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精選8篇)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精選8篇)

日期:2023-02-28 18:09:50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精選8篇)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 。復習共分為五部分: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計。本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屬于擴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只要學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相應內容的復習。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表內乘法集中復習,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乘法口訣,同時,注意計算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達到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來鞏固計算熟練程度的作用。

  教學建議

  1、復習前,應根據學生平時學習的情況,制訂適合本班實際的復習計劃,以使復習更有針對性。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復習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本學期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以及表內乘法,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和“統計”等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復習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4、這部分內容可用5課時進行復習。

  1、“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

  教材中安排了兩道小題,著重復習筆算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復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所學習的筆算兩位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教學中應注意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表述即可,教師不必總結出條文讓學生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多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具體計算,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學生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2、“表內乘法”的復習。

  教材主要從兩方面復習: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用計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乘法口訣是計算乘法的基礎,必須讓學生熟記。因此,教材安排了讓學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訣。對于乘法計算,要求學生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在復習乘法口訣時,既要注意全面,同時,要注意有所側重。如7~9的乘法口訣,數目比較大,學生容易出現錯誤,應該多讓學生做些練習。另外,對乘法口訣,應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避免機械背誦。

  復習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根據圖中描述的事情,要解決題目的問題,應該怎樣做?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后,按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全班進行交流。也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再說一說解題的思路。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來敘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復習。

  (1)“米和厘米”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長度單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學生能夠形成比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用適當的測量工具量出有關物體或距離的長度,并會在某些情景下對物體或距離的長度進行簡單的估計。

  教材安排了兩道題。第4題是讓學生用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長度。這種練習對學生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題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并訓練測量方法。

  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可以像教材中要求的“用手臂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長”,也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用自己身體的其他部位表示這些長度。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借助某一具體實物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估計和測量的復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操作,然后集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交流估計的方法。對于量線段,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學生從0刻度開始,有的從其他刻度開始),只要學生量的正確都是可以的。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實物的長度進行估計和測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2)“角和直角”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要求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學會畫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過數圖中角和直角的個數,復習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過在圖中加一條線段的活動,把畫直角和數直角結合起來復習。

  復習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會在幾何中發現角或直角,并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另一方面,應盡量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學生觀察周圍實物的面上有什么樣的角(對直角要進行判斷),使學生經常注意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觀察物體”的復習。

  教材中安排了兩個題目。第7題是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第8題是畫軸對稱圖形。

  復習觀察物體時,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想像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應該是哪個圖。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些其他實際物體,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對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必要求過高,只要能說清楚就可以了。

  復習對稱圖形時,先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然后再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對稱圖形。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2~93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復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

  數位及數位上數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學知識啊?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律——解決問題

  (二)交流感受: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言。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新的發現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復習復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么多,我們今天就來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并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復習應用

  (一)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最棒!

  1、復習數位:出示計數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器從右邊起,每個數位分別是什么位呢?

  (2)這些數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么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于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于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復習數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復習數數、數的順序和大小:

  (1)你會數數嗎?我們在數數時可以怎么數?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

  (2)你能用計數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嗎?那57后面一個數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么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二)復習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匯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①這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發現: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②每一類分別有什么好的計算方法?

  ③說一說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后,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新百數表”:

  1、建構“新百數表”

  (1)觀察表格,發現規律:這張百數表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現規律:

  ①橫著看,每一行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②豎著看:每一列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2)新舊百數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新舊兩個百數表,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不同?只要學生說出的發現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后,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①學生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②并提問: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完成后,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復習數的認識,并綜合了找規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表的建構、新舊百數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表中規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一)全課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二)質疑反思

  1、對于本節課復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25-126頁四則運算運算定律。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深人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正確熟練地進行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良好的檢驗意識和習慣,認真地審題,正確地進行口算、筆算,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養成認真做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深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熟練進行小數加減法的運算和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培養學生良好計算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難點:

  會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方法:

  教法:質疑引導,組織練習;學法:小組合作,獨立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復習

  同學們,我們要想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并且能夠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就必須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須掌握好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方法和運算定律)。

  今天我們就來復習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

  教師板書課題: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點。

  請積極舉手說一說想起了哪些知識點?看誰想得多?

  教師表揚發言積極的同學,然后指出上述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

  能否用一個知識結構圖描述上述各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呢?

  (設計意圖: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思維,用表揚鼓勵的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很快進入復習狀態。)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嘗試建立知識結構網絡。

  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情況。

  請各小組成員介紹本組的討論情況。

  師生共同分析,評價各小組建構的知識網絡圖。

  3、師生共同分析建構出一個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羅更多相關知識的知識結構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對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識網絡,讓每一個小組成員介紹討論構建情況。然后,師生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圖。這樣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認知結構。)

  二、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一)、復習小數四則運算。

  1、出示問題: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2、學生同桌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3、集體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小數的加減法和整數的加減法遵循相同的運算規律,即都滿足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小數的加減法需要特別注意小數點的位置,必須將兩個數的小數點的位置對齊,才能相加減。

  4、同學們,要想保證計算的正確率就必須做到什么?

  教師講明:首先要認真細心地進行審題,然后再計算,計算后要進行檢驗。

  5、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對小數的加減法進行檢驗呢?

  師(出示教科書第125頁第4題):請同學們看這一題,你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檢驗呢?

  指名學生回答后,讓學生進行檢驗。

  這一題正確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檢驗的?

  師生交流。

  6、出示練習題

  計算并且驗算。

  7.83+1.6780×6.4

  6.12—3.581435÷35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并檢驗。

  集體訂正。

  7、出示:4000÷25一13×12

  64一(7.2+5.9)

  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題,屬于什么運算?指名學生回答。

  那么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同桌進行交流。

  師小結: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如果有括號就先算括號內的運算,再算括號外的運算。

  學生獨立計算上面兩題。

  8、完成練習二十一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由于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在計算方法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因此讓學生比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旨在使學生鞏固小數

  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此外,還注意了復習驗算方法,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策略進行驗算,進一步培養檢驗的習慣。)

  (二)、復習運算定律。

  1、復習運算定律。

  我們學過那些運算定律?

  指名學生回答。

  怎樣用字母表示出這些運算定律?

  指名學生回答。

  利用運算定律有什么好處?

  (使運算簡便)。

  2、出示練習二十一第7題。

  請同學們根據正確的運算定律進行填空。

  你是怎樣填的?是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的?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3、用簡便方法計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讓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運算定律進行的簡便運算。

  4、完成練習二十一第5題。

  題目中的圖給我們繪出了太陽系的幾大行星,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幾大行星?

  學生觀察回答。

  看了這個圖,你想到了什么問題?

  教科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數據表,表中的數據是各個行星和太陽的距離。根據這個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請同學們想辦法計算出你的問題的答案。

  5、完成練習二十一第8題。

  學生獨立審題,說明題意,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的練習題復習學過的幾種常用的簡便運算的方法,并讓學生說明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這樣更加鞏固了運算定律的運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教師下發作業紙,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題目如下:

  1、運算下列各題,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計算。

  36+95+74+105188×35-188×34

  67÷2.5÷0.04

  0.32×12.5×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噸()千克

  5千米9米=()米

  350分=()時()分

  560000平方米=()公頃

  3、水果店運來一批水果,蘋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學生完成后,進行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檢測的情況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獨立完成三個題目,自我評價,自我鑒定,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教師根據檢測情況進行總結,使學生知道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還有待加強。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運算定律

  熟記順序

  四則混合運算認真審題保證正確率

  進行檢驗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使運算簡便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學反思:

  通過復習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深人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正確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或者提出問題,并能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

  2.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獲得數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現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課題

  (一)情境創設師:我們前邊學習了如何解決問題,今天就和老師一起來復習一下本冊我們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引入課題師:不過,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去解決,你們有信心完成嗎?好,下面我們就以闖關的方式,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吧?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對本課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

  二、情境鋪墊,解決問題:

  (一)情境一:猴子。

  1.他們先來到樹下,準備摘梨:課件呈現情境圖,分步呈現兩個已經條件。

  2.誰來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嗎?引導學生發現,沒有問題,不能解決。

  3.誰來提一下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樹上還剩幾只猴子?

  4.誰能完整地把這個問題敘述一遍?

  5.這道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來,試試看!

  6.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7.指名匯報,集體講評,教師畫出線段圖并完整板書解題過程。

  (二)情境二:分桃子。

  1.摘完了梨,我們來分桃子,課件呈現情境圖:分步呈現圖與已知條件。

  2.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看圖,得出:已知我們班27人,每人分1個桃子后,還剩4個。

  3.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一籃有多少個桃子?

  4.你會解決嗎?請獨立解答。

  5.學生解答完成后,讓學生匯報,并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畫出線段圖,并板書解答過程。

  6.小結: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可對照線段圖來觀察)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引導學生得出:相同點是:都是已知兩個條件,求一個問題,不同點是:第一題求部分,而第二題求總數。

  (2)引導學生發現:這1道題是已知整體,求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用減法解決;第2題是已知部分,求整體或總數,所以用加法解決。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解決最基本的數學問題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境三:比花多少。

  1.多美的花兒啊,有牡丹、月季和菊花等。課件呈現情境圖:

  2.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3.課件呈現問題(1):月季比菊花多多少盆?

  4.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引導學生發現:

  (1)因為問的是月季花比菊花多的盆數,而沒有問牡丹。所以,這個問題與牡丹的盆數無關,也就是說20盆牡丹是多余信息。

  (2)因為我們要求的是月季比菊花多多少盆,就是求45比30多多少。

  5.學生獨立解答。而后匯報,講評。

  6.小結:

  (1)如果沒有剛才那位同學的提醒,你會不會出錯呢?

  (2)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怎么辦?

  7.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評價,不正確或不完整,教師要幫助其修改或補充。

  (2)提出問題后,學生分析,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有一個多余條件的問題的練習,進一步來培養學生理解問題、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評價,提高他們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情境四:分糖。

  1.課件呈現情境圖:

  2.學生觀察:小明和紅紅分別有多少塊糖?紅紅還剩多少塊?小明還剩多少塊?

  3.呈現問題:

  (1)紅紅吃了多少塊糖?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3)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4)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5)根據結果,帶領學生再次理解“已知總數求部分”、“多余條件”。

  4.小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解決方法一樣嗎?引導學生發現:

  (五)情境五:運梨。

  (1)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2)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3)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4)前面所解決的問題結果都是唯一的,而本題結果是多樣的;

  (2)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不管用哪種方法,第一次運走的數量與再次運走的數量發生變化。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5.呈現問題2:小平呢?

  (1)這個問題只有三個字,誰來完整的把這個問題表述出來?引導學生說出:小平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2)學生獨立解決。

  (3)指名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師生共現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這道逆序、開放的練習,讓學生在利用方法與策略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與靈活性。】

  (六)情境六:母雞下蛋。(同數相加)

  1.課件完整呈現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方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7)情境七:分裝雞蛋。(減去相同的數)

  1.課件完整呈現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裝滿是什么意思?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方法。(連減法、列表法、畫圈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有多種,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三、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全課總結

  1.哪個同學來說一說: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2.本課結束后,我們本冊的數學學習就完成了,但我們的數學學習還將繼續,我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學到更多更有趣的數學知識。我們也將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你們有信心接受這樣的挑戰嗎?那我們就先來試一試吧?

  (二)拓展延伸

  1.課件呈現情境圖:(各種商品及相應的價格)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理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3.同桌互相合作,討論交流完成。

  【設計意圖:本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可以用同數連加的方法計算,也可用減去相同數的方法計算。把本題放入拓展延伸環節,既是為了今后學習乘、除法作鋪墊,也是為了數學學習的有效延續,讓學生對未來所學知識充滿好奇心與期待!】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

  教學設計: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看誰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

  時間單位:年、月、日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

  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已知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

  2、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復習,對已知信息能夠進行正確處理,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在復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會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得解決辦法。

  2、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

  激趣談話: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科技館?門票是多少錢呢?

  春游的時候我們打算去參觀科技館。我想請你們算算有關門票的問題,行不行?

  二、鞏固探究

  1、第6題:誰來把題目讀一讀?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2、剛才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了買門票的問題,還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個買書的問題。讀題,解決。

  3、同學們,在前段時間,我校組織了一次“愛心助學”活動,為貧困山區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現在老師這有一道關于三年級學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題,自己讀一讀題,看一看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訂正,說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們一起到商店去購物好不好?

  引導學生看圖第15頁,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題中所提的“能買幾個杯子”這個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編一道應用題嗎?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如果商店里的這些商品讓你自己選擇,100元錢想買什么東西?能買什么?

  交流,糾正。

  5、剛才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是和“錢”有關的,同學們解答的都比較好。下面我們來解決關于交通工具的實際問題,能做得更好嗎?

  交流,解答,糾正。

  6、解決完了汽車的問題,我們來看火車的問題。

  出示第8題,這道題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時什么?

  要求火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三、拓展實踐

  總結:在這節課中,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要注意什么問題?

  四、作業:

  作業本上的作業。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7

  一、 復習內容:

  1、萬以內的加減法。

  2、有余數的除法。

  3、多位數乘一位數。

  4、四邊形。

  5、時、分、秒和千米和噸。

  6、分數的初步知識。

  二、復習目標:

  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 復習重點:

  1、萬以內的加減法。

  2、多位數乘一位數。

  四、復習難點:

  1、萬以內加減法中連續進位加法和連續退位減法。

  2、有余數的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分數的含義。

  五、 復習方法:

  講練結合,點線結合。(先各個知識點突破,再知識點綜合,最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逐步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復習時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規范各個小組,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學習。進行習題練習時規范學生的書寫,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檢查的好習慣,對速度比較慢的同學多鼓勵,為他們訂立小目標,逐步提高做題速度。及時反饋,及時訂正,使復習確實有效,使大部分學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六、復習措施

  教師方面:

  1、針對本班的學習情況,制定好復習計劃,備好、上好每一節復習課。

  2、采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注意知識的整合性、連貫性和系統性,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3、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復習作業的設計體現層次性、綜合性、趣味性和開放性,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做到知識天天清。

  5、注重培優補差工作,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與家長加強溝通。

  學生方面:

  1、要求在態度上主動學習,重視復習,敢于提問,做到不懂就問。

  2、要求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言,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3、要求課后按時、認真地完成作業,及時進行自我反思。

  補差措施

  1、對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對癥下藥,從態度、習慣、知識、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標,目標要小、細、實。

  2、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采用“一幫一”的形式,發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

  3、時刻關注這些學生,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的機會。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 篇8

  一、說教材分析

  學生在本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物體位置,今天對于位置與方向的復習,進一步回顧了方向與位置。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們具有很好的記憶力和較強的總結能力,并熱衷于參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戰性的活動。基于對教材以及學情的分析,制訂出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解決問題,回顧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位置的方法。并總結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找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分析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

  (1)回顧情境教學法。通過一系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設計,既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也更好地服務了我們的教學活動。

  (2)逐層練習、及時反饋法。通過學與練的緊密結合,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知。

  (二)學法分析

  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觀察、比較、發現的學習方法。在比較中,學生有所發現,獲得思維的進步與發展。

  六、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一)設置情景

  1、投影出示臺風照片。

  ⑴同學們對這個例題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

  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三)知識反饋,鞏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圖略)

  (以警察局為觀測點,找出三個犯罪分子的位置)

  2、連連看

  3、填空(找出物體的位置及方向和距離)

  4、完成書上練習。

  (四)課堂小結七、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的位置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數學概率下冊總復習05-12

一年級數學總復習教學設計03-12

數學總復習的教學設計6篇05-14

初中數學總復習教學05-14

數學總復習教學反思09-04

小學一年級數學總復習教學設計02-14

一年級《總復習》教學設計12-08

總復習小學二年數學教學設計11-29

《總復習》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