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屁,什么狗屁爱情

狗屁,什么狗屁爱情

日期:2018-11-30 09:30:36    来源:互联网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潜力很大,说明你现在狗屁不是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潜力很大,说明你现在狗屁不是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潜力很大,说明你现在狗屁不是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潜力很大,说明你现在狗屁不是

  文/Psycho_布丁

  题目这句话是我的本科论文导师在第一次和我们见面时候说的:“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现在很有潜力。请不要把它当成一种荣誉,更不要把它当成可以沾沾自喜的资本。这是一种侮辱,更是种谩骂。因为这说明你现在狗屁不是。”

  很多人都会羡慕其他人,我也是。不过由于自尊心作祟,我也会装的自己其实没那么的嫉妒,还表现的自己很牛X的一样,说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不是怎么怎么样,我也可以怎么怎么样。说多了,自己也就信了。我也经常和朋友们吹牛说:“叫我现在一没人脉,二没钞票,三工作不好。否则凭借我的聪明才智。早就可以做大事开公司了。”在听了我的一些Idea 之后,朋友们也信以为真。觉得我以后会是个人物。我在没有听到这些话之前,也非常得意,觉得自己以后也会很厉害。有钱有权,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可事实呢?

  当我在咖啡馆口若悬河和别人阐述自己的理想有多宏大时,

  我的朋友晓韵为了完成自己当作家的心愿,在家里猛码了2年的字,完成了一部十万字的小说,并且在某知名小说网站上发表。

  当我在家里百无聊赖的刷着微博和分享朋友圈时,

  我的同学三撇已经辞掉了工作,已经只身一人在东南亚还不知道非洲的某个地方待了有2个月之久,至今也毫无回来的迹象。

  当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在家抱怨怀才不遇时,

  我的学姐机器猫小姐,已经跟随着她们的老大一同北上发展,需要为了工作留守北京一年。

  当我还在犹豫是不是为了以后的理想,报个班学点什么的时候,

  我的死党说,以前有个我们共同认识的大兵哥,为了能自己开咖啡馆,已经在Costa打了一年工,现在正在筹备自己的店。

  ……

  我承认,虽然我嘴上说,要不是我没时间,要不是我没钱,要不是公司待遇差,否则我也可以。但心里非常清楚,就算我有了时间,就算我有了钱,就算公司待遇好了,我还是什么都不做,看着其他人一点点的努力奋斗。

  很多时候,不是我不想,也不是我不能。但就是不做,宁愿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然后思考着为什么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想着想着,睡着了。应了自己常说的一句话:想过就算有过了。

  就算是这样,每次见面,还是有很多人对我说,你潜力很大,想法不错,我看好你哦。

  现在对我而言,除了讽刺嘲讽,我听不出任何意思。同时,也非常的懊悔。是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吗?还是自己的想的不够清楚?又或者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要么,抱着这样的内疚一直活在悔恨之中?

  要么,是时候痛定思痛,开始接受这样的现状,然后一点一点地从能做的小事做起,为了以后能实现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住,你现在可以狗屁不是!但是,未来要做自己的英雄!

励志故事:挖掘你的全部潜力 成功励志:激发心灵的潜力 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写给高三同学的第11封信
猜你也喜欢:企业用人:学微软,还是学IBM?(的人,微软,员
企业用人:学微软,还是学IBM?(的人,微软,员工,的是,经验) 富于创新与合作精神的人才是各公司的共同追求,但是,各家公司的“爱好”则各不相同。

  微软更喜欢“聪明人”

  比尔·盖茨认为:“聪明”就是能迅速地、有创见地理解并深入研究复杂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善于接受新事物,反应敏捷;能迅速地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对其做出头头是道的解释;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正中要害;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博闻强识;能把原来认为互不相干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要求员工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因此,微软并不在培训上大量投资,他们提倡以边干边学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训新雇员,而新雇员则通过观察有经验员工的工作和“试错法”来学习。

  IBM的经验是不录用恭顺的人,看重实事求是。

  IBM第二代领导人沃森说:“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要那种虽然脾气不好,但敢于讲真话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IBM很重视员工培训,注重“人才培养,技能提升”,为员工准备了最完备的条件,以及广大的空间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实,两家公司在员工甄选和培训方面的差异是与历史和行业特点有关的。微软是靠软件开发起家的,而IBM早期做的是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远大于硬件,这就使得微软在用人上必须“快”,等不及培训,所以要选择那种“聪明人”相比之下,IBM更需要有经验的员工,这对于硬件开发很重要。

  从整体上讲,我国人才素质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是老板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多借鉴IBM的经验,而不能草率得像微软那样,当需要某类人才时,立即到市场上找现成的,最短时间就能担当某个具体工作。毕竟,美国的人员流动和资本流动都很快,发达的劳务市场,使企业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合适的人才,而我们远不具备这一条件。 猜你更喜欢:华田(祖父,田里,锄头,没了,秧苗)


华田(祖父,田里,锄头,没了,秧苗)

我听惯了田蛙的鸣叫,知了的喧闹,以及祖父的劳动号子。

印象里的祖父,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小老头,我出生的那一年,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或许是他生来对孩子的喜爱,或许是他当兵时的那段特殊经历,他容不得我吃半点苦头。就像他当年疼爱母亲一样,他也十分疼爱我。

等我长到五岁的时候,会走路了,便跟着祖父到田里去干活,那是一片宽阔的田野,在那时的我看来,就是整片的世界。祖父扛着锄头走在前面,我就在后面有一路小跑跟着他。每当他抡起锄头向杂草垦去时,我便会在一旁蹲着看着,一下,再一下,祖父是那样矫健有力,那跟锄头就像猴王的金箍棒一样,在他手中活灵活现。一会儿,锄头黑了,祖父累了,地里的杂草也没了。

每到夏天的时候,祖父便会背着一个篓筐,里面装满了秧苗。在毒烈的阳光下,祖父戴着一顶草帽,顶着头顶的烈日,在田里插秧。祖父往往是家里最忙的人,尤其是在夏天,只要转眼功夫,他便不见了,料想便是去了田里。插秧,追肥,施土,收割,这是祖父最精通的手艺。扁豆没了,种上了西瓜,西瓜没了,插上了秧苗,秧苗没了,割上了高粱,若是高粱也没了,那一年也就到了头。这时候家家户户贴门联,挂灯笼。祖父不去田里了,这是他一年中唯一的休息。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他便又长到田里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祖父的腰也驼了,他老了,老得连锄头也拿不动了。如果把人的生命分为几个阶段,那么,他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虽然不种田了,但他总喜欢到田里去。他总向田的尽头望去,然后伫立在那里,只有我知道他看见了什么。

祖父死了。他就被葬在了田里,他把他的心留给了我们,却把魂葬在了田里。

当我再次踏上那片田,才发现,这片田是多么渺小,而祖父一辈子的心血,同他一起,永远留在了这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