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上亮相的江淮嘉悅A5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固然,關注的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和某韓系車過于相像的外形上。而這次參加嘉悅A5的試駕,我也得知這是江淮和大眾共線生產的第一款轎車,按江淮的說法,它們從大眾那里學了很多,學到的東西都體現在了嘉悅A5上,所以這輛車對它們而言,跨越巨大。
直接點,動態體驗有多接近大眾?
那我也就不廢話了,直接從產品體驗說起。不得不說,剛接觸這輛車,還真有點坐大眾的感覺,它的底盤和朗逸Plus確有幾分相像。根據江淮的說法,它們是拿到了朗逸Plus的底盤參數,再根據車重、尺寸、以及懸掛結構做了相應的調整。結果如何呢?我認為整體達到了朗逸Plus 80%左右的功力,具體體現在底盤的厚實感上營造的很好,過顛簸路面的時,車廂內幾乎沒有太大的感知,宛然厚厚的襯套用化骨綿掌將這些顛簸全部震碎了一般,這種底盤質感上的高級感確實很大眾。
而和朗逸Plus差的那20%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過延續顛簸路面時,懸掛動作還是不夠快,有點招架不住(其實朗逸Plus在這方面也沒有好到哪里去,但還是好過嘉悅A5的);另外,嘉悅A5的高速安定感沒有朗逸Plus好,會略微有些令人不安的懸浮感。
至于動力系統,嘉悅A5主銷的車型會是1.5T發動機配CVT,這套動力系統的整體表現我認為只能排在自主品牌的第二梯隊里。主要的短板有三方面:在絕對的動力方面,0-70km/h,整輛車的動力還挺不錯的,開起來也挺輕松,但過了70km/h之后,你越急著深踩油門,動力釋放的越緩慢。另外就是,很多二線自主品牌都會有的問題,渦輪遲滯現象明顯,嘉悅A5 踩下油門大概2秒鐘之后才干迎來扭矩的爆發。此外,在紅綠燈起步時,CVT變速箱還是浮現了一點頓挫。
轉向是比較輕松的類型,而且不會給人留下特殊的印象,這點我認為也是有大眾風格的,因為大眾的轉向除了個別車,大部分都是讓人挺無感的。但建議大家用標準模式就好,運動和輕柔模式電子模擬感很強,開起來不太自然。
掀背車從結構上來說是屬于兩廂車,所以往往隔音降噪水平不及三廂車。這點嘉悅A5做得倒是不錯,坐在后排從尾廂傳來的噪音不是特殊明顯。但這也不是說嘉悅A5的隔音水平就很好,它前排的問題主要是A柱和側窗位置傳來的風噪較大,而后排會比較明顯的感知到底盤的噪音。
最受爭議的外形設計,我有話說
開頭也說了,嘉悅A5這輛車最受爭議的地方就是它的外形。是,我也認為它在前30°左右和某韓系車真的很像,包括中控屏幕啟動的動畫我都一度以為是某韓系車。但拋開像這個點之外,嘉悅A5也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比如掀背的造型,在目前這個級別的車里真不多見了,它是能夠給消費者一些新奇感,也是需要廠商花更多成本的地方。
另外,接近貫通式的尾燈(僅被車標斷開了)也很華麗。在晚上解鎖的一剎那,站在尾部觀賞,真會有一種這是奧迪A7的錯覺。
總體來說,嘉悅A5的外觀和之前江淮蜜汁審美的車型比,它是要精神、時尚很多的。但對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來說,這輛車還需要更國際化一些,才干吸引大家。
內飾是給了我一些驚喜的,首先它的設計很簡潔,就是一個簡單的T字形中控臺。而且它在用料上很創新,用仿皮做出了一種類似織物的紋理,看起來很清新很美麗。
中控臺有一塊10.4英寸的大屏,實際體驗,日常使用還是需要優化的。首先,中控屏幕基本就是個安卓平板,而且還不太跟手,需要提升一下操作的流暢度;另外,在其他界面要操作空調是比較麻煩的,需要退到主頁再進空調界面調節,如果有個快捷鍵就好了;再有,切換至倒車影像或者是全景影像時,方向盤上的多媒體功能按鍵是沒實用的。
大軸距會不會帶來大空間呢?
其實嘉悅A5的車身尺寸并不小,尤其是2760mm的軸距,在同級別里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但因為掀背的造型,為尾廂預留了108cm的深度,所以后排的乘坐空間其實沒有和競爭對手拉開很明顯的差距,屬于這個級別的主流水平。
這個尾廂我是要夸一夸的,首先它的尺寸非常大,而且學了大眾,設計得非常規整,有用性很強。而且這個尾廂帶有電動開關、腳踢式開啟、自動關閉的功能,功能性表現非常全面。最重要的是,前面說過,它帶來了大開口的同時,并沒有給后排乘客帶來噪音上的滋擾。
嘉悅A5的綜合實力什么水平?
嘉悅A5是和江淮大眾的車型共線生產的,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它在做工、用料方面水準的提升(可能耐久性也有所提升,但這次試駕試不出來),不過因為它對標的車型吉利帝豪GL和奇瑞艾瑞澤GX都是比較老一點的自主品牌A級車,所以綜合來看,我認為江淮嘉悅A5的整個市場定位和江淮的品牌定位有些類似,和一線品牌的產品還有些差距,但在二線品牌里或者一線品牌較老的車型比,還是有競爭力的。
【江淮嘉悅A5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掀背造型比較獨特;底盤舒適度不錯;空間表現主流水準;做工提升明顯;
主要短板:動力后段加速一般、平順性一般;中控系統有較大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