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論文(精選6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態文明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態文明論文 篇1財政部于2014年11月推出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務于單位(包括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是順應會計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中國特色會計體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舉措,是推動中國會計工作轉型升級的重點所在。如何將黨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必要的協調融合,以適應新形勢下黨校財務工作向現代化、科學化的變革,將是黨校是否能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新體系的基礎。
一、黨校財務管理的特點及問題
(一)黨校財務管理的特點
1、黨校財務管理的概念
黨校財務管理是黨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黨校包括財政預算資金、預算外資金、非稅收人征繳、事業支出、國有資產管理等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核算反映與監督,按照國家預算所規定的用途開支,合理分配各項經費,科學配置學校資源的管理活動。黨校是培訓中共黨員干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基地,在為黨的政策服務的同時,既要注重教育規律開展培訓工作,也需要依循經濟規律掌控資金運轉。新形勢下,黨校財務管理工作將會面臨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管理會計的納人將會大大促進黨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更優質服務
2、黨校財務管理的特點
黨校財務管理與一般企業或者其他高校、其他行政事業單位或民間非營利組織相比有其自身鮮明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服務對象的特殊性
黨校不以營利為目的,是為黨的培訓任務服務的。黨校財務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遵循經濟規律、黨校的建設規律、黨校的教育規律,將學校教學資源和服務資源有機結合,為教學與科研的有序開展科學合理配置經費與資產,以保障黨校培訓任務的正常開展,為參加培訓輪訓的各級黨員干部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2)經費物資的計劃性
黨校資金來源主要為財政預算資金、財政專戶撥款、非稅收人等,黨校資產屬于國有資產,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和財務制度。日常經費必須根據財政部門核定的預算指標,配合黨校年度預算經費、預算外資金的收支計劃開展工作,并且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各項事業收人、其他收人全額繳存財政專戶納人預算管理。這種有制度保障的計劃性對黨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大為有益,也是黨校前進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
(3)成本核算的簡化性
黨校財務管理貫徹專款專用原則和實際成本原則,會計核算采取收付實現制。現階段主要核算預算資金及預算外資金收支及其余額,不計算盈虧,一般不計算成本和固定資產折舊,各項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隨著改革和發展的深人,黨校資金的來源渠道在擴展,特別是各種有償辦學形式和各種有償勞務服務的增加,無形中擴展了黨校資金的使用領域,這也將改變黨校財務會計的核算模式,增加新的成本核算內容。
(二)黨校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
1.國有資產利用率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黨校在資產管理中還存在如國有資產利用率不高,資產老化及沉淀情況嚴重等問題,固定資產從購建、使用、報廢到處置等各環節的規章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黨校內部各管理部門的責任意識還有待強化,相關管理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真實反映黨校的固定資產狀況,促進固定資產利用率的提高,加強經濟核算,加強財務監督,加強固定資產信息資料的整理和分檔工作,調動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內在積極性,開源節流,所有這些工作將提高黨校被產管理效率,保障黨校教學和科研的順利進行。
2.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滯后
黨校財務部門是面向全校所有部門以及對外開展工作的重要窗口,黨校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絕大部分信息是由財務部門提供。所以財務管理信息化是黨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直接影響黨校整體管理效率。當前,黨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明顯滯后,財務管理職能未充分發揮,財務與各部門信息溝通、互動等現代信息交流模式還遠沒有建立。如何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以財務電算化平臺為基礎,以財務信息化為前提,實現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成為目前黨校面臨的重大問題。
3.財務管理綜合性人才不足
現階段黨校財務人員大多數是核算型會計人員,會計基礎知識較扎實、操作能力強且工作細致,但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傳統財務會計領域,上升到管理的復合性和創造性則明顯不足,至于準確預測、及時決策、協調合作、危機應對等體現現代財務管理人員水平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尤其缺乏。在未來改革繼續深化的形勢下,黨校財務管理的內容將會逐步擴展,管理環境變得復雜,對黨校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達到專業型、復合型、創造型人才的要求,才能以高水準的財務管理水平,為黨校的培訓和教研任務提供最規范、最全面、最科學的服務。
二、管理會計納入黨校財務管理體系的意義及思路
(一)管理會計納人的黨校財務管理體系的意義
管理會計做為一門多學科的綜合管理類別,可以根據需要跨學科、多方法、多視角地尋找最佳解決之道,還可根據內部管理者的要求進行局部或整體的預測分析,進行有選擇、不定期的信息報告與披露,從而為管理部門正確地進行優化決策服務。簡而言之,管理會計就是針對管理中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控制現在,預測和規劃未來,為改善內部管理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信息資源的“內部會計”。
1、管理會計的加人將會提升黨校財務管理預測決策水準
管理會計做為“內部會計”的核心任務就是為單位內部管理服務,它可以隨時為黨校管理者提供特定問題、特定階段、特定范圍具有針對性地分析研究,從基礎數據中發現規律并遵循管理會計的原則,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模式,包括制度、預算、評價、激勵等控制模式;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標準,包括財務標準和非財務標準,前者是資金管理和運用標準,如黨校財務預算、經費開支預算、資產管理預算等,后者則是人力資源與培訓需求標準,與黨校管理者、服務提供者及培訓學員等相關。有了以上系統科學的模式,再經使用規劃、組織、控制、預測、決策、評價等管理會計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將極大提升黨校財務管理水平乃至黨校整體包括教學行政各處室的行動力。
2、管理會計的加入將會提升黨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水準
管理會計的中心內容就是以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與評價、控制與決策,要實現這些就必須依靠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績效評價等手段,以幫助管理會計實現應有的目標。一旦建立起有管理會計組成的財務管理信息平臺,首先將有助于會計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工作有機結合,使得會計職能從核算向管理轉變、從記賬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其次將有助于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減少信息收集成本,黨校各職能部門都可以從此平臺搜索有效信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會計依賴的數學模型和統計方法所需要的會計數據和其他數據,可以通過此信息平臺得到保證與反饋,并對預測決策規劃起到助推作用。
3、管理會計的加入將會提升黨校財務管理報告評價水準
目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統一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執行,對不同事業單位的內部分析與評價則無法面面俱到。做為黨校這所特殊的干部培訓學校,需要在黨員干部培訓計劃、黨員干部調學計劃、培訓經費收繳及使用計劃、特殊經費特殊問題處理計劃等等方面做單獨分析報告,但由于目前會計人員自身和體制限制,同時也缺乏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和責任考核機制,會出現預算編制及預算指標分解粗放、專項資金管理混亂、財務分析報告存在主觀性片面性等情況。管理會計將通過對目標的改進調整和優化管理,從大局出發,進行多層次規劃與控制,提供多視角分析評價報告,從而及時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
分析黨校財務管理特點與實際問題,如資產利用率、信息化程度、人力資源問題等,可知黨校財務管理已經有了變革的理由;揭示管理會計納人的黨校財務管理體系的意義,如提升預測決策水準、提升管理信息化水準、提升報告評價水準等,可知黨校財務管理已經有了變革的動力;學習中央《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如推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設、推進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建設、推進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建設等,可知黨校財務管理已經有了變革的助力。管理會計在強化黨校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方面的卓越能力,將會為黨校事業地蓬勃發展提供最有實力的幫助。
管理會計納人的黨校財務管理體系,是黨校財務管理工作發展的突破口,是對黨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在滿足信息使用者如黨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多方面需求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防止資源浪費與工作重復狀態,也幫助處于相對薄弱地位的管理會計借助財務會計成熟平臺快速搭建起自身框架,提升管理會計在黨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水平。
(二)管理會計納人的黨校財務管理體系的思路
1.提高思想認識,重視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提升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度,從領導層開始支持、引導、鼓勵、推動管理會計納人的黨校財務管理體系,同時強化專題學習與培訓,從規劃、決策、過程控制、績效評價等方面把握管理會計的知識體系,在加強黨校自身建設和開展財務監管工作中積極推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并最終落實到黨校事業的管理和-86-發展之中。中央提出《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正是發展黨校新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大好時機。通過實踐探索和有效運用,進行經驗總結,加大橫向交流,提升黨校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速度,最終推動黨校全新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
2.強化管理會計教育,提高黨校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人才培養從來都是關鍵。只有對黨校會計人員和相關的管理者加強工作指導和業務培訓,促使全員了解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才能促進兼具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能力的財務管理隊伍的建立,才能促進可提供優化決策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的涌現。新型黨校財務管理人才必須具備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財務會計核算能力之外,熟悉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預算績效管理、決算分析和評價工作能力。
3.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平臺,加快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黨校財務管理工作之一就是要提供及時準確、真實全面的會計信息,這就必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財務管理信息平臺,高效開展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績效評價等管理工作。通過財務管理信息平臺,有助于黨校管理不同環節、不同崗位的相互銜接、流程控制與管理效能。財務管理信息平臺應當是用數據支持相關決策的管理平臺,也就是使用會計語言,利用管理頭腦,控制工作流程,發現分析問題。新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信息化建設是重中之重,是會計與管理有機融合的重要基礎,是會計職能從核算向管理決策轉變的重要支撐。
4.改善會計數據采集基礎,確保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科學融合
管理必須用數據來說話,管理人員也必須用數據反映和解決問題。黨校會計也應順應發展要求對基礎數據進行信息整合,保證財務數據真實合理。要改善會計數據采集基礎,提供客觀依據,探索有效機制,將不斷變化的經濟活動用精確的數據反映出來,并通過科學加工整合,揭示出它們的內在聯系與規律。這是確保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能夠科學融合的一項工作,也將會提升黨校資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
5.建立財務預算的分析機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應從一種單純的費用控制手段向財務資源配置高度轉變。應依據科學的指標體系、客觀的評價體系、合理的預算制定程序保證財務資源在黨校事業中效益最大化。長效有序的財務預算編制分析機制,能夠通過正確的分析方法,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第一時間找出差異因素。同時規劃、協調、控制與業績評價多職能齊頭并進,預算目標分解清晰明了、責任明確,并與激勵制度結合起來,將責任和利益緊密掛勾,使預算管理工作高效率,髙質量進行,保障整個財務管理體系的良好運轉。
三、管理會計納入黨校財務管理體系標準框架的設立
管理會計納人財務管理體系,必須有一個系統化、邏輯化的框架,具備可操作性的管理會計,才能真正與財務管理體系相銜接,才能真正全面地發揮出管理會計的作用。筆者針對黨校財務管理工作特點,做以下“一體兩部三標四核”的大致構架,如下圖:
(一)建立黨校財務管理“一體兩部”格局
“一體兩部”格局是指在黨校財財務管理大體系下,設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大平臺,結合資金管理、資產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多方面協調運作,將黨校財務會計的資金核算和管理會計的價值分析、信息管理充分結合,從動態和靜態的總體角度把握黨校財務管理工作,從線性發展到點面結合反映和控制黨校的財務管理活動。整合財務會計信息與其他內部信息,并延伸到黨校教學和各職能部門的管理中,使得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管理等工作能更全面深人地展開,這是管理會計應用對財務管理的有效支撐,與財務會計共同發揮決定性作用,是提升黨校資源分配效率的強力保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具有同源性的理論,數據、分析、報告的有機融合將會使黨校財務管理的數據歸集與分析決策功能更積極全面。
財務會計實務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管理會計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運用還在探索階段。黨校財務管理體系正可以利用財務會計成熟的架構,將管理會計支配資源的職能權限與協調范圍同財務會計進行組織結構上的配置,并賦予決策權限,讓財務會計的歸集核算與管理會計的控制、分析、評價都能在新財務體系中體現出來。
以財務會計數據資源為信息基礎,以黨校教學和管理活動為中心,建立黨校財務管理信息平臺,將財務數據和管理數據進行整合、統籌,打破部門、系統、時間、內容的限制,達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深度融合,這是建立黨校財務管理一體化管控平臺的基礎,以使會計職能前置服務、管理職能后續監控,從而滿足黨校管理層及各職能部門多角度、多維度的管理需求。
(二)建立黨校財務管理“三標四核”模塊
“三標四核”模塊是指在黨校財務管理一體化管控平臺下,樹立“費用標準、預算標準、績效標準”三大標準模塊,同時建立預算控制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績效評價中心、內部控制中心四大管控中心,進行控制調節評價、分析預測決策,以達到預期目的,保證平臺管控工作系統、規范、高效。
1.黨校財務管理體系費用標準、預算標準、績效標準模塊
(1)黨校財務管理體系應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費用控制和資產配置標準
目前黨校收人主要有財政補助收人、上級補助收人、附屬單位繳款、非稅收入、事業收人、其他收入等來源渠道,支出有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上繳上級支出等,應當預算內、外資金實行統一核算、綜合平衡。日常應對經費使用狀況進行跟蹤監管,隨時核査,保證監管的有效性與及時性。這不僅有利于國家加強財政的宏觀調控,有利于資金合理有效地使用,更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全面合理、真實準確。
成立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將資產配置納入財務管理。黨校資產在各歸口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之間按照效率優先、服務優先原則進行配置,明確使用者的責任,細化職責分工’明確使用、維護、監管三方責任,形成協調一致的管理分配體系、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財務監管體系,努力確保資產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黨校財務管理體系應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指標及定額標準
在制定財務預算標準時,充分考慮歷史縱向水平、內部平均水平和系統橫向水平,使制定的預算指標科學合理,以一種規劃、溝通及協調的形式而非壓力與懲罰工具激勵黨校各部門及全體教職員工。從認識預算的重要性人手,進行客觀分析,建立高質高效的預算控制組織體系,實行預算分級分口管理責任制。科學規范地采用預算編制方法,堅持“量人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保證合理的支出結構,保證編制的預算與黨校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相吻合,保證預算管理與經費管理的配比度,保證預算編制與資金管理的透明度。
在執行預算過程中,應有明確的定額量化標準,無論相對數指標或絕對數指標,都必須保證分解后的預算數據與總預算目標一致。應重視預算控制和評價分析,選擇采用差異分析、對比分析、對標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比對實際執行效果,便于隨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達到預算控制的預期效果。同時逐步運用權責發生制結合現金流量現代模式,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進一步融合提供數據基礎和體系保證。
(3)黨校財務管理體系應當建立一套適合黨校決策和管理評價的財務報告和績效標準
在建立財務決策和財務管理報告系統時,應充分融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原則和標準,秉持全面性、真實性、重要性原則,定期進行對資產結構、收支結構的分析評估反饋。在使用常規會計標準進行財務會計報告的同時,根據各方需要形成預算執行報告、資產管理報告、政府采購情況報告、現金流量報告、績效控制報告等有針對性、有時效性的財務管理報告。
應建立績效考評與激勵機制,更好地激發黨校各職能部門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應將工作績效、資產管理、費用控制等評價結果納人年度考核內容,制定獎懲措施,定期考核評價。針對考核內容,設定相應績效考評指標,如業務標準化指標、資產管理指標、預算執行指標、崗位責任制指標、職業作風指標、服務滿意度指標等等。績效標準設定應因崗而異,結合預算指標與實際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個人積極性,通過績效標準的設定應努力達到一個高度,即從“事”的績效目標實現向“人”的績效潛能提升的質的飛躍,實現績效管理的積極作用。
2.黨校財務管理體系預算控制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績效評價中心、內部控制中心
(1)預算控制中心:該中心應嚴格對照制度和預算指標,分層分級控制落實預算管理責任,對預算執行進度跟蹤分析、監督考核,杜絕出現問題造成浪費。不允許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改變預算用途、變動預算標準。這一中心的目標就是在最基礎的工作中加強財務預算執行的約束性、控制性,保證預算完成進度與實際工作的配比。杜絕不顧實際工作進展與質量,一味追求預算進度,造成與總目標的偏差,產生失誤導致事與愿違的情況出現。
(2)資產管理中心:國有資產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是該中心的目標。借助黨校財務管理一體化平臺,依據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保證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保證固定資產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證資產使用登記與盤點制度的有效執行,確保黨校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資產閑置和浪費。
(3)績效評價中心:黨校財務管理有其特殊性,它的績效評價中心可設立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兩大類。財務指標指:預算執行部分、經費支出部分和資產使用效益部分;非財務指標包括財務制度執行、財務工作情況、財務人員培訓情況、外部評價情況等。應采用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原則,保證綜合性和導向性,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兩個方面,使黨校財務管理績效評價中心的工作更具客觀、公正、完整及有效。
(4)內部控制中心:該中心目標是保證內控制度的執行、內控程序的完善、內控責任的到位。它即是獨立中心,又是把握全局的總控中心,應依照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體系設立。它的核心任務應包括:宏觀財務目標控制、全面預算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務信息系統控制、政府采購控制、資產管理控制、財務報告控制等。內部控制中心要真正發揮監督內部風險、控制管理體系的職能作用。應依托黨校財務管理一體化平臺,建立有效保障內控執行的獨立機構。崗位設置應權責分明、相互牽制,完善工作程序和步驟,指定參與的部門和人員、確定責任和配套制度,明確內控評價報告反饋對象,最終達到控制與改進的目的。
如上所述,建立“一體兩部三標四核”新型財務管理一體化整合模式,對推進黨校財務管理工作結構和內部控制的提升將會起到重要作用,也將推動黨校事業更加蓬勃地發展。
生態文明論文 篇2一、生態文明型物流是現代物流發展的時代訴求
1.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現實需求。物流生產系統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包括倉儲、配送、包裝、運輸、裝卸搬運等諸多生產環節,這些環節涉及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要素遷移,與環境的接觸是全方位的,這些物流系統構成要素的運動會對空氣、水、土壤等產生污染,物流設備發出的噪音也會煩擾居民,從而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影響民眾的生活質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客觀上要求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
2.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內驅動力。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任何企業必須在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倫理公德允許的范圍內科學利用自然資源,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因而企業的發展深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制約與影響,過去的粗放外延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經濟生態化發展的現實需求。消費者的需求升級,企業的自覺實踐,政府的積極推動,都是我國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驅動力。
3.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國際誘因。綠色壁壘是指為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綠色壁壘從短期看的確不利于我國商品的大量出口,但從長遠來看,嚴苛的環境標準可以轉換成企業的一種競爭壓力,進而推動各企業實行低碳綠色生產和進行相關的技術創新,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型物流。
4.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動力。生態文明型消費是一種低碳、綠色的消費模式,這種消費模式從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視角考量削弱其對生態環境的負面效應,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發展。公眾的生態文明型消費和企業的生態文明型生產對生態文明型物流的發展都具有巨大拉動作用。遵循發達國家的經驗,政府通過制定有利于生態文明消費的法律法規、標準、認證制度等,利用宣傳和教育培育公眾的生態文明消費觀念,是有效推動生態文明型消費進而拉動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的舉措。
二、生態文明型物流的基本發展模式
1.物流循環化模式。循環物流是指基于循環經濟的“無害化”,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3R”為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經濟、資源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為目標,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為一體,以節約成本和提高競爭力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系統。循環物流體系的構筑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社會物流循環體系、產業物流循環體系、供應鏈物流循環體系、企業物流循環體系和生活物流循環體系五個層面,涉及到政府、行業、企業和公眾各級主體。
2.物流減量化模式。物流減量化的內涵蘊含經濟和生態兩個方面,其經濟內涵就是降低物流的經濟成本;而生態內涵則指為減少對自然物流的損害,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盡可能采用能夠減少物的人為流動的方案或方式,減少自然物流轉入經濟物流的資源量和由經濟物流系統進入自然物流的廢物量。物流減量化包括物流實物量的減量化和物流價值量的減量化,兩者缺一不可。物流減量化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物的流動總量和必要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具體可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實現物流的總實物量下降;采取供應鏈管理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著手促進物流減量化;通過改變消費觀念與消費方式、進行適度消費等重要舉措來實現物流減量化目標。
3.物流綠色化模式。綠色物流是指在規劃和實施物流的各個環節中,利用先進技術、綠化的理念,充分凈化物流環境,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實現物流資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導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綠色物流主要從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運作的綠色化兩個層面進行。一是供應鏈管理層面的綠色化,包括對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的管理,使之綠色化。二是運作層面的物流功能環節綠色化,主要包括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處理,物流綠色化要求對這些功能環節進行綠色化運作。
4.物流低碳化模式。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經濟的指引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物流模式或者物流系統運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依靠科學技術和低碳理念的介入,使物流運作過程中產生的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既定的范圍,并促進有效物流資源能夠獲得更為高效的利用,提升物流的績效。物流低碳化模式主要從能源“低碳化”方面去實現物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同最優化。可從物流動力源上實現低碳化,研發可再生能源和溫室氣體減排等技術,提高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動力源上占的比重,優化物流能源結構;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合理布局貨運網點、配送中心,包裝的大型化和集裝化,建立智能運輸系統;從物流末端上采取補救措施等。
三、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保障路徑
(一)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引導
生態文明型物流具有跨行業、跨區域、涉及利益主體眾多的特征,只有通過相關制度體系建設,才能從源頭上消除破壞生態環境而犧牲社會利益的不合理現象。首先,加強生態文明型物流相關法規制定。政府要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出發,制定符合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規律、適應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綠色產業政策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徹底掃除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和地區之間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障礙。對當前不夠嚴謹、有明顯缺陷的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和完善;及時廢除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同時根據物流“新常態”制定新的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其次,構建和完善生態行政機制。政府要強化生態意識,樹立生態文明執政理念。政府在依法決策的同時建立相應的行政問責制度,有效遏制行政不作為現象;制定科學的政績考核評估機制及相關配套制度,貫徹生態文明的政績觀。再次,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資源的低價或無償使用是造成物流粗放發展的重要原因。為促進物流運作的減量化、綠色化、循環化、低碳化,應明確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產權關系,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價格體系,以價格機制推動自然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降低物流運作各個環節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還要制定并實施促進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的各種政策。一是實施綠色稅收政策。對企業排放污染物、高耗能高耗材行為、對居住環境和城市環境造成污染的行為進行征稅,而對改善環境的行為實施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實行綠色財政政策。在政府與市場關系層面,形成以強化社會環境責任為主體的綠色財政政策體系。在政府間關系層面,形成以強化政府環境責任為主體的綠色財政政策體系。在區域協調發展層面,形成建立在主體功能區基礎上的綠色財政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綠色信貸制度。契合綠色價格機制與生態產業政策,為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提供融資保證。
(二)注重基礎設施和網絡信息化建構
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是由物流節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臺、車站、空港、碼頭、各類企業的倉庫與貨場等)和物流線路(公路、鐵路、航線、信息和通信線路等)有機配置而成的能夠提供物流服務功能的場所或設施的實體網絡。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規劃及其落實主體主要包括各級政府與各類企業。中央政府首先要做好全局性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規劃,保證其整體空間布局合理,功能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配套。各級地方政府應在遵循中央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一步細化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既要提高現有物流資源的整合和設施的綜合利用率,也要強化規劃新建設施的宏觀協調和功能整合,提升物流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運營與網絡化服務能力。政府按物流基礎設施網絡規劃建設時要盡量按市場經濟規律配置,避免造成資源浪費。企業在物流基礎設施網絡規劃時主要體現在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而做適當的補充建設,關鍵是與其他物流組織配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對物流基礎設施資源進行網絡化重組、整合和優化使用,提高物流資源的配置效率,而不一定是通過自己建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來實現物流運作的目的。
(三)深化科技共同研發與協同創新
科學技術日趨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成為驅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最活躍因素。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亟需持續地科技創新,尤其生態化技術體系是其關鍵支撐,它可以推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協調發展。要注重生態化基礎技術創新。生態化基礎技術是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的技術基礎,它主要包括清潔生產技術、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低碳技術等。生態化基礎技術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屬性,需要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牽引和整合各方力量,以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要為生態化基礎技術創新要素的合理流動提供體制保障,加強財政投入對生態化基礎技術資源優化配置的引導功能,強化生態化基礎技術創新公共服務。注重生態化物流技術創新。生態化物流技術涉及物流設施、設備、工具及物流經營管理等領域,包括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應鏈等技術的生態化。一是進行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它包括物流術語、技術標準、計量標準、數據傳輸標準和管理標準等。物流的各種相關技術標準的統一并與國際標準接軌是提升物流效率、削弱物流對環境負面影響的重要環節,也是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所需要的。二是物流技術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構建物流信息網絡系統。完善的物流信息網絡系統是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的重要基礎和保證。要通過廣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條形碼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等,發展物聯網,使物流與信息流實現在線或離線的高度集成,使物流裝備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實現物流運作的自動化與透明化。三是把生態化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這不僅要求物流管理人員精通物流管理技術,掌握供應鏈管理運作的綜合知識,還要熟悉生態化技術的發展趨勢并能夠借鑒循環、綠色、低碳物流管理先進經驗,提高生態化技術在物流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水平。
(四)強化宣傳教育與人才培養
生態文明型物流是現代物流發展新階段的重要形態,其本身又有多種表現形態,公眾對其認識模糊不清。這都表明我們對生態文明型物流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政府部門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樹立生態文明型物流觀念并采取各種方式進行宣傳教育,普及生態文明型物流知識,讓企業知道承擔負外部性的成本是應盡的義務;讓消費者懂得離開生態文明型物流就無法保證綠色健康消費品的獲得。其次要加大政府為推進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所出臺政策的宣傳力度,尤其是那些激勵性政策要讓企業、公眾知曉,充分發揮政策的溢出效應。在物流系統中,人力資本是最核心的資源,它是物流系統要素的整合者,是系統優越性的創造者,是系統功能的決定者。人才是任何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與創新源泉,因此我國在發展生態文明型物流過程中,要勇于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深化物流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加大對現代物流人才的培養力度,破解我國現代物流人才匱乏的難題。根據上海、武漢、深圳三地的調查表明,目前我國物流從業人員的學歷偏低,59%以上的人員為技校、職高或中專學歷,高職高專以上學歷的只占22%左右,具有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學歷的人數很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數眾多的農民工在從事倉儲等物流業務。當前,在國家作出總體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戰略的基礎上,各級政府要出臺激勵政策,采取舉措調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類企業的積極性,實現官產學研精誠合作與相互促進,深化研究綠色循環低碳物流理論,加速把相關理論應用到生態文明型物流實踐。同時,要加大對現代物流教育的投入力度,多層次培養一大批能夠滿足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為我國生態文明型物流發展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與人才支撐。
生態文明論文 篇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戰略布局之一,這高度說明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發展生態文明是我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同時,建設生態文明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需要國家整合社會力量一起努力,共同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尋找出路。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必然性;出路探析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明確提出“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這充分表明了生態文明建設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更高水平的文明形態,它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它以全人類的整體利益和發展為出發點,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追求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協調發展,最終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12。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之一,這充分表明我們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同時也揭示了發展中的生態問題已不容忽視。
一、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性
1.建設生態文明是當今國際社會謀求新發展的必然趨勢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經濟飛速增長,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升,但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人口膨脹、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亟待解決。另一方面,長期形成的經濟結構性問題和粗放的發展方式仍未徹底改變,造成經濟增長以較大的破壞資源環境為代價,自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方針以來,我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總體上還沒有轉變“高投入、低產出、高消耗、低效率”的增長方式。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只有解決了生態問題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在國際背景之下,世界資源環境問題總體嚴峻,環境惡化威脅到各國經濟發展,全球變暖、環境污染、臭氧層破壞、極端天氣、物種滅絕等環境問題頻發,這些環境問題已經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和走向,國際社會都在積極倡導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出路,力求走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建設生態文明,實現GDP的綠色增長,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新道路已經成為國際新趨勢。
2.建設生態文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我們國家在發展的初期繼承了西方工業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付出了犧牲資源環境的代價。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充分表明我國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出一條以生態文明為導向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作為社會文明的生態化表現與科學發展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人類自身是生態文明的建設主體,人類決不是消極地向自然回歸,而是積極地與自然實現和諧,著力解決好群眾普遍關心的生態問題,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3.建設生態文明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命題,明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究其本質和建設生態文明是一樣的,旨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部分,是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的基礎,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是以自然環境為前提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他方面的實現,都必須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的基礎上,處理不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任何社會文明都難以為繼,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383只有生態文明高度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會源泉不斷。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出路探析
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實施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它涉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消費觀念、提高公民參與意識等多個方面。中國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有所作為乃至做出歷史性貢獻,必須借鑒西方發
達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有益經驗,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調動公民的積極性,共同建設生態文明。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借鑒國外有益經驗
首先,明確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強化政府在環境保護中的干預職能,政府監督污染者改變行為,減少對資源的破壞,以達到社會所期望的環境保護水平。具體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環保之路,合理利用資源,科學合理規劃,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利用可再生資源和研發新能源;第二,調整產業結構建設生態產業體系,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化,增加科技成分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鼓勵無污染的新興行業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第三,為資源立法,建立完備的環境保護體制,明確各方面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義務,有效地管理環境。
其次,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西方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建設生態文明、發展循環經濟、走生態化之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尤其德國、日本、美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成就比較突出,這些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成就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德國在發展生態文明方面,注重環境教育,為資源立法提供法律保障,發展環保產業,超額完成國際環境條約的義務;日本把建立循環型社會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嚴密立法明確責任主體,采用綜合性的調整機制促進國民循環型生活方式的建立;美國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治理環境工作注重多元的區域規劃,保護大面積國家森林公園和恢復森林,田納西河谷就是美國生態建設的成功典型;其他國家如法國禁止采挖原煤、北歐國家積極推行自行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等舉措,這些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中國目前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另一面,努力克服傳統觀念的束縛,結合中國實際探索適合中國的經濟發展之路。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所做的努力,都是致力于人類的整體發展的。中國能否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成功,從目前的和可預測的量來看,政府的作用是關鍵的,是中國走向生態文明的核心保障。
2.轉變公民消費觀念,整合社會力量共同參與
首先,倡導公民轉變傳統消費觀念,踐行綠色消費模式,傳統的消費模式片面追求個人利益、拜金主義、鋪張浪費、追求面子工程,過度消費,這種消費模式嚴重浪費資源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文明要求我們持可持續的綠色消費模式,倡導一種既符合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又符合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既滿足人的消費需求,又不對環境造成危害的消費觀念,改變過度消費、鋪張消費等不合理的消費模式。我們在建立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時可以借鑒一些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倡導的“3R”消費模式(Reduce—資源利用減量化、Reuse—產品再利用、Recycle—廢棄物再利用),以此為基礎,逐漸使公眾養成綠色的消費新觀念,將適度消費合理消費內化于心,促使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新模式,只要我們養成了科學的生態消費觀,那么消費會作為一種新的推動力帶動經濟的綠色增長,生態文明建設必將成就斐然。
其次,提高公民參與意識,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生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離不開公民的廣泛參與。而目前的環保現狀,主要還是靠國家政策執行,民眾參與遠遠不足。今后我們致力于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環保,形成“全民環保”的局面,進一步明確政府、公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在推行環保的過程中,首先,我們要盡量避免拘泥于形式的作風,環保不只是在環境保護日簡單地敷衍了事而應是立足于全民的持續的、穩定的、漸進性的工作,我們不僅要環保日還要環保周環保年,切實將環境保護融入每個人的生活,在生活中將社會大眾的環保力量發揮到淋漓盡致。其次,加強基層宣傳與交流,發揮公眾的影響力,公眾是一個潛在的環保主力軍,但作為環保主體力量的我們對于環境保護還有很多認識欠缺,例如很多人仍不能準確地將垃圾分類,公共場所的分類垃圾筒形同虛設,這就需要加強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與交流。在中國走向生態文明的進程中,公眾只有積極主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將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觀牢記于心,在觀念的指導下,廣泛參與環境保護活動,那么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勢必矚目。
當前中國,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公眾的環境參與意識也隨即普遍高漲起來,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我們可以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發揮中國特色同時發揮公眾、基層群眾團體以及各類環境非盈利性組織的環保能力,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生態文明。
參考文獻:
王宏斌。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王信建。建設生態文明與治沙防沙工作的思考.中國林業經濟,2008,(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
生態文明論文 篇4摘 要:生態文明是一種特定的人類活動方式,或是一個大時空跨度的人類活動的結果形態,同時也是人類特定時代文明的特征性事實的表征或指代。生態文明的內涵,包括維持、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和促進地球生態環境的改善普遍成為人類個體活動的目標,生態化的生產方式,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政治制度與體制,生態科學、環境科學、生態環境技術的充分發展,傳統生態文化資源的積極弘揚,與生態文明相應的價值觀、發展觀、道德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與實現,各地區的原生態狀況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復、維持與保護等。
關鍵詞:文明;生態;內涵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specific mode and result of human activity in a large span of time and space in human society.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token of characterized facts of civilization in a specific era of humankind.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preserving, conserv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has become the general goal of individual activity; ecological production mode and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that have been fully developed; traditional ecoculture that has been inherited and promoted. As a result, values, viewpoint of development, moral values and healthy way of life in response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ve been generally realized and advocate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of various areas have been restored, preserved and conserv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 words: civilization; ecology; connotation
生態文明是文明的子概念。《說文解字》認為,“文,錯畫也。象交文”[1] 185,“明,照也”[1]141。文即指用筆畫交錯而形成的象形文字;明即指日、月之光芒照亮世間萬物之狀。文明從最抽象的字面意義上說,是指人類用其錯綜復雜的活動而形成了符合其目的的、豐富的物質結果和與其心智相適應的經驗知識、精神狀態。經驗知識與精神狀態原本是作為主體的人類個體所具有,但它卻又可以以物化的方式存在下來,它或通過人們活動的物質結果反映出來,或通過直接的文字表述出來而遺傳給后來的人類。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一樣,任何具體的人類個體或群體,在其創造文明的活動過程中,也總會有其特殊性,因而形成了五彩斑斕的人類文明的歷史。為了把握這種特殊性,人們一般從時空的角度來理解不同的文明,以特征性的事實來描述不同的文明。
人們曾把最初的人類歷史與后來的人類歷史區別開來,冠以野蠻(蒙昧)史和文明史。其實,野蠻史又何曾不是文明史。其時人類的活動當然錯綜復雜,人類個體當然有心智,其活動的物質結果當然有與其目的相符合者,其活動當然也形成與其心智相適應的經驗知識和精神狀態。只是當時的文明與后來的文明有著巨大的本質差異,使得兩者無法同日而語,所以冠之以野蠻(蒙昧)云云。現在人們把人類的文明史作一粗略的劃分,名之曰采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前者指人類在原始社會時期,以采集自然植物和獵取自然動物為普遍的食物來源的時代;次者指人類在資本主義時代到來之前的普遍以人工培養自然植物和馴服、養育自然動物為食物來源的時代;后者則用來指以機械知識和無機化學知識等為主要基礎的活動普遍盛行于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的時代。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劃分方法,如黃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尼羅河文明等,以標識不同的民族的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創造的特定文明;而石器文明、青銅文明、鐵器文明等,則以特征性事實標識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具體人類的文明活動的一些共性。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學術界在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探討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等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生態文明這一新概念。尤其是2007年末,中國環境哲學界在北京郊區鷲峰會議上發表的《建設生態文明宣言》,使得這一概念獲得完整的學術意義。文明作為一個概念,包括人類的文明活動過程及其這個過程所形成的物質的、精神的結果和狀態。文明概念所包含的.三個方面,本來就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互為基礎,再加上人們理解文明的時空跨度可以有大小的不同,人們用以描述文明的特征性事實也可以千差萬別,所以使得對其在語言中的應用非常方便、靈活,而對其在語言中的把握卻又非常模糊、不易。雖然如此,人們對文明的理解,主要可能分為三個角度:一是把文明理解為一種特定的人類活動方式;二是把文明理解為一個大時空跨度的人類活動的結果形態;三是把文明理解為用特征性事實表征、指代人類特定時代活動的特征。那么,我們在何種角度上使用生態文明這一概念呢?
事實上,人們也是在上述三種角度上使用生態文明這一概念。筆者在這里先試圖將這三種角度上的生態文明概念作一個分析。
首先,將生態文明理解為一種特定的人類活動方式,則生態文明指所有的人類的有利于促進、維持、保護已經存在的地球生態環境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文明不僅是人們現在提倡與追求的一種人類活動方式,而且是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類活動中的一個種類。還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人類中的智者就已經認識到人類的一些活動或因過度攫取自然資源而具有不可持續性,或因直接破壞自然而損及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因而提出過一些質樸而直接的生活、生產原則,如中國古代的圣王之制、四時之禁、匆作淫巧、民胞物與等。這些原則有的是作為法令而提出的,有的是作為生活常識告誡后人的,有的是作為道德準則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文明不僅僅指人類整體或群體的活動,而且指人類個體的活動。能促進、維持、保護地球現有生態環境的,有利于地球生態環境穩定發展的制度、禁令、道德標準的出現,是人類整體或群體生態文明的標志。同時,這種生態文明活動本身卻是要通過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不同人類個體的活動來體現和實現的。
其次,將生態文明理解為一個大的時空跨度里的具體民族的活動結果的形態,則生態文明是一個與采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相對的概念,是一個整體性的概念,是一種新的、高級的文明形態。就像農業文明是對采獵文明的揚棄、工業文明是對農業文明的揚棄一樣,人們預料生態文明將是對工業文明的揚棄。面對工業文明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與危害,為了克服工業文明的弊端,人類似乎需要一種新的文明。而近些年的生態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倫理學的發展表明,人類似乎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文明的門檻前,人們把這種新的文明稱之為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呼吁與呼喚的出現,表明地球的生態危機已經緊迫到成為了人類社會的危機的程度,關系到了人類社會的生死存亡。
最后,從用特征性事實表征、指代人類特定時代活動的特征的角度來理解生態文明也是可行的。生態環境的良好不僅是人類社會繼續存在下去的前提,也是人類未來社會美好的特征。生態和諧將是未來社會的時代標志性特征。
生態文明這一概念,在形式上可以從上述三個角度來理解它,那么,它在內涵上應當有一些什么樣的內容呢?
生態文明最直接的內涵,是使維持、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和促進地球生態環境的改善普遍成為人類個體活動的目標。人是自然的一個成員,這是人們普遍承認的事實,因而在其社會生產和生活中自覺遵循生態學原理,謀求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關系。人類個體的活動,在受其他關乎人類自身需要目的的控制外,同時總是與維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和促進已經被破壞的地球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目的一致。在生態文明的社會里,熱愛大自然成為人們的一種基本感情,欣賞大自然的美成為人們的一種基本素質,體驗、感悟大自然成為人們普遍而經常的自覺行為,將生態學和生態科學的知識作為解決各種問題的直接或間接背景成為人們普遍的思維傾向或習慣,鄙視、唾棄那些通過破壞、損害環境而獲得的利益,贊賞那些維護、改善環境的善行,則成為人們普遍的倫理情感。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社會文明形態,包含了更加廣泛的內涵。粗略地分析,至少可以從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生態環境自身等領域來探討它。
生態文明在經濟層面的主要內涵是生態化的生產方式。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文明形態,其產生和發展依賴于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與發展。生態文明的興起和發展所依賴的新生產方式,應該是在克服工業化生產方式缺陷并對它改造的基礎上產生的生態化生產方式。生態化生產方式并不徹底消滅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而是一種既與工業化生產方式相聯系又與其相區別的新型生產方式。與工業化生產方式的聯系,它依然是一種以機械化、自動化為基礎的生產方式。但是,生態化的生產方式是一種更能促進自然、社會與人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的更為先進的生產方式。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生產的目的和價值指向,僅僅在于滿足人及其社會的物質需要。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只是關注如何盡最大的可能和最便捷的途徑從自然中獲取人及其社會所需要的自然資源,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使地球自然僅僅成為人們可以隨意獲取物質利益的“原料庫”和傾卸廢物的“垃圾場”。而生態化生產的生產目的和價值指向,則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及其社會的物質需要,而且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生態環境的穩定和發展。社會生產活動不僅以獲取社會所需的物質財富為目的,而且也以獲取良好的生態環境成果為目的。生態化生產在目前具體表現為清潔生產和循環生產。
在工業化生產目的和價值取向條件下,生產者為了自身利潤的最大化,在生產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的附加值。而減少成本主要以自然為代價。生產者在生產時,不會考慮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物排放是否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污染和破壞,只要這種污染排放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小于其利用和污染處理的成本,就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除非這種污染成本已經等于或高于它處理污染的成本,或者迫于社會壓力不得不進行污染處理。而且,雖然生產者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有計劃的生產,但這種計劃并不把生態環境的可承載能力和自然資源的再生能力考慮在內,只是以最方便、廉價的手段獲得低成本的優質生產原料,不考慮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節約,從而造成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浪費。除非企業的這種浪費成本已經等于或高于節約資源的成本,或者迫于社會壓力不得不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浪費。這就在客觀上使社會經濟活動具有了污染和浪費的特征。而在生態化生產目的和價值取向條件下,生產過程在充分滿足人及其社會對物質產品的需求基礎上,必須要考慮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以及生態環境的實際承載能力和自然資源的再生能力。生產活動不僅要以提供人及其社會所需的物質產品為直接目的,還要對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物進行處理,以達到對污染物的“零排放”或使排放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有效凈化的范圍內,表現為“清潔生產”的過程。在自然資源的利用方面,不僅要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還要考慮自然資源的持續供給能力。一方面,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消耗必須以自然資源的持續供給能力為限度;另一方面,又要對已經進入社會經濟領域的各種自然資源進行有效的重復利用,以避免對自然資源的浪費。生態化生產也表現為“循環生產”的過程。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是生態和諧,而生態和諧是指生物間的和諧共生共存狀態,或指一切自然存在物(包括大氣、水、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人等)的協調平衡狀態。清潔與循環的生態化生產方式是與生態和諧目標相一致的生產方式。
生態文明在政治層面的最根本的內涵毫無疑問是民主。民主政治是一種通過制度、程序來保障生活在這種制度下生活的每一個公民都獲得平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的東西可能是讓每個公民都有機會充分表達其利益要求,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現讓人們充分說話。很難設想,在一個還有許多人的利益都不能充分表達的社會里,生態正義和生態環境的利益能得到充分的表達。同樣很難設想,在一個生態正義與生態環境利益不能得到充分表達的社會里能夠建設起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在政治層面除了根本的民主內涵以外,還有一些具體的特殊內涵。如建立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行政與監管機構,制訂相應的政策、法規與法律,形成相關的非政府組織與運動等。雖然這些特殊的內涵也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條件下才能最充分地實現。
在文化層面,生態文明的內涵主要包括生態科學、環境科學、生態環境技術的充分發展,積極弘揚傳統生態文化資源,生態文明的價值觀、發展觀、道德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與實現。生態文明應當比工業文明在更大限度上依賴科學的發達。工業文明是主要建立在牛頓機械力學體系的科學基礎上的一種人類文明,雖然牛頓力學在科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對于整個人類的科學文化大廈來說,也不過是其中的一磚一瓦,遠不是人類科學知識的全部。因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工業文明,必然有所偏頗,而且這種偏頗正是造成現在全球性生態環境污染、破壞和降級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對工業文明造成的局面,人類首先要在科學知識上獲得一個較大的發展,獲得有針對性的科學知識的完善。這種有針對性的科學知識和領域,就是生態科學、環境科學和生態技術。在生態文明的社會里,這些科學技術不僅獲得極其充分的研究和發展,還要提高其普及程度,以至于生態科學、環境科學和生態技術的知識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思維方式之中或直接成為人們的思維方式的組成部分。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文明形態,將把各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與生態文明相一致的積極文化成果包括在自身之內,并將之改造成為生態文明的組成成分。與此相適應的是,人們在自然觀、價值觀上面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自然觀上,人們主要持一種生態的自然觀,地球的生態系統整體而清楚明晰地成為人們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基本依據。在價值取向上,徹底摒棄統治自然、奴役自然態度而采取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和促進生態發展的態度。愛護自然、維護自然、促進自然的生態穩定,成為人們普遍的道德素養與素質。同時人們普遍采取與保護生態環境相適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有別于在今天的社會里普遍流行的生活方式,它既是一種生活資源的生態化、合理化與節約化的消費方式,也是一種在道德上對其他生命充滿敬畏和仁慈的生存方式。
在生態環境層面,生態文明的內涵應是各地區的原生態狀況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復、維持與保護。工業文明已經幾乎使地球各個部分的原生態環境遭到了損壞,呈現為整體地球的生態失衡與危機:土壤流失、農藥殘留、或由于化肥的使用而質地改變、或人為地使地形地貌發生整體性的變化;植被破壞、荒地難覓、森林匱乏、灌木稀叢、野生動植物數量銳減、消失或種類失衡;草原退化或沙漠化;水源枯竭或污染、江河或近海水質低下、地下水位下降、水生動植物數量大減或種類滅絕、或江河壩阻不利于遷徙魚類的繁殖與生存;礦產、木材、石油等各種資源日趨衰竭;空氣污染、臭氧層的完整性缺失、氣候惡化變暖、酸雨普降、災害頻繁;人炸、都市城鎮膨脹、戰爭與核戰爭及核污染的威脅籠罩……要恢復原生態,首先要通過生態技術來治理已經存在的污染,減少乃至最后徹底消滅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必然帶來的污染,使上述各種生態失衡與危機得到改善或修復。地球各區域原生態的恢復是建設生態文明的理想,而原生態景況的出現則是生態文明的特征性標志。
為了將原生態的生態環境具體化,特抄錄《西游記》中的幾首山水詩于此。
迭障尖峰,回巒古道。青松翠竹依依,綠柳碧梧冉冉。崖前有怪石雙雙,林內有幽禽對對。澗水遠流沖石壁,山泉細滴漫沙堤。野云片片,瑤草芊芊。妖狐狡兔亂攛梭,角鹿香獐齊斗勇。劈崖斜掛萬年藤,深壑半懸千歲柏。奕奕巍巍欺華岳,落花啼鳥賽天臺。[2]247
這首詩是吳承恩對荒野的描述,第二首則是他對近人居區的描述:
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昆侖脈,頂摩霄漢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復掛藤蘿。日映晴林,迭迭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去飛。幽鳥亂啼表竹里,錦雞齊斗野花間。只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凜凜放毫光;萬歲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氣。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見那綠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載斗秾華;白的李,紅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爭艷麗。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麇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云來云去嶺上峰。[2]287
第三首是對一個花園的描寫:
朱欄寶檻,曲砌峰山。奇花與麗日爭艷,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彎綠柳似拖煙;,賞月臺前,數簇喬松如潑靛。紅拂拂,錦巢榴;綠依依,繡墩草。青茸茸,碧砂蘭;攸蕩蕩,臨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錦槐傍朱欄玉砌。有或紅或白千葉桃,有或香或黃九秋菊。荼縻艸架,映著牡丹亭;木槿臺,相連芍藥圃。看不盡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鶴莊鹿宅,方沼圓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風觸綻梅花白,春來點破海棠紅。——誠所謂人間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叢。[2]293
以上三首詩,至少可以看作是在吳承恩時代,中國內地山區與丘陵地帶的原生態的縮影,對我們應有一些啟示。
生態文明論文 篇5當前,國家和自治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生態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生態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為推動自治區生態文化事業發展,自治區林業廳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總體要求,認為成立內蒙古生態文化研究會的時機已經成熟。在自治區民政廳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宗旨的內蒙古生態文化研究會應運而生。可以說,成立內蒙古生態文化研究會正逢其時、正合其勢,這對自治區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內蒙古生態文化研究會成立的意義成立生態文化研究會是現代林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現代林業是按照生態良好、產業發達、文化繁榮、發展和諧的要求,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的林業。現代林業理念的提出,使林業建設由過去的生態和產業兩大體系共存,逐步向現在的生態、產業和生態文化三大體系發展,特別是生態文化體系的發展,為建設現代林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多年來,自治區深入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堅持走保護優先、工程帶動、產業拉動的發展之路,生態狀況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但是,從現代林業建設的要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民群眾的期盼等方面來看,林業工作任重道遠,還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共識與力量。特別是,自治區生態建設到了“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現代林業建設正處在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一些社會組織來研究和弘揚生態文化,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普及生態文化知識,傳播綠色生產、低碳生活方式,引導綠色消費,促進公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內蒙古生態文化研究會作為學術性社會團體,由生態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的專家學者、媒體工作者、企業家及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滲透性和較強的影響力、輻射力,是連接政府與社會力量的橋梁紐帶,通過深入研究和大力發展生態文化,不僅能夠正確引導人們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而且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凝聚社會力量推動現代林業建設。成立生態文化研究會是建設生態文明的迫切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弘揚生態文化,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增長,建設生態文明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充足的綠色資源,還需要先進的生態文化引導。林業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公益事業、基礎產業和文化載體,承擔著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林產品和豐富生態文化載體等多重使命。就自治區而言,當前的生態文化研究與弘揚還沒能夠與生態建設和保護、綠色產業發展相協調,沒有能夠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短板。以弘揚生態文化為己任的生態文化研究會的成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必將在補齊短板,促進綠色發展,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生態文化研究會的作用宣傳普及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覆蓋了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領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生態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需要提高人們對它的關注和培育,同時要適應新的世界發展潮流,通過傳統文化和生態文化的對比,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興趣,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造福子孫。研究會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優勢,通過舉辦論壇、開展科學普及教育、組織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面向會員,面向社會,廣泛宣傳生態文化知識,倡導綠色發展、綠色消費,將生態文明理念傳播到社會各個層面,使全社會逐步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樹立起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進一步喚起全民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全社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和理解達到一個新高度、新境界,從而形成關心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強大共識與合力。橋梁紐帶作用。研究會作為社會團體組織,是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是服務、落實政府決策,聯系社會各界的重要力量,有高度的融合性、滲透性和較強的影響力、輻射力。研究會將根據內蒙古生態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會員權益、市場主體需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形成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分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積極參與完善行業標準、行業自律公約,規范行業有序發展;積極反映會員的訴求,推進行業健康發展;積極與國內外有關組織、企業交流合作,搭建生態文化建設平臺,吸引一批與內蒙古生態文化建設相關的組織和單位,共同推進內蒙古生態文化的研究與普及。服務助推作用。研究會將立足于林業,著眼于生態,致力于文化,廣泛聯系各有關部門和相關社會組織,構建生態文化研究、教育、傳播體系。要緊緊抓住生態文化建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利用自治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契機,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和生產工作一線同志們的作用,組織開展生態文化調查研究、學術研討、交流學習等,多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產品,促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努力構建內蒙古生態文化建設服務網絡體系,積極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建言獻策,促進內蒙古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文化產業快速有序發展。
三、生態文化研究會的工作任務
生態文化研究會要緊緊圍繞國家和自治區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安排部署,努力為政府、部門、會員單位提供服務,著力開展生態文化的專題研究與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為推動現代林業發展、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服務。為此,生態文化研究會要在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和登記機關的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下,做好以下工作。著力推動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觀。要通過輿論引導、媒體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生態文化更加繁榮,生態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荒漠化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濕地日、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宣傳周的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倡導生態倫理,樹立生態道德,崇尚生態文明,適時開展“美麗鄉村紀實”“生態文化的故事”“森林文化的故事”等系列活動,創造性地開展特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弘揚生態文化,普及生態科學文化知識,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促進生態文化產業加快發展。要開闊發展思路,拓寬發展途徑,推動生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提高生態文化產品供給能力。要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沙漠文化、濕地文化、野生動物文化、生態旅游文化等發展潛力,增強生態文化產業的活力。在全區森林、沙漠、濕地、生態旅游等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與實體產業配套的文化研究,增強產業發展的活力與后勁,使生態文化切實為實體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推動實體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全面提高生態文化傳播能力。一方面,要不斷豐富和創新生態文化內容形式,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詩歌文學、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等形式,使生態文化更加貼近百姓,深入群眾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介,形成多層次的傳播網絡,擴大生態文化的傳播廣度和深度。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支持生態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生態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潛能,使生態文化發展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要充分調動廣大生態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營造寬松和諧的發展環境,使人們的才華有展示的舞臺、創造的空間,使高質量的生態文化產品不斷涌現。研究會剛剛開始運轉,在做好以上幾項長期工作的同時,當前重點要抓以下幾項緊要工作。一是結合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組織開展生態文化領域的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工作;二是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活動和人才培訓工作,擇機舉辦有影響力的生態文化論壇;三是積極組織開展生態文化村、生態文化企業和生態文化基地創建活動。
四、加強生態文化研究會自身建設推動事業發展,必須有干事創業、求真務實的組織機構和人員隊伍
研究會剛剛起步,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完善組織架構,提升科學研究能力,夯實發展基礎。加強辦事機構建設。根據當前研究會的工作需要,初步計劃設置辦公室、調查研究部、宣傳教育部3個內設辦事機構。辦公室負責內外聯系、綜合協調、運行管理、會議籌備、文稿起草等工作;調查研究部負責組織開展生態文化研究、理論研討與學術交流;宣傳教育部負責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普及生態文化知識,組織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和生態文化論壇等活動。加強制度建設。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抓好制度建設的目的,就是使研究會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規范運作、有序運行,使研究會逐步達到工作制度化、程序規范化、決策民主化、管理科學化的目標。研究會將不斷探索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常務理事、理事和會員的主人翁作用,不斷提高研究會的工作水平。提高人員素質。一是積極創建學習型研究會,通過有計劃多渠道的培訓和對外交流,全面提高會員綜合素質;二是吸納相關部門、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與合作,提高研究會的知識層次和管理水平。
生態文明論文 篇6摘 要:生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協調發展、互利共生,人們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充分享受生態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會形態。生態文明是生態社會的最基本標志,具體表現為生態原則成為資源配置基本依據,生態生產成為社會生產基本內容,綠色消費成為社會主體消費方式,生態法制成為社會基本行為準則,生態意識成為社會主流觀念。
論文關鍵詞:生態社會;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社會是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基礎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協調發展、互利共生,人們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充分享受生態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會形態。作為人類文明進化的最高臺階,生態文明社會(可簡稱生態社會)是我們人類尚未達到的一種理想的社會境界。積極開展生態社會研究,弄清其特征標志,有助于推進生態社會建設。
總體上說,生態文明社會的基本標志就是生態文明。具體而言,生態社會的基本標志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生態原則成為資源配置基本依據
在工業社會,市場原則被證明是資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市場失效的現象日益嚴重。作為由工業社會進化升華而來的生態文明社會,一方面還須借助等價交換、利潤最大化、優勝劣汰等市場資源配置原則,另一方面必須增加生態原則作為資源配置的基本依據,化解市場配置原則下市場失效的問題。
生態文明社會資源配置生態原則的主要內容大致有五項:
1. 生態平衡原則。資源配置的生態平衡原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不破壞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運行的穩定狀態,至少不剝奪生態系統應對外來干擾進行自我調節恢復原初穩定狀態的能力。依據生態平衡原則進行資源配置有利于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鞏固社會發展的生態基礎。自然生態平衡條件下能夠達到生態產出的最優化,但常常不是經濟產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態平衡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2. 環境安全原則。資源配置的環境安全原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不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系統的相對穩定與協調,至少不剝奪自然環境系統應對外來干擾沖擊的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這里的自然環境系統主要是指人工生態系統,也包括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部分自然生態系統,如農地、森林、牧場、工廠、村落、城鎮等次生環境,涉及土壤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以及全球氣候等,實施環境安全原則有利于經濟有效增長、促進經濟效率提升、消除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生態惡化與環境退化問題、維護良好的生活環境。
3. 資源節約原則。這一原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符合節約使用、高效利用、循環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資源的節儉節制使用,可再生資源的充分開發、合理使用。實行資源節約原則能夠最大限度降低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的干擾沖擊,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意義的資源節約立足于生態平衡環境安全,經濟意義的資源節約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兩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態文明社會強調前者的前提地位。
4. 協調進化原則。這一原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能夠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共同進化、互惠共贏。落實協調進化原則,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明社會發展進化的本質要求。
5. 永續發展原則。永續發展原則是指社會資源配置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系統平衡的現實需要,又能符合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長遠協調和諧、發展進化的要求。貫徹永續發展原則,有利于解決傳統發展模式下日益嚴重的代際不公平問題,推動生態文明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生態生產成為社會生產的基本內容
生態生產是指為維護生態平衡和環境安全、消除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負面沖擊所進行的生產,其成果即生態產品一般以生態平衡的恢復與維持、自然環境的改善與保護、生態資源的維護與增加、環境污染的治理與消除等形式呈現。在社會生產方面,生態文明社會與工業社會的顯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規模龐大的物質產品、服務產品生產以外,生態產品生產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基本內容。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高度發展構成對生態平衡的巨大沖擊、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嚴重威脅,必須通過調整社會生產結構、增加生態產品生產加以補償。
生態文明社會生態生產的發達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 生態產品在社會產品中占據重要地位。社會產品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物質產品,它通過對物質資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價值,滿足人們的物質消費需要;一類是服務產品,它借助物質資料手段提供各類服務,滿足人們生產生活服務需要;再一類就是生態產品,它通過對生態環境的維護保養形成生態價值,促進生態平衡和環境安全。前兩類產品生產都建立在人類對大自然索取的基礎上,隨著索取強度的提高必須要有適當的方式途徑進行回饋補償,生態產品生產正是人類回報補償大自然的最佳途徑,正因此,在生態文明社會,生態產品成為社會產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無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產品,其規模、種類也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更高要求而相應擴張。
2. 生態產業成為社會最基礎的前提產業。社會產品結構的調整必然要求社會產業結構的相應調整,在生態文明社會除了傳統的或經過生態化改造的一、二、三次產業以外,生態產業將成為社會的基礎性、前提性和標志性產業。生態產業是以生態平衡和環境安全為產業目標的專門產業,內部又包含污染治理業和生態資源培育維護業兩大產業,前者專司污染減排和受污染環境治理之職,后者專指修復、維護和培育生態資源,促進地球村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基礎性產業 。
三、綠色消費成為社會主體消費方式
所謂綠色消費,是指人們在環境友好理念指導下所進行的有利于資源保護和生態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惡化資源供求關系和生態環境的最終消費。綠色消費有以下顯著特點:
1. 綠色消費是一種減量型消費。一方面,綠色消費注重減少資源消耗量,放棄傳統消費大量消耗資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滿足的奢靡傾向
和極端做法,轉而采用適度消費以謀求足夠程度的滿足和多方面的滿足。另一方面,綠色消費強調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量,通過減少浪費、減少資源消耗、循環式消費及廢棄物的再消費以及消費排泄物向社會排泄物處理業集中,減少消費過程的廢棄物排放量,不讓消費排泄物進入自然生態系統。
2. 綠色消費是一種綜合效用型消費。綠色消費效用由直接效用、間接效用、宏觀效用、長期效用等多種效用構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們消費產品和服務獲得的特定需求滿足,因采用循環消費、再消費、減量消費方式節約消費成本獲得的收益需求滿足,因采用綠色消費方式對生態環境保護有所貢獻而獲得的心理滿足;生態環境因綠色消費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維護、改善(如人們化廢為寶,對廢棄物的消費直接減輕了環境壓力;人們參與植樹種草治沙等體驗性休閑、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們采用綠色消費方式的主要動力。間接效用主要指綠色消費方式因節約資源、減少排放而最終對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平衡所產生的有利影響,它與某一項具體的綠色消費行為并不直接掛鉤、對應,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隱蔽性。宏觀效用是指綠色消費的積極效用是由眾多的綠色消費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某個人、某一次、某一項、某一局部的綠色消費僅產生有限的積極效用,但要取得積極的宏觀效用必須從自己、從局部、從現在做起。長期效用是指綠色消費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經過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而綠色消費的效用也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綠色消費的綜合效用,是人們從理性高度選擇綠色消費方式的原因。
3. 綠色消費是一種可持續型消費。一方面,綠色消費為當代人的后續消費預留資源,也為后代的消費預留資源,有利于保持資源利用的持續性;綠色消費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生活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另一方面,綠色消費對綠色產品的追求,促進了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的營造和生態文化建設,從而促進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們的可持續消費提供生態環境基礎。這些特點說明,綠色消費符合生態文明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基本要求,能夠兼顧人類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態環境改善的雙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態社會綠色消費能夠取代傳統消費方式,成為社會的主體消費方式。
四、生態法制成為社會基本行為準則
工業社會,人們按照市場法則和經濟法制行事,經濟利益是決定人們言行的內在動力,在經濟規律這根看不見的指揮棒的指揮下,人們在經濟法制劃定的界線內從事生產經營分配消費等經濟活動,以及其他社會活動。而在生態文明社會,人們不僅從事物質產品、服務產品的生產消費,還要從事生態產品的生產消費;不僅追求經濟利益和經濟價值,還要追求生態利益和生態價值。因此,人們的社會活動不僅要遵循經濟規律、經濟法制,也必須同時遵循生態規律、生態法制,而且應該更加強調遵循生態規律、生態法制。目前人們制訂的環境保護的法律規范,都是立足工業社會,從傳統經濟社會的視野出發,依托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所規定的行為規范,這些法律規范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嚴格意義上說,這些環境保護法律規范還無法充分體現生態文明社會生態理念的精神,無法完全適應人與自然協同進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我國),為加快追趕步伐,環境保護往往要向經濟發展讓步,導致生態法制常常形同虛設。
作為生態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生態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 以鞏固、發展生態文明社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生態法制建設跳出傳統工業社會窠臼,立足生態文明社會來進行,從而遵循全新的指導思想,設定全新的建設目標,確立全新的法制原則,建立相應的內容框架。
2. 很好體現生態規律的基本要求。體現生態規律要求是生態法制建設的核心,只有充分體現生態規律要求,生態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價值取向和行為導向,發揮促進生態平衡、推動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
3. 努力借助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生態文明社會經濟規律仍然是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律之一,指導和左右著人們的行為。生態法制建設不僅不排斥經濟規律的作用,還必須努力注意與經濟規律的協同契合,借助經濟利益的推動促進生態法制的落實。在經濟目標與生態目標出現矛盾的情況下,從有利于生態社會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出發,尋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點。
4. 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協同進化原則。生態文明社會的發展目標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協同進化,既要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會福利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要貫徹生態和諧原則,確保生態平衡和環境安全,人與自然兩者不能偏廢。因此在生態法制建設中要防止出現兩個偏向,一個是片面的極端人類中心主義傾向,另一個是極端生態主義傾向,做到以人為本,兼顧雙方。
五、生態意識成為社會主流觀念
生態意識是指人們了解生態規律、尊重生態價值、努力追求生態平衡、積極參與生態建設的認識狀態和思想傾向,其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它是人們自覺開展環境友好活動、采取維護生態平衡行動的內在動力。工業社會經濟意識是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觀念,人們圍繞經濟利益這個核心從事經濟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經濟效益成為衡量經濟活動乃至其他社會活動成敗得失的主要標準,最終導致工業社會的畸形發展。生態文明社會作為在對工業社會揚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全新社會發展階段,也必然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全新社會觀念,用以指導人們的言行。作為社會主流觀念,生態意識不僅受到社會輿論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各方的充分認可肯定,還是各類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成員的行動指針,落實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成為體現生態社會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態意識表現為兩個層面,一是認識層面,具有對自然生態、生態平衡、環境安全、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理解和把握,對自然生態及其價值的尊重,對生態規律、生態機制的認識和掌握。
二是行動層面,對生態價值及人與自然關系的科學認識內化為推動人們采取環境友好行為的動力,人們將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看作是一種崇高的行為,不惜付出某種代價去付諸實施。高水平的生態意識應該是這兩個層面的有機統一,僅有認識沒有行動,說明認識難免膚淺;僅有行動沒有認識,很難保證行動的自覺和持久。
根據上述五方面標志的全面、顯著程度,可以將生態文明社會劃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如生態社會初級階段、生態社會中級階段、生態社會成熟階段或高級階段等。
【生態文明論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及生態文明構建舉措論文11-27
生態文明活動總結(精選5篇)11-25
小班生態文明教案03-26
生態文明建設哲學意義03-14
美術生態文明教案03-26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探討論文04-26
小康社會與生態文明12-01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教案03-26
日本生態文明建設意義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