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普惠遭查 宜信普惠會不會走法律途徑

宜信普惠遭查 宜信普惠會不會走法律途徑

日期:2023-02-23 07:17:35    来源:互联网

2021
小伙伴們,你們好,今天小評來聊聊一篇關于宜信普惠壞賬再掀風波,真偽P2P游走法律邊緣的文章,網友們對這件事情都比較關注,那么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
2021

小伙伴們,你們好,今天小評來聊聊一篇關于宜信普惠壞賬再掀風波,真偽P2P游走法律邊緣的文章,網友們對這件事情都比較關注,那么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成立八年迅速膨脹

宜信公司由唐寧于2006年5月創建,總部位于北京,是中國領先的集財富管理、信用風險評估與管理、信用數據整合服務、小額貸款行業投資、小微貸款咨詢服務與交易促成、公益助農小額信貸平臺服務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服務業集團公司,是目前寬泛意義上的P2P貸款領域的最大玩家。

8年前,那時的唐寧還是一個專注于投資教育培訓行業的天使投資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嗅覺敏銳的唐寧看到了在國外被稱為P2P的小貸業務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創辦了宜信,在高額收益和前景的驅動下,宜信經歷了迅速的擴張和膨脹,迎來了飛速發展期。從2008年到2010年,宜信每年的業務增長率都在200%以上。這個高速發展的企業也因此獲得了風險投資的青睞,繼凱鵬華盈在2010年對宜信進行了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之后,2011年9月,宜信又獲得了來自IDG和摩根士丹利高達幾億美金的第二輪投資。2013年有關數據顯示宜信員工已經達到14000余人,平臺累計貸款成交量為120億元,已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P2P平臺,交易規模是第二大P2P平臺lendingclub的2-3倍。而更早起步的拍拍貸還徘徊在月度借款額數千萬元的規模,與之相比,宜信的發展的確是十分出挑。

8年時間,近2萬員工,超百億放貸規模,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和20多個農村,在唐寧操手之下,宜信近乎囂張的擴展自己在中國的版圖,其他P2P平臺已無法同日而語。

模式創新債權轉移

支撐其快速發展的是宜信與其他P2P機構截然不同的中國式“創新”模式:線下債權轉讓。

對中國當今的傳統理財市場而言,10萬至50萬是個尷尬的數字,這些資金投資股票市場風險過高,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的利率又很低,信托利率雖然很高但100萬元的門檻也只能讓人望洋興嘆。但是這個群體卻是占據了中國絕大多數,所以宜信這種創新的債權轉讓模式瞄準了這個10萬至50萬之間的投資理財需求的規模巨大卻未被滿足的市場。

債權轉讓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由宜信控制人以其個人名義充當資金中介,借款人向宜信控制人個人借款,然后控制人再將為數眾多的債權分拆、用不同期限組合等模式打包轉讓給真實資金出讓方,從中賺取高額息差。這種債權轉讓,使得宜信平臺成為了一個無法獨立于交易之外的中介資金的樞紐平臺。

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這種模式。首先應注意一點,我國法律雖然不允許非金融機構發放貸款,但是對個人貸款的發放卻是保護的。在這種法律體系下,唐寧可以以個人借款的方式借給借款人一百萬,從而獲得了一筆一百萬一年期的債權。由于通過整體轉讓實現流通的難度過大,P2P的作用就顯現了出來,唐寧通過創設所謂的P2P平臺可以將這筆債權進行金額和期限兩個層面的拆分,這兩個拆分是不容小覷的。

一旦一筆一百萬的債權經過金額拆分和期限拆分之后。其銷售難度就大幅度降低。宜信的這種模式對社會上閑置的大量零散資金具有致命的誘惑力和吸引力。宜信一邊不斷的讓債券進來,一邊不斷的進行拆分配對,隨著進入的資金越來越多,一個類似銀行的平臺就誕生了。

真偽P2P爭議不斷

從2005年以來,以Zopa、LendingClub、Prosper為代表的P2P借貸模式在歐美興起,之后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推廣開來,P2P在國內短短幾年間也快速發展。從2007年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貸在中國成立,到目前全國已擁有2000多家從事P2P業務的機構。作為一個舶來品,P2P在中國可謂是狂飆式發展。

P2P就本質是“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金融脫媒,改變了個人將存款匯集到銀行再由銀行作為媒介統一放款的銀行中介方式,出借人可以通過P2P的平臺自行將錢借給在平臺上的其他人,而平臺則通過制定各種交易制度和提供一系列服務來確保放款人更好的將錢借給借款人,幫助更好的進行借款管理。但是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約定,所以國內外產生出很多種P2P的類型出來。在國外主要有有Prosper、Kiva、Zopa、LendingClub等模式,復制到國內也變成拍拍貸、人人貸、宜信、紅嶺等多種模式。其中拍拍貸借鑒的主要是Prosper的模式,采用競標方式來實現在線借貸過程。利率由借款人和競標人的供需市場決定。

不同于拍拍貸,宜信采取的不是競標方式。從運作模式看,宜信對借款人的掌控力度更強,這一點和Zopa模式相像,而由P2P企業根據信用等級確定借款人利率的方式,則是與LendingClub相同,所以某種程度上宜信屬于復合中介型P2P。

但是近年來對宜信的爭議不絕于耳。P2P的核心點應該是不能參與到借款和放款的交易行為中去。但是宜信與眾不同的線下信用審核和“債權轉讓”的模式就相當于宜信建了一個“資金池”,先把錢借給貸款者,然后再通過賣理財產品的方式把債權轉讓出去。這種模式使宜信被許多P2P同行被認為是偽P2P,并且直接影響到了P2P行業的生產環境。

目前中國多數P2P機構照搬國外經驗,依賴對借款人提交的信息進行線上信用審核,導致整體信用體系與誠信約束機制欠缺,諸如借款用途、借款人身份、工作收入等信息無法得到完善的查證,因此有欺詐動機的借款人,所提交的信息與數據的真實性完全無法得到保障。所以,由于國內信用體系不完善,借款人信用評估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同時,由于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受資本金約束,P2P平臺發展規模有限。

如履薄冰打擦邊球

宜信字成立以來一路高歌猛進,但是繁華外表下險象迭生,就如一座背后隱藏著許多迷霧的巨大冰山。P2P之前沒有納入一行三會任何監管范疇,但允許其發展的原因是由于國家看到這種生態可以彌補市場空白,才在金融進一步放開管制、風險可控的背景下進行嘗試。

直到2011年開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了《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稱P2P信貸服務中介公司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范。

2012年,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曾指出,一些公司采用自然人給人貸款,并再將貸款賣給自然人以吸收資金,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模式,恰恰符合最高法院對于非法集資的定義。

2013年8月8日,采取的正是宜信首創的債權轉讓模式的網贏天下在經營了僅4個多月后發表公開信稱,由于運營不善及諸多因素造成投資者的投資款不能按時提現,目前已全面停止所有網貸業務的運行,僅負責對之前欠款的還款安排。

隨后在8月13日舉行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明確指出,互聯網金融有兩個底線不能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資。同時對p2p明確警示,他強調,P2P如果做成線下,脫離了平臺操作功能之后,就會演變成資金池,成為影子銀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劉士余的講話直指宜信線下P2P模式。

宜信再次成為行業焦點,被拋向漩渦中心。

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這奠定了債權轉讓合法性的基礎。但事實上,宜信在做法上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利用了期限和資金的錯配實現資產證券化的宜信更像一個資金池和影子銀行,而且低金額,短期限的定位使得宜信擁有遠遠大于其他金融機構的挪騰空間,打著P2P的旗號,宜信沒有門檻、人數之類的限制,做得也更加風生水起。

一石激起千重浪,宜信此次壞賬風波不僅引起行業對宜信及其業務的強烈關注,也激發外界各種“聲討”P2P行業跑路、資金斷裂等惡行。據統計,在P2P網貸平臺中,拍拍貸的壞賬率在5-8%之間,而宜信、人人貸的壞賬率3-5%,人人貸為1.38%,融信財富為1.93%。對此,拍拍貸CEO張俊認為,P2P行業存在一些不透明的風險,只有在納入****監管下,整個行業才能更加有序健康運營。

事實上,任何形式的金融創新都是一個不斷的突破金融管制的過程,而法律監管等配套體系又在這個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P2P行業當前正處于蓬勃發展之勢,但是在監管上國內外都一樣的存在法律的空白地帶,在作為P2P模式鼻祖的美國,PROSPER也曾被監管機構認定非法,但是后來又被允許重新開業。而在國內,有報道統計稱2013年全年共有75家,2014年以來至少有12家跑路或倒閉的P2P平臺。

本文宜信普惠壞賬再掀風波,真偽P2P游走法律邊緣到此就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