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好,最近小評發現大家對于推敲的典故是什么,推敲的典故內容是什么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今天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一起往下看看吧。
1、“推敲”這個典故,最早出自唐代詩人賈島。現在比喻寫作時逐字逐句思考的過程,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思考。
2、賈島是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苦吟派就是為了一首詩或者詩中的一句話,花費心血和時間。賈島曾經用幾年寫了一首詩。詩寫完后,他淚流滿面,不僅開心,也心疼自己。當然,他沒那么努力做資本。如果是這樣,他就不是詩人了。
3、有一次,詩人賈島騎著一只跛腳驢去拜訪他的朋友李寧,一路上尋找名為《題李凝幽居》的詩,詩中有一行“鳥兒在池邊樹上停留,和尚敲(推)月門。”
4、背了好幾遍,想把“推”改成“敲”,猶豫了一下,于是故意在驢背上做了個手勢,引得路上的人又笑又驚。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瘸腿驢撞上了當時長安最高官員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車。
5、韓愈問賈導為何闖入他的儀仗隊。賈島把自己寫給韓愈的詩讀了一遍,卻拿不定主意一件好事用“推”還是用“敲”。
6、韓愈聽了之后,也加入了思考。過了許久,他對賈導說:“我看還是敲門的好。即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拜訪朋友,敲門說明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一個‘敲’字讓夜更深了,多了幾分寧靜。而且,讀起來聲音更大。”賈導點頭稱贊。這次他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以上就是【推敲的典故是什么,推敲的典故內容是什么】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