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及其他(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他的这种理念已成为微软文化的核心,像基石一样让微软王国在IT世界傲视群雄。
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是企业最欣赏的人
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对工作抱有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是企业进步的根本。具有激情的员工能够感染别人的情绪,使事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工作饱含激情的人,永远都是企业最为欣赏的人。
微软公司宁愿任用曾经失败的人,也不愿要一个处处谨慎却毫无建树的人。微软在对应骋人员面试中有一个名为“挑战”的秘密测试武器。“挑战”的最早版本出现在口头进行的斯坦福—比奈智商测试中,测试的人可能会给出无标准答案的公开试题,例如在不使用秤的情况下,怎样称出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重量?答案显然不是惟一的。如果被测试的人不断地改变答案,那么得分为零。只有在被测试者利用逻辑为自己的答案进行辩护,并连续挫败两次“挑战”时,答案才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考官会引导应聘者说出一些完全肯定、毫无争议的正确答案,然后说“等一下”,故意和他唱反调,直到他们能够充分证明自己答案的正确性为止。没有激情的应聘者会选择放弃,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被录取。而一个有激情的应聘者会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的人才可能被录用。
让我们看看一个普通的微软员工是怎样看待工作的吧。微软亚洲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回忆起这样一件事:一位微软的研究员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去见“女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开复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哪里?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
猜你也喜欢:连天使都会落泪的友谊(友谊,考学,就像,外地,离
连天使都会落泪的友谊(友谊,考学,就像,外地,离开)
——为(直到我们失去它,才知道它的珍贵)
为什么要抛下我一个?你能微笑着提着行旅,着急地跟我说再见?晴天霹雳,残酷的现实将你我劈成两半。也许再过几个月,就几个月,你现在才告诉我,你要去外地上学!
什么外地!好好地在河南鹤壁给我呆着!“斯是陋市,惟吾德馨”。我以为你开什么玩笑。你以从来都没有的眼神,严肃地一次,又一次打击了我……
我从2009-2-5现在开始,开始恨你,你为什么那么狠心?就这么说走就走?离开你的生你养你的家乡!15年的家乡啊!说走就走了?你能狠心丢得下这里的一切?小学的同学6年,中学的友谊还没画完一个圆满的句号,你说走就走?
何况我们那无人可比的友谊,像一朵美丽永不会凋谢的花,经过很长的坎坷之路,我们终于找到了它,甚至在找到以前,我们还是敌人,甚至我还伤过你的心,甚至……但是我们终于找到了不是吗,终于成为了死党不是吗?这朵美丽的叫做友谊的花,你给它浇水,因为你爱流泪,一哭就像黄河泛滥。我给它播撒阳光,因我爱笑,一笑就像抽了羊羔疯,没完没了……可是现在!!你说要离开,而且是离开这座城市!远方,你去了我目前没有能力到达的远方,出了这可爱的河南!
我想你时到哪里找你?我的数学题不会时,哭时,被人欺负时,有伤心事时……又到哪里去找你?述说?信息是发达的很,这么发达的信息,怎么让你我每天在同一个教室,同一张桌在一起讨论问题?同一条路一起回家?怎么能让我在你哭时轻轻拂去你的眼泪?没有你的城市,一切荒芜!
我们都还小,没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我只有在那电视剧上才看到过。竟然,竟然我,我也即将经历这种事?!不就是一个考学么?干嘛上外地?在河南大省考学,虽然人多了点,分高了点……虽然……我才明白,去外地……考学……我似乎有点自私了……不过,我其实是真的不想让你走,因为,你走的远方太远了,我怕,怕自己怎么生活,在离开你的情况下?怕你,怕你在异乡……不敢再想象下去了。你要走,你必须走,为了你的前途,你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你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你有这个条件,我应该祝贺你,你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光明的未来。我实在太自私。
就只有三年?只有三年!时间说什么也不再施舍我了。当你告诉我:我不在这里上高中,我要去外地……
说不出的滋味。总觉得像世界末日,不可想象,也不敢想象,想再寂寞中挥去,却形影不离……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放在这里有点大了。不过,离开,终究要的……终究……
似乎我已想象好,你临走时我要记好你的手机号码,送你一个可以代表我可爱的功夫熊猫,一再不会煽情的我,会罗里啰嗦地叮嘱你几乎属于废话的话……
矛盾总要在尖锐后才想着要解决;幸福总要在叹息后才懂得珍惜;眼泪总要在落下后才充满温情。
友谊的幸福就像天空的星星一样,星星永远不会布满苍穹,而那些空隙将是我们所要承担的痛苦与煎熬。或许这就是我们的无奈……
“地球是圆的”,我和哥伦布还有全世界人都坚信:你和我会再次走到缘分的起点……细数昨日美好的回忆。
纯洁的友谊(佑祎)在呼唤,这友谊连天堂的天使都会落泪! 纪念即将逝去的友谊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孔夫子(论语,孔子,知命,夫子,孔夫子)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孔夫子
小的时候,先是背三字经,背到: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就感到有点害怕,二十篇,爸妈又不会让我去背吧?孔子到底是谁啊?他成天都讲什么啊?
随着慢慢的长大,我开始接触论语,但背的真不多,只有两三篇。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篇《论语 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所以我就谈谈我看过的孔夫子是怎样知命知礼知言的。
知命
孔子一生命途坎坷,祖上本是宋国的大贵族,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看过仓库,喂过牲口,做过会计,在《论语 子罕》中他自己这样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他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孟子所说的圣人。他也很懂得明哲保身,《论语 泰伯》中: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即不会在没有邦道的国家里待着,他很佩服卫国大夫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这不难看出他是很知命的。他知道君子固有穷乎,知道不患贫,而患不安。他告诉我们,碰见了钉子就赶紧掉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悲的是,这样一位学贯四海的圣人却在死前说出这样无奈的话,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儒道在春秋行不通啊。
知礼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弑君者有之,弑父者有之,《论语 学而》中说: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小的时候,我们经常被父母批评说不知大小,不懂礼貌,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会觉得十分烦人和惭愧。长大之后,才知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卫国,陈国做过几任小官,累累若丧家之狗。即使是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也不放弃自己对凤鸟出,河图止的抱负。孔夫子天天这样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错手足。济济苍天,此理不变。
知言
孔子说不懂得分析别人的言论就不能了解他人,他设杏坛,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中,虽然未曾求仁得仁,但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 学而》中这样说:夫子,温良谦恭让,以得之。他每到一个国家就对这个国家十分了解,以至于好多人都对这十分好奇,在学而篇中有大夫这样问: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于,抑与之与。在林语堂写的关于《论语的智慧》中我们才明白,孔子最擅长的就是知言,就是因为他知言,才明天地之道,洞彻天地玄理。
他,经历人生的离合悲欢,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感叹年光逝如流水,惋惜周公之道不复,那些年,我们读过的孔夫子,焕乎其文章,得乎其仁礼,静乎其人生。