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逃避心当作出离心,把放弃当作放下。你真正能够放下了,那个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有无比的快乐、轻松、自在,不会有烦恼、痛苦的时候。如果你心里还是有烦恼、有痛苦,还是不轻松、不自在、不快乐,这都是因为你没有放下,而是放弃了。你真正能够放下的时候,不可能放弃一件事,也不可能放弃一个人。该做的一定会做,该接触的一定会接触。但现在,在你的相续中有好与坏、好人与坏人的分别,所以有的人和事你愿意接触,有的不愿意接触,这都是逃避。
你是否真的放下了,就看自己的内心。如果你的内心真的轻松、自在了,那不是短暂的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个月的轻松、自在,而是永远轻松、自在。活得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活得自在,没有任何障碍;内心那么乐观,没有丝毫的吵闹: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放下了。
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以后什么都不管了,然后住到庙里,但是依然烦恼、痛苦,有压力。这就说明你没有放下,而是放弃了。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有出离心,然后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接触,就想逃避。能逃得了吗?该做的不做,该接触的不接触,这还是没有随缘。机缘成熟的时候,你不愿意接受也得接受,不愿意面对也得面对,你想逃避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不愿意做一些事情,但是没办法还得做,这也是一种痛苦。你没有必要这样。你已经懂得了因果,已经懂得了缘起的作用,就应该选择接受、承担,一切随缘。逃避是不可能的,勇敢的面对这一切,不会有事,一切都会过去。你要观察,烦恼来的时候找它的来源、归处、本体,这时候根本找不到。这么一说,烦恼根本不存在,那你还执着什么呢?
不管是好是坏,所有的缘法都是一样。如果去找,根本找不到它实实在在的来源、归处和本体,所以它还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东西还非得当作它存在,这不是自找痛苦吗?当你真正敢面对,心不动,没有畏惧,不害怕的时候,不会有事。什么都不会影响你,不会干扰你,不会伤害你,不会让你烦恼、让你痛苦。
我们现在不敢面对、特别害怕:想得到的东西害怕得不到,已经得到的东西害怕失去,遇到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害怕它不离开;觉得可怕的事情,害怕降临……总是在患得患失中执着、苦恼。别这样,勇敢一些!任何时候都不害怕,没有畏惧心,敢承担,敢面对,那个时候你才成功了。一切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谁也不会干扰你,谁也不会伤害你,谁也不会影响你。
猜你也喜欢: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几条健康忠告(很多人,保
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几条健康忠告(很多人,保健,活得,日本,我在)
去年我才从美国回来,此前在斯坦福呆了六年。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很多新东西。最近北京市普查工作刚结束,我们北京市得了两个冠军,一个是高血压冠军;一个是高血脂冠军,很遗憾。市委非常重视,有文件下达了,要求各单位多听最新保健知识,我就是奔着这个目的来的。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的人。年龄不是个宝,血脂高很危险。大家知道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者为长寿。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而且不听保健。这个问题在国内非常严重,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保健局一再强调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保健。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而少数是病死。这个极端反常的现象要求我们尽快纠正。
最近联合国表扬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什么表扬日本,因为他的寿命是世界冠军。他们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7.6岁,我们国家50年代是35岁,60年代是57岁,现在是67.88岁,距离日本整整差20岁,这是没法原谅的。日本的先进经验是以社区为单位,每一个月讲一次保健课,如果没有来听就必须补课。我国没这制度,谁爱听就听,不听拉倒。我回国后问了许多人,应该活多久呢?有人告诉我五六十岁就差不多了,这说明我们的标准太低了。他们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保健,凑合活着,问题很严重。我在医院工作了40年,绝大部分人病死是很痛苦的。我来的目的很明确,我受科学委托,受命于卫生部的指示,希望每个人都重视保健工作。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很多人死于无知,这很冤枉呀。我们知识分子平均年龄58.5岁,按这个数字,我想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医科大学8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都学完后到点了,根本不能干什么了。很多科学家没超过这个年龄。我在美国斯坦福见到了张学良将军,在纽约参加了他的100岁寿辰。我很受教育,一进门见到他我们就大吃一惊,他眼不花,耳不聋,很多人问他:“少帅您怎么活这么久”?他回答很明确:“不是我活得久呀,而是他们活得太短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活得短,还嫌我活得长。这情景我一直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而我们很多人很糊涂,对保健一无所知,这样我们的工作也做不好,因为我们天天处在不健康、亚健康状态。我见过很多人,宋美龄我在长岛见过,他们都活得很长,都是100多岁。他们能活,我们为什么不能活。我就很奇怪,我们很多人凑合活着,这种思想危害极大。
猜你更喜欢:孩子,愿你有一颗美如桔瓣的心(桔子,孩子,告
孩子,愿你有一颗美如桔瓣的心(桔子,孩子,告诉你,那是,果肉)
作者:黄小平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桔子,问:“妈妈,为什么桔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孩子,那是桔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母亲说。
“妈妈,为什么桔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孩子,那是桔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这也就是在告诉你,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母亲说,“孩子,桔子的果肉长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还有另一层用意呢,你知道吗?”
“还有什么用意呢?”孩子问。
“那是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桔子,那就要懂得把桔子分成很多份一小瓣一小瓣,然后分给别人,与自己一起共享。”母亲说,“孩子,妈妈愿你也有一颗美如桔瓣的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