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C5在2008年推出,9年后的今天,終于迎來第三代車型……打住,第三代只是廠家的叫法,實質上這臺車屬于改款的范疇。對于C5還有改款,這點讓我挺驚詫的,畢竟C6已經賣到B級車的價格。為何兩臺重疊度那么高的車并存,估量廠家自己也很難回答,興許是C6銷量暫未到預期吧。關于這臺車細節的點評,在視頻里會說到,這篇文章側重于以C5這臺車作為載體,談談法國人那些很與別不同的造車思維。
談到雪鐵龍,大家脫口而出就是底盤好。能叫底盤好的車很多,例如同級蒙迪歐、邁銳寶等車型的底盤都不差,那么為何惟獨雪鐵龍在底盤界有如此聲譽?我覺得是雪鐵龍濾震不僅好,而且質感很獨特,這種滋味在別家是找不到的。例如C4L的底盤很有“氣墊”感,車跟路面很隔絕,沖擊像從很遠傳過來。C5的路感比C4L清楚一點,更加追求平穩。如果要形容C5,我覺得過爛路時像有只大手掌在拖著你的屁股 ,這個景象就展開思維去聯想吧。
不過任何事情都要理性看待,擺上神壇便會有失偏頗。哪怕去到C5,雪鐵龍底盤也不是完美。這臺車過橋頭跳的時候,浮沉動作較大。還有就是剎車至快停止時,無論右腳如何小心,車頭都會向前點一下,點完后車身還像布丁那樣輕輕晃幾下。這一下點頭,在老款已經存在。按理說,雪鐵龍要改過來應該問題不大。
C5有兩種動力,1.6T和1.8T之間只差了區區0.2L,但功率和扭矩數字有足夠的區分度。實際開起來也是1.8T明顯更有勁,由于試駕主要在市區,這種差別更多是由調校所帶來。1.8T的油門響應比1.6T要積極,不像1.6T踩下去要等一等才走。其實哪怕是1.6T,動力充沛度也是足夠。說到法系車,很多人對變速箱耿耿于懷。其實去到后期,PSA的6AT已經做得很平順。只不過在降擋速度方面,依舊做得較慢。這臺車在駕駛上有個懷舊的地方,就是方向盤依舊是液壓助力,不僅重,踩到爛路還會有輕微的打手。沒有如今的電子助力那么輕巧且手感干凈,但喜歡這種真實溝通的還是大有人在。
法國車到底人不人性化,恕我無能,答不出這個問題。以這臺C5為例,為了讓尾廂上方開口大那么一丟丟,不惜將風擋下方凹陷進去,雙曲率玻璃無疑是種復雜度很高的工藝。對此,你感不感動?不感動無所謂,當后風擋不慎被損壞時,更換費用能讓每位車主糾結。再者是空調,不僅能兩個區域有不同溫度,兩邊還能各自調節吹風模式。還有還有,手套箱里暗藏空調出風口,飲料放在里面能保持冰鎮狀態……
前面說到C5那么多很有心思的人性化設計,可是回歸到最基礎需求——儲物空間,這臺車就讓人捉急。擋桿臺做得很大,前后也挖了兩個儲物格,惋惜前后儲物格又窄又淺,錢包大點都不知道能放哪里。門板上也是沒挖儲物格,不僅儲物不方便,平時開關車門也少了一個抓著點。說白了,這臺車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給你驚喜,但在一些連你都能想到的地方,卻沒兼顧到。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法國人是歐洲里的中國人。論精明取巧,法國人有時真不會比中國人差。例如說全景影像,一般要有前后左右四個攝像頭才干達成這個功能,可是C5用前后兩個攝像頭就能完成。于是你會發現,俯瞰畫面像拉卷軸一樣,一開始是全黑沒影像。隨著車子移動,通過前后攝像頭拍攝,周遭情況才慢慢顯示出來。不能立刻顯示,且反映情況不實時的全景畫面,在作用上自然要打個折扣。
毫無疑問,C5是現時后排空間比較小的B級車。畢竟這是臺改款車,不能動到里面的筋骨,后排小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可是有些地方,其實可以被改進過來,例如后排中間位置是沒有頭枕的。法國人興許覺得后排中間不會用來坐人,可是中國國情就是如此。另外,后排座椅無法進行放倒,尾廂容積不能擴展。 雖然地方小,不過C5的乘坐在機械層面上卻無可挑剔,不僅濾震舒暢,哪怕車型已經有很長年份,但靜音在依舊是同級第一梯隊水平。
在改款中,C5用很多C6的元素以求帶來新奇感,甚至還能看到全液晶儀表這種新奇配置。不過在一些細節處,還是暴露出歲月感。這種歲月感不一定是不好,例如我就很喜歡手感真實的轉向,以及C5上那些很特立獨行的設計。對于法系車愛好者來說,C5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問題來了,喜歡法系車,往上一級的C6已經壓到接近于B級車的售價,尤其是C6的后排空間更為合理。綜上所述,我們最終給予第三代雪鐵龍C5“尚可推舉”的評價。
【新車評網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濾震表現出眾;隔音優秀;細節有法國情趣;
主要短板:后排空間偏小;剎車至停一下有點頭;儲物空間不太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