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思维,典型的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典型的穷人思维

日期:2018-11-30 23:21:26    编辑:汤条    来源:互联网

穷人最大的病,就是只有短期思维
穷人最大的病,就是只有短期思维

人若是没有一点胆量跨越眼前的障碍去勾勒未来的蓝图,那想改变现状简直是天方夜谭。

文丨炉叔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一次性给无业的你十万,或者给你一份月薪三千多千但有晋升空间的工作,你选哪个?

有人选了钱,却发现十万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做不了什么大事;而选择工作的人,虽然工作让人辛苦一点,每个月却能有稳定收入,还能逐步提升整个人的层次。

于是我不由得想,既然选择工作那么好,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十万块呢?

因为这些人穷怕了,看到眼前的利益就迫不及待想要抓在手里,握紧了便永远是自己的了。他们已经没有耐心来经营一份工作以慢慢成长,只需要眼前的轻松与体面就够了。

富人之所以富,在于他们站得高、看得远,拥有着长期思维,可以深思熟虑,顾全大局。

而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眼里只有当下没有远方,短期思维使他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

马云说:“富人富裕的是赚钱的整个过程,穷人穷的是思维,是赚钱的意识,是将自身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意识。”

一个被短期思维支配的人,眼界总是局限在小小的方圆,注重的也只是眼前的、表面的利益。

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采访了几个因为拆迁一夜暴富的人。

李旭自小在北京农村长大,家里欠着外债,他拿着几千块的工资,有抱负却无力施展。

但在2001年,因为拆迁,他获得了现金补偿和三套还建房,一夜之间拥有了千万家产。

只是变富了以后,他就以为生活圆满了,花天酒地,沾黄沾赌,样样在手。没有工作也没有投资,钱一点点消耗以至于到最后欠下高利贷,卖房、破产,老婆离婚,兄弟疏远。

这种活在当下的玩法,很快就让他变得一贫如洗。

而同样是拆迁户的苏禹烈,却没有因为一夜暴富变得飘飘然。

他毕业于北大,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利用手头资金创业,千万资产在手,是中国最年轻的天使投资人。

一个眼界宽阔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掌控自己的生命,苏禹烈知道金钱带给自己的优势,便可一手开创了自己的神话,而感到疲倦了他也可以淡然辞职去环游世界。

一样的起点,结局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归根究底还是两个人观念的差异。

一个是短期思维作祟,只看得到眼前的快活,有今天没明天,一个是长期思维的熏陶,懂得长期的经营、铺好一生的路。

不怕人没有抱负,怕的是人被短期思维禁锢,找不到出路。

因为短期思维,很多穷人面对花钱这一件事时,总是畏惧、愧疚、没有安全感的,因为他们目之所及都是阻碍。

可是人若是没有一点胆量跨越眼前的障碍去勾勒未来的蓝图,那想改变现状简直是天方夜谭。

青年钢琴家吴纯和他的妈妈便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印证这一点:眼中有未来,苦尽甘来便不是妄想。

她们是个因为贫穷而一度难以为继的单亲家庭,但吴纯的妈妈眼界却比很多人开阔得多,胆量也大得多。

她没什么文化,于是她每天打五六份工,让孩子弹钢琴,还将孩子送出国,把他培养成了国内唯一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

吴纯对妈妈的付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的愧疚,转化成了坚持不懈弹奏的毅力。而不是轻言放弃,换取一时的轻松。

母子俩,都有着超乎寻常人的胆量与眼界。这与原生家庭富不富有并无关系,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短期思维这种病,才不至于为了改变当下的贫苦放弃钢琴。或许这个过程很苦,但结果却让人大为惊喜。

许多穷人一生抱着富裕的理想,却迫于眼前的贫苦,失去为长远的未来拼搏一把的胆量。他们害怕见不到头的奋斗,于是选择抓住眼下的轻松,却不料自己是在重蹈上一辈的覆辙。

唯独眼里看得见未来,又敢于与巨大的苦难作对的人才明白,穷人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就在于能不能忍受这漫长的磨炼期。

心理学上有一种“蘑菇效应”,其中一方面指人经受不起长时间的忍耐与磨炼,也得不到必要的提携与帮助,最终便只能在一个地方自生自灭。

多数穷人就是这样,忍受不了致富道路上的坎坷,到最后找到一个舒适圈便非常满足,只要没有大风大浪,其实都可以安安稳稳过下去。他们一面喊着致富,一面又待在舒适圈里,不肯出来。

小李在一家大公司当平面设计师,因为平时工作很优秀,获得了一次答辩晋升的机会。

但是当他无意中得知他的竞争对手是老总的亲戚时,就气馁了。

其实,那位竞争对手出身名校,工作也干得十分踏实优秀,和小李旗鼓相当,也并不存在“空降”、“内定”之类的事。

在得知他身份前,小李一直把他当做良性竞争对手,而之后,小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主动放弃了答辩机会,一直本本分分做手上的工作,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

他说,放弃了答辩起码能保住工作,如果和别人竞争,指不定以后成为别人的眼中钉,工作都保不住。

小李输的不是实力,而是小李的态度,他自作聪明保住目前的状态,维持一个不上不下的水平,却俨然忘记了也许自己的实力可以为自己博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若是真有黑幕,大可凭一己之力另寻东家,若是真实的竞争,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上升的台阶,何乐而不为?而小李却怕了,其实不单是小李,很多人为了保持现状, 也在降低未来预期的行为。

“穷是一种心态,你若一辈子坚持自己是穷人,拥有大量金钱也救不了你。”亦舒曾在书中这样写道。

读到这一句,我深有体会。害怕改变现在,就只有拘泥于贫穷,这份贫穷,不只是物质,更是思维上的。

电影《一九四二》里,沦落为难民的老东家说过一句让我觉得很震撼的话:“我有怎么能成为地主的方法,用不了几年,我还是地主。”

这个道理放到现在来说,也十分在理,富人的眼界与见识,野心与胆量,被短期思维支配的穷人万万是比不上的。

有富人思维的人,即使再贫苦,也有改变命运的法子,而穷人,一旦被短期思维局限了,眼里便容不下辽阔的天地了。

“短期思维”,是井底之蛙那口井,一旦人陷在里面了,目光就会变得短浅,斗志也变得无力,富裕只能是个梦,穷才是一生的宿命。

愿你我努力跳出这口井,望得到远方,也走得了泥路。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27wkJFeA4n4qoIs4GnO32w
猜你也喜欢:领导力:称赞与批评2∶1最合适(
领导力:称赞与批评2∶1最合适(小李,员工,情商,管理者,主管)

高明的主管有很高EQ、AQ和IQ,懂得如何通过恰当的情商管理手段“带人、带心”

  某一天,张总突然接到员工小李的电话,“我买了机票,要去泰国玩,现在向你辞职。”张总有些惊讶,但还是以平和的口气说:“我给你两个星期的假,玩完之后再来上班。”小李说:“不用啦,即使回来,我也不想回你这里来上班了。”

  张总极为气愤,但他没有忘记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呢?后来他才想起,前些天小李曾交了一份企划案,张总十分不满意,而且还训斥他:“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还好意思交给我?你真是大学毕业生吗?”

  5月22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卓越女性课程”的《女性管理者的情商管理》课上,心理专家张怡筠博士以这样一个小案例开始了她的讲课。“小李刚刚工作半年,显然有极低的逆境商数AQ(AdversityQuotient),即抗挫能力。与这样的员工打交道时,主管应有一定的技巧。”

  除了AQ之外,还有IQ(智商)、EQ(情商)。在许多跨国公司,招聘时都会寻找“3Qverymuch”人。张怡筠说:“作为管理者,具备这3Q尤其是EQ特别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员工的各种情绪,成为带人、带心的优秀管理者。”

“映”对之道

  许多人认为“有理走遍天下”,张怡筠却从心理学和沟通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先处理心理,再处理事情”。当员工因某些原因有抵触情绪,甚至有离职的念头时,高情商的主管就会采取办法主动与对方沟通,解决员工心理问题。 猜你更喜欢:靠自己去成功(刘墉,女儿,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刘墉,女儿,成功,自然,书中)

  以写作和艺术上享誉华文世界的刘墉,培育儿女同样不乏心得和成就,儿子刘轩已经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出版了四本书。女儿刘倚帆更是才貌双全,十四岁的年纪就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布什奖。
  《靠自己去成功》这本专为写给女儿的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自然》、《恨老师》、《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有赢有输才是人生》……鲜活的语言、奇异的故事以及巧妙溶于其中的哲理,读来颇具兴味。而绵藏其中的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不要等成功来敲你的门,要靠自己去成功。
  书中提出的两大观点:“自由教育”和“父爱引导”不仅指出了传统教子习惯中的种种陋习和盲点,而且以全新的角度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解读,平静温馨中不乏深入思考,“盼龙”、“盼凤”的父母们在读过此书后自会深受启发。

 

作者简介

  刘墉,籍贯北京,生于台北,著名作家,画家。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70余种,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出版了60余种书,总发行量300多万册。还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30余次。
  过去5年间,刘墉先生用他在祖国大陆的版税,帮助了两百多个中学生就学。举办了帮助下岗工人子女的征文比赛,并捐建了“薇薇希望小学”等共26所学校。

靠自己去成功(全文在线阅读)第一部分前言谈睡眠谈出头谈镇定谈自卫谈应变谈独立谈戒慎第二部分谈师生谈死亡谈失败谈自由谈缓急谈恐惧谈焦虑第三部分谈胜败谈时间谈自尊谈公德谈自然谈责任谈偶像第四部分谈穿着谈中文谈成长谈天才谈公平谈慎行谈比赛谈考试第五部分谈公益谈写作谈精简谈作弊谈幽默谈处世后记(连载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