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职场点睛: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猜你也喜欢:塑造员工 迈入高组织智商第一步(员工,环境,塑
塑造员工 迈入高组织智商第一步(员工,环境,塑造,工作,成长) 为员工塑造环境
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就试图把机器的一些主要特征运用到组织结构和管理当中去。这种“科学”方法在今天的很多组织仍然随处可见。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为员工塑造一个激发他们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工作环境。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真正的快乐在朋友、在家人那里,而且只有在他们下班后,在轻松、舒适的环境才能找到他们发挥潜能、焕发激情的环境。
我们是到了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时候了!
为了给员工一个能够发挥潜能、焕发激情的环境,必须从企业员工身边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的塑造开始,并让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中去,产生与企业融为一体的感觉。
工作环境的塑造:在工作过程中营造出让员工间彼此尊重、融洽的氛围,并让员工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建立起相互的信任,让员工彼此知道对方的长处和短处,能够有互补性,同时要不断地将企业所追求的和对员工的看法深入地进入到员工的脑海中去。
学习环境的塑造:要让员工能够很方便、快捷地获取他们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同时满足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其它方面的学习需求,这需要相应的措施来管理,如图书室的建立,资料库的管理等。同时还要设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制订出相应的员工培训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员工的弱点进行培训完善,使之更容易地应对工作中的难点。
成长环境的塑造: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生涯做出规划,让每一个员工都看到自己成长方向和成长空间,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其间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人才培养和塑造正确观念,并根据实际情况健全体制,努力使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不断融合和升华,最终使之融为一体。
当然,我们还需要让员工具有参与的动力,需要建立授权、信任以及给他们个人成长和改变环境的能力的机制,让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和企业是融为一体,在员工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清晰的图像,最终形成一个不断上升的“集体梦想”。 猜你更喜欢:快乐可以再多一点(的人,受伤,有什么,感受,开
快乐可以再多一点(的人,受伤,有什么,感受,开心)
很多很美好的人,你意识到的,还未曾意识到的,也许永远也无从再想起的人,带着你曾给过的伤害离开,与你一起时曾带给你感动和美好的,以这样的结果离开总有些遗憾,所以,当你觉得受了伤害时,可以试着不要那么顾影自怜,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长大的,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因果循环。无缘无故加之于身的事也不是那样不可以忍受,更何况一切终有结束的一天,这样想,好像会让自己从某种束缚中释放出来。想想看,树有什么错,但也免不了被砍伐的厄运,小草有什么错,还不是每天被我们踩来踩去,蚂蚁又有什么错,不知哪天就要丧生在你的脚下。
前几天去小树林时,在树木间穿来穿去,突然觉得脸上被什么东西一丝丝地滑过,迎着阳光,才发现是蜘蛛网,心里突然就那么沉了一下,原来我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很轻易地把蜘蛛辛辛苦苦织的网给破坏了,可是怎么办呢,蜘蛛不会站出来把我斥责一通,更没有能力以牙还牙的给我点什么破坏,他会怎么办呢,再结张网,就这么简单,早上又去时,那个地方果然又有了一张新网。很不公平,是不是?
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按道理去发生的,发生了就是王道,在同样一个地球上,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路还是要继续的,要继续就要忘记,还有新的征程等待我们,如果会感到抱歉,也不要记太久,如果感到受伤害,也不要太留恋受伤的感觉。让自己开心才是王道。难道让一个人不开心比让你自己开心更重要吗?
让受伤的感觉越来越淡,让受伤的时间越来越短,或许也是成长的迹象吧。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得太大,自然感受的痛苦也就深刻一些。心的空间毕竟有限,感受太多不开心的事,就没有更多的空间去感受开心的事了。让自己多一点快乐,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很多事是要冷眼看待却又要热心惊赞的。试着站在生活的后台,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看自己或喜或悲,或哭或闹,有时觉得自己也蛮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