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優秀教案 比多少的教案設計

《比多少》優秀教案 比多少的教案設計

日期:2023-02-21 15:34:52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比多少》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

《比多少》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比多少》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多少》教學設計

  《比多少》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6~8頁。

  教學目標:

  1、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經歷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事物多少的過程,并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事物的多少,初步體會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并對學生進行團結互相,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4、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難點:

  能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事物的多少。

  教具:

  課件、小豬圖片、小兔圖片、木頭圖片、磚塊圖片、蘋果圖片、梨圖片、圓片、三角形等。

  學具:

  學生的學具盒、小棒、鉛筆、橡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出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動畫課件。

  師:同學們,你們愛聽故事嗎?下面就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聽老師講《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故事。

  2、老師講故事。

  在一條蜿蜒的小河邊,有一所快要蓋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動物正忙著蓋房子,這是小豬在幫小兔蓋房子。他們有的搬著磚,有的扛著木頭。河里的小魚被這熱鬧的場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個究竟.....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比多少......

  同學們,圖上畫了些什么?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愛聽故事,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情境中的人物及情節,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并及時抓住故事情節對學生進行團結互相,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以童話為背景,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

  1、學習“同樣多”。

  (1)說一說,擺一擺,比一比。

  師:圖上有幾只小兔?小兔是怎么搬磚的?

  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在黑板上貼出小兔圖片和磚塊圖片,并把小兔和磚的圖片分兩排擺放好。

  同時,讓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小圓片表示小兔,用小長方形表示磚。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到黑板上用放大的教具擺一擺。

  師:同學們,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里?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數到擺的過程。

  師:1只小兔搬1塊磚,有沒有多余的小兔?有沒有多余的磚塊?

  老師一邊問,一邊把小兔和磚塊一一對應用線連起來。

  師:請同學們看看你擺的是不是一個小圓片對著一個小長方形。

  老師巡視,糾正指導沒有一一對應擺放的同學。

  (2)老師說明:

  1只小兔搬1塊磚,沒有多余的小兔,也沒有多余的磚塊,正好一一對上,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

  老師同時板書:“同樣多”。

  請學生模仿老師說一遍。

  然后,請學生伸出雙手,讓左手和右手的手指一個對一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樣多,進一步說明這就是一一對應。

  (3)師:圖上還有哪些物體是同樣多的呢?1只小豬吃1個蘋果夠不夠?1只小兔吃1個胡蘿卜夠不夠?為什么?

  (小豬的只數和蘋果的個數同樣多,小兔的只數和胡蘿卜的個數同樣多。)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擺、說,看老師連線,讓學生明確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為學習“比多”“比少”做好鋪墊。

  (4)動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的第1題。

  同桌合作,學生獨立完成。請兩個同學到實物投影儀上擺,其他同學在課桌上擺。老師巡視指導。

  2、學習“多”“少”

  師:我們學會了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量。那么我們同樣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比較別的物體。

  (1)師: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

  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在黑板上貼出小豬圖片和木頭圖片,并把小豬和木頭的圖片分兩排擺放好。

  同時,讓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小正方形表示小豬,用小棒表示木頭。

  師: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師:1只小豬對應1根木頭,有沒有多余的小豬?有沒有多余的木頭?是小豬多還是木頭多?誰多誰少?

  老師一邊問,一邊把小兔和磚塊一一對應用線連起來。

  (2)同學交流,指名回答,老師板書:多、少。

  師:1只小豬對應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余的,而木頭有多余的。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也可以說“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

  請學生模仿老師再說一遍。

  (3)認真看圖,你還能說出誰多誰少,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嗎?

  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說一說。

  (4)動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的第2題。

  全班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個同學到實物投影儀上擺,其他同學在課桌上擺。老師巡視指導。并讓學生邊擺邊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多與少的含義,理解多、少是對比著說的。

  三、鞏固練習,運用新知

  1、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第3、第4題。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回答交流,老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講解。

  【設計意圖: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在練習中多方面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及比多少方法的掌握情況。】

  2、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1)一個同學擺,另一個同學擺的和他同樣多。

  (2)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四、回顧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邁進小學,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容易疲勞,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觀察能力有限。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用看動畫,聽故事的形式來進行新課的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和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視、聽覺感官,全身心的投入的課堂學習中。并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比一比,說一說的形式,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同樣多”“多”和“少”的含義,理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比多少》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數感。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卡片、金魚圖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頁。

  一、舊知回顧,揭示課題

  1、數的組成(個別回答)。

  a、3個十和6個一是( )。

  b、7個十是( )。

  c、8個一和7個十組成( )。

  2、比較數的大小。

  說出比較的方法。今天繼續來學習“比多少”書課題)。

  二、游戲導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們做個“猜猜看”的游戲,好嗎?在老師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約有幾根?(出示小棒。)

  生1:我猜大約有70根。

  生2:我猜大約有36根。

  生3:我猜大約有100根。

  生4:我猜大約有40根。

  生5:我猜大約有21根。

  ……

  師:大家的答案有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誰猜的較準確呢?下面就這樣,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先數出10根),讓學生了解到l0有這么多,再觀察其余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計。

  師:10根是這么多,請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師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

  師:這次小朋友猜的`比較集中,大約在30~50根之間,到底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們一起數一數。(小棒有48根。)

  師:為什么第一次猜時,有的人猜得數量與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40根呢?(學生互相討論討論,發表意見。)

  生:第一次我們是亂猜的,第二次我們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后再猜的。

  師:對,我們在第一次猜時,沒有什么作參考,憑感覺胡亂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數時,我們以10根的多少作參考。結果猜得數與準確答案比較接近。

  小結:所以今后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后再估~估,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師:你還有別的方法來幫我們進行估計嗎?(學生有合理的方法,給予肯定。如,以5根為例;以20根為例……)

  三、多種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小棒,是15根。隨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較,讓學生說都發現了什么?

  師:10根與48根比較。怎樣呢?

  生:10根比48根少。

  師:對,說的很好。那l0根與15根呢?

  生:10根比15根也少。

  師:對,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也少。這少的程度一樣嗎?誰能說的再清楚些。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

  師: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這一詞非常好,“少得少”習慣上我們說“少一些”,誰再說一說。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

  師:誰能反過來講一講,該怎么說呢?

  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

  師:同位互相說一說。

  師:上節課我們是用符號來表示兩個數的大小關系的,即10<48,lo<15,48>10,15>10,今天我們用語言來描述,同樣也能表示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2、接下來我們去水族館參觀一下好嗎?

  出示金魚圖,讓學生先估一估每種金魚的條數(黑金魚10條,花金魚15條,紅金魚60條),用一句話描述出它們之問的大小關系。

  生: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四、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1、接下來我們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頁“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分小組,每個說一句話完成第(1)題,(2)、(3)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訂正。

  2、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量間的大小關系。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某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生:我們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師的2人多得多。

  生:我們班的男生人數比女生多一些。

  生:我的紅鉛筆有2枝比黃鉛筆5枝少一些。

  小結

  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本領,在今后比多少時,我們不僅可以用“>”“<”或“一”這些符號來表示,還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兩個數之問的大小。教學反思:新課伊始,采用“猜猜看”的游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松自然的進入課堂,便于教學的展開。

  教學反思

  本課首先采用“猜猜看”的游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松自然的進入課堂,便于教學的展開。

  第二、多種情景,活用知識。

  課中的“猜小棒”“參觀水族館”“到花店走一走”等豐富的情景,都為學生靈活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空間,使學生無拘無束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關系符號或語言來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系,以至于拓展到兩種事物間的大小關系也可以用語言來描述)處理生活中數學問題。

  第三、學科交融,關注情感。

  本節課目的是讓學生會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系,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并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老師應較委婉的給以糾正,關注學生情感的渲染,在學科交融間,淡化數學課的枯燥性、抽象性,給數學課增添文學色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第四、尊重學生,提高能力。

  課堂始終處在學生的立場上,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中,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此外,還給學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間,在共同學習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多種能力都得到培養與提高。

  不足之處:由于學生基礎較差在對比、分析方面做得不好,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系,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并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學生對回答問題不夠主動,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

【《比多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教案比多少03-17

春潮教學設計11-22

正弦教學設計11-21

《春雨》教學設計10-28

教學設計模型10-26

《野望》教學設計10-25

《釀》教學設計10-23

雨點教學設計10-21

《冰燈》教學設計04-22

《秋思》教學設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