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師考試重點:物流基本知識
當在網上完成一筆交易時,接下來就要借助物流來把商品送到買家手上,下面yjbys考試網小編為大家分析了電子商務師考試重點:物流基本知識。
1、“物流”的由來
"Distribution"一詞最早出現出美國。1921 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一書中提出"物流是與創造需要不同的一個問題",并提到"物資經過時間或空間的轉移,會產生附加價值"。這里,時間和空間的轉移指的是銷售過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8年,英國猶尼里佛的利費哈姆勛爵成立了 "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用戶的手中,這一舉動被一些物流學者譽為有關"物流活動的早期文獻記載"。
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這個術語,簡稱為"物流"。包括:包裝、裝卸、保管、庫存管理、流通加工、運輸、配送等諸種活動。"
我國開始使用"物流"一詞始于1979年6月,我國物資工作者代表團赴日本參加第三屆國際物流會議,回國后在考察報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這一述語。
2、Logistics一詞的出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對戰時供應中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業部門,被人稱之為商業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義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產品分配、運輸、購買與庫存控制、儲存、用戶服務等業務活動",其領域統括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
1986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將Physical Distribution改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領域較狹窄,Logistics的概念則較寬廣、連貫、整體。改名后的美國物流協會(C.L.M)對Logistics 所做的定義是:"以適合于顧客的要求為目的,對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與其關聯的信息,從產業地點到消費地點之間的流通與保管,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對費用的相對效果'而進行計劃、執行、控制"。
3、物流的劃分
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從社會再生產總體角度認識和研究的物流活動。這種物流活動的參予者是構成社會總體的大產業、大集團,宏觀物流也就是研究社會再生產總體物流,研究產業或集團的物流活動和物流行為。
微觀物流:是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屬于微觀物流。在整個物流活動之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的具體物流活動也屬于微觀物流。在一個小地域空間發生的具體的物流活動也屬于微觀物流。
4、物流系統的五大目標
服務目標:物流系統是"橋梁、紐帶"作用的流通系統的一部分,它具體地聯結著生產與再生產、生產與消費,因此要求有很強的服務性。物流系統采取送貨、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務性的體現。在技術方面,近年來出現的"準時供貨方式"、"柔性供貨方式"等,也是其服務性的表現。
快速、及時目標:及時性不但是服務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對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時既是一個傳統目標,更是一個現代目標。其原因是隨社會大生產發展,這一要求更加強烈了。在物流領域采取的諸如直達物流、聯合一貫運輸、高速公路、時間表系統等管理和技術,就是這一目標的體現。
節約目標:節約是經濟領域的重要規律,在物流領域中除流通時間的節約外,由于流通過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價值,所以領先節約來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對產出的重要手段。
規模化目標:以物流規模做為物流系統的目標,是以此來追求“規模效益”。生產領域的規模生產是早已為社會所承認的。由于物流系統比生產系統的穩定性差,因而難于形成標準的規模化格式。在物流領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統,研究物流集約化的程度,就是規模優化這一目標的體現。
庫存調節目標:是服務性的延伸,也是宏觀調控的要求,當然,也涉及到物流系統本身的效益。在物流領域中正確確定庫存方式、庫存數量、庫存結構、庫存分布就是這一目標的體現。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統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組合、聯結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總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實現物流系統的總目的。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一般認為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
物流系統的支撐要素:以系統的建立需要有許多支撐手段,尤其是處于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中,要確定物流系統的地位,要協調與其它系統關系,這些要素必不可少。主要包括:體制、制度;法律、規章;行政、命令和標準化系統。
物流系統的物資基礎要素: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行,需要有大量技術裝備手段,這些手段的有機聯系對物流系統的運行有決定意義。這些要素對實現物流和某一方面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主要有:①物流設施;②物流裝備;③物流工具;④信息技術及網絡;⑤組織及管理。
5、物流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