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人生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路上总有鲜花相伴;总觉得自己是一块闪光的金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可有时,自己却心生疑惑,自己是否认清了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材料?价值几何?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只有好的材料才会有好的质量,顾客才会喜欢,才会卖出好价钱。可是,你知道自己是好材料还是坏材料?如果是好材料,不必欢喜;如果是坏材料,也不必自卑,你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在中国藏区有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名字叫香格里拉。但这样完美的世界、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充满艰辛与磨难,但请不要惧怕它们,正是因为这些磨难,你的生命才会更加精彩,你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
如果远方呼喊你,你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你,你就走向大山。纵然山路崎岖,布满荆棘,双脚磨破,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从战胜困难的那一刻起,你的价值会得到体现,你也就提升了自我。
前行的路上,你的周围是否有其他人相伴?你身处怎样一个环境?漆黑又寒冷的晚上,你独自行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虽然你不怕冷,但你却会害怕没有灯为你照路。环境就像这盏灯,只要灯在远方亮着,你就会拥有前行的信心。因为它照亮的不仅仅是漆黑的夜晚,还有你那一颗上进的心。
成长的路上,你发现自己的步伐越来越稳健,道路越来越平坦,你越来越有创造力,困难再也无法将你击倒。因为你看清了自己,进而提升了自己。
于是乎,你不再犹豫,你已发出了自己的光芒,那金灿灿的光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你的价值。你要向世人证明,即使你只是一颗星星,你也要闪烁最耀眼的光芒。
猜你也喜欢:穷养富养,不如教养(教养,孩子,穷人,无以,父母)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教养,孩子,穷人,无以,父母) 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像一首流行歌曲一样,在许多年轻的父母口中传唱的时候,恐怕它也会像流行感冒一样,给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带来无穷无尽的遗祸之“病毒”,从而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引向歧途。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照这种理论的说法,那穷人家的儿子天生的就比富人家的儿子有出息,富人家的女儿则天生的比穷人家的女儿能经得起诱惑,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只要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看看那些有作为的伟人或卓越者,并不是穷养与富养的结果,而是教养使然!
那么,什么是教养呢?教养,就是让一个人从年幼之时便开始学习掌握的一把把立身处世的尺子,是种种待人接物的艺术,是一定要明白的最基本的“是”与“非”的标准,是必须懂得的事理和常识;而教养,能让一个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来,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曲中奏响的最动人的旋律,是一个人内在的良好的品格修养映射于外的优雅和从容之美。
所以,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教养的时候,他就能举止合范,进退有度,在取舍之间能把握好分寸,在现实的环境中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的面对未来,在人生追求的奋斗中他知道从哪里找到提升自我的阶梯;在成功之时,他可以喜不自胜,但不会得意忘形;在失败之中,他可以黯然神伤,但不会意气消沉;为官为富为贵,不会泯灭良知,不失侧隐之心;身为布衣匹夫,依然会傲骨凛凛,心清魂净地做人……他们虽然不一定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愈矩”,但是,他们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犯了错误之后一定会从自身去找症结,而不是怨天尤人,百般推脱责任。
当然,教养,不是富贵人家的专属,也不是贫穷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个家庭或父母或教师都能送给孩子的一笔无价之宝,是为孩子心灵世界打造的一盏智慧之灯;孩子生于贫穷之家,拥有了教养,他知道自己怎样的立足现实和发展自我;孩子生于富贵之家,拥有了教养,他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开拓未来。
翻开中国历代智者教子的贤言慧语,不管是司马光,还是曾国藩,都为中国在对子孙的教养上点燃了一盏盏的智慧之灯,特别是诸葛亮的教子书,更是写得语重心长、言简意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教子书中虽然有一个“俭”字,但绝不是“穷养”的意思,可以说节俭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永恒的美德,不管他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因此,教养,是培养孩子成人的灵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础,是一个让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想通过穷养或富养的捷径,剑走偏锋,看似奇巧,自以为可以出奇制胜,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功亏一篑!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不是“穷养与富养”所能涵盖的;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亦是对父母本身所具教养的一种考验!
猜你更喜欢:解剖室里,属于我的爱情(标本,自习,的是,解剖,学习)
解剖室里,属于我的爱情(标本,自习,的是,解剖,学习)
S医大第一眼看上去真的有点小,车很多,楼房建得很拥挤,饭堂教室宿舍图书馆四点一线,六分钟就能走完这四个地方。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拥挤吵闹的地方,所以开学头两周,我还在为找个合适的自习地方苦恼,图书馆去晚了就占不了坐,教室也是人满满的,一屋子的人,搞得学习气氛怪紧张兮兮的,不符合我文艺女青年莫小夕的气质。直到读高中时坐我后面现在Z大读经济的阿荣在QQ上给我留言,“去停尸房自习啊”,呀!读经济的人脑子就是活,一语惊醒梦中人。当然我不会真的去停尸房,那里也不会那么轻易让活人进,我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系统解剖的标本陈列室。
所有我认识人中,大部分人一听到我是学医的,就马上表现出极佩服加上极惊恐的表情,什么跟死人一起睡啊,还有发生在解剖室,教室,宿舍……一大堆的恐怖故事好像全部赖定医学院为它们的发源地一样,所有人都疯了一样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限,恨不得给全天下的医学院都笼罩住一层恐怖的气氛一样。所以,当死党们听说我要跟解剖标本一起自习的时候,全都吓坏了,一个个恨不得以死相谏,想阻止我。
其实,标本室才没那么恐怖呢,特别是我们学校的。我们学校的解剖室通年开放,福尔马林的味道也没有那么浓,虽然早期因此还丢过一些珍贵的标本,但校领导还是坚持长期开放对我们的自由学习更便利,特地给出了很诚恳的公告,结果自那以后,还真的没有再丢过标本,而有些同学也渐渐习惯了在那自习,当然大部分同学都不习惯去那,毕竟不是什么赏心悦目的地方。
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在每天中午吃过饭后,就去标本室自习直到下午上课。经过几天的自习,我还真发现这是个不错的学习地方。尽管之前有来这上过解剖课,但那时都没有好好留意过这的环境。现在有空来这,才发现这的环境不错,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屋子亮堂堂的,窗户外边是几颗树,坚守绿意黯然的南方本色,福尔马林的味道虽然有点刺鼻,但带上口罩就好多了,我还选好角度拍了几张照片给我的死党们,好让她们开开眼界。”
想起第一次上课时老师把一块新鲜的猪骨带到这里让我们认识骨的结构,说下课后还要把猪骨拿回家熬汤时,我们可真都吓坏了。更有甚者,说旁边的局部解剖室里,曾有师姐在那里,拼命练习解剖,最后肚子饿了没办法,一只手继续拿着刀子解剖,一只手拿着馒头就往嘴里面送!外行人听到这些可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试想下,倘若不是这样一些人的忘我钻研,祖国的医学事业哪能取得如此的蓬勃发展。经过几周的学习,我越发觉得这里的老师们学者们都很可爱,因此也更不会觉得来这学习有什么不好。至于很多人见到就会哇哇叫的标本,台湾人管这叫大体老师,还有在国外的医学院呢,每次要学习前,都要在这些大体老师面前举行完仪式再学习的。使我不明白的是,前不久国内居然有医学生拿了标本拍了恶搞的照片还在网上流传,真的是很大不敬,还好有大众媒体们一起对这些行为进行了狂批。没错啊,那些先人选择了在死后把自己的遗体留下来供大家学习,这可真真是太崇高了,想到这些大体老师的可贵,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敬佩了。
来这自习的,留学生占的比例比较多,本国的学生反而屈指可数。留学生们总是那么友好有激情,可惜本人的英语水平不行,只是偶尔寒暄几句,还好从他们那学了一些基本的医学术语,例如,cadaver(大体),specimen(标本),等等。在这里自习的人,可以很自由地讨论,只要不是很过分地影响到别人。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气氛,轻松而富有人文气息。本国学生中,有一对情侣倒是很引人注目,说起来也不是长得很漂亮的那一种,但怎么说,反正是优秀得好像会发光似的,举手投足间都有种征服人的魅力。女生的英语很好,经常跟留学生叽里呱啦地交谈着,有时也会冲我礼貌的点头微笑,真的很讨人喜欢。后来我才知道,这对是大四的情侣,男的是临床专业的,女的是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那位师姐经常参加晚会主持,校园歌手大赛什么的,是学校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