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得久了,人会没有精神。不要等到晚饭后再去开始工作,一旦离开工作状态,会很难再重新投入进去。到家以后,要保持积极的状态,不要总是坐着。
1、去别的地方
你可能会总是想赖在床上或沙发上。如果你想你的人生有一个大的飞跃,就应该找一个能让你安心工作或学习的地方。离开那些过于安逸的环境,会迫使你专注于你的目标。
咖啡馆是写博客或赶新闻的理想场所。待在家之外的地方会让你免受不必要的干扰,如电视和床。公共场所也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你大脑亢奋,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2、实行十分钟准则
利用下班时间完成某些计划时,开始的时候先花上十分钟,这十分钟是必不可少的。时间到了后你就可以停下来,并祝贺自己干得好。如果你想继续工作,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不要觉得在这些事情上只花十分钟太少了。重要的是你开始着手进行了。当你向你的目标靠近时,十分钟是很珍贵的。可能你花了这十分钟后就觉得有足够的劲头继续工作了。
3、选择你喜欢的东西
能吸引你和唤起你的激情的计划完成起来会比较省劲。做自己的喜欢的工作会让你干劲十足,有足够的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项目内容不是让人很兴奋(比如洗衣服),就给自己一个能唤起自己激情的奖励。如果你真的被某件事情所吸引,下班之后投入进去会比较容易。
4、适当锻炼
锻炼绝对是一个利用下班时间的好方法。理想情况下,你每天应该花上半个小时来锻炼。如果你锻炼不了这么长时间,绕着社区散散步也能让你迅速恢复体能。经常锻炼能使你获益匪浅。
猜你也喜欢:一个内心有光的人,永远不会有黑夜(黑夜,孩子,人生,恩师,有了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永远不会有黑夜(黑夜,孩子,人生,恩师,有了)
一
春天,种子发芽了。看着稚嫩的芽苞,一个孩子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所有的花草都是从地里钻出来的呢?
钻出地面的花草都是那么明艳、那么美丽,地里一定是一个很美的天堂,一定也有着蓝天、白云和自由的阳光。孩子想。
可妈妈告诉他,地里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花草钻出地面,正是为了摆脱黑暗,去追求蓝天、白云和自由的阳光。
光的背后不是光。妈妈说。
孩子稍大一点,读到了冰心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直到这时,孩子才真正明白了母亲那番话的深刻含义——光的背后不是光。
于是,身处人生的黑暗,这个孩子仍不放弃对光明的渴望;身受人生的挫折,这个孩子仍不放弃对人生的追求。
这个孩子,就是我。
二
小时候,当我向同学们说出我心中的远大理想时,却遭到了同学们的挖苦和嘲笑。
回到家里,我向父亲哭诉起来。
晚上,父亲点亮一盏灯,问:“孩子,你能用水把屋里的光浇灭吗?”
用水把光浇灭,这怎么可能呢,我摇了摇头,说办不到。
“是的,谁要想用水把光浇灭,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把发光的灯盏浇灭。”父亲说,“一个人就是一盏灯,他所发出的理想之光、信念之光、希望之光,也是浇不灭的。一个人只要他心中的灯盏不灭,就是别人泼再多的冷水,也浇灭不了它的光芒。”
“一个人只要心中的灯盏不灭,再多的冷水也浇灭不了它的光芒”,父亲的话,本身就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人生的方向,为我重新拾起了失落的理想、信念和希望。
三
一次,当我遭遇人生的挫折、内心一片黑暗时,我遇到了一位恩师。恩师问:“黑夜是怎样来临的呢”“当太阳落山了,从大地上消失了,黑夜便来临了。”我说。
“黑夜又是怎样消失的呢?”恩师问。“当太阳升起了,从大地上出现了,黑夜便消失了。”我说。
“也就是说,黑夜的来临,是因为没有了太阳,没有了太阳的光;黑夜的消失,是因为有了太阳,有了太阳的光。”恩师说,“一个人的黑夜,生命的黑夜,人生的黑夜,精神世界的黑夜,也是因为没有光,没有内心的光。当一个人有了希望的光、理想的光、信念的光,他生命的黑夜、人生的黑夜、精神世界的黑夜也就随之消失。一个内心有光的人,永远不会有黑夜。”
四
夜晚,在屋里,在灯光下,我看着窗外,窗外一片漆黑。
我打开房门,走出家,走进夜晚的黑暗中。在夜晚的黑暗中,渐渐地,我看见了光,看见了越来越多的光,那星光,那灯光,那萤火虫的光,亮在远处、近处,像开在黑暗中星星点点的花朵。而我在屋里,在屋里的灯光下,看到窗外的世界,却是一片漆黑。
有时,我们没有看到光,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走进最深的黑暗里。很多光,爱的光、温暖的光、希望的光,正是我们身处在最深的黑暗中发现的、找到的。
文|黄小平 猜你更喜欢:《呐喊》读后感??如果年轻的时候能读一读鲁迅(鲁迅,时代,自己
《呐喊》读后感??如果年轻的时候能读一读鲁迅(鲁迅,时代,自己的,课本,过去了)
鲁迅文章被挪出课本这个话题,套用时下的话说已经“out”了。风风火火的讨论,也就死撑了几天,然后,就被互联网上数以亿计的信息淹没了,连头都没有再浮出一水面一下,就沉到底了。我为了这条不知道谁发出的新闻,从柜子里重新翻出《呐喊》,就坐在地上,看到天色*变暗,雷声与大雨一起泼下来。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读一读鲁迅,是遗憾的。如果没有被那种满含一着深情与痛苦的情感感动过,没有被那种浸满了愤怒与哀伤的笔触震惊过,少年的那种种悲天悯人、那种种桀骜不驯、那种种愤世嫉俗又怎么会找到存放的地方,找到深沉却又凌厉的共鸣?
去年看到《摩托车日记》,看到切格瓦拉迎着太?与灰尘,在南美洲的大地上奔驰,我想起了一个台湾作家的话,年轻的时候不相信理想,那就不是真的年轻过。我好后悔,在我还充满棱角的时候,错过了切格瓦拉,也就错过了那个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
重读鲁迅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摩托车日记》,想起了片中的切格瓦拉,因为怀揣着理想与世界,闪闪发光。鲁迅不是切格瓦拉,鲁迅从来没有真的“干革命”,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韧性*”地在斗争。好多人拿“韧性*”做文章,认为机缘巧合之下,甚至是别有用心之下,鲁迅才成为今天的鲁迅。那是不公平的,因为说出这些话的人,没有读过鲁迅,或者说,没有在年轻时读过鲁迅。他们不懂得千斤巨石之下,默默生长,最终破土而出,击碎巨石的那粒种一子的力量。
在那个时代,鲁迅没有走在时代之前,不像切格瓦拉,超出了那个时代,甚至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他站在时代往前走的?望台上,看到前面的惊涛骇浪,也看到后面的风起云涌,可是他没有看到,海的另一边,那个彼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切格瓦拉也说不出来真正的彼岸是什么样子的,他只知道那里鲜花盛开、?光温暖,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始雕琢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肯妥协,一次次打碎自己的作品,一次次抛弃自己的作品,只为了那个模糊却有着致命诱一惑的彼岸。鲁迅好像安分守己一些,既然不知道,他也没有用力去想,他把所有的力气花在了当下,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国民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时代,是什么禁锢了国民,他用手术刀割开那个时代,将所有的脏器血淋淋地拿给大家看。
将鲁迅的文章放到课本里,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基于鲁迅本身,而不是他的文字。在我们这个时代,回过头去看鲁迅,那些要把世界撕碎、要把自己点燃的文字似乎不那么合乎时宜了,血淋淋、赤一裸裸,充满着人性*深处最低层的东西。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那个时代急于剔除的东西还遗留在每一个国人的血脉里,恐怕再经过百年仍旧无法摆脱。可是,时代确实过去了,无论怎样纠缠不清,还是过去了。剩下这些文字,乍一看,突兀得让人胆战心惊。
也许,把鲁迅挪出课本是好事,至少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个龇牙咧嘴、让人握紧拳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少了课本的强制性*阅读,现在的孩子们又有几个会去读鲁迅呢?在这个以高考作为学习最大动力的时代,太少人会去细想,从课本中剔除,其实意味着绝大多数孩子将失去好好认识鲁迅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尝一尝人性*的酸涩与辛辣,摸一摸属于人性*深处的沸腾与冰凉,长大了,面对自己与人生,就会少一点茫然,多一些执着与操守。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看一看那个社会的浮光掠影,闻一闻那个社会的味道,长大后,面对其实没有太多变化的社会,就会少一点愤怒,多一些从容与冷静。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分享一点亘古不变的真理与错误,跳脱一些时代固有的偏执与激进,长大了,面对这个仍旧喧嚣的时代,就会少一点失望,多一些坚持与力量。
如果能借助鲁迅看到一点那些终极问题的轮廓,或多或少,哪怕仅仅是惊鸿一瞥,就是最最值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