則是學校特色的發展和升華。
學校特色向特色學校發展是一個長期又艱巨的過程,因為特色學校的形成,意味著一套文化模式的構建,一種組織精神的確定,一所學校個性風貌的形成。
特色學校成因:校長的理念,他所崇尚和他志趣所在;
名師的教學特色;
地理的歷史文化;
踐行的中外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
特殊的生源和特色項目。
二、真如本意的學校特色追求
1、學校已有“特色”項目分析
社區教育:學校是國內社區教育的發源地,有一定影響,但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與時俱進,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藝體項目:足球在市區有一定影響,學校自身又是市足球項目的體育傳統學校。但男足體制背景、政策導向、運動水平都制約發展。京韻鼓隊初顯成效,但規模較小,影響力不大。
2、真如本意的特色學校訴求
創建特色學校的價值取向是獨特而多元。
充分認識學校教育資源的差異與優化。在觀念上,表現為“對學校本身教育資源和辦學客觀規律的科學而獨到的認識;在過程上,特色學校的創建是學校優化過程,即優化學校教育資源配置,創設有自己學校個性特征的教育文化環境和氛圍;在實踐中,學校特色主要表現為特色項目建設中,這符合當前學校的發展實際,充分認識到學校特色獨特而不獨有的開放與多元,充分認識到只有量的積累才能生成質的生命力。任何特色學校的創建都是以點為突破口而開始的資源優勢的主動選擇,以點帶面、以局部促整體,形成整體的綜合的特色,特色資源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中。充分認識到特色創建源于歷史與現實的和諧。
創建特色學校的價值觀是參與與發展。
創建特色學校的價值觀是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的實質是“最大程度地促進學校個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設”。其基本內涵是立足于學校、強化學校的共同參與發展,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創建特色學校重要的是培植學校的自主發展能力,尊重學校的主動發展愿景,促進學校建立立足學校的辦學價值觀。借助創建平臺,學校可以促進自身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再向文化管理發展;正確地自我評價學校發展階段,通過“合格—特色項目學校—特色學校—品牌學校四階段發展戰略”,推動學校管理從“規范管理—個性發現—特色塑造—文化認同”的價值觀念的轉變。美國教育家伯爾凱和史密斯指出,一個辦得成功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著稱,這個文化要有一個價值和規范的結構、過程和氣氛,將使教師和學生納入導致成功的'教育途徑。
創建特色學校標準的構成要件是:理念、方式和環境
學校特色是由學校獨特的辦學理念,教育行為方式和教育文化環境三大要素熔煉而成。以校長的價值觀念的呈現方式為主的學校價值理念,重要要體現在兩個層面:校長價值的引領能力,決策能力和組織能力;學校決策是否體現了管理團隊參與的民主機制。通過特色項目的建設促進學校教育行為方式的轉變,突出過程,發展和參與性。學校文化的形成和自覺是學校發展追求的最高境界,關注管理團隊辦學理念的和諧共振程度,關注特色理念與落實措施之間的落差與改進。
特色學校評價的基本模式是整體和特色
特色學校評價模式表述為:基本評價+特色評價。基本評價重在評價特色項目對于師生參與的廣度,關注整體性和穩定性,特色評價則關注獨特性和多樣性。
三、創建特色學校的行動要點
理念先行、隊伍建設、評價導向、課題帶動是學校特色推進的四大要素。
1、思考并制定在學校三年規劃框架下的特色發展計劃。
特色發展計劃以提煉和形成學校特色、學校文化為目標,通過對學校特色資源的調查與分析,凝練學校的教育哲學,以特色項目建設作為特色發展計劃的重點,并注重計劃的實施。
2、尋求并建立特色項目。
課程建設方面,繼續以“標準校本化、專題課程、訓練系統”的建設為主要載體,通過聚焦課堂,以教師實踐知識增長為抓手。學科方面,繼續把京韻鼓隊、男足為重點,進行擴張性地建設。德育方面,以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志愿服務為抓手,同時要拓展社區教育的內涵、功能和方式。繼續進行深化提升,逐步將學校特色由單一向綜合發展。
3、加快自培與引進特色教師隊伍建設。
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是特色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研、培、促、導”加強特色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形成人人都有一技之特的教師團隊,同時要整合全社會特色人才資源為我所用。
4、創新督導評估機制,完善特色管理標準制定,健康引領學校特色建設科學發展。使特色建設與提升質量成為學校科學發展的兩翼。“做大、做強、做優、做精”,揚長發展、多元發展、特色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勝人一籌。
【收獲與反思】
本次學習考察之行,帶給我們的收獲是全方位的。因此,我們有理由推論,只有給予校長更多走出去的機會,才能讓校長了解新理論、新方法,進而切實提高校長管理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推動教育工作全面發展。
認真反思,我們也確實存在不足。坦率地說,我們應該確實搞好特色學校建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立足本校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目前人們的標準來看,教學質量的核心就是學習成績和升學率,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本來就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質量立校意識,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知識、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自覺、自主、自愿地進行學習,體驗并享受學習的樂趣。至于怎么做,就由我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去吧。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510月16日教育局組織的《義務教育學校專業標準》專題培訓,聽取了教育學院龔玲院長對《義務教育學校專業標準》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專題輔導,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要成為一名好校長必須做到一下方面:
一、明確校長工作的專業職責
1.規劃學校發展。校長要為學校這個學習共同體確立共同認可和分享的奮斗目標和行動計劃,凝聚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并以此引導學校變革,確保辦學目標的實現。
2.營造育人文化。校長要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專業追求帶領全體教師和學生共同營造學校文化,堅持文化育人、德育為先的信念,促進教師在學習中提升育人本領,促進學生在學習型文化德熏陶感染下健康成長和成才。
3.領導課程教學。校長應當充分重視學校課程教學工作,改革創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發校本課程,并組織實施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教學的制度與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4.引領教師成長。校長要成為教師發展的促進者,主動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規律,指導教師設計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管理機制,打造專業教師發展的各種平臺,引領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實現成長和發展。
5.優化內部管理。校長要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要在組織機構和成員中恰當分配職能,合理配置學校的各種資源,落實教職工的崗位職責,評估教職工的工作業績,激勵教職工的進取精神與行為,以保障學校各項事務正常運轉,不斷提升學校的組織效能。
6.調試外部環境。校長要與學生家庭及社區相關機構和人員建立合作關系,獲得社會的了解和支持,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爭取優質資源,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創建良好公共形象,不斷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建立校長專業的三維目標
《標準》從校長的專業理解與認識、知識與方法、能力與行為三個維度,對校長6個方面的工作職責做了規定和方向性指導,形式上呈3、3、4格式,每個方面10條,共60條。內容科學系統全面,語言精練準確到位,形式整齊便于學習記憶。以“規劃學校發展”的專業職責為例:
專業理解與認識:
1.明確學校辦學定位,履行實施義務教育的工作使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著力保障農民工子女、殘疾兒童少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受教育權利。
2.注重學校發展的戰略規劃,凝聚師生智慧,建立學校發展共同目標,形成學校發展合力。
3.尊重學校傳統和學校實際,提煉學校辦學理念,辦出學校特色。
專業知識與方法:
1.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教育方針政策和學校管理的規章制度。
2.把握國內外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學習借鑒優秀校長辦學的成功經驗。
3.掌握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實施與測評的理論、方法與技術。
專業能力與行為:
1.診斷學校發展現狀,及時發現和研究分析學校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組織社區、家長、教師、學生多方參與制定學校發展規劃,確立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
3.落實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學年、學期工作計劃,指導教職工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并提供人、財、物等條件支持。
4.監測學校發展規劃的實施,根據實施情況修正學校發展規劃,調整工作計劃,完善行動方案。
三、踐行校長工作的專業要求
1.“以德為先”理念
“以德立教,專注教育。”我認為校長們在平時工作中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強學校德育教育。近階段,網絡媒體上經常報道一些關于學校校長和教師的負面新聞,這對學校沖擊很大。社會對師德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學校應是圣潔的殿堂,是守護兒童的天使。所以,校長要有正氣才能帶出良好的學校風氣。校長在學校內民主或專職,科學或愚昧,創新或刻板,好學或迂腐,甚至做人做事的細節都會影響到全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2.“育人為本”理念
作為校長,我們要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把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遵循教育規律,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生活條件好了,有些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目標是什么,來學校只是為了混日子,而老師們也不懂得去引導,任其自生自滅。作為校長我們應該教育老師愛崗敬業,以敬業的態度投身教育事業。要讓老師們知道當老師是一種職業,是職業就要有職業道德心,而不能把它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這就要求校長要率先垂范,以人為本,投身教育事業。
3.“引領發展”理念
“引領發展”是角色定位。現在流行這么一句話:“一個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校長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帶頭人,擔負著引領學校和教師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重任;這是其他教師不能代替的。校長要將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要秉承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學校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機制,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4.“能力為重”理念
“能力為重”是實踐導向。在《專業標準》中對校長提出了六項專業能力職責: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試外部環境。科學化、專業化的辦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長要面臨對的新課題。作為校長,我們要精通業務、多加學習,將教育管理理論與學校管理實踐相結合,突出學校管理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隨時掌握學校的教學動態,熟悉老師們的教學情況。才能引領學校科學化、專業化發展。
5.“終身學習”理念
“終身學習”是個人修養。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財富。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作為校長,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觀。當今時代要求人們必須終身學習,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擁有足夠的知識。校長們要用開放的心態辦好學校,對學校的發展要有超前的規劃設計,這樣才能既走得快又走得穩。要能夠把握國內外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學習借鑒優秀校長辦學的成功經驗,要能夠采納老師們對學校發展提出的合理建議。只有這樣才能辦好學校,使學校科學化、專業化發展。總之,要當好一名校長就要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學校的工作當中去,永不滿足,與時俱進。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620xx年**月30日至**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由**省教育督導學會承辦、**教育局協辦的“中小學校長領導力與創新管理研修培訓”。整整5天的理論培訓和名校觀摩活動,讓我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肩上責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榮。
**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的《校長素質與學校特色發展》和北京教育學院校長研修學院副教授遲希新的《新課程背景下學校德育管理的誤區與對策》兩場報告,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勵精圖治和開拓創新,什么叫責任擔當和辛勤奉獻;特別是**市**教師進修學院院長兼實驗中學校長、全國模范教師、**市特級教師**《新課程學本課堂的設計與深化——“學本課堂與教學優質化”系列報告之一》讓我——甚至是全體參訓老師——對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有了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頓悟和喜悅。說真的,一向仁智各見、弄得我們滿頭霧水茫然不知所措的各種各樣的導學案、導學稿似乎在**校長這里得到了厘清。
記得古語有這么兩句話——“士窮乃見節義”、“知恥而后勇”。培訓,讓我看到了普校和名校、普師和名師之間的差距,也激發了我使命擔當的勇氣,一種“敬畏教育,認真履職”的情懷越來越強烈的充溢在我的心頭。盡管我們和名校名家在某種程度上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地方對我們來講屬于“先天不足”,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素質教育方向和新課程理念,虛心好學,認真反思,我們每一所普通學校都會從傳統中走出,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發展的特色之路。
我所在的**中學位于**、**和**三地交界,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經濟文化落后。盡管學校信息化建設比較先進,但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很普遍,教師課堂教學基本上依賴“班班通”網絡資源進行“滿堂灌”,新課改的陽光一時還沒有完全照進課堂。參加了這次培訓,特別是聽了**校長的講座之后,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如果在新課改之前**中學憑借“班班通”網絡資源和“三苦”
精神(苦教、苦學、苦練)進行著“滿堂灌”還有“優勢”的話,那么在實行新課改后的今天這種“優勢”就越來越不占上風了。實踐一再證明:誰能適應新的教育形勢,誰的教育管理理念轉換的越快越早,誰就能出現轉機,誰也能占盡先機,誰就能做大做強做好;誰如果猶豫不定仍然固守舊的老的一套不放手,誰的路子就會越走越窄甚至最后被淘汰出局。這就是社會的生存法則。偏遠的**中學概莫能外。
那么,**中學教學改革從何入手呢?我想,就從“課堂”開始吧,通過模仿推行“先學后教、互助展評”的教學模式和“自學、互學、展學”的學習方式循序漸進地構建“學本課堂”或“生本課堂”,在模仿中定位,在定位中優化,從而找到一條適合**中學農村學校校本特色的課堂改革之路。
首先,各班建立相對穩定的“合作學習小組”
我認可**老師的分組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就是把學習成績、能力、性別、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學生分在一個合作小組內,合作學習的開展基于知識互補、感情相融的條件。常見許多課堂特別是一些觀摩課很隨意地把鄰近的幾個學生劃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做法。**中學的“合作學習小組”由3人按照“組內異質”的指導思想構建,相對學習較好、擔任組長(亦稱主持人)的學優生坐在中間位置負責開展活動。
其次,推行“導學案”
我認為“導學案”其實并不神秘,說簡單一點就是對傳統所說“預習”環節的一個具體化和思維化。我認可龔老師導學案的開發原則:“導學問題化,問題思維化,思維品質化”。“導學問題化”將是我校開發導學案的主導思想,意在通過教師的“設疑”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當然,導學案中適當地配備些習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還是可以的,但要結合教學重難點設計,習題要求精化不能泛化。
為了便于老師操作,我校教務處和教研室會按照導學案的思路設計出一個全校通用的導學案格式來。同時,為配合推行導學案,學校將對原有的《教師教案專用本》重新進行設計印制,在其中加大導學案問題設計和課堂互動(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兩個重要環節。
再其次,建立“錯題庫”
眾所周知,錯題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是教學活動中攻堅克難的重點和難點。可是,一般我們對待錯題采取的都是“懷柔”政策:“一次性輔導、一次性改正”了之,不整理,不跟蹤,輕易就放過了,所以在以后檢測中碰到這類題型——甚至是原題——時一些學生又做錯了,這種怪現象這種惡性循環可謂司空見慣。鑒于此,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建立氣“錯題庫”,“錯題庫”是我校檢測命題的重要題源和學生攻堅克難的重點目標。
最后,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反思和優化
為了統一思想,凝心聚力,讓廣大教師高度認識推行課堂教學改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校長培訓回來,我積極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校長“新課程學本課堂的模式創建與學案導學”課件資料,并通過教研組專題研討活動交流心得。在接下來的實踐活動中,學校通過行政干預“逼”每一位老師課堂實現轉型,與之相適應,學校修改了新的課堂評價標準,評價重點從“教師教得怎樣”轉移到“學生學得怎樣”上來。為了幫助廣大教師實現從傳統教學模式到學本課堂模式的平穩過渡,學校領導班子和教研室老師加大了聽課力度,通過組織議課會診活動,及時解決教師在學本課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與此同時,學校也積極樹立典型,及時推出了以語文組教師**輝老師《***》為代表的優質課參加**中學大學區承辦的區級示范觀摩課活動,其新穎、富有創意的合作學習方式受到專家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目前**中學“先學后教、互助展評”的教學模式和“自學、互學、展學”的學習方式正在模仿啟動階段。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個適合**中學校本特點的“學本課堂”一定會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建設。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7朝陽中心小學 葉慧茹 摘要:參觀了兩所學校,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業務立校”的指導思想,從小處做起,做出實效。引領學校內涵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之路。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發掘、提煉、建設、發展、凸顯本校辦學特色,科學設計和規劃學校發展藍圖,使我們孟津縣的學校也有各自的特色,優化學校教育資源,追求精致發展,提高學校特色品位。
關鍵詞:特色 感悟 業務立校 實效
暑假前不久,我參加了孟津縣教育局組織的校長培訓班,去新安、欒川參觀了兩所學校,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現整理如下。
一、“業務立校”的指導思想。
參觀的兩處小學,都是后來居上的名校。之所以成名,主要是業務工作抓出了實效。他們這種以業務立校、以業務揚名的指導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參觀很多地方的很多名校,立校立名的花樣繁多,真正鋪下身子研究業務、以業務立校的較少。學校是教學的場所,是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的地方,作為一校之長,在制定學校發展戰略時,切不可忘了自己的本質工作所在。
二、從小處做起,做出實效。
有一所學校,扎扎實實抓業務,也確實抓出了成效,讓參觀學習的各位校長由衷的感佩。他們的成效從哪里來?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在哪里?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沒有做到的一點,就是他們對教學管理中的“小事”的關注。他們的業務管理,不搞形式主義,不浮于表面,而是不斷發現問題,然后不斷的解決問題。在這個“不斷”的過程中,他們逐漸逼近了問題的實質,實效也就顯現出來。比如后六中學,他們發現晨讀20分鐘的利用率很低,于是將晨讀作為校本課題立項,實實在在地進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語文和英語兩門課的老師下午放學時把第二天晨讀的內容、要求、任務寫在黑板上。教師不只是籠統規定預習什么,必須細化為一個個句子、一個個單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實,有檢查。晨讀下課前的五分鐘,老師會予以檢查,不合格的學生要在下午第四節自習課上繼續補習。要想在五分鐘內檢查全班的晨讀效果有困難,經過研究學校決定,每次抽查幾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督促他們學習。從小事做起,在晨讀“讀什么”、“如何檢查”上體現得最為深刻。當“讀什么”、“如何檢查”真正落實到位后,即使教師不在教室里盯著,學生也會自覺地讀書。這樣做的結果,是教師的工作負擔減輕了,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這一個例子可以看出新安新城小學管理注重細節的功夫。他們沒有新奇的做法,只不過是把教學中的問題凸現出來,認真分析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進行認真的落實。這樣的教學管理,是真正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給老師增添麻煩的,所以更能得到老師的擁護,更好的得到落實,也才能真正得到實效。
感悟:
特色辦學是任何一個學校發展的核心和根本,一個沒有特色的學校是沒有發展潛力和持續發展動力的,所以特色始終是該校的一個辦學的宗旨。沒有規范,沒有質量,就沒有特色學校。引領學校內涵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之路。當然我們
也應清晰地認識到:“特色學校”絕不等同于“特色項目學校”或“特長學校”,絕不只是簡單地教學生寫一手好字或習得某種技能,它更多地應著眼于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發展,最深層地追求人的發展。“特色項目”也不等同于“體育藝術”,可以是課程特色建設、特色德育資源開發、特色教育改革、特色師資隊伍建設等,學校必須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找準特色定位和突破口,確定優先發展特色項目。特色教育的著眼點在學生,只有服務于學生,服從于學生的認知需求,特色建設才有成效,特色品牌才能夠真正樹立起來。特色教育如常態教育一樣,也是一門藝術,特色建設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違背特色教育的規律最終必然走向沒落。“一個班的特色不是一個年級的特色,一個年級的特色也成就不了全校的特色!”一所學校,特色項目需要全員參與。只有全員的認可和參與,才有全員的擁戴和支持,有了全員的參與和支持,學校特色也就成了學校的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這種習慣就是一種文化,一種品牌。
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學校特色發展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訴求。讓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發掘、提煉、建設、發展、凸顯本校辦學特色,科學設計和規劃學校發展藍圖,使我們孟津縣的學校也有各自的特色,優化學校教育資源,追求精致發展,提高學校特色品位。
努力方向:
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研究自己,定好位,彰顯辦學特色。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
(一)、抓教師基本功的培訓。爭取人人有能力,人人有特長。例如:書寫、繪畫、朗讀、演講等等。
(二)加大教研力度。繼續堅持走出、請進來。本著“四多”的原則;多給教師學習的機會;多給教師鍛煉的機會;多給教師研討的機會;多給教師展示的機會。不斷優化課堂教學。
二、辦特色學校
(一)獨特性。指學校在具有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又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與風格,即所謂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而我們西關學校目前的辦學特色還沒有完全形成,或者說特色還不鮮明,沒有自身的獨特性。所以首要的辦學思路是形成我們學校辦學的獨特性。
(二)整體性。即特色表現在某一項目、某一方面、某些地方還不夠,這僅僅是“亮點”而已,它表現出一所學校的全局優化和整體效能,體現在獨特風格的整體風貌和顯著的育人效益上。
(三)穩定性。就是指辦學獨特風格的形成、學校成果的取得能夠長期顯示、保持和發展,能夠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并在校內外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學校的核心理念早已形成,辦學特色正在形成,它標志著學校教育個性和管理個性的成熟。所以,我們要保持這種辦學獨特風格的穩定性。要清楚的認識到穩定并非一成不變,創辦特色學校是個不斷積累、完善的過程,是不斷繼承發展的結果。體現了學校群體在辦學理念和主觀追求上達到完美的統一,并且日趨成熟,形成相對穩定的趨勢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四)科學性。特色學校按照現代化學校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把學校的發展建立在科學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從根本上、全局上謀劃,使學校達到不斷超越、不斷創新的發展目標,形成較為完整的辦學思想和經驗,并為人們所接受,具有推廣價值。
三、借拆遷東風,科學規劃,建高規格、高標準的學校。
總之,這次外出考察感受頗深。所參觀的學校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優美的校容校貌、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精細的管理模式、務實的工作作風、博大的創新精神,令人贊嘆不已,讓人大開眼界。不僅開闊了辦學視野,而且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對今后進一步做好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將有很大的幫助。我將把學到的先進經驗落實到工作中,讓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8為使校長培訓班的學員們開闊眼界,吸取先進學校的管理經驗,本期培訓班安排了我們外出參觀學習。6月12日至13日,我們先后考察了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和新橋中心小學。考察中我采用了訪、看、拍照和索取資料等辦法,對這兩所名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特色建設等方面做了調查與研究。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點
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學校始建于20xx年10月,成立于翌年8月。占地84畝,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現有43個教學班,2500余名師生。學校環境優美,建筑設計新穎美觀,布局合理大氣。主體樓群有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行政樓、宿舍樓、圖書館、餐廳等。內部設施裝備精良,功能齊全,網絡機房、多媒體教室、學生機房、音美生等專用教室一應俱全。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員工122人,其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近三分之二。這是一支團結敬業、充滿生機和活力、富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學校堅持面向大眾,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特色辦學,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各項工作都邁上了規范、有序、科學的軌道;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屢屢獲獎,素質教育碩果累累。“厚德、篤學”的校風,“慎始、敬終”的學風,“博學、日省”的教風正在形成。
常州市新北區新橋中心小學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辦學傳統的省實驗小學。學校歷史悠久,培養了革命烈士萬松興、留美博士萬文華等棟梁之材。學校現有學生1300名、32個教學班,70位教職工;占地23053平方米,建筑面積10851平方米;擁有計算機網絡中心、多媒體室等二十多個規范化專用教室;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校園內花簇樹擁、琴聲繚繞、翰墨飄香,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全體教職員工負重奮進,爭創一流辦學條件,勤學苦練,精良隊伍正在形成,分步推進逐步邁入科研殿堂,以人為本,嚴格管理躍上臺階,學真求實,努力創造學校特色。教師中有區、市、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二十多人,學校先后獲得了“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校”、“江蘇省貫徹兩個條例先進學校”、“常州市教研基地”,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師在全國、省、市各級各類活動競賽中獲獎達132人次,學生獲獎達233人次。
第二部分:外出考察的體會
本次外出考察感觸很多。當我們走蕪湖的時候,我們感到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當我們踏進外地名校大門,深入地了解他們的辦學思想和改革力度的時候,仿佛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重復昨日的自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到了我們肩上擔子的沉重,特別是在學校改制后的今天,學校走向何處,如何才能躋身于名校行列,如何才能使學校成為培養一批批有用人才和國家棟梁的基地,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后一段時間內應該為我們確定的目標,不懈奮斗的原因所在。
一、校園文化氛圍濃郁
二十一世紀,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趨多元化。“以人為本”的教育,“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的理念,正是時代賦于教育的使命。如常州市新北區新橋中心小學的辦學理念是:“共建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成就每個人”。他們無論在校園建設、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方面都體現人文關懷和“美”的享受,兒童詩走廊、音樂走廊、教研走廊、體育走廊等特色走廊;童話般的教室、圖書室、音樂室等學習場所;人文化的“幼兒室”、“紫藤道”、“健身園”,其“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已深入人心,教師、學生在如此環境之下何來不開心,何談不能成功?
二、教科研實在、可持續
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和新橋中心小學都十分重視學校教科研工作,不僅引領教師專業發展,而且為教師提供專業成長的空間,讓學校學術氛圍濃郁,教研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各有收獲。如教師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專業老師專業發展;特長老師特色發展;普通老師成為家長放心、學生喜愛的老師。又如學校為教師搭建“智庫”,形成高級(專家學者教授)、中級(市教研員)、基層(市、區級優秀教師)、校內(優秀團隊、帶頭人)四級立體網絡狀“智庫”,為教師、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三、特色定位準確,品牌意識強烈
“學校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已成為各校追求的理想的辦學境界。因此,學校必須在充分分析學校實際的基礎上,以創新和光大的意識,找出自身的個性和優勢,以此形成特色創處品牌。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與常州市體育訓練中心僅一街之隔,他們積極與常州市體育訓練中心聯系,利用各自優勢、互為一體,形成了“體育”特色學校。常州市體育訓練中心負責選拔運動員,進行體育專業訓練;新北區實驗中學負責學生學習與生活管理。他們以射擊為突破口,經過不懈努力,學生在世界、國家、省、市級比賽中屢獲金牌,成績斐然,“體育”已成為學校特色。為讓特色成為品牌,學校還承辦了全國射擊錦標賽,成立了“少年體校”,并以此為延伸帶動了其他學生社團和學生中考成績的發展與提升。“體育”已成為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一張閃亮的名片。
總之,常州之行,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深刻體會到“引領參與構建和諧”的實在意義,學校必須創特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成為教師、學生成長的樂園,學校才可能成為名校。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9為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10月23日,東華鎮中心小學組織全鎮小學校長、中心小學中層領導和部分骨干教師到橫石水鎮參觀考察學習。這次學習考察組織嚴密,目標明確,我深感受益匪淺,體會良多。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橫石水鎮村小和中心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的實施情況,學習其先進經驗。
2、此次考察的學校有:聯雄小學、江古山小學和橫石水鎮中心小學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參觀校園,聽取校領導在教學常規管理方面的經驗、做法,并與他們就學校管理方面的經驗進行面對面交流。
4、對橫石水教育的總體印象:無論是聆聽幾所學校校長的講話還是深入參觀他們學校,都能感覺到他們 “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人本發展理念,有明確的“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辦學目標。不管辦學條件如何,都努力在學校現有的條件基礎上追求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堅持從小事做起,精細化管理,重視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考察后的反思及收獲
1、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敢為人先,在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大膽嘗試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闖出獨具特色的管理機制。山陽初級中學致力于追求管理的細致和精致。將考核分為三個層面:對行管人員要求自身工作必須過硬,實行行管人員和教師雙向檢查,實行行管人
員年級蹲點制、行管人員工作周檢制,與考核獎金掛鉤;對教師考核增加考核的震撼度和公平性,制定教師行為規范及考核條例和科學的獎金分配方法,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學生的管理也有一套細致公平的考核,落實到每個班級的班主任,實行班主任津貼每周發放制,達到及時提醒的目的。管理強調教師自身到學生個體到學校整體質量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強調文化立校,值得我們借鑒。
2、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須具備高水平的綜合素質。具備高素質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學校的必要條件。高素質的管理者應是專家型、學者型的領導,不僅能機智靈活的處理學校的日常事務,更重要的要表現在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精通、指導和疏通上,并竭力用自身的知識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領人,真正以行家里手帶領學校向前發展。在范水鎮中心小學考察時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這所學校的校長和中層領導每人都上示范課,大家爭上示范課,開辦課堂超市,教師可以隨便步入領導、學科帶頭人的課堂聽課。學校管理者的身體力行營造出學校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考核措施抓得硬抓得實。
3、學生管理要從常規工作抓起,以小見大,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山陽中心小學、郭橋初級中學在此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山陽中心小學每周都有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檢查的重點,從學生輕輕走路、輕輕說話開始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因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 “會學”,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才 “肯學”;郭橋初級中學全校沒有一個后勤服務人員,住校學生人數多,學校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在全校只有一個值班老師的情況下,每班學生自覺認
真地上晚自習,全校可以一周不掃地,整個校園沒有一張廢紙,這些都和學校管理者重視常規工作的精細化分不開。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橫石水之行,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獲卻不少。回來以后,我已組織全體教師就橫石水鎮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匯報,并決定下段工作緊緊圍繞“扎實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精細作風”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優化教風,嚴格教學的流程管理,在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作業、輔導、考試、評卷等教學常規的管理上狠抓落實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把教學管理要求落實到位,為開創我校教育教學管理闖出一條新路子。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10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惠及十幾億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今后二十年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繪制了宏偉藍圖。作為元謀這樣一個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典型熱區農業縣,生產力不發達、工業化水平較低,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加快推進“工業強縣”步伐,加速工業化進程,推動工業經濟發展尤為重要。
一、加快推進“工業強縣”步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工業強縣”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現實需要。當前,我縣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準確把握經濟規律,科學合理地提出了“雙目標、雙支柱、雙動力”的經濟發展戰略思路,大力培植綠色產業和特色旅游業兩大支柱產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同時,也暴露出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大,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不合理,工業發展步伐緩慢,城鄉勞動力就業渠道不暢,就業壓力大,財政結構較單一,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等問題,嚴重困擾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圍繞產業建設,培強壯大工業經濟,推進工業化進程,千方百計整活現有企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二、元謀縣工業經濟發展概況
元謀縣工業從六十年代開始起步,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中,發展十分緩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小。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元謀縣工業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以制糖、建筑建材、造紙、糧油、蔬菜脫水,飼料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工業物質基礎不斷增強。特別是“八五”、“九五”期間,歷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在以制糖、建材、造紙為骨干產業的同時,還拓展了化肥、機械、采掘、飲料、加工等行業,工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使全縣國民生產總值得到了大幅度增長。“八五”末(199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4.075億元,比“七五”末(1990年)增長115.4%,年平均增長11.28%,地方財政收入年均以28%的速度遞增,1995年達2862萬元,比“七五”末增長243.16%。至“九五”末的20xx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6.1443億元,比“八五”末增長50.8%,財政收入5381萬元,比“八五”末增長88%。進入新世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國有企業機制不活、技術管理落后等弊端充分暴露,企業效益大幅度下滑,連年虧損,部分工業企業已到資不抵債的地步。元謀糖廠、造紙廠破產,縣副食品廠,食品公司被兼并,元謀工業經濟陷入困境,全縣經濟發展勢單力薄,缺少強勁的支撐力。面對嚴峻的形勢,縣委政府不斷深化縣情認識,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步伐。一是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合理采用兼并、重組、破產、出售、轉讓、股份合作等方式,轉換經營機制,積極幫助企業開辟新的發展路子,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二是靈活運用產業政策,引導和鼓勵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和各種有實力的經濟實體在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后,從單一的服務行業中突破出來,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積極投身農產品加工行業,實現“二次創業”。三是全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用豐富的資源優勢與外商攀親,用優越的社會環境與外商搭橋,用優厚的物質條件與外商合作,用誠實守信的原則與外商交心,千方百計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著力建設綠色食品加工園區,進行農產品精深加工。優勢的發揮,措施的落實,使全縣工業經濟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工業經濟呈現出恢復性增長的良好態勢
以建設綠色食品加工園區為龍頭,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科學規劃,提供優惠條件,把具有一定實力的私營業主組織起來,著力建設集農產品加工、儲運、冷藏、保鮮、包裝為一體的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培植龍頭企業,引導群眾圍繞市場和龍頭企業調整種植結構,通過龍頭企業推動,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初具雛形,有14家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在園區落戶發展,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的“二次創業”。20xx年,全縣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2440萬元,比上年的27066萬元增長5374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6%。全縣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856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10篇】相關文章:
校長外出考察報告12-28
校長外出學習考察報告04-25
高中校長外出考察報告08-03
外出考察報告02-02
外出考察報告范文02-02
外出學習考察報告02-02
外出考察報告15篇07-30
外出參觀學習考察報告09-23
校長考察報告09-23
外出學習考察報告4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