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洞葬的由來 苗族洞葬的視頻

苗族洞葬的由來 苗族洞葬的視頻

日期:2023-02-22 05:17:33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揭秘神秘的苗族洞葬  苗族是中華56個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幾千年的歷史積淀賦予這個民族獨特而豐富的文化;正是歷史的原因,苗族的文化在外人看來有時不免顯得悲壯而神秘

揭秘神秘的苗族洞葬

  苗族是中華56個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幾千年的歷史積淀賦予這個民族獨特而豐富的文化;正是歷史的原因,苗族的文化在外人看來有時不免顯得悲壯而神秘。下面小編推薦神秘的苗族洞葬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苗族洞葬的內容

  洞葬習俗,至今在民俗和歷史學家眼中還是一個是似而非的迷。苗族最早居住富饒發達的黃河流域,因他們的祖先神農氏戰爭失敗,被迫遷居貴州大山迷林中。

  苗族沒有一天忘記過自己的故土,洞葬其實只是一種對先人靈柩的暫時存放,希冀有一天能夠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鄉葉落歸根,入土為安。

  在貴州黔南山區有個溶洞,叫梅洞,里面放有四百來具不同時期的棺材,是貴州最大的苗族洞葬,從棺木間穿行進去,不時見到朽壞的棺木和還未風化的尸骨,地上還有一些破碎的瓦罐之類的容器。

  棺材擺放各異,一律頭向北面入口,均固定在兩個或三個“井”字架上,六根柱子三個“井”字架支撐的棺材為男性,四根柱子兩個“井”架支撐的棺材為女性。

  棺木有平板平頭和鼓型雄頭之分,其大小因亡者的體型而定。平板平頭棺為明代,凸型雄頭棺為清代。平板平頭型棺木制作粗糙,鼓型雄頭棺木多為杉木本色,洞里面的棺材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最晚的一具也是在清末。

  洞里面安放的全是山下面村莊吳姓苗族的先祖,每逢清明他們都要上來祭祀自己的先祖。借著火把往里走,空曠的洞里面全是形狀各異的鐘乳石、洞中央右側有一個天然的小洞穴,是當年苗王躲避外敵時的臨時會客廳,小洞穴里面還有一個小洞穴,是苗王寢宮。

  往里直走距離出口大約100米,有人工修建的防護墻,當地人稱營盤,是用來抵御外敵進攻的,每有外敵騷擾,山下的吳姓都會帶上全部家當上來躲避。

  防護墻用石塊砌成,城墻不高,大約3米,墻上有瞭望口,右側邊有一個城門,用大青石砌成,方便吳姓家族的人進出,城墻兩邊的巖壁上最高處還可以站人和存放石塊,每有外敵來攻,他們就在上面扔石塊來抵御,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天然的防御屏障。

  在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苗族同胞都要在洞外舉行莊重的`殺牛祭祖儀式,在寬敞的洞內大廳舉行別具一格的跳洞,村寨的建筑至今還保留著古樸、濃郁的苗族風格。

  洞葬的簡介

  高坡的苗人把洞葬叫作“把洞杜”三個字,據說,“把”是洞的意思,“洞杜”則是苗語的死人尸體,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洞里面的死人尸體”。夜幕降臨后,幾十個后生抬起棺木,全村人打著火把將亡靈送出村寨。按照古規,他們不許走有人過的路,也不準許用砍刀開路,必須走一條陌生的路。幾十個人抬著棺木前拉后推,將沉重的棺木送進半山上的亡靈洞中,然后一齊轉身離開,任何人都不能回頭再看一眼亡靈,而且從此任何人也不再走進這個亡靈安息地。

  苗人說,洞葬在高坡“多得很”。據貴州學者楊庭碩先生在1981年的調查,他在高坡發現的洞葬遺址共有8處,而更多的研究者認為,洞葬遺址應該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于年代久遠,加之近年來已不再實行洞葬風俗,因而有些遺址已被人們遺忘罷了。……至今保存完整的洞葬有兩處,一處是甲定洞葬,一處是杉坪洞葬。”

  甲定洞葬

  位于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這個洞為U字形,上下有兩個洞口,棺柩擺放在為繁樹濃陰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高十余米,寬亦有十余米,縱深約有三四十米,目測可看見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頭朝外,或頭朝里,其中似乎有其規則。

  不過,這個洞只能看不能進入。洞口堆滿殘破朽爛的棺材,要想進去,卻無路可覓,勉力爬上洞邊,細細察看,一具棺材上寫著“安息于龍宮”幾個毛筆字,落款是“羅氏宗族后代1988年10月1日立”,究竟是安葬時所寫還是后人祭祀時所寫,不得而知。

  杉坪洞葬

  位于正對杉坪村的一處山坳中,洞前有石碑刻于巖石之上,碑額楷書“龍村鎖匙”四字,碑文提及杉坪洞葬并稱其墳塋為自古所遺。

  洞葬過程

  央視《鄉土》文化欄目攝制組稱世界遺產荔波縣的瑤麓鄉是我國考究古代少數民族喪葬習俗的不二之地。這里的瑤族喪葬為集中洞葬。

  荔波有三支瑤,瑤麓瑤族平常穿的上下都是青色的衣服,所以被叫青瑤,或青褲瑤。青瑤如今還沿襲洞葬習俗,2008年還有六、七副棺材抬到棺材洞里去。

  洞葬有一整套駭人聽聞的程序,程序都由寨上的“鬼師”一手操辦,十分隆重和嚴肅。

  入殮那天,死者穿上一套嶄新的民族服裝。給死人陪葬用的是半張人民幣,另一半由家人自行處理,或珍藏,或燒掉。一般陪葬的都是三、四百元,當然也有過千元的,因人而異。同時放在棺材里的還有飯、酒、肉等,旁邊還放上一些農作工具,最重要的是一件雨具,寓意讓逝者到了另一個世界也能遮風擋雨。

  出殯那天要殺上一頭牛(水牛或黃牛均可)或是一頭豬,或兩者兼有,以家境殷實與否而定,或依照死者生前要求而定。殺牛時要一刀斃命,成者可獲幾十斤牛肉作獎賞,否則要罰款幾十上百元。這對“殺手”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死者入洞的當天晚上,親人要到洞里點上火把,以示讓死者明察通往陰間之路。在十幾年前,有家屬在離開洞前沒有處理好火種,釀成大火,把洞口前的一些棺材及樹木給燒了,被罰宴請全村人謝罪。

  洞葬的由來

  民間有民間樸素的說法,在學者眼中則有其浪漫的解釋。比如,一位高坡的苗族學者認為:“他們(指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黃河流域,神農氏就是他們的老祖宗,由于戰爭失敗的歷史原因,祖先們被迫遷徙到南方大山之中。甲定,苗語念‘翁勒翁咒’,意思是‘洪水黃河’。他們的先人一代一代夢想重返故土,以便扶柩還鄉,故有‘洞葬’之習。”

  通常認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即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為其首領,在爭奪中原的涿鹿大戰中,不敵黃帝部落,敗走南方,盤踞長江中下游一帶,形成新的部落聯盟,史稱“三苗”,在新一輪的爭奪中,他們再一次敗給了堯、舜、禹領導的部落,被迫遷徙,其中有一部分輾轉來到貴州境內定居。

  遷徙是苗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貴州很多地區的苗族古歌里,都有關于苗人祖先遷徙的歌詠之辭。把洞葬之俗與歷史聯系起來,聊備一說,也許并不全是臆造。

  馬里多貢族的喪俗。多貢人世居山區,其村落的某一處山巖項端要建有用石塊壘成的小型尖塔,塔旁是一深不可測的山洞,用以安葬死去的人的尸體。多貢人對去世者要舉行洞葬儀式。親友鄉鄰攀上壘有小塔的山頂,并用繩子把尸體拽上去再吊入安放死者的山;:達時"洞葬"就完成了,既不蓋土,也不火焚。

【揭秘神秘的苗族洞葬】相關文章:

1.神秘的洞作文400字

2.淺談貴州高坡苗人的洞葬奇俗

3.神秘的無底洞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

4.普通話考試朗讀作品:《神秘的“無底洞”》

5.普通話考試朗讀作品《神秘的“無底洞”》

6.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神秘的“無底洞”》

7.五年級探險作文神秘的白馬洞

8.普通話考試朗讀材料:神秘的無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