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鸟,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以逃脱它的利爪。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藏着泣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自行飞翔了,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儿。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
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来,有的幼鹰因为胆怯而被母亲活活地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够,也会因难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饿死。
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它们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的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够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受痛苦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凤凰一样死后重生,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仅有的一个机会,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了。
猜你也喜欢:完美人生,历练“三度”(人生,尺度,自己的,
完美人生,历练“三度”(人生,尺度,自己的,角度,高度)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累积,反复咀嚼这句话,慢慢领悟着其中的深意,深感人的一生莫不由此“三度”所决定。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登高望远,高屋建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度不同,视野大不一样。人生的成长莫不是一个登高的过程。然,这里的高度绝不是地位,有些人身居高位却依然鼠目寸光,诸葛亮简居茅庐亦能对策天下。心怀天下,居市井亦观天下。心中只有眼前小利,即便满世界跑,眼睛盯着的也不过时那几个铜钱眼。即便小市民,对待人生亦不可患得患失与眼前,把握当下,积淀、品味,须知,人生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远近高低个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许多时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看待一件事或一个人,我们往往会有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从而修正自己的偏差,调整自己的心态。西方谚语讲,“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文艺欣赏如此,人生亦如此。知道这一点,在对人对事的评价上,我们就不会那样的绝断。不要总以为自己的对的,世事本没有对错,角度不同就有了对错。我眼中的正确,未尝不是他眼中的谬误。学会换位思考,我们不在相求对方,彼此求同存异,大认同点放大,就会友谊长存、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人生是一本深奥的“处世哲学”,把握好“度”,就把握了人生的原则。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过犹不及,守“中”为上,人生之需要智慧的中庸哲学的。真理的隔壁就住着谬误,爱恨、得失、毁誉、亲疏、悲喜、藏露、好坏,往往就在毫厘之间。人生其实就是在尺度的把握和修正中成就的,唯有能恰当把握好尺度者,人生的航船才不会偏离航线,以至搁浅、倾覆。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的诱惑和考验,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迷茫和争执。我们需要提升“高度”,以看清方向;转换“角度”,以化解分歧;把握“尺度”,以守住底线。当我们达不到“高度”,但也绝不能固执己见,不转换“角度”;当我们天生固执,生性愚钝,但也绝不能放弃底线,走向偏激。
高度、角度、尺度,历练“三度”,完美人生。
猜你更喜欢:找月亮(女人,望着,地说,妈妈,朋友)
<
找月亮(女人,望着,地说,妈妈,朋友)
冬日,白雪茫茫,几个小孩子在大人的挽扶下学滑雪。
旁边,女人与朋友坐在长凳上聊天,朋友在说着安慰的话儿,因为女人病了,医生说得了肺结核,得去医院留医。
在朋友轻声细语的安慰声中,女人不自学地陷入了沉思,回忆起以前跟丈夫的温馨画面,想到要离开丈夫儿女,女人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在旁边玩耍的女儿看到妈妈在悄悄落泪,只见这个拥有天使般脸蛋的可爱小女孩,慢慢地走到妈妈身边,用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女人,轻轻地说:“妈妈,你为什么哭了?是因为找不到月亮吗?”
女人满怀深情地说:“是啊!”
小女孩过去牵住女人的手说:“来吧!我们去找它。”
女人站起来后,小女孩牵着女人走前几步,望着遥远的天空指道:“你现在看不到它,但它就在云彩的后面。”
望着她们的背影,只见女人轻轻地将女孩拥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