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成功之人,做事都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想想雷蒙·克罗克、亨利·福特、希尔顿、山姆·沃尔顿这些商业巨子吧,他们都很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就埋头苦干,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2)超强的意志力
没有任何大事业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连续奋斗的过程,期间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没有超强的意志力,是无法坚持到最后的。
(3)很强的抗高压能力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异,还表现在抗高压能力上。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然需要时时面临无数艰难险阻,可以说,在开拓事业的过程中,压力随时相伴。有无能力抵抗来自环境、他人及自己内在的心理、生理压力,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越高,他所要完成的工作就越多;他所要完成的工作越多,他所要面对的困难就越大越多;他所要面对的困难越大越多,他就必须具备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资源的能力和面对更大更深层次的压力。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所能抵抗的压力有多大,他的心理能量就有多大,他的事业空间和可能成就就有多大,抗压能力与一个人的成功程度息息相关。
(4)全力以赴
成功者做事,必事先考虑其可行性,会认真考虑可能付出的代价、投入资源及产出比例和可能风险。在思考清楚这一切之后,一旦做出决定,就马上开始工作。而且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一旦投入必全力以赴,否则他们宁愿放弃不做。成功者都不约而同地严格禁止自己做那些表面有用其实劳而无功的事务。
全力以赴不仅意味着拼命工作,还意味满怀热情地克服自身的劣势。事实上,包括成功人士在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足的方面,但成功者通过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较为成功地克服或化解了自身存在的劣势。具体方法如下:客观看待并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采取行动立即加强劣势方面的学习及与他人合作,最关键的一点是漠视甚至完全消除劣势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以更从容、自信、严谨、专业的态度努力开展工作。不受自己的劣势困扰,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优势,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更利于成功。
猜你也喜欢:其实,从来没有以后(父母,会说,时间,东西,我也) 曾有朋友和
其实,从来没有以后(父母,会说,时间,东西,我也) 曾有朋友和我说过,不谈以后。因为“以后”是由每一个“现在”组成的:如果现在都不能做好,又何来得以后,所以想做的事,都要趁早不要留到以后。
小时候家里穷,每一次我想要某个玩具的时候,妈妈都会说:以后一定给你买。我也欣然接受,开始幻想着未来的某一天拥有这个玩具的情景,然后笑出声来。
以后的以后,突然看见曾经想要的玩具,妈妈说还喜欢吗,要不买了吧?我笑了笑,都多大了,然后很无语的自问:自己竟然还喜欢过那种东西。
其实又何止玩具呢?在某个年龄,在某个阶段,甚至在某种心情,你所想的所要拥有的,也许在下一刻就已经都不再重要。
这和专注无关,更与坚持无关,只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些东西在你心中的位置,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重要。
还记得她还在我身边的的时候,发现好看的电影,我们总会说以后我们去看吧;知道好吃的东西,我们会说以后我们去吃吧;提起想去的地方,我们会说以后我们一起去玩吧……可是,那么多的“以后”,终究还是抵不过时光的力量,那么多的“以后”,也就真的成了永远的以后。
小时候总是想,长大以后要以加倍的爱来回报父母。长大了,父母还是以各种方式来呵护着我。这个学期基本每个周我都会回家去和父母待一待,那是我重整斗志的地方。这次回家的的当晚,爸爸加班,从晚上十一点忙到第二天六点,回家后不到一个小时又出去了,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到家。后来我们在家里玩,很吵,可是爸爸却睡得很沉,看着身旁打瞌睡的爸爸,心里涌出的已经不止是凉意。
他们的辛苦我很少在文章中写道,朋友都劝我要享受享受生活不要那么累的时候,我只是笑了笑,因为只有我知道我的父母过着怎么辛苦的生活,我也不愿意把这些让我心里苦痛的东西拿出来一遍一遍的诉说。
我只好,默默地去努力。
这不是从前,从前的我会常常告诉自己想要点东西,等有时间以后。
去玩一次——有时间以后;
去爱一次——有时间以后;
去读一本书——有时间以后;
去报答父母——有时间以后
……
现在的我终于知道,真的没有以后。所以,想做的我才拼命的抓紧时间去做;所以,用足够多的空闲去陪伴父母;所以,常人无法理解的去努力;
所以,当你一次又一次的说以后的时候,我也真的从来没有过相信。
文/向应昌
猜你更喜欢:奇书散文 我的茵纳斯湖利岛 一(纳斯,的人,哲学家,青工,在我)
奇书散文 我的茵纳斯湖利岛 一(纳斯,的人,哲学家,青工,在我)
我的茵纳斯湖利岛
我就要动身走了 去茵纳斯湖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 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 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 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 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 正午是一得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 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到这声响……
忙里偷闲,站在落满晚霞的窗畔,读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茵纳斯湖利岛》,胸中涌起无限感喟:那被生活存封而遥远的记忆,我的年轻时的茵纳斯湖利岛,你现在可好?别来无恙?多少年了,我以为我已忘记了你,谁知你却潜藏在我伤痕累累的心灵深处……
……我的茵纳斯湖利岛,坐落在闹市中的一个古镇上,是我当学徒时单位上的单身宿舍。它嵌套在一个黑阴阴的捆绑式大杂院的楼角,8个平方,白天晚上都得开灯。
就这么个原单位的杂物间,一开始住了我们2个青工。
不久,那个脸上总带着忧郁的高个青工结婚搬走,恶劣的环境再没人搬进,于是,我稍加打扮,便成了我的美丽的茵纳斯湖利岛。
那是个极其?酷的岁月。
罪恶的文革进入了后期,人民缺吃少穿,全面文化意识形态及审美方面的严酷封锁,让所有的人下了班(天黑后)就只能呆在家里。
那时,青春正蓬勃在我们这一群21、2岁的年轻人身上。
上班,拿着36块5的工资(我整整拿了10年)拚命干活。
下班,回到自己小屋(或家中)吹牛,闲聊,打拱猪、摔二升级或算24;礼拜天呢,我们就相约一同去逛2公里之外的火葬场。
那儿,有青山、绿水,有无数个在默默中永生的人。
我们常流涟于此,看着那些陌生的相片,读着那些陌生的名字,想象那些已随风消逝的生命,曾经有过的爱情……
因为,那个?酷的年代,只有这儿不须有人看守,不须与政治挂牵,更没有消费。我们就这样消耗着旺盛的精力……
可那时的我,却偏偏喜欢上了看书!
下了班,躲在自己的小屋,经常读得天昏地黑。
慢慢地,周围便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爱读书的青年人,由交换读书到恣意放谈,由目前个人的处境到国家的未来,我的茵纳斯湖利岛,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文学沙龙。
门外,人们煮饭、涮马桶的声音彼起彼伏。
而照着灯光的小屋里,文学青年们慷慨激昂,争辩不休:12月党人,普希金,托尔斯泰,艾略特,毕加索,德位克罗瓦,舒柏特,贝多芬……我的茵纳斯湖利岛,如火的青春。
常常是几番争辩后,肚子也锇了,于是,大家哄然一笑,便涌出去AA制填肚子。
有一位高高个子我们称为“哲学家”的青年,个子高高的挺吃得。
大家总开玩笑在结帐时,让他多付5毛钱。“哲学家”也总是笑呵呵的多掏5毛钱。说:下次吃回来!现在,“哲学家”已不在人世,永远的不在了。
据说,他死于89年的六•四,终身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