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幼兒的哲理故事(精選16篇)
故事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那你知道關于講述“哲理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幼兒的哲理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歲那年,黑人菲力斯成為全歐洲馬拉松長跑冠軍。
一次,他應邀到全國最大的一處監獄做演講。面對上千形形色色的罪犯,菲力斯講了他貧窮的童年,及他在坎坷中拼搏奮斗、自強不息、改變自己命運的經歷。演講引起極大反響,全場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他結束演講,即將走下臺時,一個犯人站起來,請他回答一個問題:“在你的一生中,你最感謝誰?”
菲力斯沉思片刻,說:“我最感謝一個特殊的人,他就是那個當年偷了我的自行車的小偷。”菲力斯的回答引起全場一片嘩然。
在人們的驚訝聲中,菲力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那年他13歲,正讀初一。由于家窮,他不能住校,全靠一輛破自行車,一天兩次來往于相隔5公里的家與學校之間。那是一輛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車,可有一天他到校后忘了給車上鎖,車子被小偷偷走了。
家里再也無力為他買自行車,他只好跑步上學,一天10公里,3年下來,他吃了不少苦頭,可是,跑步先是使他成了全校長跑冠軍,后又在全市獲得亞軍……從此,他走上運動生涯。他真誠地說:“如果不是因為當初丟車,我絕不會有今天的榮譽。”他總覺得對不起那小偷,也許那是小偷的第一次,由于他的疏忽,小偷輕易得手,從此一發而不可止……
人們就笑起來,說不會那么巧。可就在此時,臺下爆發出一聲哭喊:“我就是那小偷!”接著,管教對那人說:“希庫萊,你搞什么?嫌刑期太短嗎?”
菲力斯制止了管教,耐心聽那犯人絮絮叨叨哭訴。當他聽那犯人說,他偷的那輛自行車是由三種型號的機件拼接而成,車梁有爆痕,后圈有斷跡時,他默默走下臺來,從胸前摘下一枚獎章,別到希庫萊的胸前。希庫萊滿面羞慚,連說:“我不配,我不配。”
人們紛紛驚嘆:這真是上帝的安排啊。失者得到最豐厚的饋贈;得者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得和失就像一對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遠,差別越大。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2被譽為“創業教父”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一度將高爾夫作為他的理想。隨之誕生的高球場上“一桿定乾坤”的故事,更是成為商界廣為流傳的一個傳奇。現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馬云,更是將高爾夫作為了他生活和生意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玩出了名堂和故事,并在長期的揮桿、球落中,悟出了他獨特的“云式高球哲學”,就是兩個“永不”:永不抬頭、永不后退。
永不抬頭,就是要控制自己,摒除雜念,心中只有目標。堅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不妨重提那一桿揮就10億美元的輝煌經典,2005年5月某天,時任UT斯達康(中國)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吳鷹,電話邀請不會打高爾夫的馬云一起“去練練”。商業嗅覺敏銳的馬云立即料想其中必有深意,于是欣然前往。果不其然,等在加州卵石灘高爾夫球場的,正是包括雅虎“酋長”楊致遠在內的一些硅谷投資界、互聯網界人物。
打球之始,有人就提議讓同樣不會打球的吳鷹和馬云一起比賽打定點,看誰打得遠,且是一桿定勝負。兩人的身材相貌,自成了眾人下注賭誰贏的理由。吳鷹身高一米八零,身體壯實,一副英雄健將架勢:而馬云身高不足一米七,身體瘦弱,儼然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以貌取人”的那些重量級人物,絕大多數人都賭吳鷹勝出,唯獨楊致遠一個人押馬云贏。但見馬云神情淡定地低頭站到球前,按照楊致遠指導的要領,屏氣、轉肩、揮桿……嗖的一聲,白色小球高高飛出。而吳鷹卻在一片加油聲中,揮桿打空了,小球紋絲不動。結果,吳鷹輸,馬云贏。就是這一桿,不僅讓馬云贏了球,還贏來了雅虎中國給阿里巴巴注入的10億美元。
馬云之所以會贏,就贏在了他的目標專一,他的氣定神閑,贏在了他對尋求合作機會的全心把握,以及排除外圍干擾的專注定力。正如馬云語錄所言:看見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會兒抓這只兔子,一會兒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抓多了,什么都會丟掉。
永不后退,就是要堅持自己,不到最后,心中就留有希望,誓將想好的事情一做到底。
學習高爾夫之初,只在練習場練了三次的馬云,就直接下了球場。因為他覺得,高爾夫并不難,老在練習場也很枯燥。起初,馬云打得并不好,但他還是堅持跟著朋友下了場,雖然有時只是拿著球跟著別人走。但學會高爾夫的終極目標,一年左右的鍥而不舍,促使馬云很快就實現了從150多桿到110多桿,再到穩定于95桿左右的驕人成績。
馬云對這一成績的取得,有他獨到的體悟:高爾夫是一項不斷追求進取的運動,打高爾夫要永不后退。要堅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于標準桿,還是100多桿,你都不能后悔。就像生命,一旦開啟,不管好與壞、順與逆、痛苦與悲哀,都只能向前。正如馬云語錄所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后天的太陽。
馬云的這一高球哲學,同樣可以作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指南。永不抬頭,用專注的意念,抵制路旁一切花花綠綠、紛繁世象的迷惑與困擾,心無旁騖地沿著既定的道路前行;永不后退,用頑強的堅持,笑對路上一切牽牽絆絆、溝溝坎坎的挫折與磨難,矢志不渝地朝著唯一的目標沖刺!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3一個人爬到山頂,兩手叉腰,極目遠眺,目空一切;俯身鳥瞰,萬物皆小。人在巔峰,最風光,所以最得意。最得意者,最易忘形、瘋狂、傲視一切,不知天大還是他大。豈不知,到了山頂,也就意味著下山。
人生就似一步一步上山,然后一步一步下山。可以說上山路就是下山路,向山上走一步就意味著向下山的路逼近一步,縮短一步,人終歸還要回到山下。因此,當人處于生命頂峰即在金錢和權力的欲望極度膨脹時,要高度小心。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4《掩耳盜鈴》
春秋時期,有一個人特別愛占便宜,甚至為了得到別人的東西,去偷盜。有一天,他路過一家人門前,發現門前掛著一個漂亮的鈴鐺,可是要怎么才能拿到呢?直接去拿的話,別人肯定會聽到,如果別發現,就慘了。他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他認為很好的辦法。把自己的耳朵塞住,不久聽不見聲音了嗎?于是,到了晚上,他就把棉花塞住耳朵,偷偷摸摸地跑來準備偷走鈴鐺。結果他的手一碰到鈴鐺,就被主人聽見了,跑出來將他當場抓住!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弄虛作假的人雖然能夠蒙混一時,但無法蒙混一世,他們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的,最終還是會露出馬腳的。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5在山鄉采風時,我看見一個捕黃鱔的人,他手里拿著的那只小巧精致的捕捉籠引起了我的興趣。
那個籠子的體積不大,進口由一圈輕薄的篾片編織而成,朝里呈旋渦狀。捕黃鱔時,往籠子里放些蚯蚓、螺肉、蠅蛆等做誘餌,就能引誘貪吃的黃鱔從進口鉆進去。
其實,這個捕黃鱔的籠子并沒有什么復雜的機關,關鍵在于那一圈篾片。原來,黃鱔的尾部特別敏感,只要一碰觸硬物就會向前游動,不知后退。人們根據它的這個特點設計了捕捉籠的進口,讓鉆進籠子的黃鱔老老實實待在里面不出來。倘若黃鱔敢于后退,那么這個籠子是無法囚禁住它的。
黃鱔的尾巴是黃鱔的敏感點,也是它的缺點和弱點,使它鼓不起勇氣后退,從而無法擺脫接下來的命運。若能鼓起勇氣后退,那么黃鱔的命運將大有不同。
在我們的人生里,也有這樣或那樣像黃鱔的尾巴一樣的“敏感點”,那是我們不愿也不想去提起、去碰觸、去直面乃至去克服的缺點和弱點,因此常常被人操控和利用,從而逃不出那只事先設計好的.“樊籠”。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毫無弱點的人,有的只是懂得改正缺點,知道彌補自己短處的成功的人。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6看到一則小故事:有一次,美國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應邀來中國給企業管理人員講課。然而,聽完課,很多人卻感到大失所望。他們問杰克·韋爾奇:“您講的那些內容,我們也差不多知道,可為什么我們之間的差距會那么大呢?”杰克·韋爾奇回答:“那是因為你們只是知道,而我卻做到了。這就是我們的差別。”
“知道”與“做到”,也就是知與行的關系,實在不是一個有新意的話題。可是因為二者脫節導致的天壤之別,又讓人覺得總有發不完的感嘆。
幾千年來,我們的先賢一直在強調“行”的重要性。《荀子》有云:“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朱子語類輯略》載有朱熹的類似觀點:“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王夫之亦曾論述:“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孔子家語》則說:“知而弗為,莫如勿知。”言下之意,知道了卻不去做,還不如不知道。可見,“做到”比“知道”重要,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
從“知道”到“做到”,需要付諸行動,克服種種困難。有的人,盡管“知道”卻無法“做到”,原因大致有兩個:一個是身上有一股惰性,總想不勞而獲,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再一個就是停留在“知道”的空談,光說不練,潛意識里從不把干實事當回事。可見,同樣“知道”的事情,有人“做到”,有人“做不到”,差別就在肯不肯實干。“做不到”的人,或耽誤于懶性子,或耽誤于光說不練做表面文章,而耽誤于空談者尤其多。我們都知道,空談誤國、誤事、誤人,害處無窮。可是,在很多時候,有的人又偏偏熱衷于空談而不自知。到頭來,成功對他來說,也就只能是一種空談了。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7太陽公公交給花蝴蝶一封信,并告訴蝴蝶:“一定要親手交給春姑娘!”可是,那么多的花兒,哪一個才是春姑娘的信箱呢?蝴蝶點點頭,她想親手交給春姑娘。
信里寫的是什么呢?是呀,這么美麗的信箋,肯定寫著最美的事兒。瞧,一大群孩子也趕來了,他們想看看信里寫的是什么。
蝴蝶飛呀飛,臉上掛滿汗珠。其實,蝴蝶也想看看信哩。那不是寫給自己的,誰也不準看。她敲開了一個又一個花兒的小門。
玫瑰姐姐說:“蝴蝶妹妹,歇一會兒吧。”蝴蝶搖搖頭說:“玫瑰姐姐,謝謝你,春姑娘正著急呢。”
蒲公英姑姑說:“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擺擺手說:“謝謝姑姑,春姑娘正著急呢。”
后來,所有的花兒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她們都為蝴蝶著急。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幫助蝴蝶找春姑娘。花兒們都張著小嘴,亮起嗓門,一起喊:“春姑娘,你在哪兒呀——”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8一天,一只小山羊來到了一條大河邊,一看,一頭水牛正在河里洗澡,用牛尾巴撩著水往自己的身上澆,快活得很。
長這么大,還沒有下過河,小山羊覺得真是一種遺憾。
小山羊決定到河里去,嘗嘗在水里的滋味,就朝河里一步步走去。
水牛看見山羊朝河里走,忙問:“山羊老弟,你要干什么呀?”
“游泳!”小山羊對水牛說。
一聽小山羊說要游泳,水牛說:“不行、不行。”
“怎么不行?”小山羊瞪著眼睛問:“你怎么行的呢?”
水牛對它說:“你要是想洗澡,可以到山上的小溪里去,那兒水淺,河太深了,太危險,因為你不是能游泳的動物。”
“沒有那么嚴重,看我游給你看。”小山羊根本不聽水牛的話,繼續走著。只聽“撲通”一聲,小山羊被河水吞沒了。
水牛望著水花,嘆道:“逞能的下場,就是斷送自己的性命。”
山羊其實是會游泳的,但是只能在水很淺的地方,不能游太久。故事里的小山羊實在是太逞能,最終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量力而為,高估自己或者看低自己都是不可取的。逞能的結果可能會和小山羊一樣哦~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9有一只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夏天,西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
眼看著西瓜越長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辦法。蛤蟆心里真著急呀!
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看到這么大的西瓜,就幫蛤蟆想辦法。青蛙說:“我們用石頭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青蛙又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來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下,“還是不行,哪來這么大的刀呢?我們又怎么扛得動?”
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到瓜旁邊去玩。在路上,它們撿到一根竹管。蛤蟆看著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辦法。
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到西瓜里,紅紅的西瓜汁立刻從竹管的另一頭流了出來。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們喝飽了,肚子都脹得圓鼓鼓的,西瓜汁還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裝了個水籠頭,可以隨時開關。它還在竹管上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免費供應西瓜汁”。
小動物們看見牌子,部來了,他們排起了隊,輪流喝西瓜汁。喝過西瓜汁的動物都說:“蛤蟆種的西瓜真甜!”
科學道理: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來很甜。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0公園里有朵花,真好看,看見小天天,總是笑瞇瞇的。
天天問花兒:"你叫什么名字?"
花兒只是笑,不說話。
天天伸出小手,要采這朵花。
外公擺擺手說:"天天別采!你不采她,花兒總是對你笑,你一采下來,花兒就哭了。"天天不想看到小花對他哭,天天沒有采。
這時,小花笑得更可愛了。她成了天天的好朋友。
天天回家以后,告訴外婆:"公園里有一朵花,很乖很乖,對他一直笑,一直笑。"
外婆說:"天天也很乖,你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
科學道理:讓幼兒明白:微笑會讓大家喜歡,愛護花的孩子更讓人喜歡。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1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有一只小鳥真可憐,它在樹枝上冷得直發抖。
一位老爺爺走來,看見了小鳥,心想:"這只小鳥多可憐呀,這么冷的天,它一定會凍死的。"小鳥對老爺爺說:"風把我們的窩給走了,我們沒有家了。"老爺爺說:"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辦法。"老爺爺就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鳥窩,帽子真暖和。
小鳥想到樹林里還有許多怕冷的小鳥,就把它們都叫來,一起飛進了老爺爺的帽子。它們非常感謝老爺爺。以后老爺爺也天天來看小鳥,小鳥們每次都唱歌給老爺爺聽。
有一天老爺爺沒有來,原來他病了。小鳥想:"一定是爺爺把帽子給了我們,自己著涼生病了,我們趕快給老爺爺做頂帽子吧。小鳥們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頂帖子送給老爺爺。老爺爺非常感謝小鳥,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科學道理:以"老爺爺關心小鳥,小鳥關心老爺爺,"這一主題,將我們還入了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世界。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會考慮別人的情緒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關心、幫助別人。而未來社會需要幼兒從小"學會生活,學會關心"。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2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媽媽叮囑它不要亂吃東西。小蛇多多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走著走著,小蛇多多看見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軟軟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了一根香蕉。走著走著,多多看見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下了一串葡萄。走著走著,多多看見一個蘋果。它想:蘋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又吃下一個蘋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經很飽了,可是,不一會兒,多多又看見了一塊西瓜,它費勁地把西瓜也吃了下去。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不能動了。肚子漲漲的,真難受呀!
這時,一只小螞蟻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螞蟻在多多的鼻尖上爬來爬去,多多覺得鼻子癢癢的、癢癢的,它實在忍不住了,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啊嚏”
咚咚!肚子里的水果都飛了出來。多多把水果送給了小螞蟻,輕輕松松地回家了。
科學道理:吃的太多對身體沒有好處,所以不要貪吃。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3一天,小猴子去找它的好朋友小白兔玩。到了小兔家,它看見小白兔坐在窗前想著什么,小猴子很好奇,問道:“小白兔,你在干什么?”小白兔說:“我正在寫作文,我想當一名作家。”小猴一聽,心想:我也學寫作文吧,說不定將來也能成為一名作家呢!于是,它開始和小兔學寫作文。
寫著寫著,小猴子忽然聽到一陣喇叭聲,那聲音清脆悅耳,真好聽。小猴心想:寫作文這么難,不如我去學吹喇叭吧。于是小猴順著喇叭聲找到小熊,又開始學吹喇叭了。正當小猴認認真真吹著的時候,一個身影從它面前一閃而過,小猴一看,原來是小鹿在學跑步呢,小猴又決定和小鹿學跑步,可是沒跑多久,它又覺得太苦太累,不學了。
最后,小白兔成了大作家,寫出了優美的文章;小熊成了音樂家,吹出了動聽的樂曲;小鹿呢,則成了一名運動健將;只有原本聰明伶俐的小猴,什么也沒學會。
看來,害怕困難、不能堅持到底的人什么本領也學不會。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4美洲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世界上僅存17只,其中有一只生活在秘魯的國家動物園。
其實,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它身上的花紋比較像豹,但整個身體的形狀又更接近于虎,體型大小介于虎和豹之間,是美洲大陸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為保護這只豹,秘魯人從大自然里圈出1500英畝的山地修了豹園,讓它自由生活。參觀過豹園的人都說,這兒真是豹的天堂,里面有山有水,山上花木蔥蘢,山下溪水潺潺。還有成群結隊的牛、羊、兔供老豹享用。奇怪的是,沒人見這只老豹捕捉過獵物(它只吃管理員送來的肉食),也沒人見過它威風凜凜地從山上沖下來。它常躺在裝有空調的豹房,吃了睡,睡了吃。
一些市民說它太孤獨了。說一只沒有愛情、沒有伴侶的老豹,怎么能有精神呢?于是大家自愿集資,又通過外交渠道,與哥倫比亞和巴拉圭達成協議,定期從他們那兒租雌豹來陪它生活。
然而,這項人道主義之舉,并沒給那只美洲豹帶來多大改觀,它最多陪女友走出豹房,到陽光下站一站,不久又回到它睡臥的地方。人們不知道它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地方。
一天,一位來參觀的市民說,對手是原動力。它沒有對手,怎么能不懶洋洋?豹是林中之王,你們放一群只吃草的小動物,能提起它的興趣嗎?這么大的豹園,不弄幾只狼來,至少也得放幾條豺狗吧?豹園領導聽他說得有理,就捉了3只豺狗投進豹園。
這一招果然靈驗,自從3只豺狗進了豹園,美洲豹不再睡懶覺了,也很少回豹房。它時而站在山頂引頸長嘯;時而沖下山來,雄赳赳地滿園巡邏;時而沖到豺狗面前,放肆地挑釁。沒多久,它還讓巴拉圭的一只雌豹下了只小豹崽……
對手是促使一切生物生存下來的最好的原動力。一只沒有對手的生物,一定是死氣沉沉的生物。一個沒有對手的民族必定是一個不思進取的民族。同樣,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組織如果沒有了對手,也很可能要走向怠惰和沒落。
美洲豹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毫無斗志,失去了它該有的威武;當它周圍有幾只強勁的豺狗時,它的斗志才被激發,重振美洲豹的威風。賽場上,旗鼓相當的兩個對手之間的較量才是精彩的。人生處處如賽場,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對手,他可以讓你產生不竭的動力和昂揚的斗志。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5課堂上,老師問:“鳥是靠什么飛翔的?”
“翅膀!”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鳥光靠翅膀就能飛嗎?”老師問。
學生們想:“鳥不光靠翅膀飛,難道還需要靠別的來飛嗎?”老師說:“如果空中沒有空氣,鳥光有翅膀能飛嗎?正因為空中有了空氣,鳥扇動的翅膀,才能在空氣中產生氣流,從而載起鳥的飛翔。如果鳥的四周沒有空氣,就是鳥的翅膀再大,鳥的翅膀扇動得再有力,也無法讓它飛起來。”
老師從鳥的飛翔,說到了人生。“同學們,如果哪一天,當你們的夢想‘飛’起來的時候,你們要記住,讓你們‘飛’起來的,不只是你們自己的‘翅膀’,更有你們周邊的人和那周邊的環境。”老師說。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 篇16宋國的時候,有一位農夫,嫌自己種的秧苗長得太慢,整天憂心忡忡。有一天,他又如往常一樣去田里干活,看著這些秧苗,似乎一點沒長,于是他開始冥思苦想,要用什么辦法使地里的秧苗長得快一些呢?忽然他靈機一動,跑到田里把禾苗一個個地拔高,看著地里的秧苗一下子長高了不少,他開心極了。收拾好農具就準備回家。一到家就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干了不少活,總算讓田里的秧苗長高了一大截。家人覺得奇怪,趕緊跑到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全都枯萎了。宋國人知道后一臉懊悔。
很多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一味地求快,反而忽略了其根基。不該急于求成,否則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給幼兒的哲理故事】相關文章:
哲理的幼兒小故事12-03
幼兒哲理小故事12-04
幼兒園經典哲理故事11-24
關于幼兒成長的哲理故事12-22
幼兒園的哲理故事11-12
幼兒教育哲理故事11-12
吃魚幼兒童話哲理故事12-03
自己害死自己幼兒哲理故事12-03
滴水之海幼兒哲理故事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