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點評·資訊·原創】
寫在文章前:我相信很多讀者們可能會忽略掉這類看似理科生最愛的技術文章,我也相信很多讀者和我一樣,就算是看了也并不都是都喜歡把某個技術琢磨到研發層面,也不喜歡看那一大堆冗長的公式。能簡單明了的了解這個技術的結構和意義就足矣了。所以這篇我們以輕松簡單淺顯的思路來聊聊汽車知識、聊聊歷史,其實往往看似復雜的汽車技術就那么回事兒!
第一部分:什么是扭桿懸掛?
扭桿,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扭動的桿。比如我手中的這根廉價的塑料扎帶,可以用手擰成麻花狀,但是同時手也會受到恢復形狀時的反作用力。這就可以理解成一根扭桿。接著,我們在這根扭桿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以扭桿為軸心安裝一個搖臂,這樣這個搖臂就可以圍著扭桿旋轉,并且扭桿會根據受力情況進行扭動回彈,這個結構就是扭桿懸掛的雛形了。
我們都知道,金屬是具有韌性和剛性的,通過不同材料的摻合加工,我們可以獲得不同剛性的合金材料,當采用一種既有韌性又有剛性的金屬桿以后,我們就得到了可以裝在汽車上扭桿的材料了,也就是彈簧鋼。比起我們熟知的螺旋彈簧,鋼板彈簧,這個扭桿彈簧的結構是不是非常簡單?其實真正帶給人類進步的技術往往都是簡單易用的。
先進的技術往往會最先應用到軍事領域,扭桿懸掛的出現趕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于扭桿懸掛的各種優點,各國的主力坦克紛紛使用這一結構并且使用至今。由于坦克采用的扭桿懸掛的扭桿橫穿底盤,對于輪式車輛來說過于占用空間,所以在輪式車輛上,這根扭桿往往采用縱置布局,這樣占用車輛的空間非常小。
第二部分:扭桿懸掛的軍事應用
說完了技術原理部分,我們把目光轉回到陸地戰場上的鋼鐵雄獅,從它們的身上找找扭桿懸掛的蹤影。
只要談到機械技術,就不得不從“元首”的各種戰爭玩具說起。遠到在半世紀之前研發的德國三號坦克,就已經率先采用了扭桿式懸掛。這種坦克優秀的機動性能一直深受德軍官兵喜愛。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機動作戰的增加,對坦克的機動性要求越來越高,結構簡單、生產方便且結構結實的扭桿懸掛成為了主力坦克的主流配置。
大名鼎鼎的德國“虎”式坦克雖然采用了交錯式的負重輪設計,數量眾多,但是得益于扭桿懸掛的結構緊湊,依然可以布置在這款戰車上,承擔起57噸的戰車重量,馳騁戰場。這種扭桿結構需要橫穿車體進行交錯布置,只會會略微占用一點車內的底部空間,但是坦克底部裝甲往往較薄,受到反坦克地雷攻擊時,往往會遭到損壞。
還記得那根尼龍扎帶么?擰的越多,回彈的力量和速度都會變大。所以在扭桿懸掛的基礎上還會增加減震器或是限位裝置。這樣可以可以更好的舒緩回彈,降低金屬疲勞程度,保證乘坐舒適性,防止脫鏈托底之類事件的發生。雖然扭桿懸掛也有缺點,但是在其巨大的優勢面前,這些缺點不過是“浮云”罷了,現代主戰坦克中,也有不少采用了扭桿懸掛的“明星”選手。比如世界上公認的最先進坦克--德國豹2坦克采用了交錯設計的扭桿懸掛。
在輪式車輛中,現代軍用車輛往往因為需要考慮地雷沖擊波的損傷,車底往往采用V型設計,這樣可以縱置布局的扭桿懸掛就成為了很好的選擇。英國最先進的獵狐犬戰車就采用了外置扭桿,雙叉臂,外加減震器限位的設計。我們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出扭桿固定在車底外部,另外一端與下支臂連接。方便維修換裝,并且不占用車內空間。應用在民用汽車上的結構就與此類似。
第三部分:其他常見硬派越野車的懸掛形式
1.鋼板彈簧懸掛
鋼板彈簧懸掛是由長度不同片狀彈簧鋼重疊而成,通過鋼板的彈性彎曲而獲得支撐與彈性。越野車上往往采用縱置布置,在懸掛的下端吊裝上整體車橋,配合減震器組成懸掛系統。
越野車上最成功應用次懸掛的車輛之一就是幫助盟軍打贏二戰的功臣--威利斯越野車。這款車幾乎參加了盟軍所有的軍事行動,行駛過所有的地形,經歷過最殘酷的考驗。該車的前后懸掛為非獨立式懸掛,整體車橋完全依靠鋼板彈簧組成的懸掛連接在車身大梁上。戰場的洗禮也說明了此款懸掛優秀的可靠性和優秀的越野性能。
但是鋼板彈簧畢竟是以彈簧鋼的表面形變來提供避震行程,這樣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車橋的行程,后期只能依靠加高塊等手段增加車橋和避震器之間的距離來提高底盤高度,增加車輛的越野能力。
2.螺旋彈簧懸掛
螺旋彈簧懸掛主要是由一根螺旋彈簧垂直固定在車體大梁與車軸或是支撐臂上,輔助上減震器組成的懸掛系統。這種懸掛結構簡單,舒適度好,是現在汽車減震器的主流配置。
現在越來越多的越野車也開始使用這種懸掛。JEEP牧馬人越野車就采用了此種懸掛形式,配合上其整體橋的設計,可以使車輛獲得充足的避震行程,越野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這種懸掛需要占用車內的垂直空間來布置螺旋彈簧,無形中占用了車內空間,螺旋彈簧本身的承載能力也要較鋼板彈簧懸掛要小。
由于車輛的地盤高度是由螺旋彈簧和避震器控制,所以為了提高行程買就必須更換更長長度的螺旋彈簧和減震器來達到要求,不過基于此種結構,一些豪華越野上配備了通關調節空氣壓力來控制避震行程的氣壓懸掛,不僅提升了越野能力更是進一步提高了舒適性。
第四部分:北京B40的扭桿懸掛
北京40的前懸掛采用的是雙叉臂的獨立懸掛,車身一側的懸掛簡單可以理解為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側兩個點連接轉向節,另一側側兩個點固定在車身大梁上,其中車身下側的點垂直固定上扭桿,這樣當整個懸掛上下跳動時,這根扭桿就成為彈性元件,成為了這個懸掛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保證乘坐的舒適性,在下支臂上和車身大梁之間,北京40還有一個減震器,因為扭簧本身的阻尼效果并不好,這根避震器就保證了我們乘坐的舒適性。扭桿的另一頭固定在車身大梁底部的相應位置,這樣細長的扭桿就省去了螺旋彈簧需要侵占發動機艙的空間,使得發動機艙的布置可以更從容,為以后的動力改裝提供了方便。相對于后懸掛,就是我們常見的螺旋彈簧懸掛結構了。搭配上整體橋式設計,具備很強的越野能力。
作為一輛以越野為賣點的越野車,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會在車子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裝。扭桿懸掛的可以通過更換不同扭力的扭桿來小幅度提升避震行程,但是對于傳統的鋼板彈簧和螺旋彈簧懸掛,改裝潛力還是略顯不足。
另外,由于北京40的扭桿彈簧是縱置于車體,扭桿需要發生橫向的旋轉形變來提供回彈,這就導致了車輪的傾角在一定程度上是變化的,相對于可固定調教傾角的螺旋彈簧車型,車輛在彎道的駕駛性能要稍遜一籌。
扭桿懸掛的基本上不需要維護、金屬抗疲勞的程度更大、占用車體空間小、抗沖擊能力大這些優點對于一臺硬派越野車都是非常重要的優勢。北汽對于這款車型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果能夠官方提供相關扭桿的升級選裝部件,進一步增加車型的越野能力,相信一定能重現北京吉普往日的輝煌。
分頁導航 第1頁:什么是扭桿懸掛第2頁:扭桿懸掛的軍事應用第3頁:其他常見的懸掛形式第4頁:北京40上的扭桿懸掛 返回分頁閱讀 1什么是扭桿懸掛【汽車點評·資訊·原創】
寫在文章前:我相信很多讀者們可能會忽略掉這類看似理科生最愛的技術文章,我也相信很多讀者和我一樣,就算是看了也并不都是都喜歡把某個技術琢磨到研發層面,也不喜歡看那一大堆冗長的公式。能簡單明了的了解這個技術的結構和意義就足矣了。所以這篇我們以輕松簡單淺顯的思路來聊聊汽車知識、聊聊歷史,其實往往看似復雜的汽車技術就那么回事兒!
第一部分:什么是扭桿懸掛?
扭桿,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扭動的桿。比如我手中的這根廉價的塑料扎帶,可以用手擰成麻花狀,但是同時手也會受到恢復形狀時的反作用力。這就可以理解成一根扭桿。接著,我們在這根扭桿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以扭桿為軸心安裝一個搖臂,這樣這個搖臂就可以圍著扭桿旋轉,并且扭桿會根據受力情況進行扭動回彈,這個結構就是扭桿懸掛的雛形了。
我們都知道,金屬是具有韌性和剛性的,通過不同材料的摻合加工,我們可以獲得不同剛性的合金材料,當采用一種既有韌性又有剛性的金屬桿以后,我們就得到了可以裝在汽車上扭桿的材料了,也就是彈簧鋼。比起我們熟知的螺旋彈簧,鋼板彈簧,這個扭桿彈簧的結構是不是非常簡單?其實真正帶給人類進步的技術往往都是簡單易用的。
先進的技術往往會最先應用到軍事領域,扭桿懸掛的出現趕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于扭桿懸掛的各種優點,各國的主力坦克紛紛使用這一結構并且使用至今。由于坦克采用的扭桿懸掛的扭桿橫穿底盤,對于輪式車輛來說過于占用空間,所以在輪式車輛上,這根扭桿往往采用縱置布局,這樣占用車輛的空間非常小。
2扭桿懸掛的軍事應用第二部分:扭桿懸掛的軍事應用
說完了技術原理部分,我們把目光轉回到陸地戰場上的鋼鐵雄獅,從它們的身上找找扭桿懸掛的蹤影。
只要談到機械技術,就不得不從“元首”的各種戰爭玩具說起。遠到在半世紀之前研發的德國三號坦克,就已經率先采用了扭桿式懸掛。這種坦克優秀的機動性能一直深受德軍官兵喜愛。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機動作戰的增加,對坦克的機動性要求越來越高,結構簡單、生產方便且結構結實的扭桿懸掛成為了主力坦克的主流配置。
大名鼎鼎的德國“虎”式坦克雖然采用了交錯式的負重輪設計,數量眾多,但是得益于扭桿懸掛的結構緊湊,依然可以布置在這款戰車上,承擔起57噸的戰車重量,馳騁戰場。這種扭桿結構需要橫穿車體進行交錯布置,只會會略微占用一點車內的底部空間,但是坦克底部裝甲往往較薄,受到反坦克地雷攻擊時,往往會遭到損壞。
還記得那根尼龍扎帶么?擰的越多,回彈的力量和速度都會變大。所以在扭桿懸掛的基礎上還會增加減震器或是限位裝置。這樣可以可以更好的舒緩回彈,降低金屬疲勞程度,保證乘坐舒適性,防止脫鏈托底之類事件的發生。雖然扭桿懸掛也有缺點,但是在其巨大的優勢面前,這些缺點不過是“浮云”罷了,現代主戰坦克中,也有不少采用了扭桿懸掛的“明星”選手。比如世界上公認的最先進坦克--德國豹2坦克采用了交錯設計的扭桿懸掛。
在輪式車輛中,現代軍用車輛往往因為需要考慮地雷沖擊波的損傷,車底往往采用V型設計,這樣可以縱置布局的扭桿懸掛就成為了很好的選擇。英國最先進的獵狐犬戰車就采用了外置扭桿,雙叉臂,外加減震器限位的設計。我們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出扭桿固定在車底外部,另外一端與下支臂連接。方便維修換裝,并且不占用車內空間。應用在民用汽車上的結構就與此類似。
3其他常見的懸掛形式第三部分:其他常見硬派越野車的懸掛形式
1.鋼板彈簧懸掛
鋼板彈簧懸掛是由長度不同片狀彈簧鋼重疊而成,通過鋼板的彈性彎曲而獲得支撐與彈性。越野車上往往采用縱置布置,在懸掛的下端吊裝上整體車橋,配合減震器組成懸掛系統。
越野車上最成功應用次懸掛的車輛之一就是幫助盟軍打贏二戰的功臣--威利斯越野車。這款車幾乎參加了盟軍所有的軍事行動,行駛過所有的地形,經歷過最殘酷的考驗。該車的前后懸掛為非獨立式懸掛,整體車橋完全依靠鋼板彈簧組成的懸掛連接在車身大梁上。戰場的洗禮也說明了此款懸掛優秀的可靠性和優秀的越野性能。
但是鋼板彈簧畢竟是以彈簧鋼的表面形變來提供避震行程,這樣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車橋的行程,后期只能依靠加高塊等手段增加車橋和避震器之間的距離來提高底盤高度,增加車輛的越野能力。
2.螺旋彈簧懸掛
螺旋彈簧懸掛主要是由一根螺旋彈簧垂直固定在車體大梁與車軸或是支撐臂上,輔助上減震器組成的懸掛系統。這種懸掛結構簡單,舒適度好,是現在汽車減震器的主流配置。
現在越來越多的越野車也開始使用這種懸掛。JEEP牧馬人越野車就采用了此種懸掛形式,配合上其整體橋的設計,可以使車輛獲得充足的避震行程,越野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這種懸掛需要占用車內的垂直空間來布置螺旋彈簧,無形中占用了車內空間,螺旋彈簧本身的承載能力也要較鋼板彈簧懸掛要小。
由于車輛的地盤高度是由螺旋彈簧和避震器控制,所以為了提高行程買就必須更換更長長度的螺旋彈簧和減震器來達到要求,不過基于此種結構,一些豪華越野上配備了通關調節空氣壓力來控制避震行程的氣壓懸掛,不僅提升了越野能力更是進一步提高了舒適性。
4北京40上的扭桿懸掛第四部分:北京B40的扭桿懸掛
北京40的前懸掛采用的是雙叉臂的獨立懸掛,車身一側的懸掛簡單可以理解為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側兩個點連接轉向節,另一側側兩個點固定在車身大梁上,其中車身下側的點垂直固定上扭桿,這樣當整個懸掛上下跳動時,這根扭桿就成為彈性元件,成為了這個懸掛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保證乘坐的舒適性,在下支臂上和車身大梁之間,北京40還有一個減震器,因為扭簧本身的阻尼效果并不好,這根避震器就保證了我們乘坐的舒適性。扭桿的另一頭固定在車身大梁底部的相應位置,這樣細長的扭桿就省去了螺旋彈簧需要侵占發動機艙的空間,使得發動機艙的布置可以更從容,為以后的動力改裝提供了方便。相對于后懸掛,就是我們常見的螺旋彈簧懸掛結構了。搭配上整體橋式設計,具備很強的越野能力。
作為一輛以越野為賣點的越野車,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會在車子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裝。扭桿懸掛的可以通過更換不同扭力的扭桿來小幅度提升避震行程,但是對于傳統的鋼板彈簧和螺旋彈簧懸掛,改裝潛力還是略顯不足。
另外,由于北京40的扭桿彈簧是縱置于車體,扭桿需要發生橫向的旋轉形變來提供回彈,這就導致了車輪的傾角在一定程度上是變化的,相對于可固定調教傾角的螺旋彈簧車型,車輛在彎道的駕駛性能要稍遜一籌。
扭桿懸掛的基本上不需要維護、金屬抗疲勞的程度更大、占用車體空間小、抗沖擊能力大這些優點對于一臺硬派越野車都是非常重要的優勢。北汽對于這款車型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果能夠官方提供相關扭桿的升級選裝部件,進一步增加車型的越野能力,相信一定能重現北京吉普往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