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孤单失落的句子,一个人内心孤单的句子

心情孤单失落的句子,一个人内心孤单的句子

日期:2018-11-30 09:27:58    来源:互联网

如果孤独,就一个人思考  如果孤独,就一个人思考  文/路痴小姐  假期过去一半了,这一个多月来,我
如果孤独,就一个人思考

  如果孤独,就一个人思考

  文/路痴小姐

  假期过去一半了,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是一个人。一个人去做兼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吃饭。然后常常一个人感觉被巨大的孤独感包围,或是陷入深深的泥潭,越陷越深。

  暑假不回家留在学校找份兼职做是我自己要求的。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找虐吧,他们都说,大一做什么兼职,出去旅游吧,去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吧,回家玩吧。我只微微一笑,我会出去旅行去看看这个世界,但不是现在,因为我不想拿爸妈辛苦劳动换来的钱出去挥洒自己的青春。曾有个很棒的暑假实践活动,但妈妈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我也不想不顾一切阻扰说走就走让她伤心,于是我要证明给她看我可以一个人离开庇护很好地生活。我更不想待在家吃饭睡觉无所事事丧失斗志。所以我一个人开始找工作,在绝大多数同学开始自己美好的假期生活时,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我的工作很普通,餐厅服务员。店子在市中心高档的购物广场顶层,因此要求有点严格。粗糙活了20年的我开始学习化妆和盘发,因为每天上班前都要检查仪容仪表;生物钟被打乱,十点早餐四点午餐九点晚餐;每天站立七八个小时重复一样的话和一样的动作;九点半下班小跑回学校宿舍在宿管阿姨锁门前两分钟回到寝室,脚痛到不想落地还得抓紧时间洗澡洗衣服因为只有一套工作服,一不小心第二天就得用体温烘干衬衣。我觉得我不算很娇气的那种女生,但还是在干了三天之后觉得就要坚持不下去了。不仅仅是累,还得应付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顾客,作为新员工而且是兼职很难融入到固定的圈子,漫长的工作时间和微薄的工资形成鲜明对比让自己瞬间觉得成了廉价劳动力。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没有人倾诉,我不想去跟爸妈叫苦,这是我自己苦苦争取来的工作,再不满意也只能说自己当初想法太天真;我也不想因为他们的一句“干不了就回家吧”而轻易说放弃。所以我选择不说,定期每周一次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喜不报忧,把好事放大坏事缩小,让他们觉得我还过得不错然后对我放心。

  什么时候感觉最孤独呢?

  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从那幢灯火通明的建筑物的员工通道里走出来时,天空下起了小雨。这座城市还没有准备入眠,人来人往。我不想打伞,只想快点跑回去,不想喊阿姨帮我开门对她说抱歉啊我回来晚了。跑到校门口时我停了下来,路边有两个女孩在弹唱,一个弹吉他一个唱歌,很温暖的小清新情歌,在她们不远处,一个男孩拥抱了一个女孩。她和她静静地弹唱着,他和她静静地拥抱着。那一幕美好得像一个电影中的慢镜头,美好地,让我觉得自己连个背景都不算,无比狼狈。我就那样毫无防备地哭了,哭着走回宿舍,我没有力气奔跑了。回到宿舍室友在看欢快的视频,她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怕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她头也没回,“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吧”。

  没过几天我签下了协议书,做到八月底,否则我只能打道回府了。继续一天又一天重复乏味枯燥的工作,孤独感不会减弱,我开始利用一个人的时间思考。

  我想要这样的生活吗?这样过一个暑假自己会收获什么?

  还记得当初放假时和老师聊到暑假规划时,老师问我:“你觉得这样不会很浪费时间吗?”我没有说话,或许我也害怕是这样的。

  而当我真正感到看不见明天等不到假期结束时,我开始想要改变。时间已到七月上旬,所有的学生都已放假了,再找其他的、更好的兼职变得越来越难。但我没有想过回家,从来没有。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后,我决定试一试自己一直没有信心尝试的工作———家教。我的专业是学生不可能请家教补习的科目,我也才读完大一,没有任何家教经验,在这座大学生遍地都是的城市,甚至研究生都在做家教。所以我当初找工作时就把它排除了,我觉得自己没有半点优势没有一点竞争力。但当我决定跨出这一步时,我找到了说服自己去尝试的理由。首先,我在读的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师范大学,在这座城市小有名气;其次,我是一名师范生。

  于是,我向同学打听,上网搜集信息,慎重考虑后觉得靠谱的就去投简历。

  连续三四天的疯狂搜寻,当再也刷新不出新的信息时,我停止了。

  还是继续工作,虽然辛苦但还是能坚持,在没找到更好的之前我不会轻易放弃的。

  我也没有停止思考,从这个暑假到我将来的生活。

  店里一大批全职是十七八岁的男孩,店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子。我知道我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最多干完两个月后拿钱走人,没有人会记得。在那个十七岁的实习生跟我感叹生活的艰难时我愣住了,相比之下我住在象牙塔,虽然我们在一个地方工作,但他是为了生活,我是为了体验生活。那一刻突然就觉得没那么辛苦了。店长很年轻却很刻薄,员工都恨不得躲着她,在我眼里她的领导能力不足,不懂领导艺术,缺乏人格魅力,所以店里留不住人,三天两头员工辞职再继续招人。看着她我就常常想自己上过的《领导科学》,还有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每天下班时和一群年轻的女子乘电梯,我喜欢观察她们,观察她们的表情,听她们的聊天内容。销售员,收银员,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得体的正装。这个时候我就思考我将来的职业。

  大概十天之后,我接到一个电话,请我做家教。

  我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去见了小孩和家长,谈好后已过了上班时间。我回去把工作服交给了主管,跟她讲谢谢,我不做了。至于工资,我在准备辞职的那一刻就决定不要了,因为要不到。当初签协议的时候主管讲的很直白“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不要想走就走还想要工资”。除非做到八月底,否则任何时间走都会扣半个月的工资。一千块左右的样子,对我来说算一大笔钱了。但我已经想明白了,钱买不来我的时间和青春。

  我开始了新的生活,上午家教两小时,工资比在餐厅干一天还多一点。下午泡图书馆,看书、备考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晚上散步、上网。开始几天的落差很大,总觉得自己过得太幸福了,会不会遭天谴。

  当然,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

  孤独像混杂在空气中的精灵,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一个人一天又一天在同一个食堂同一个窗口打饭的时候,一个人绕着校园一圈一圈散步的时候,一个人在图书馆看书到犯困睡着的时候。

  但这就是我曾经求之不得的生活啊,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有时间可以看书学习,有闲暇去发呆散步。

  习惯每天上网看看朋友同学在干嘛,出门旅游晒美食和自拍的,在家喊无聊吼着要找点事做的,做游泳教练赚钱了晒RMB的,支教回来抒发成长感叹的……多么精彩。我只是喜欢看看他们在干嘛过的怎么样,从不发表言论。我不想说话,我过的不好不坏。既没有无所事事也没有很多的精彩,更没有去小山村教学生显得无私高尚。

  家教的工作也让我有了一点思考。我的学生是个七岁的小女孩,在一所重点大学的附属小学上二年级。成绩在我看来属于中等偏上吧,没想要她爸爸告诉我说她很差劲因为班上平均分都是95而她却只考八十几。我在课间休息时间喜欢和她聊天,聊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心里也就更加沉重。不仅仅要学好学校课程,还得被逼着学自己并不喜欢的钢琴,周末上培优英语。还没上三年级的小孩,学的单词是我初中才学的,单词表中竟然还有我都见过的。每次提到背单词她就撅起了小嘴,说到英语考试更是郁闷。语文造句时想用她熟悉的事物造句,便于理解,无奈的是,她没见过星星,月亮,甚至没见过落地的雨水,更别说彩虹了。有点悲伤,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富裕的家庭,从小到大物质上可能一直处于被满足的状态,什么都不缺。但她真的快乐吗?我问她喜不喜欢我每天来家教,她说喜欢,问及原因,竟然是因为我来了她就不至于一个人做无聊的作业。她会对我小声地抱怨爸爸妈妈会打她,也会说到她小时候去香港的旅行,很快乐,因为在游乐园吃了一个冰淇淋甜筒。我答应她做全对作业就给她画朵小红花,集到10个就给她买礼物,她就高兴得跳起来。昨天因为三个相近单词一直记混我有点急,装着生气只是想激励她,没想到她就委屈的哭了,告诉我因为太难了。我很不忍心,抱住她安慰她,却又不能说“好吧,是太难了,我们不学了”。

  很庆幸我是生在90年代的农村,小学时没有补课不用学英语,我见过很多种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淋过几场大雨,我的物质很贫乏甚至拮据,但因为心中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一直自愿去学习,才到达今天。

  最近在网上看到安妮宝贝写的一篇关于她女儿的文章,很喜欢里面说的几段话:

  “有什么可以着急的呢?孩子总是要按照她自己内在的节奏慢慢生长起来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保护天性和保持愉悦和活力更重要的事情。我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让她时时觉得欣喜,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和天性去成长。她的快乐和自尊是重要的。至于其他,终有一天她会知道。而且,她现在知道的事情,已经超过一些标准化答案太多太多。”

  “她有时回家,自己看绘本、画画、做手工,就忘记做数学和拼音的作业,我也并不催促。(www.txax.net)因为终有一天她会正式学习这些。”

  我在去家教以及家教结束回学校的路上常常一个人想,我将来要给我的小孩怎样的教育呢?等到那个时候我会不会也沦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而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妈妈呢?

  在我成为一名高中老师后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是一个个乖乖的读书机器码?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我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 ...

  有那么多时间,我觉得我真的很孤独。

  但正因为我在这段时间找不到人去倾诉,我就自己说给自己听,自己问自己,自己思考,自己寻找答案。

  然后我发现我慢慢明了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或许这就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

  如果孤独,就一个人思考吧。

刘同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孤独 梦想,注定是孤独与痛苦的旅行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猜你也喜欢:企业用人“1+1”原则(
企业用人“1+1”原则(毕业生,招聘,企业,这家,的是) 像往年一样,一家著名的外资企业今年依然招聘了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可是,与往年不同,这家公司每招聘一个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还要额外“搭”一个技校毕业的学生。对于这种做法,这家外企的解释是“用来保持人力资源调配的‘合理’和‘平衡’”。

  “1+1”说明企业很理性

  据这家外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雇佣员工,尤其是大学生,这种“1+1”的方式是很实际的。现在大学全面在扩招,势必造成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招聘实行“1+1”完全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因为招聘一个新的大学生意味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职业指导,还要安排老员工指导,无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有才能的人又很难招聘到,大量优秀的工作岗位正在流失。企业虽然缺人但也并不急于招聘,雇佣新员工还不如用提高待遇的方法留住老员工。

  “以前曾用过不少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位负责人显得很无奈。毕业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会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浮躁而不务实。其实,公司追求的是综合效果,要的是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公司繁忙的业务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培养员工。相比较而言,技校学生虽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却有着过硬的技能,而且工作态度踏实、务实,可以很快地投入工作,用工成本较低。实际上,有不少中专学校在制定专业的时候,会根据市场上的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专门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就业率都很高。

  今年1个中职毕业生6个岗位抢的情况,也证明了目前用人单位聘用标准的转型。市教委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市60所中专校、82所职高校、13所成人中专校总计毕业生6万多人,目前已经就业的学生达到95%。但是,今年本市中职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甚至提前预订了大半明年的毕业生。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中职人才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不足需求量的一半。市教委副主任李观政一语中的,企业用人从单纯追求高学历到考虑用人成本,中职生适应了用人单位的口味。 猜你更喜欢:华灯、未央(当你,想念,
华灯、未央(当你,想念,人会,的人,看着) 华灯初上,夜未央!
这一天,夜空宁静;世界毅然在沉睡中,而我心中却还有未解开的疑惑。我搜索着,寻找着执着于那个最真实的答案。
想念一个人,不需要语言,却需要的勇气。当你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独自品味孤独的时候;当你静坐一隅,默默的感受心里那份惆怅的时候。你会感悟,想一个人会多么寂寞,念一个人会多么心痛,想念一个人的夜会多么寒冷。想念一个人有时也许会面带微笑,但你的心却会流泪。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才让自己如此难受。别在喜悦时许诺,别在忧伤时回答,别在愤怒时做决定。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切终究随缘。

62679134 OK、小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