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好,最近小評發現大家對于傅聰簡介,傅聰詳細簡介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今天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一起往下看看吧。
1、傅聰于1934年3月10日出生在上海一個充滿藝術氛圍和學術精神的家庭。他的父親傅雷是著名的學者、藝術評論家和文學翻譯家。童年時,傅聰斷斷續續上了幾年小學,在家主要由父親監管。八歲半的時候,他開始學鋼琴。九歲時師從意大利指揮家、鋼琴家梅百奇,李斯特的再傳弟子。1946年梅白圻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學成才。1947年,她就讀于上海大同中學。1944年隨父母移居昆明,先后就讀于昆明越秀中學、云南大學外語系,后停止學琴。1951年,我提前一年回到上海的父母身邊,跟蘇聯鋼琴家布朗斯坦夫人學了一年鋼琴。因為我的老師搬到加拿大去了,我別無選擇,只能自己努力學習。1953年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獲得巨大成功。同年在羅馬尼亞布加斯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三名。1954年,他去波蘭學習,他的老師在一次著名的音樂學者和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三名。1954年赴波蘭留學,師從著名音樂學家、鋼琴教育家德維茨基教授,1955年3月獲三等獎《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最佳獎《瑪祖卡》。1958年深秋,他以優異的成績提前從華沙國立音樂學院畢業。1958年底,由于歷史原因,他被迫遷往英國倫敦。1979年4月,應邀回國參加父母的康復會和骨灰安放儀式。上世紀80年代,他每年都回國演出和講學。1982年,他被華中和上海兩所音樂學院聘為兼職教授。1983年,香港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2、1959年初,傅聰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首次登臺,并與著名指揮家朱莉成功合作。從此,傅聰的足跡遍布五大洲,僅他一人就受聘于國際音樂舞臺近50年,獲得“鋼琴詩人”的美譽。已故德國作家、詩人、音樂學家、評論家、諾獎得主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曾撰文稱贊傅聰,稱“從技巧上來說,傅聰確實表現得無懈可擊。不亞于科爾多或魯賓斯坦。但我吸收到的不僅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肖邦。”
3、父親傅雷出生于上海,是中國著名的學者、藝術理論家和翻譯家。
4、四歲時,傅聰表現出對音樂不同尋常的熱愛。七歲半的時候,他開始學鋼琴。他師從意大利指揮家梅帕器(李斯特的弟子)三年。
5、1951年夏天,傅聰師從蘇聯鋼琴家阿達布朗斯坦夫人。傅聰努力學習,每天練習七八個小時的鋼琴。
6、1953年,第四屆世界青年和學生節在羅馬尼亞舉行。經過國內選拔,傅聰作為唯一的中國選手參加了“藝術節”的鋼琴比賽,并獲得了三等獎。
7、1955年3月,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在華沙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74名選手齊聚波蘭首都。傅聰是唯一一個音樂資質最弱的中國選手。經過三輪比賽,他以和前兩個差不多的成績獲得了第三名,還獲得了《瑪祖卡》的最佳表演獎。這是東方人第一次在肖邦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8、比賽結束后,傅聰繼續在波蘭的Jewietsky教授手下學習,直到1958年底。在此期間,傅聰于1956年8月至10月回國休假,在北京舉辦獨奏音樂會,并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在上海舉辦莫札特協奏曲。此外,他還在東歐的許多城市演出,到1958年離開波蘭時,演出已經超過500場。這些國家的觀眾享受到了中國年輕鋼琴家的優雅,傅聰也積累了專業鋼琴家的寶貴舞臺經驗。
9、1958年12月,傅聰離開波蘭,前往英國倫敦。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20年間,舉辦了約2400場個人音樂會;他曾與梅紐因、托塔里、巴倫博伊姆、鄭京和等多位國際著名演奏家合作。錄了50張左右的唱片;曾擔任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比賽以及挪威、意大利、瑞士、葡萄牙、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音樂比賽的評委。他的演出遍及歐洲、美洲、中東、東南亞、日本和大洋洲。如此廣泛、持久、頻繁的藝術活動本身就已經是藝術成就高的證明。他以自己的努力贏得了“有分量的大師”的評價。《時代》周刊曾稱贊他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音樂人”。
10、1976年,傅聰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同年12月,傅聰再次回到中國。此后,他幾乎每年都回國演奏和講學,去過北京、上海、Xi、成都、昆明等地。他曾講授過肖邦、莫扎特、德彪西等主題,演奏過這些作曲家、舒伯特、斯卡蒂等人的作品。他還與中央樂團合作演奏了貝多芬的協奏曲;與中央音樂學院大學生樂隊合作演奏莫扎特協奏曲,并擔任指揮;還專門指導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屬室內樂組的培訓。他豐富的藝術經驗和孜孜不倦的教學態度贏得了老師、學生和音樂愛好者的贊譽和尊敬。
以上就是【傅聰簡介,傅聰詳細簡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