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眼泪尘封了记忆
在生命辗转的轮回里
记忆同样避开不了时光的洗涤
仍旧荡气回肠
那天
我独自走在开满夏花的街
任花香沁入心田
带走遗留在心口的疼
随风飘散至远方
那雨
莫名地穿过了枝桠
打湿了繁花
湿了一地繁华
猜你也喜欢:晏子辞婚(相国,女儿,晏子,托付,国君)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
晏子辞婚(相国,女儿,晏子,托付,国君)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从小就生得乖巧可爱,特别惹人喜欢,齐景公对她更是爱如掌上明珠。
齐景公从宫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女官,对女儿辅导培养。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女儿长大了,不仅相貌漂亮,而且知书达礼,落落大方,成了朝野皆知的绝代佳人。渐渐地,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把齐景公愁坏了。
许多上卿、大夫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到这位佳人。一来可以跟国君联姻,即使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遭到砍头、抄家的惩罚;再者,百官知道后都会来巴结自己,说不定能捞到很多的好处。
但是当时有个规矩,就是诸侯之女嫁给诸侯之子,可景公担心把女儿嫁到别的国家去,父女就再难见面了,而且一旦两国交战,女儿的处境就更难了,他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又打算把女儿下嫁给国内的臣民,这样是离女儿近一些,可以常见到女儿。但他又担心门不当户不对,被人笑话,便也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想来想去想到了晏子,晏子身为齐国的相国,女儿嫁过去,做一位相国夫人,也不算辱没门庭。
但他不知道晏子是否同意,不能贸然行事,必须亲自去听听晏子的意见。
这一天,齐景公坐车来到相国晏府。晏子见国君到来,慌忙出来拜见,说道:“不知君侯光临,有失远迎,臣罪该万死!”
齐景公说:“相国不必客气,寡人在宫中呆腻了,来到相府与相国唠唠家常,不必大惊小怪。”
晏子吩咐家人赶快摆酒,为君侯接风。既然是家宴,晏子也就不拘礼了,唤出相国夫人来给齐景公斟酒。
齐景公问:“这是相国夫人吗?”
晏子回答:“对,这是臣的糟糠之妻。”
齐景公等相国夫人退下后,说:“唉!真是又老又丑啊。寡人有个女儿,又年轻又漂亮,就把她嫁给相国做妻子吧!”
晏子离开坐位,对着齐景公恭敬地回答说:“现在她是又老又丑,可我与她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也赶上过她又年轻又漂亮的年华。况且人都是在年轻时把将来年老时托付给对方,在漂亮时把将来丑陋时托付给对方,我已接受了她的托付,对她做出终身的承诺了。君侯想赏赐给我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难道是想让我背弃妻子的托付而抛弃她,另寻新欢吗?”
晏子说完,向景公拜了两拜,婉言拒绝了这件婚事。
人生感悟:
夫妻之间应信守对爱情的庄严承诺,不可因对方年老色衰而喜新厌旧。
猜你更喜欢:略述“四季人生”(的人,之人,这位,最多,客人)
略述&ldq
略述“四季人生”(的人,之人,这位,最多,客人)
略述“四季人生”(随笔短篇)
近日,微信里同学发来一段视频,是一位老教授的演讲。老教授说,自己在山东曲阜听了一个故事,但不论其真假,你听了以后多活十年。故事讲的是,一天孔子的一位学生在院子里扫地,过来一个客人问:“你是谁?”,他高兴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啊。”那人就说:“那好,我问你一年有几季?”这位学生说:“那还要问啊,一年是四季,春夏秋冬。”那人说:“不对,一年是三季。”两人约定,如果是三季,那么这位学生要向那位客人磕三头,如果是四季,那么客人向这位学生磕三头。这时孔子从门里出来说:“三季。”那位客人就让这位学生向他磕了三头。客人走后,这位学生就不解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是四季,您怎么说一年是三季呢?”孔子说:“看那人一身绿,是蚱蜢啊,他是春天生,秋天死,就没有经过冬天。你和他讲冬季,他不懂啊。这样就是吵到晚上也说不清,你给他磕三头无所谓,这样不就完事了吗。”这位教授还说:“现在社会上三季人最多。我的一位朋友说,自己过去遇到不讲理的人很生气,现在知道有三季人后,就不生气了。”庄子曾说:“对春虫不可语冰。”对春虫说冰有用吗?因为它没有经过冬天,怎么知道冰呢?看完这段视频后,很有感触,对四季人生,幡然有悟。
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层次不同,素质有异,学养有别。社会上三季人最多,一二季人也不少,而四季人却很少。我们对三季人,讲天文地理或古今中外经史,是白费口舌和对牛弹琴;同一二季人,说理和争辩,可谓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还有损于自己的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三季人最多。他们虽能识字断文,甚至居高官为大款,但未饱览史书,只知升官、发财,而没有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这种人其品行也不高,对人常常趾高气扬,只会打官腔或炫富,没有一点同情之心,缺乏感恩之心,只图损人利己或尽干些谋财害命的事。对此种人,你讲伦理、讲道德和法规,有用吗?还有一类可谓一二季人,譬如文盲、愚夫和一些智商与情商都低的人,生活简单,也无事业追求,每天只要吃饱就跳,喝好就叫。他们相互见面时,只问吃穿和寒暖,闲聊时只说一些家长里短和生活琐事。对这类人,你谈国事、说古今、议文学和艺术,都是浪费时间,枉费情感。
人世间,芸芸众生其先天禀赋和后天境况不同,差异很大,甚至有天壤之别。我们不能以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与所有人等同看待。遇到不讲理的人,不要与之争辩是非;遇到文化素养差的人,不要与其说典论经;遇到思想素质低的人,不要与他争论高低;遇到品行不端者,不要和他认真较量。否则,自己就会生气,就会受到委屈,甚至遭到威胁。
闲观世态百相,静听众生言谈,笑对生活高低,直面世人德能。我们对各种事、每类人,要有不同的心态,坦然面对,淡然看待,不争不气不比。若遇愚昧无知之人,不必讲理争辩;若遇放荡不羁之人,应避而远之;若遇品行不端之人,不要斤斤计较;若遇有伤自己之人,不要耿耿于怀。
我们每个具有高素质和高学养的人,都应放宽心态,放下身价,坦然面对社会上各类人,淡然看待人间各种事。我们只有摆正心态,看淡一切,看清世相,才能融入大千世界,得到心理平衡。
201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