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
3、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4、得与失,向来都是辩证的,既失之东隅,必收之桑榆,鱼与熊掌,又岂能兼得?
若轻财,必聚人;若律己,可服人;若量足,能得人。
向来英雄多出于草莽,典籍多源于民间,皆因贫贱儿女容易长,富家弟子难成人。
人生鲜有坦途,得失总是无序,无须因一时之得而窃喜,因一事之失而巨痛,是你的,总会到来。
5、生命,总有一种更替,比如日复一日,又年复一年。
只是,有些心情,有些希冀,往往都是一去不复返。
其实,要说到人生愿望,我比任何人的都要简单,那就是我能跳出这个框框,重新把我的后半生再定义一遍。
至于是不是一定会精彩,我已经不在乎。
我只是想,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诠释我的人生,不枉此行。
猜你也喜欢:悟与不悟(禅悟,自己的,就好,悟道,佛法) 悟与不
悟与不悟(禅悟,自己的,就好,悟道,佛法) 悟与不悟,其实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悟,可以如佛家所言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此做到真正的从容淡定、飘逸洒脱;亦可以活得酸甜苦辣皆备,十分烟火,乃至疲惫,默默经受一切,以一种老牛拉犁的竭力负重感,在岁月的滴沥中点点向前。
做人有悟性很重要。孙悟空如果当时不悟,那他不过是永远做一只快乐平凡的猴子,当然没有大圣的辉煌。其实暂且不去想那些未然的光阴,只要过好手中正一点一滴经逢并随时在流走的日子,尽力把这一刻过的饱满、过的极致,那么,即便是“悟与不悟”这个看似深刻的哲学命题,亦已变得幼稚可笑了。
禅悟的境界是怎么样,这实在是无法说明的,佛陀甚至讲,我所说法,皆非佛法,这不是笑话,因为不用言说的佛法,才是佛法。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当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善于言词,他说的能够算禅悟吗?”
慈受:“既未悟道,说出的怎能算做禅悟呢?”
学僧:“因为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慈受:“他像鹦鹉学话!”
学僧:“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呢?”
慈受:“哑巴吃蜜,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人终究难以断掉七情六欲。陶渊明为古今真正大隐之人,假若不能真正的有所悟,他的心境岂能始终站在世间巅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如此生活,也实属难得。
生活中要学会选择放弃部分“有所谓”的东西。有所悟之后的放弃,其实已不算是放弃了;倘若没有悟到什么,也一定要在生活中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节,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身残志坚的80后女作家安意如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过:“人生最难的事情就是能够在看穿事物本质的同时,仍心怀慈悲。”
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本心而活,而不是为别人、为所谓的清规戒律。且人的天资有上下,在后天的努力中,其得以开悟的机缘亦来得有早有晚,这可以不必放在心中惴惴不安。我们真正要全力面对的,是自己于这尘世生活的这么些年,面对那些必须要经逢的人和事,以悟的姿态相遇,以不悟的姿态擦肩、抑或相知相惜,凡此种种,皆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作者,写作就好;画者,作画就好;琴者,鸣琴就好;学者,治学就好。尘世间一切看似高深叵测的形态背后,其实都只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尽本分,好好活。 猜你更喜欢:水仙兄妹(这是,哥哥,姐姐,他们的,称赞)
水仙兄妹(这是,哥哥,姐姐,他们的,称赞)
我从书上看过一个古老的故事
一对年少的恋人在初春同游
当他们的倒影同映水中
忽惊艳两张绝似的面容
或许正因此才决定当时的一见钟情
他们发现未免长得太像彼此
于是调皮的恋人开了个玩笑
并非渎神,只怪年轻的心充满奇思妙想
在小教堂的婚礼
他们打算悄悄扮演成对方
少女成了俊俏的新郎
少年此刻则是美丽的新娘
然而他们异性的哥姐却丧尽天良
因深藏的爱的专制失去了平日的理智
就在那入夏的婚礼前夜
新人双双各自殒命
在如水的月色里或烧银的灯火下
哥哥和姐姐却发现
唯一的亲人已被自己亲手送葬
哥哥的匕首扎进了新郎的心膛
姐姐毒害了新妆的新娘
哥哥自戕丧命,姐姐后来疯了
而他们生前是多么和善,慷慨富有
小镇上的人们曾无不称赞
称赞那个哥哥的绅士风度
称赞那个姐姐的优雅美貌
不管当时的新人是否再劫难逃
后世的人们发现了他们传说的墓穴
正在那片僻静的幽谷
人们猜这是那对悔恨之人的忏悔
要让相爱者在离世后终死得其所
经法医的科学鉴定
解开一段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年轻的恋人本系孪生龙凤兄妹
这是命运的嘲弄!人性的欺叛?
他们的死
在冥冥中结束了一个本不该开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