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众生,佛爱众生

爱众生,佛爱众生

日期:2018-11-30 01:59:15    编辑:谭告隘    来源:互联网

对爱批评别人的朋友说(自己的,众生,的人,揭露,修行者)不要轻易的批评别人,因为我们还没有智慧知道他
对爱批评别人的朋友说(自己的,众生,的人,揭露,修行者) 不要轻易的批评别人,因为我们还没有智慧知道他人的内心潜伏着怎样的忧伤?他脆弱的心灵正在承受着怎样煎熬?也许他表现出满不在乎,或者是桀骜不驯——那只是他没有勇气,也没有智慧能够看到自己!
  
  如果我们不能包容他们,我们岂非和他们一样,整日颠倒的在评价和批评这个世界,在打击别人、提高自己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快乐!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需要这样的快乐,只需要与本性合一的快乐!
  
  从本性上说,我们原本与众生同源通体,我们批评他人,岂非在谴责自己?我们谴责自己,又怎能和自己合一?
  
  不要轻易的揭露别人的弱点,因为我们还没有智慧知道他的弱点是怎样形成的,也不一定有智慧去帮助他们改变弱点。
  
  轻易的揭露别人的缺点,而不去治疗,就好像在玩弄对方的情绪那样。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应该是这样的心态,有这样心态的人是不圆满的颠倒妄想的凡夫。
  
  当然,也许他对你的治疗丝毫不能接受,因为众生都有自己的头脑,他不能在他的头脑里理解你想要帮助他的方式。这时,你要去原谅他。
  
  太喜欢揭露别人,可能是因为“自我”在内心深处感受不到别人经历的苦。这正如井底之蛙的故事,站在井外的青蛙强行的对井底的青蛙指出外面的世界,是没有智慧的方式。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能够用“包容心”去成就别人,其实是在成就自己。一个从“现象”中得知自己怎么解脱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想想我们经历的心路历程的苦,才能知道众生的苦。
  
  想想我们改造自己的困难,才能知道众生无法改造自己习气的困难。
  
  想想我们是怎样从困难中进步的,才能知道众生怎样从困难中进步。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当知“语之用与害”。
  
  用心经历众生的痛苦,正如经历自己的痛苦那样。只有经历最多的人,才知道在每个情绪的状态里,给予对方什么,对方能够成长。
  
  有些人太过于傲慢,太相信自己理解的事物,这样的人确实不该鼓励他。但如果你认为用批评和揭露的手段可以使得对方进步,那除非你们是“师徒”关系,或者你可能要做好牺牲两者关系的准备。因为这种激烈的沟通方式往往会换来对方的反击,让你“正确的批评和揭露”的效果大打折扣。
  
  愿我们能从鼓励的语言中,找出帮助世人进步的捷径。
  
  愿我们能开拓自己的心胸,接纳别人的缺点,正如别人也在接纳我们。
猜你也喜欢:你怎么总是忍不住发朋友圈(朋友圈,的人,生活,展示,我跟)
你怎么总是忍不住发朋友圈(朋友圈,的人,生活,展示,我跟) 你怎么总是忍不住发朋友圈

  文|曲玮玮

  01

  最近国庆我好多朋友旅行都不发朋友圈了,因为太多微信爆文说

  真正有品位的人不需要在朋友圈展示自己

  凡事都发朋友圈炫耀是最低级的行为

  发没营养的朋友圈简直low爆了

  所以现在的朋友圈流行清汤寡水,有人干脆空空白白,俨然大方告诉大家“我跟这个世界不熟”。有人几乎把日常状态删光,放几张滤镜冷淡的照片,营造一种“我藏在你捉摸不到的背后”的气质。

  感觉大家对于“朋友圈”的态度过于敏感。

  大概是微信对人的绑定程度已经越来越深,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大家的人际关系全都捆绑在那里。所以大家对朋友圈越来越敏感,似乎每条朋友圈都有展示的功能,稍微不慎,就会改变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但真的没必要太提心吊胆。

  02

  其实,朋友圈的英文叫“Moments”,就是负责捕捉收集和记录生命中的那些“时刻”。时刻是稍纵即逝的,不加犹豫的,像蝴蝶一样马上就能翩翩而飞的。

  真心觉得朋友圈是个很伟大的产品,不但养活了我们这些自媒体人,加速了信息传播(哈哈这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我跟很多老朋友的感情,都是靠朋友圈维系的。

  我跟很多老朋友不常见面,平时大家都很忙,也不会贸然私聊干扰对方。但是每天都能随手刷到他们的动态,得知他们生活的变化,顺便在评论区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天涯若比邻,慢慢的不再担心老朋友在生命中突然消失,你对他的一切无从得知。

  大家也有这个习惯吧,每加到一个新微信好友,如果有时间,第一反应是去看他朋友圈。

  如果有时候遇到惨淡的两条横线,心里是会失落的,心想这个家伙要么内敛要么有提防心,太难走进他的世界。

  假使点开朋友圈一片花花绿绿,看到了他的生活,也探索到你们之间有不少共同好久,会发现两人距离一下变得更近。

  03

  有时候遇到一些人,发朋友圈的频率极少。但也喜欢从他零星半点转发的文章里,窥探到本人的面貌。有的人的朋友圈只发金融界文章,但深夜突然看到他发了一次自己的恶搞小咖秀,突然觉得他可爱了很多。

  还有人热衷分享。经常本着翻杂志的心态翻一些人的朋友圈,看他最近推荐了什么书,去旧货市场买了什么有趣的小玩意儿,听了哪些好玩的音乐,每次都觉得有不少收获。

  有人晒自己住的酒店,吃过的精致餐厅,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反倒把她当成了我的私人大众点评,经常跟着她朋友圈的脚步去吃吃喝喝。

  我并不觉得这些展示是炫耀。一个坦荡纯粹的人,会把展示生活看成一种真诚的分享,同样也不会把别人的展示看成炫耀。如果有人用恶意揣测你,那他要么狭隘,要么根本不是你的朋友。

  04

  我很喜欢点开朋友圈看到各种类型的动态,看到缤纷的多元的人,进入热气腾腾的人间。

  我更害怕的,是点开一个光秃秃毫无生气的朋友圈,没有一点入口去了解这个人,那真的好遗憾。

  在朋友圈纵情撒野就好啊,肯定有很多瞬间,你只想发一些没营养的蠢话。那就是用来记录你人生的“Moment”,不需要包装得小心严谨,也不需要删除那些偶尔的牢骚和琐碎。

  想想我们对明星圈粉的时刻吧。是她用充满公关的话术一本正经地接受记者采访,是她妆容精致地对你挥手吗。这些当然是极美的,但是不构成那么强烈的吸引力。

  是薛之谦对着镜头犯傻说胡话,是大张伟碎嘴不拘小节,是明星们把生活里的小窘迫和小情绪都原貌展示给你,是你看到了生活不加粉饰的多面性。

  而每个有魅力的人,有魅力的朋友圈,不是因为你看到了清一色精致的单调,而是看到了有笑有泪,情绪迸发的人生。 猜你更喜欢:吃烟(禁止,焦黄,黄鼠狼,猴王,哮喘)

  吃烟是
吃烟(禁止,焦黄,黄鼠狼,猴王,哮喘)

  吃烟是只吃不尽,属艺术的食品和艺术的行为,应该为少数人享用,如皇宫寝室中的黄色被褥,警察的电棒,失眠者的安定片;现在吃烟的人却太多,所以得禁止。

  禁止哮喘病患者吃烟,哮喘本来痰多,吃烟咳咳咔咔的,坏烟的名节。禁止女人吃烟,烟性为火,女性为水,水火生来不相容的。禁止医生吃烟,烟是火之因,医是病之因,同都是因,犯忌讳。禁止兔唇人吃烟,他们噙不住香烟。禁止长胡须的人吃烟,烟囱上从来不长草的。

  留下了吃烟的少部分人,他们就与菩萨同在,因为菩萨像前的香炉里终日香烟袅袅,菩萨也是吃烟的。与黄鼠狼子同舞,黄鼠狼子在洞里,烟一熏就出来了。与龟同默,龟吃烟吃得盖壳都焦黄焦黄。还可以与驴同嚎,瞧呀,驴这老烟鬼将多么大的烟袋锅儿别在腰里!

  我是吃烟的,属相上为龙,云要从龙,才吃烟吞吐烟雾要做云的。我吃烟的原则是吃时不把烟分散给他人,宁肯给他人钱,钱宜散不宜聚,烟是**身亡的忠义之士,却不能让与的。而且我坚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中国人就吃中国烟,是本地人就吃本地烟,如我数年里只吃“猴王”。

  杭州的一个寺里有幅门联,是:“是命也是运也,缓缓而行;为名乎为利乎,坐坐再去。”忙忙人生,坐下来干啥,坐下来吃烟。

  1996年11月26日夜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